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诊断方法是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
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1. 流行病学资料
询问患者居住地有无该病发生和流行,有无到过该病疫区、有无接触该病的患者或病畜、年龄职业、个人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既往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史,是否处于发病季节
2. 临床表现
病史及体检 包括起病方式 热型 热程 伴随症状 皮疹形态 出疹时间、部位及顺序、有无黄疸、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尤其注意某些传染病的特殊表现。
3.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病原体的检出和分离培养可直接确定诊断,免疫学检查亦可提供重要的依据。
(1)常规检查
①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和猩红热等,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往往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如布氏杆菌病、伤寒及副伤寒等。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减少或正常,可有淋巴细胞增高。医 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med126.com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和病毒性肝炎等。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也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等。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通常增多,如钩虫、血吸虫、并殖吸虫感染等:嗜酸粒细胞减少则常见于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② 尿常规: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中可检出蛋白、细胞或管型。
③ 便常规:菌痢 黏液脓血,可检出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吞噬细胞。蠕虫病可检出虫卵。
④ 脑脊液常规:包括压力、脑脊液外观、细胞数、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蛋白定性及糖定性。各种脑膜炎时压力均升高。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呈浆液性变化,虚性脑膜炎只有颅压增高(虚性脑膜炎 见于一些发热性疾病,如中耳炎、肺炎、伤寒、疟疾等病程中。出现头痛、颈项强直和克尔尼格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增高,而细胞数不增多,随着原发病的恢复而消失)。
(2)生化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依据,脑脊液蛋白、糖及氯化物定量的不同,可用于区别不同病原的中枢感染。肾功能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3)病原学检查
是确诊传染病的重要依据:① 直接检查 显微镜或肉眼检出 如从血液或骨髓涂片中检出疟原虫或利什曼原虫,从血液涂片中检出微丝蚴或回归热螺旋体,从粪便涂片中检出寄生虫卵或阿米巴原虫等。从粪便标本中孵出的日本血吸虫毛蚴可用肉眼检出,蛔虫、蛲虫、绦虫等也可在粪便中用肉眼检出。② 病原体分离 细菌、螺旋体和真菌通常可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隐球菌等。立克次体则需要动物接种或组织培养才能分离出来,如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病毒分离一般需要用组织培养,如登革热、脊髓灰质炎等,用以分离病原体的检材可采用血液、尿液、脑脊液、痰液、骨髓、皮疹挤出液等。③ 免疫学检查:包括特异性抗体,其中IgM可左早期特异性诊断;IgG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做为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可作为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多用于检测病原体不能分离培养的疾病;皮肤试验:用特异性抗原作皮内注射,通过皮肤反应了解受试者对该抗原的变态反应性,可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④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生物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探针做斑点杂交或原位杂交,检测血或组织中特异性病原体的核酸或毒素。医,学,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PCR提高灵敏性,有假阳性。
(4)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可用于肺结核及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B超可用于肝硬化、肝脓肿诊断,CT及MRI对脑脓肿及脑囊尾蝣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