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医学衷中参西录教程:治淋浊方
来源:治淋浊方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二十二)治淋浊方


1.理血汤

治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证之由于热者。

山药(一两)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海螵蛸(四钱,捣细)茜草(二钱)生杭芍(执业兽医三钱)白头翁(三钱)真阿胶(三钱,不用炒)

溺血者,加龙胆草三钱。大便下血者,去阿胶,加龙眼肉五钱。

血淋之症,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纵欲太过而失于调摄,则肾脏因虚生热。或欲盛强制而妄言采补,则相火动无所泄,亦能生热。以致血室(男女皆有,男以化精女以系胞)中血热妄动,与败精混合化为腐浊之物,或红、或白、成丝、成块,溺时杜塞牵引作疼。故用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其性寒凉,其味苦而兼涩,凉血之中大有固脱之力,故以清肾脏之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所以投之无不效也。此证,间有因劳思过度而心热下降,忿怒过甚而肝火下移以成者,其血必不成块,惟溺时牵引作疼。此或出之溺道,不必出自精道也。投以此汤亦效。

溺血之证,不觉疼痛,其证多出溺道,间有出之精道者。大抵心移热于小肠,则出之溺道。肝移热于血室,则出之精道。方中加生地黄者,泻心经之热也。若系肝移热于血室者,加龙胆草亦可。

一人,年三十许,患血淋。溲时血块杜塞,努力始能溲出,疼楚异常。且所溲者上多浮油,胶粘结于器底,是血淋而兼膏淋也。从前延医调治,经三十五人,服药年余,分毫无效,羸已甚。后愚诊视,其脉弦细,至数略数,周身肌肤甲错,足骨凸处,其肉皮皆成旋螺高寸余,触之甚疼。盖卧床不起者,已半载矣。细询病因,谓得之忿怒之余误坠水中,时当秋夜觉凉甚,遂成斯证。知其忿怒之火,为外寒所束,郁于下焦而不散,而从前居室之间,又有失保养处也。拟投以此汤,为脉弦,遂以柏子仁(炒捣)八钱,代方中山药,以其善于养肝也。疏方甫定,其父出所服之方数十纸,欲以质其同异。愚曰∶无须细观,诸方与吾方同者,惟阿胶白芍耳,阅之果然。其父问何以知之?愚曰∶吾所用之方,皆苦心自经营者,故与他方不同。服三剂血淋遂愈,而膏淋亦少减。改用拙拟膏淋汤,连服二十余剂,膏淋亦愈,而小便仍然频数作疼。细询其疼之实状,谓少腹常觉疼而且坠,时有欲便之意,故有尿即不能强忍,知其又兼气淋也。又投以拙拟气淋汤,十剂痊愈。周身甲错,足上旋螺尽脱。

溺血之证,热者居多,而间有因寒者,则此方不可用矣。曾治一人,年三十余,陡然溺血,其脉微弱而迟,自觉下焦凉甚。知其中气虚弱,不能摄血,又兼命门相火衰微,乏吸摄之力,以致肾脏不能封固,血随小便而脱出也。投以四君子汤,加熟地、乌附子,连服二剂始愈。又有非凉非热,但因脾虚不能统血而溺血者。方书所谓失于便溺者,太阴之不升也。仍宜用四君子汤,以龙骨、牡蛎佐之。大便下血者,大抵由于肠中回血管或血脉管破裂。方中龙骨、牡蛎之收涩,原可补其破裂之处。而又去阿胶者,防其滑大肠也。加龙眼肉者,因此证间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然者,故加龙眼肉以补脾。若虚甚者,又当重用白术,或更以参、佐之。若虚而且陷者,当兼佐以柴胡升麻。若虚而且凉者,当兼佐以干、附子,减去芍药、白头翁。一少妇,大便下血月余,屡次服药不效。愚为诊视,用理血汤,去阿胶,加龙眼肉五钱治之。而僻处药坊无白头翁,权服一剂,病稍见愈。翌日至他处药坊,按方取药服之,病遂痊愈。则白头翁之功效,何其伟哉!

[附录∶]

直隶唐山张××来函∶张××,年二十八岁,于冬月初,得膏淋,继之血淋。所便者,或血条,或血块,后则继以鲜血,溺频茎疼。屡经医者调治,病转加剧。其气色青黑,六脉坚数,肝脉尤甚。与以理血汤,俾连服三剂,血止,脉稍平,他证仍旧。继按治淋浊方诸方加减治之,十余剂痊愈。


2.膏淋汤

治膏淋。

生山药(一两)生芡实(六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大生地(六钱,切片)潞党参(三钱)生杭芍(三钱)

膏淋之证,小便混浊,更兼稠粘,便时淋涩作疼。此证由肾脏亏损,暗生内热。肾脏亏损则蛰藏不固,精气易于滑脱。内热暗生,则膀胱熏蒸,小便改其澄清。久之,三焦之气化滞其升降之机,遂至便时牵引作疼,而混浊稠粘矣。故用山药、芡实以补其虚,而兼有收摄之功。龙骨、牡蛎以固其脱,而兼有化滞之用。地黄、芍药以清热利便。潞参以总提其气化,而斡旋之也。若其证混浊,而不稠粘者,是但出之溺道,用此方时,宜减龙骨、牡蛎之半。


3.气淋汤

治气淋。

生黄□(五钱)知母(四钱)生杭芍(三钱)柴胡(二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

气淋之证,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因其人下焦本虚,素蕴内热,而上焦之气化又复下陷,郁而生热,则虚热与湿热,互相结于太阳之腑,滞其升降流通之机而气淋之证成矣。故以升补气化之药为主,而以滋阴利便流通气化之药佐之。


4.劳淋汤

治劳淋。

生山药(一两)生芡实(三钱)知母(三钱)真阿胶(三钱,不用炒)生杭芍(三钱)

劳淋之证,因劳而成。其人或劳力过度、或劳心过度、或房劳过度,皆能暗生内热,耗散真阴。阴亏热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小便不能少忍,便后仍复欲便,常常作疼。故用滋补真阴之药为主,而少以补气之药佐之,又少加利小便之药作向导。然此证得之劳力者易治,得之劳心者难治,得之房劳者尤难治。又有思欲无穷,相火暗动而无所泄,积久而成淋者,宜以黄柏、知母以凉肾,泽泻滑石以泻肾,其淋自愈。

或问∶以上治淋四方中,三方以山药为君,将山药之性与淋证最相宜乎?答曰∶阴虚小便不利者,服山药可利小便。气虚小便不摄者,服山药可摄小便。盖山药为滋阴之良药,又为固肾之良药,以治淋证之淋涩频数,诚为有一无二之妙品。再因证而加以他药辅佐之,所以投之辄效也。


5.砂淋丸

治砂淋,亦名石淋。

黄色生内金(一两,鸡鸭皆有肫皮而鸡者色黄宜去净砂石)生黄(八钱)知母(八钱)生杭芍(六钱)蓬砂(六钱)朴硝(五钱)硝石(五钱)

共轧细,炼蜜为丸,桐子大,食前开水送服三钱,日两次。

石淋之证,因三焦气化瘀滞,或又劳心劳力过度,或房劳过度,膀胱暗生内热。内热与瘀滞煎熬,久而结成砂石,杜塞溺道,疼楚异常。其结之小者,可用药化之,若大如、杏核以上者,不易化矣。须用西人剖取之法,此有关性命之证,剖取之法虽险,犹可于险中求稳也。

鸡内金为鸡之脾胃,原能消化砂石。蓬砂可为金、银、铜焊药,其性原能柔五金、治骨鲠,故亦善消硬物。朴硝,《神农本草经》谓其能化七十二种石。硝石,《神农本草经》不载,而《名医别录》载之,亦谓其能化七十二种石。想此二物性味相近,古原不分,即包括于朴硝条中,至陶隐居始别之,而其化石之能则同也。然诸药皆消破之品,恐于元气有伤,故加黄以补助气分,气分壮旺,益能运化药力。犹恐黄性热,与淋证不宜,故又加知母、芍药以解热滋阴,而芍药之性,又善引诸药之力至膀胱也。

[按∶]

此证有救急之法。当石杜塞不通时,则仰卧溺之可通。若仍不通,或侧卧、或立、或以手按地,俾石离其杜塞之处即可通。


6.寒淋汤

治寒淋。

生山药(一两)茴香(二钱,炒捣)当归(三钱)生杭芍(二钱)椒目(二钱,炒捣)

上所论五淋,病因不同而证皆兼热。此外,实有寒热凝滞,寒多热少之淋。其证喜饮热汤,喜坐暖处,时常欲便,便后益抽引作疼,治以此汤服自愈。


7.秘真丹

治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五倍子(一两,去净虫粪)粉甘草(八钱)

上二味共轧细,每服一钱,竹叶煎汤送下,日再服。

曾治一人,从前患毒淋,服各种西药两月余,淋已不疼,白浊亦大见轻,然两日不服药,白浊仍然反复。愚俾用膏淋汤,送服秘真丹,两次而愈。


8.毒淋汤

治花柳毒淋,疼痛异常,或兼白浊,或兼溺血。

银花(六钱)海金沙(三钱)石韦(二钱)牛蒡子(二钱,炒捣)甘草梢(二钱)生杭芍(三钱)三七(二钱,捣细)鸭蛋子(三十粒,去皮)

上药八味,先将三七末、鸭蛋子仁用开水送服,再服余药所煎之汤。

此证若兼受风者,可加防风二三钱。若服药数剂后,其疼瘥减,而白浊不除,或更遗精者,可去三七、鸭蛋子,加生龙骨、生牡蛎各五钱。

鸭蛋子味至苦,而又善化瘀解毒清热,其能消毒菌之力,全在于此。又以三七之解毒化腐生肌者佐之,以加于寻常治淋药中,是以治此种毒淋,更胜于西药也。


9.清毒二仙丹

治花柳毒淋,无论初起、日久,凡有热者,服之皆效。

丈菊子(一两,捣碎)鸭蛋子(四十粒,去皮仁破者勿用服时宜囫囵吞下)

上药二味,将丈菊子煎汤一盅,送服鸭蛋子仁。

丈菊俗名向日葵,其花善催生,子善治淋。邻村一少年患此证,便时膏淋与血液相杂,疼痛颇剧,语以此方,数次痊愈。


10.鲜小蓟根汤

治花柳毒淋,兼血淋者。

鲜小蓟根(一两,洗净锉细)
上一味,用水煎三四沸,取清汤一大茶盅饮之,一日宜如此饮三次。若畏其性凉者,一次用六七钱亦可。

曾治一少年患此证,所便者血溺相杂,其血成丝、成块,间有脂膜,疼痛甚剧,且甚腥臭。屡次医治无效,授以此方,连服五日痊愈。

[按∶]

如毒淋之兼血淋者,而与鸭蛋子、三七、鲜小蓟根并用则效。小蓟于三鲜饮下曾言之。然彼则用治吐血,此则用治毒淋中之血淋,皆极效验,而其功用实犹不止此也。一十五六岁童子,项下起疙瘩数个,大如巨栗,皮色不变,发热作疼。知系阳证,俾浓煎鲜小蓟根汤,连连饮之,数日全消。盖其善消血中之热毒,又能化瘀开结,故有如此功效也。


11.澄化汤

治小便频数,遗精白浊,或兼疼涩,其脉弦数无力,或咳嗽、或自汗、或阴虚作热。

生山药(一两)生龙骨(六钱,捣细)牡蛎(六钱,捣细)牛蒡子(三钱,炒捣)生杭芍(四钱)粉甘草(钱半)生车前子(三钱,布包)


12.清肾汤

治小便频数疼涩,遗精白浊,脉洪滑有力,确系实热者。

知母(四钱)黄柏(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三钱,炒捣)海螵蛸(三钱,捣细)茜草(二钱)生杭芍(四钱)生山药(四钱)泽泻(一钱半)

或问∶龙骨、牡蛎收涩之品也。子治血淋,所拟理血汤中用之,前方治小便频数或兼淋涩用之,此方治小便频数疼涩亦用之,独不虑其收涩之性有碍于疼涩乎?答曰∶龙骨、牡蛎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凡心气耗散、肺气息贲、肝气浮越、肾气滑脱,用之皆有捷效。即证兼瘀、兼疼或兼外感,放胆用之,毫无妨碍。拙拟补络补管汤、理郁升陷汤、从龙汤、清带汤,诸方中论之甚详,皆可参观。

一叟,年七十余,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微觉疼涩。诊其六脉平和,两尺重按有力,知其年虽高,而肾经确有实热也。投以此汤,五剂痊愈。

一人,年三十许,遗精白浊,小便时疼如刀,又甚涩数。诊其脉滑而有力,知其系实热之证。为其年少,疑兼花柳毒淋,遂投以此汤,加没药(不去油)三钱、鸭蛋子(去皮)四十粒(药汁送服),数剂而愈。


13.舒和汤

治小便遗精白浊,因受风寒者,其脉弦而长,左脉尤甚。

桂枝尖(四钱)生黄(三钱)续断(三钱)桑寄生(三钱)知母(三钱)

服此汤数剂后病未痊愈者,去桂枝,加龙骨、牡蛎(皆不用)各六钱。

东海渔者,年三十余,得骗白证甚剧。旬日之间,大见衰惫,惧甚,远来求方。其脉左右皆弦,而左部弦而兼长。夫弦长者,肝木之盛也。木与风为同类,人之脏腑,无论何处受风,其风皆与肝木相应。《内经》阴阳应象论所谓“风气通于肝”者是也。脉之现象如此,肝因风助,倍形其盛,而失其和也。况病患自言,因房事后小便当风,从此外肾微肿,遂有此证,尤为风之明征乎。盖房事后,肾脏经络虚而不闭,风气乘虚袭入,鼓动肾脏不能蛰藏(《内经》谓肾主蛰藏),而为肾行气之肝木,又与风相应,以助其鼓动,而大其疏泄(《内经》肝主疏泄),故其病若是之剧也。为拟此汤,使脉之www.med126.com弦长者,变为舒和。服之一剂见轻,数剂后遂痊愈。以后凡遇此等症,其脉象与此同者,投以此汤无不辄效。

相关文章
 补益消癌汤(《肿瘤的诊断与防治》)
 胆道扩张
 四君汤加减歌
 中医扶阳派——拯救中医的希望吗?
 外用药
 老人腿脚神经不舒服,腿脚神经好动,醒后难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