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字在泾,号拙吾,又号饲鹤山人,生年不详,约卒于1749年。清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家贫而笃学,工诗善书,淡泊名利,曾鬻字于佛寺。学有渊源,少时曾从师马元仪学医。马有医名,从游者甚众,得尤怡而喜甚,谓“吾今得一人,胜得千万人”。尤怡业医,初不著于时。而晚年医术益精,治病多奇中,名噪三吴。然尤不求闻达,欲晦姓名,乃隐居花溪,著书自得。
尤在泾生平主要著述有《
伤寒贯珠集》,学术上独树一帜,极为医界推崇。另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为研究仲景之学中有影响的著作。此外还有《医学读书记》二卷,《静香楼医案》一卷。尤怡于医学之外,兼擅诗文书法,为一多才多艺者,《明史》本传称其“于学无所不窥”,著有《北田吟稿》。
[尤怡的经方专著] 《伤寒贯珠集》八卷,刊于1810年。是尤怡众多医著中备受推崇的佳作,被视为学习《伤寒论》的脊梁,后世学者“由是而进,则义之可疑者始明,理之难晓者自显”,可从而穷本溯源。本书中,尤怡将《伤寒论》原文按六经次序进行重新编排,每经首订条例大意,按法类证,随证出方,附系注释。有如线索穿珠,一气贯通,故名贯珠集。其中对治法分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杂治法等,提纲挚领,使《伤寒论》辨证施治精髓如雪亮月明,令学习者一目了然。本书在诸多《伤寒论》注本中实属上乘之作。
《金匮要略心典》三卷,是尤怡集十年寒暑的心得之作,是针对杂病辨证施治而编写的专著,对《金匮要略》中所载疾病进行了重新归类和补充,集中表现了尤怡研究杂病的心得体会和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刊于1732年。尤怡阐注仲景经义文理俱精,辨析尤细。对少数费解的原文宁缺而删不强予衍释。对一些传抄之误予以校正,并删后人增添的内容以及原文的最后三篇。本书对后学在理解与研究仲景著作并指导临床都是很有帮助的。
[尤怡经方临证特点] 1、以法类证、按证论治的辨证思想
尤怡在《伤寒贯珠集》中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按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少阳刺法及少阴清法、下法、温法等分列,以便提要挚领,掌握各经病变及法治。如太阳、阳明、少阳各有正治法,“审其脉之或缓或急,辨其证之有汗无汗”,从而解之汗之,为太阳正治法;阳明经病有传变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为阳明之正治法;用小
柴胡汤一方和解表里,为少阳之正治法。太阳、少阳各有权变法,太阳篇内,以“人体气血有虚实之殊,藏府有阴阳之异”,虽同为伤寒之候,不得竟从麻桂之法,而分别有小建中汤、炙
甘草汤、大
小青龙汤等,是为太阳权变法;少阳有汗下之禁,而和解却有兼汗下之法,如柴胡加
桂枝汤、柴胡加
芒硝汤、
大柴胡汤、柴胡
桂枝汤之类,是少阳的权变法。太阳还有斡旋、救逆、类病三法,若汗出不彻而传变他经及发黄、蓄血,或汗出过而并伤阳气,乃有更发汗及用真武汤、
苓桂甘枣汤等,是为斡旋法;或当汗而反下,或既下而复汗,致有
结胸、痞满、胁热下利诸变,乃用大
小陷胸汤、诸
泻心汤等,是为救逆法;至于太阳受邪,而见风温、温病、风湿、中湿、
湿温、中暍、
霍乱等诸证,形似伤寒,而治法迥异,是为类病法。阳明尚有明辨、杂治法,如经府相连,虚实交错,或可下或不可下,或可下而尚不能下,及不可大下,故有脉实、潮热、转失气、小便少等之异,以及外导润下之别,是为明辨法。如病变发黄蓄血诸证,非复阳明胃实及经邪留滞之可比拟,或散或下,当随证而异其治,是为杂治法。太阴病有经脏之分,故有解表温里及先里后表法。少阳厥阴,亦各有温清诸法。。。总之,是以治法为纲,证方为目,这种方法,尤怡自谓可令“千头万绪,总归一贯,比于百八轮珠,个个在手矣。”尤怡认为:“振裘者必挈其领,整网者必提其纲,不知出此,而徒事区别,纵极清楚,亦何适于用哉?”所以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每经皆分列纲目。这里的纲,就是治法;目,就是汤证及处方。
2、善用经方、灵活化裁的治疗特点
尤怡精研仲景,尊崇仲景,在临证中更是善于灵活应用仲景经方,出神入化。《静香楼医案》充分体现了尤怡善用经方灵活化裁的特点。该书共计收录200余案,大多为应用经方或化裁经方者。案中应用
肾气丸、桂枝汤、理中汤、旋覆
代赭汤、
麦门冬汤、
橘皮竹茹汤等方的案例颇多。其中有用原方者,如径用麻杏薏甘汤治肺气壅滞的肿胀喘息,八味丸治肾阳亏虚的阴缩、精出、汗泄,
麦门冬汤治
虚劳失音、胃弱便溏。然而更多的是化裁经方而不离古方之义的,如肾气丸方《医案》中广泛用于肿胀、中风、哮喘、
咳嗽、痰饮、虚劳、
遗精、
黄疸、齿痛等病。如尤怡治咳喘“
久咳喘不得卧,颧赤足冷,胸满上气,饥不能食。此肺实于上,肾虚于下,脾困于中之候也。然而实不可攻,始治其虚,中不可燥,始温其下。”治疗用
金匮肾气丸,“两寸浮大,关尺沉小,气上而不下,喘咳多痰。……宜以肾气丸,补而下之”。治肿胀,“肿胀之病,而二便如常,肢冷
气喘。是非行气逐水之法所能愈者矣,当用肾气丸,行阳化水”。治黄疸,“面黑目黄,脉数而微,足寒至膝,皮肤爪甲不仁。其病深入少阴,而其邪则仍自酒湿得之及女劳也”,方用肾气丸。治杂病、阴缩、精出、汗泄,认为是“真阳气弱,不荣于筋则阴缩,不固于里则精出,不卫于表则汗泄。此三者,每相因而见,其病在三阳之枢,非后世方可治。古方八味丸,专服久服,当有验也”。治痰饮,“中年以来,内聚痰饮,交冬背冷喘嗽,必吐痰沫,胸脘始爽。年逾六旬,恶寒喜暖,阳分之虚,亦所应尔。……肾气丸减
肉桂,加
北五味、
沉香。”
运用肾气丸变化规律:一是去
附子加味,一是去肉桂加味。引火归原时,认为附子走窜而不能收纳,故去之加
五味子、
牡蛎、
牛膝等药;补肾纳气、摄降冲气时,去肉桂酌加沉香、牡蛎、
菟丝子、
补骨脂等味;补火生土,则去肉桂加沉香、
椒目;若有水饮、痰湿者则加
车前子、椒目等渗化水湿。可见尤怡对肾气丸的应用,真可谓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3、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的治学风格
尤怡不但师法仲景,深得其妙,且博极医籍,广采百家之长,是善师前贤的典范。其著作《金匮翼》、《医学读书记》广征博引达70余家。又能在临证中融会贯通,而集诸家之大成。其《伤寒贯珠集》注释,共采集十二家之说,尤怡从中吸取精华,又有所发挥。
如
大陷胸汤证和
大承气汤证,是伤寒实证的典范,初学者容易混淆,尤怡曰“按大陷胸与大承气,其用有心下与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正大小肠之谓也。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夹痰夹食,相结不解,则结成胸,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入之,但与秽物结成粪而已,大承气专主肠中结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此论述言简意深,对仲景之论融会贯通。
[简评] 尤在泾致力于研究仲景学说几十年,其代表作《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的学术观点一直是后世伤寒研究学者广泛赞同并研究的重点,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静香楼医案》乃是众多医案中的典范之作,以其切实的风格为后学所推崇。其对伤寒的研究和临床证治特点对我们后世医者很有启迪。
1、倾心仲景,思维严谨:尤在泾一生对伤寒研究耗费了大量心血,临床思维严谨,论治则法度彰明。他也是在反复临证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根据切身体会,日渐积累,终为后学所崇。他所编撰的几部阐述仲景学说的著作一直是后世学习的范本,明理简要,可以使后学者穷本溯源。临床诊疾,思维严谨有度,理义详明,遣方用药,立竿见影。其对伤寒的钻研精神及其严谨作风是值得后人深究并学习的。
2、尊古不泥,敢正前误:历代伤寒注家,对于经论和名家的注解,大都奉为圭臬,即使明知有错漏,也只是随文演义,敷衍回避,而不敢质疑或批评。而尤怡则尊古不泥,有疑必质,敢于纠正前人的错误,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如他在《伤寒贯珠集》中不仅评斥了王叔和的错误之处,而且对一些注家的纰漏也给予了纠正,还对前人的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了争鸣。这种批判地继承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学习方法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于我们后人仍是极有指导意义的。
3、荟萃百家,融会贯通:绝大多数著名医家均是善采百家之长,与自己的经验体会熔为一炉。尤怡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他博极医源,师法前贤,又能与自己临证心得融会贯通。如其调治脾胃则宗东垣,选药平和,每每效如桴鼓。治杂病除宗仲景外,又善于取诸家之长,能自成一派,为后世所崇。尤怡的学术成就和临证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探究和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