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黄煌教授临证病案:20070049颅脑右前额脑膜瘤术后阵发性眩晕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Y/PS,男,69岁。形体中等,脸色偏暗。患者因颅脑右前额脑膜瘤于2006年6月5日在上海华山医院手术。手术后自觉症状甚多,近三个月体重下降11公斤,希望中药调理。患者于2007年6月30日初诊。就诊时患者自觉记忆力严重衰退,远期记忆和近期记忆均差。四肢凉,常有阵发性眩晕,发作时表现为面涨红,天旋地转,恐慌感,身上起鸡皮疙瘩,心慌手抖,天旋地转,恐慌感,在闻到异味或身处闷热环境为甚,每日发作3-4次。听力下降,一米以外的正常说话声几乎听不见。嗜睡,每日睡眠十小时仍有疲倦感。大便干结难解,因前列腺肥大而小便不畅多年,小便刺痛、分叉、流速慢,解不尽的感觉。舌黯红。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
四逆散调和阴阳加化痰淤之品不效加

-------------------
一般而言眩晕与水代谢关系最为密切。而患者又有阵发鸡皮疙瘩,似乎和五苓散中的方证:潠之则粟起相似。(不太记得原文,但经方一百首里面就有引申这个方证的)。我用五苓散加桂枝茯苓丸。

-------------------
休作有时,拟予柴胡龙骨牡蛎
柴胡15 黄芩6g 半夏6g 生5g 龙骨15g 牡蛎15g 人参5g 桂枝5g 茯苓5g 大黄5g 大枣6枚 生铁落15g
龙骨,牡蛎,生铁落先煮,大黄后下,分两次温服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

-------------------
“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徐灵胎说“此能下肝胆之惊痰”由于患者嗜睡,每日睡眠十小时仍有疲倦感,故重用半夏
  柴胡 10g  黄芩 10g  党参 10g  桂枝 6g
    茯苓 20g 制半夏 30g 制大黄 6g 龙骨 10g
    牡蛎 10g 竹茹 10g 陈皮 10g
此外此病人有没有行脑电图检查,会不会是症状性癫痫

-------------------
血府逐瘀汤核承气汤合方

-------------------
患者冲逆症状可用桂枝剂,眩晕、小便不利、恐慌感也可以理解为心动悸考虑为饮邪作祟,选用苓桂术甘汤

-------------------
柴胡龙骨牡蛎汤

-------------------
本例未提供脉象,如为偏实证脉象,可用五苓散合泻心汤
处方:
桂枝9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白术9克,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6克

-------------------
黄师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制大黄6克,茯苓12克,龙骨12克(先煎),牡蛎12克(先煎),桃仁10克,干姜6克,红枣20克。药后一月2007年7月28日复诊,药后大便日2-3次,质稀,拿掉制大黄服用两天后好转,体重又减轻4公斤。患者精神状态好转,远期记忆力似乎好转,但近期记忆力差,阵发性眩晕减少,日1次,听力有所好转。黄师将制大黄减为3克,桃仁减为6克,入赤白芍各10克,丹皮10克继续服用。

-------------------
这个方法太灵活了,呵呵,尤其是那个方剂呢
相关文章
 请教:如何诊治冻疮 附治验2例
 问问高人,直接灸的现象!
 《伤寒论》调津七法
 《生气通天论》第二段
 脾虚身面淡黄
 秋冬之后,下午脚冷脸热眼烫怎么办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