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微 信 搜 索
临床技能
科目
临床技能 外科技能 中医临床
病例病案 影像与技术 综合信息
辅助检查 护理技能 医学论文
 医学全在线 > 临床技能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正文
石炭酸治疗睑板腺囊肿的临床观察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6/1 字体:

 

关键词:石炭酸 

  【摘要】  目的  为提高睑板腺囊肿手术的成功率,探讨减少睑板腺囊肿复发的简易手术方法。方法  对950例睑板腺囊肿采用石炭酸涂睑板腺囊肿的囊壁,观察其疗效。结果  950例睑板腺囊肿均能达到破坏其囊壁的完整性,术后随访7天~6个月,无复发,达到根治目的。结论  石炭酸治疗睑板腺囊肿方法简易、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睑板腺囊肿;囊壁;石炭酸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arbolic acid treatment for chalaz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achievement ratio of surgery on chalazion and investigate simple operative approaches for reducing its relapse.Methods  Management with carbol spreading on the capsule walls of chalazions was employed to 950 chalazion patients and observed its efficacy.Results  The treatment could achieve success in destroying the integrity of their capsule walls in all the 950 chalazions.A follow-up for 7 days to 6 months showed complete cures without relapse occurring.Conclusion  The carbol treatment for chalazion is an optimal method,simple,easy and with few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halazion;capsule;carbol
 

    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是由于睑板腺的排出管的管道阻塞,腺体的分泌物不能排出发生潴留而形成的局限慢性炎症肉芽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可单发或多发,发生在上睑者居多,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可能与该年龄阶段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如不及时治疗,囊肿可自行穿破并在结膜面形成肉芽,导致眼睑反复感染溃烂,严重者可引起眼部畸形,影响美观。小的霰粒肿无需治疗,有时可自行消散,但对于大的霰粒肿或用药物治疗无效的霰粒肿,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从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在眼科门诊进行的霰粒肿手术采用与以往手术方式不同的方法:用石炭酸烧灼囊壁的方法,对临床950例施行霰粒肿手术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门诊进行的霰粒肿手术的患者950例。男575例,女375例;单眼905例,双眼44例;上睑683例,下睑26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13.6岁。其中合并感染56例。病程1周~6个月。
  1.2  手术方法  (1)患者取平卧位,若遇不合作患儿可用大单将肩部以下全部包裹住,由助手扶住头部。于患眼结膜囊内滴0.5%~1%丁卡因眼液行表面麻醉,用碘伏局部消毒,上至眉弓,下至面颊,铺孔巾;(2)翻转眼睑,在囊肿部位的睑结膜面用2%利多卡因作病变区穹隆部结膜和相应的睑皮肤局部浸润麻醉,上睑浸润麻醉时,嘱病人向下看,注意进针的深度和角度,深度以穿过睑板为限(特别是小儿不能合作,头部左右摇晃,若垂直进针,深度控制不好易刺伤眼球);(3)按照霰粒肿大小及切口的部位,选择合适的霰粒肿夹,将夹的环面放在睑结膜面,如皮肤面穿破则放在睑皮肤面上,使肿块位于环的中央位置;在肿块的结膜面垂直于睑缘方向切开睑结膜,如果霰粒肿已穿破皮肤,应在皮肤面平行睑缘方向切开皮肤;(4)以小刮匙将囊腔的内容物彻底刮除干净,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少量0.5%石炭酸伸入囊腔内烧灼囊壁,随之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5)除去霰粒肿夹后,用手指垫以纱布将切口的眼睑压在眶缘上,待片刻放开手指观察切口,如无继续出血,在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药膏,覆盖眼棉垫,第2天换药。(6)对于霰粒肿合并感染者,如果眼睑红肿严重,局部先滴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炎症局限后再进行手术。
  1.3  结果  本文总结的950例霰粒肿,手术后均能破坏霰粒肿的囊壁完整性,达到根治的目的,术后随访7天~6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含有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最初是腺管上皮细胞增生,其周围的淋巴细胞、巨细胞和大量纤维性组织因受压而形成囊壁,中央部组织逐渐退化形成胶样物质,甚至液化。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眼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均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手术需将囊壁完整地分离并剪除[1],在分离及剪除囊壁时易损伤正常的睑板组织及其健康腺体,特别对于紧贴的睑结膜分离过多易损伤结膜,甚至造成皮肤穿破,出血量大;以致术后结膜面形成较多瘢痕,术中睑板腺易受损伤使结膜失去其原有的生理平滑性能。此外,操作时间较长,增加病人痛苦。由于组织损伤大,术后反应较重,愈合相对缓慢。另外,较厚的囊壁容易剪除不干净引起囊壁组织残留,导致复发。国内有报道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治疗睑板腺囊肿[2~5],但只对部分病例有效,复发率极高。此外,也有报道在刮除其内容物后,腔内涂2.5%碘酒[6],以防日后复发,但如果碘酒用量不当,可能引起局部刺激性反应。也有报道用特制有齿刮匙[7],利用其锋利度和粗糙面,尽量破坏囊壁,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石炭酸(carbolic acid)又名苯酚,为一种原浆毒,能使细菌细胞的原生质蛋白发生凝固或变性而杀菌。石炭酸对组织的穿透性强,对皮肤与黏膜具有腐蚀性,易从皮肤黏膜及创面吸收,我们采用0.5%石炭酸涂霰粒肿囊腔内,达到破坏囊壁的目的,因本品对组织的穿透力极强,故采用较低的浓度,并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停留时间过长而损伤组织。改进后的手术方法克服了传统手术方法的一些缺点,具有切口小、组织破坏少、术后睑板不会形成瘢痕及变薄、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更适用于儿童。本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出血及副作用少,病人痛苦轻,术后反应轻,愈合快,无复发,疗效确切。术中应注意涂石炭酸时,要求动作准确,勿伤及切口周围组织。石炭酸一定要涂抹整个囊壁,以免术后复发。

 

【参考文献】

  1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2.


  2  王天术.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治疗睑板腺囊肿.中华眼科杂志,1983,19:168.


  3  李岳亮.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治疗霰粒肿.实用眼科杂志,1984,2:189.


  4  吴义龙.睑板腺囊肿内注射泼尼松与手术治疗的观察.中华眼科杂志,1991,27:118.


  5  吴倩.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疗效观察.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8,6:27.

 

相关文章
外科引流与换药
浅谈感冒之我见
脂肪肝的药物治疗
肺部孤立性结节20例X线胸片与CT对比分析
人工晶体悬吊术37例手术体会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