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 2006-01-24 02:30
赵洪钧从
破伤风说到国民生产总值GDP。
网友们有谁见过破伤风吗?
在仲景书中是被看作庢(按:病框)或痉的。
在宋慈时代,打架斗殴引起破伤风而死(至少一半会死)是要抵命的。
诸位不要以为破伤风很少见,现在当然少见,但仲景时代直到1950年左右是很常见的。
那时,在我的家乡,新生儿的第一死亡原因是破伤风。即脐风,或四六风。
因为,故乡习惯用沙土当作现在的尿不湿。
新生儿和产妇都用沙土——近来逐渐少用了。
于是,产妇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也包括破伤风。
所以,新生儿很常见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基本上无救的。
旧时也基本上没有人治,不少时候死前就埋掉或丢出去。
常常用草木灰在小孩子身上做个记号——有黑记的新生儿不容易死。
因为至少死过一次了。
许多妇女生了十来个孩子,却一个也没有活下来。
于是,都成了“干吧绝户头儿”——即无子也无女。
不少人死过三四个妻子,多半是死于生产。
其它地方可能好一些,但就全国而言,情况略同。
中医是不直接参加接生的。
所以,早在19世纪末,就推广“新法接生”。
推广了大约一个世纪,最近才基本上没有“旧法接生”了。
所谓“新法接生”主要是要有“无菌观念”。
于是不仅可以基本消灭产后妇女破伤风,还可以基本上消灭新生儿破伤风。
更重要的是,基本上消灭了“产褥热”——即“无菌观念”基本上消灭了产后的化脓性感染。
1950年之前,“产褥热”在全国都居于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
“生产”本来是“正常”的事。
不少妇女完全不必任何人帮助。
没有“无菌观念”的“助产”反而造成感染。
不仅感染产妇,也感染新生儿。
对“新生儿”来说,关键是“
脐带”如何处理。
对产妇来说情况复杂一些——产道的任何污染都可以导致感染。
按中医的理论,叫做:“产前一盆碳,产后一盘冰”,故产后是大虚之体,最容易感染。一旦感染,那时很难治。
很多妇女就这样死了。
很多新生儿就这样死于“破伤风”。
我初做医生时,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已经比较少见。
但其他破伤风还不是很少见。
很重的破伤风,来到医院一两个小时就死了。
所以,凡是破伤风患者,我尽快让他服中药。因为稍慢一些,他可能就服不下去了——不能张口,更不能吞咽。
于是常常亲自煎中药——至少亲自督促煎中药。
西药可以注射或输液,不必担心不能用药。
破伤风用什么方呢?
最常用的是
五虎追风散。
此方的组成为:
蝉蜕、明
天麻、
南星、
朱砂、
僵蚕、
全蝎等。
此方对由破伤风毒素引起的家
兔破伤风,不论在与破伤风毒素注射同时给予,或者在全身性破伤风症状发作后给予,都能使发病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但不能使它们免于死亡。蝉蜕流浸膏、蜂蜕煎剂对注射破伤风毒素小鼠的死亡时间略有推迟的效果。蝉蜕及五虎追风散煎剂能对抗小白鼠因士的宁、可卡因及烟碱引起的惊厥死亡,部分消除烟碱引起的肌肉
震颤,五虎追风散尚能对抗卡地阿佐引起的惊厥死亡。
我则同时加用
白附子等。
曾经见过不少偏方,有的很麻烦,有明显效果的没见到。
用中药是为了出汗,果然汗出,确实有效。但不要用
麻黄。
曾经抢救过几例很严重的,故很难难忘。特别是有一位抢救十多天又突然抽风窒息死亡,终生遗憾。
年轻时一天值夜班,一例这样的产妇窒息大约20次,还有一个
胎盘早剥要随时接生或手术,又来了一个消化道大出血要输血,还有一个亲戚的小孩子严重
呕吐腹泻脱水,在办公室输液。没有任何人帮忙,都要自己处理。
一夜处理这么多急症,医院里大概收入几十块钱。
现在不同了,生产几乎都住院。
于是见不到破伤风了,也很少见产褥热。
不但住院生产,医院里还特别喜欢“剖腹产”。
原来是可以多挣钱——正常产也要花千元左右,剖腹产则至少加倍。
我曾经是卫生经济学的倡导者之一,没想到医疗改革实际上是推向市场。
于是,很多问题无法遏制。
据说,医疗消费是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
于是更加难控制——决策者也不想控制。
中医学生一工作就要用西医办法,与此大有关系。
他们也要谋生,奖金和开的方子、检查等挂钩,较小的医院没有国家补贴,医生自然要设法多挣钱。否则难以维持生活——至少比别人收入低很多。
我想不到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体制问题。
雪中
梅花 2006-01-24 08:46
赵老师说的很对,一旦涉及经济,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古代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变得很简单了,古代名医解决不了的问题,现代一个乡村医生就能轻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