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各家经方:赵锡武真武汤治水三法临证运用(转)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赵锡武真武汤治水三法临证运用(转)
一、《伤寒论》真武汤组方特点
  真武汤在《伤寒论》中有2条:一条是太阳病篇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汗,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辟地者,真武汤主之。”另一条是少阴病篇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前者为发汗过多,损伤阳气,外则不能解太阳之邪,内而伤及少阴之气;后者是少阴本经自病,阳虚水气内停证也。水的气化、温煦、统摄、输布等,主要依赖肾中阳气之蒸腾,如果肾中阳气虚弱,不能温化水气,则水便会成为致病因素而充斥于三焦,出现头眩、心下悸、气短、浮肿、畏寒肢冷、身痛,以及咳、呕等水气泛滥之证。真武汤正是为阳虚水泛而设,其方药不外乎扶阳与散水,即扶少阴心肾之阳,摄失约之水。方中用大辛大热之炮附子为主药,壮肾中之阳,使水有所主;辅以白术之苦燥,建立中气,使水有所制;佐以生温散水邪,更以芍药酸敛和营,使阳气归附于内,并可缓解附、姜之辛温,不使其伤阴。诸药相合,共奏温阳利水之功效。方名真武,盖取固肾之义。

  二、真武汤治水三法
  赵老依据多年治疗心力衰竭的经验,提出真武汤为主方,配合使用《素问·汤液醪醴论》治水三法,即“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对控制心衰,有着积极的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中的病理过程,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变表现属中医“水肿”等范畴。水肿之病,根本矛盾是心功能不全,而心功能不全的形成,心肾阳虚是关键。赵老选用温肾强心、宣痹利水之真武汤,正是取壮火制水之意,乃是治本之大法。但临床实践证明,单用本方治疗心衰,不如佐以治水三法为宜。
  1.开鬼门法:鬼门,即汗孔。开鬼门,即宣肺透表,此法可使肺气得宣,营卫因和,以求“上焦得通,濈然汗出。”作用在肺,故以真武汤为主方,配伍越婢汤;肺热明显者,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 洁净府法:净府,指膀胱。意在行水利尿,使水邪从下消散,作用在膀胱。若右心衰竭,见腹水,严重小便不利,可配合五苓散车前子、沉香肉桂。此法的变通方是清代陈修园的消水圣愈汤,即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一味,为治水名方。
  3.去宛陈莝法:日久为陈,淤积为宛,腐浊为莝。去宛陈莝,乃散结通络,活血化瘀之意。心力衰竭有紫绀证、肝肿大、静脉压增高、下肢浮肿、舌质紫暗等,均提示有瘀血存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血不利则为水。”故必须在真武汤基础上,佐以去宛陈莝法,宜选四物汤生地节、苏木等药。或配以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
病例三则
1.邓某,女,48岁。因浮肿半年,加重一周于1963年6月15日入院。入院时见咳嗽吐白痰,气短心悸,下肢浮肿。查体:端坐呼吸,颜面浮肿,唇轻紫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两肺满布细湿啰音。诊断:慢性气管炎,慢性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心衰Ⅲ度。中医辨证:心肾阳虚,痰湿阻遏,肺气壅塞。宜温阳宣肺,豁痰利湿,真武汤加开鬼门法治之。附子6g,杭芍9g,白术9g,云苓12g,甘草9g,麻黄8g,生石膏12g,生姜9g,杏仁9g,白茅根30g,车前子(布包)15g,大枣(擘)5枚。服3剂,尿量显著增加。5剂后,肿退。后加入厚朴陈皮宽肠理气之品。6剂后,心率减慢。后又以厚朴麻黄汤清肺泻热,豁痰平喘,服药一周,诸症均除,出院返家。
  2.张某,男,54岁。因咳喘5年,加重二周于1961年11月入院。原患肺心病心力衰竭,经治疗已控制。本次因感冒咳喘发作,痰多黏稠,肢肿尿少,心下痞满,腹胀不适。查体:重病容,息促不能平卧,唇紫绀,两肺中下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心界略向左扩大。诊为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气肿,心力衰竭Ⅲ度。中医辨证:心肾阳虚,痰湿阻滞。宜用温阳利水,蠲饮化湿法,方以消水圣愈汤治之。桂枝9g,甘草9g,麻黄4.5g,黑附片9g,知母9g,防己12g,生姜9g,杏仁9g,大枣(擘)6枚。服后尿量增多,水肿渐消。住院13天,腹水征转阴性,遂改用益气养心、清肺化痰之剂。3剂后,咳喘虽减,但尿量显著减少,浮肿又显,因此又继用消水圣愈汤加入茯苓30g、车前子(包)30g,尿量再显增多而浮肿消退,咳喘亦减,精神食欲均好,心率84次/分,临床表现心衰已控制。
  3.游某,男性,24岁。3年来心悸气短,近7个月尤甚。于1964年4月29日入院。1962年曾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近期病情加重。查体:唇紫绀,巩膜黄染,咽红,颈静脉怒张,两肺底可闻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右扩大,心尖区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Ⅳ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心律不齐。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房颤、心源性肝硬化、心力衰竭Ⅱ度。中医辨证:心肾阳虚,兼有瘀血,选用真武汤合去宛陈莝法。附子9g,杭芍30g,茯苓18g,白术15g,生姜9g,肉桂6g(后下),沉香6g(后下),当归12g,红花12g,白茅根30g,藕节10枚。服5剂后,尿量增加,心衰明显好转。后因附子缺药,病情出现波动。继用原方,病情已趋好转。出院时一般情况尚佳,活动后未见明显心悸,浮肿消失,说明本次心衰已得到控制。
  上述3例是赵老单纯用中药控制心衰的验案。3例均表现为心肾阳虚证,故皆取真武汤为主方。例1肺气壅塞明显,故兼用开鬼门法,加用麻杏甘石汤;例2由于肢肿尿少较重,故直接用消水圣愈汤温阳利水,洁其净府;例3瘀血指征明显,故兼用去宛陈莝法,加用当归、红花、藕节等。心力衰竭病情复杂,其正气虚极难以维系生命,而水瘀互结又难以利之散之。赵老权衡虚实,大胆选用真武汤维护真阳,治水三法消水散结,故能挽生命于危急之中。像心力衰竭这样危重的病症,在前辈眼里,治疗起来,亦然得心应手,效如桴鼓,可见经义不可丢,经方不可弃,仍然是治疗大病危症的有力武器。

-------------------
珍贵的早期文献。
只是:第二例哪里有真武汤呢?
再有:那时候肺心、风心多见,现在继发于冠心病的心衰不知道是否也适用。

-------------------
原文作者在文中提到“真武汤合洁净府法”,“此法的变通方是清代陈修园的消水圣愈汤,即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一味”。
该案没记录脉象,不知可否选用木防己汤类方?还请经方中兄指点!

-------------------

-------------------
    

-------------------
治水三法,谢分享

-------------------

   好经验, 谢分享.
相关文章
 无比膏(《普济方》卷三一三)
 《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出版
 蜀椒,川椒,是不是一个东西?
 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杨世廷
 温清丸(《丹溪心法》卷五。)
 原禽类 水禽类 林禽类 畜类 兽类 鼠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