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教材:逆转录病毒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归类于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包括一大类含有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的RNA病毒,分为肿瘤病毒亚科、泡沫病毒亚科和慢病毒亚科,每一亚科又有若干个属(表33-1)。肿瘤病毒亚科(oncovirinae)大多引起禽类、、鼠、猴等动物肿瘤,与人类疾病相关者有人类嗜T细胞病毒(humanT-celllymphotropicvirus,HTLV);泡沫病毒亚科(spumavirinae)的致病作用尚不清楚;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则是艾滋病的病原体,正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三个亚科病毒的生物演化和亲缘关系见图33-1。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AIDS首次报道于1981年,1984年证实其病原为HIV。因病毒最初分离于淋巴腺综合征的同性恋患者血清,曾称之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virus,LAV),此后分别又有人类嗜T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AIDS相关病毒(AIDS-relatedvirus,ARV)之称。1986年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nTaxonomyofViruses,ICTV)建议,将LAV、HTLV-Ⅲ和ARV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HIV分HIV-1型和HIV-2型,前者引起全球AIDS流行,后者主要分离自西部非洲的艾滋病患者。HIV感染的范围在逐步扩大,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快速增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成熟的病毒直径100-120nm、20面体对称结构、球形,电镜下可见一致密圆锥状核心,内有病毒RNA分子和酶,后者包括逆转录酶、整合酶(integrase)和蛋白酶(protease)。HIV的最外层为脂蛋白包膜,膜上有表面蛋白(gp120)和相嵌蛋白(gp41)两种糖蛋白,gp120为刺突,gp41为跨膜蛋白。包膜内面为P17构成的基质蛋白(matrix),其内为衣壳蛋白(P24)包裹的RNA。。
  HIV基因组由两个拷贝的正链单股RNA组成,在其5’端可通过氢键结合构成二聚体。HIV的基因组成较其他逆转录病毒复杂,全长约9.7kb,含有gag、pol、env三个结构基因,以及tat、rev、nef、vif、vpr、vpu等调控基因(图33-3)。在基因组的5’端和3’端各含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terminalrepeat,LTR),HIV的LTR含顺式调控序列,控制着前病毒基因的表达。在LTR区有启动子、增强子及负调控区。核酸杂交显示,HIV-1与HIV-2的核苷酸序列,仅40%相同。
  1.结构基因
  (1)gag基因:是编码病毒衣壳、基质等结构蛋白的基因。其表达产物初为55kD的前体蛋白(p55),后在HIV蛋白酶作用下进一步裂解为p24、p17和p15。P24组成包裹在HIV核酸外的衣壳蛋白(capsid,CA),其特异性较强,除HIV-1和HIV-2之间存在轻度交叉反应外,与其他逆转录病毒无交叉抗原成分;p17构成包膜内的基质蛋白;p15则可进一步裂解为与RNA结合的蛋白(p9和p7)。
  (2)pol基因:编码HIV复制所需的酶类,诸如逆转录酶(p66/p51)、整合酶(p32)和蛋白酶。Pol基因有万分之一的突变率,对抗叠氮胸苷(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核苷类似物)的HIV突变株的形成,即与pol上HIV逆转录酶基因的突变相关。
  (3)env基因:编码env蛋白,分子量为88kD。糖基化后形成包膜刺突糖蛋白前体,因分子量增至160kD,故称gp160。Gp160再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为gp120和gp41,分别构成包膜表面的糖蛋白(刺突)和跨膜蛋白。Gp120是病毒与易感细胞结合的物质基础,借此,HIV可与靶细胞的CD4膜分子结合而感染细胞。Gp120与CD4结合后则导致其构象改变而与gp41分离,使gp41插入受染细胞膜,介导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的融合和病毒核酸的穿入。
  2.LTR  系HIV基因组两端分别具有的一段相同的核苷酸序列,由增强子、启动子、TATA序列和负调控区等组成,控制HIV基因组的转录。
  3.调节基因  
  (1)tat基因:编码TAT蛋白,其与LTR上的反应成分结合后,启动和促进HIV基因组转录mRNA。Tat基因由两个外显子构成。
  (2)rev基因:编码REV蛋白,即病毒体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gulatorofexpressionofvirionprotein)。Rev蛋白是重要的调节HIV基因复制的反式激活因子,其可正向调节病毒体蛋白,促进HIV基因表达由最初调节蛋白mRNA的转录,转向转录结构蛋白mRNA。此外,rev蛋白尚有转运结构蛋白mRNA进入宿主细胞质的作用。因此,缺乏rev基因的HIV则不能表达晚期蛋白。
  (3)nef基因:编码NEF蛋白,一种负性调节因子(negativeregulationfactor),分子量为27kD,对HIV的结构蛋白和调www.med126.com/wsj/节蛋白的表达均有下调作用。NEF蛋白还可与宿主的细胞膜结合。
  (4)vif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23kD的蛋白质,称之VIF蛋白。有研究表明,尽管缺乏vif基因的HIV仍可正常复制和形成病毒颗粒,但其感染性远低于有此基因的HIV,据此VIF蛋白又有病毒体感染性因子(virioninfectivefactor,vif)之称。
  (5)vpu基因:为HIV-1特有基因,其表达产物是一种由8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称为病毒U蛋白(viralproteinU,vpu),可存在于细胞膜上。Vpu基因虽非病毒复制所必需,但若缺乏此基因,可能会影响感染性病毒颗粒的装配和从宿主细胞膜的出芽释放。此基因的功能仍待进一步研究。
  (6)vpr基因:编码病毒蛋白r(viralproteinr,vpr),此种病毒蛋白由96个氨基酸组成,具有逆转录激活因子作用,可促进HIV在易感细胞内的增殖和增强细胞病变作用。此外,VPR蛋白尚可作用于LTR,上调受其控制的病毒复制。
  (二)HIV复制与培养特性
  HIV首先借助其包膜糖蛋白刺突gp120,与易感细胞表面的CD4结合并进一步介导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核衣壳进入细胞,于胞浆内脱壳释放出RNA。在病毒逆转录酶、病毒体相关的DNA多聚酶的作用下,病毒RNA先反转录成cDNA(负链DNA),构成RNA-DNA中间体。中间体中的RNA再经RNA酶H水解,而以剩下的负链DNA拷贝成双股DNA(前病毒DNA)。逆转录过程导致线性DNA分子进入胞核并在病毒插入酶的催化下插入宿主DNA,成为细胞染色体的一部分。宿主染色体上的病毒基因,称作前病毒(provirus),与受染细胞基因组一道复制。
  当前病毒活化而自身转录时,LTR起着启动和增强其转录的作用。在宿主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的DNA转录为RNA并分别经拼接、加帽或加尾形成HIV的mRNA或子代病毒RNA。mRNA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翻译蛋白质,经进一步酶解、修饰等形成病毒结构蛋白或调节蛋白;子代RNA则与病毒结构蛋白装配成核衣壳,在从宿主细胞释出时获得包膜,成为具有传染性的子代病毒(图33-4)。
  HIV仅感染具有表面分子CD4的T细胞、巨噬细胞,因此实验室常用新鲜正常人或患者自身T细胞培养病毒,H9、CEM等T细胞株也可用于HIV的培养。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细胞病变。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输血或血制品的应用、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导致AIDS。HIV主要有HIV1、HIV2两型,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流行的是HIV1,HIV2只在西非区域性流行。临床上,AIDS以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点,是一种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致死性传染病。为了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控制AIDS流行,有必要对AIDS高危人群和临床上不明原因感染、皮肤肿瘤患者及时定期检查。HIV抗体的存在表明有HIV感染,而检出HIV则是病毒存在的确凿证据。
  (一)致病机制
  1.损伤CD4+细胞  HIV感染和损伤细胞的先决条件是被感染细胞与病毒的亲嗜性。CD4分子系HIV的主要受体,当病毒与细胞接触时,病毒包膜的表面糖蛋白gp120即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V1区结合,致使与其紧密相连的包膜跨膜蛋白gp41发生构变,其疏水端深入靶细胞膜内,促进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和核衣壳的侵入。基因敲除研究表明,CCR5和CXCR4为HIV的辅助受体,分别有助于HIV对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感染。已发现,无症状的AIDS患者其CD4+细胞仅少数显示HIV复制,这可能与细胞表面无辅助受体有关。
  (1)T细胞损伤:HIV感染CD4+T细胞后,在其中以较快的速度增殖,导致此类细胞的病变和死亡,使CD4+的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从而造成以CD4+细胞为中心的免疫功能全面障碍。由于CD4+T细胞数量的减少,CD8+T细胞比例则相对增高,出现CD4+/CD8+倒置。CD4+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CTL以及NK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CD4+细胞的异常必然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
  (2)其他细胞损伤:CD4分子也存在于其他细胞表面,如单核-巨噬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郎格罕细胞和其他骨髓分化细胞等,这些细胞也是HIV的敏感细胞。HIV包膜的氨基酸序列测定已表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可被该病毒感染。
  (3)细胞损伤机制:HIV感染CD4+细胞是AIDS患者免疫缺陷的前奏。HIV导致CD4+靶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为:①病毒的出芽释放和其包膜糖蛋白插入细胞膜,都有可能导致宿主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②宿主细胞可通过膜上的病毒gp120与细胞自身表达的CD分子结合,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③大量病毒增殖产生的未整合的cDNA,干扰宿主细胞代;而当HIV核酸以整合于宿主染色体的形式潜伏时,受染细胞虽未遭破坏,但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均发生障碍。④机体对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特异性的CTL细胞毒性或ADCC效应。CT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还可波及邻近未被感染的CD4阳性细胞,导致CD4阳性细胞大量减少。⑤gp120与Ⅱ类MHC分子有交叉成分,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gp120可介导自身免疫性损伤,破坏表达Ⅱ类MHC分子的CD4阳性细胞。⑥病毒与易感细胞结合后,直接诱导细胞凋亡,特异性识别HIV抗原肽的CTL也可启动靶细胞凋亡过程。
  2.其他免疫细胞功能异常  CD4+细胞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其数量和功能的改变都将影响其他免疫细胞的状态。例如,①多克隆B细胞活化可导致高丙球蛋白血症,血清IgG1、IgG3和IgM水平增高,但这种B细胞自发分泌的情况并不总是存在,甚至在HIV感染的婴儿尚可出现全丙球蛋白减少症。②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核蛋白、髓鞘及精子的自身抗体,构成HIV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和周围神经症等的重要因素。③体外研究表明,抗体能够增强HIV的感染,这一作用系由免疫球蛋白Fc段和补体的受体介导的,其在体内的确切意义尚不清楚。④B细胞对T细胞非依赖性有丝分裂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I)的应答能力减弱。⑤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受体表达异常,如IL-2、IFN-γ的产生减少,IL-2受体表达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增加。此外,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可能与AIDS的预后相关。
  3.HIV的变异  HIV具有高度变异性,主要取决于env、nef、LTR及pol等基因。不同毒株间在上述基因的变异率各不相同。Env基因编码包膜糖蛋白抗原,此类抗原的变异与HIV的流行和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业已表明,不同地区的毒株之间,HIV-1的gp160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率达20%以上,gp160包括5个可变区和6个恒定区,分别构成gp120和gp41。根据env基因序列的不同,将国际上流行的HIV-1分为M、N和O群,其中M又有A~K等11个亚型之分;HIV-2也分有6个亚型。HIV的高度变异性对制备有效的抗感染疫苗和AIDS的防治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临床特征
  1.急性HIV单核细胞增多症  HIV感染的个体可保持无症状,也可发展为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急性疾病,症状通常发生于感染后2-6周内。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咽炎、呼吸困难、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斑丘疹、黏膜溃疡、腹泻、甚至脑炎等症状。在感染的急性期,通常难以检测到HIV抗体。尽管患者常呈现严重无力、卧床不起,但仍有一些病例仅表现为中度症状甚至无临床症状。HIV急性感染也可涉及神经系统症状,如脑炎、脑膜炎、颅神经麻痹、肌病和神经病等。
  2.有症状的HIV感染  发生HIV相关的综合征,被视为进行性免疫功能障碍的证据。其症状可有持续发热、盗汗、失重、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皮炎、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念珠菌病、黏膜白斑病等。HIV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小于50000/μl而无明显原因)发生率低于10%,不作为该疾病转归的判断指标。
  3.AIDS  AIDS的诊断标准已由Cwww.med126.com/shouyi/DC确定,包括某些机会感染和肿瘤(表33-2);HIV相关性脑病;HIV诱导的消耗综合征以及其他AIDS征象(有HIV感染的实验室证据)。国际上在对无临床症状成人或青少年作HIV感染的诊断时,取消了血液CD4+淋巴细胞数<200/μl或CD4+T细胞低于14%的限制。此外,肺结核、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浸润性宫颈癌等,也被列为AIDS诊断的辅助指标。
  最常见的机会感染有卡氏肺孢菌感染性肺炎;弥散性隐球菌病;弓形体病;分枝杆菌感染性疾病(包括鸟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和结核病);慢性溃疡性、反复发作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弥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等。AIDS患者对沙门菌、葡萄球菌感染也有较高的易感性,且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发生率高。患有AIDS的儿童可发生卡氏肺孢菌肺炎等机会感染,但与成人相比,其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和反复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更高。
  AIDS患者发生的肿瘤以卡波济肉瘤(Kaposi’ssarcoma)最为多见,系一种涉及内皮和基质的肿瘤或肿瘤样疾病。应该注意的是,人疱疹病毒8型感染也与卡波济肉瘤的发生相关。
  (三)免疫性
  在HIV感染过程中,机体可产生高效价的抗HIV多种蛋白的抗体,包括抗gp120的中和抗体。这些抗体主要在急性期降低血清中的病毒抗原数量,但不能清除细胞内病毒,若抗体为IgG,则在NK等细胞的参与下发生ADCC效应。HIV感染也可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包括特异性CTL和非特异性NK细胞的杀伤作用,其中CTL对HIV感染细胞的杀伤十分重要,但也不能彻底清除潜伏感染的病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病毒分离培养  
  分离病毒的敏感细胞有T淋巴细胞株、新鲜分离的正常人淋巴细胞或脐血淋巴细胞,后两者预先用PHA刺激并培养3-4天后,加入T细胞生长因子,以维持培养物的持续生长。以病人的血液单个核细胞、骨髓细胞、血浆或脑脊液等为标本,接种培养时应定期换液和补加PHA处理的正常人淋巴细胞。经2-4周培养,出现CPE(最明显的是多核巨细胞)者表明有病毒生长。间接免疫荧光法可用于检测培养细胞中的HIV抗原,或培养液中的逆转录酶活性,以确定HIV的存在。如出现阳性反应,还需经Westernblot证实,并进一步确定其型别。
  (二)病毒抗原测定  
  常用ELISA法检测HIV的核心蛋白P24。这种抗原通常出现于急性感染期,于抗体产生之前出现。在潜伏期中常为阴性,而AIDS症状出现时,P24又可重新上升。P24检测除用于早期诊断HIV感染外,还常用于细胞培养中HIV的测定、抗HIV药物疗效的监测及HIV感染者发展为AIDS的动态观察。此外,还可应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gp41、gp120/gp160等,以帮助疾病的诊断。
  (三)测定病毒核酸  
  1.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  HIV感染的细胞中有病毒RNA或整合入细胞基因组中的原病毒,用标记克隆的HIVcDNA片段,与患者血细胞或组织切片进行杂交,可显示病毒感染的原始部位。
  2.RT-PCR  在无症状感染者外周血细胞中,只有极少量的病毒,用常规核酸杂交法和抗原测定法极难查出,而用RT-PCR技术能得到很高的阳性率(55000拷贝/ml以上有诊断价值)。此外,PCR可用于扩增前病毒DNA或某些特异性基因片段,以诊断HIV感染或进行序列分析和抗逆转录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3.病毒载量  病毒载量试验是对感染者体内游离病毒RNA含量的定量检测。可利用逆转录酶将病毒RNA逆转录为cDNA,然后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
  (四)血清学诊断
  常用方法有:①应用基因工程HIV蛋白或人工合成多肽代替传统提纯的病毒抗原建立的的ELISA法,用作抗体检测以初筛,阳性者再行重复试验、确证试验。②将HIV感染的细胞固定于玻片,用间接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阳性结果尚需作确证试验。③HIV抗原致敏红细胞或有色明胶颗粒,建立测定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此法简便、快速,宜用作筛选试验。④免疫印迹法可用于分析成分复杂的抗原抗体系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且可同时测得各类HIV抗体,是HIV血清学检测中最常用的确证性试验,被用来确定ELISA、间接免疫荧光、凝集试验的阳性结果,以排除假阳性。但因该法复杂,成本高,不宜用作流行病学调查和筛选献血员。⑤以SPA作为免疫复合物沉淀剂,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HIV蛋白,与待检血清作放射免疫分析。
  (五)CD4+T细胞计数  
  运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CD4+T细胞记数,是判定HIV感染治疗效果的指标。如有HIV感染,CD4+T细胞记数<0.5×109/L时,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指征。<0.2×109/L时,应立刻进行卡氏肺孢子虫的预防治疗。<0.1×109/L时,易感染巨细胞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凡是疑为HIV感染者,应经常进行CD4+T细胞计数,CD4+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是更换治疗方案的指征。
  四、防治原则
  AIDS患者遍布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报道,截止2000年12月,HIV感染者已达5800万之众,已有2200万人死于HIV感染。目前,世界范围内每天约有16000人感染HIV,包括1600名不满15岁的儿童。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快速增长。HIV感染者的高死亡率和该病毒传播的惊人速度,日益受到WHO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非医疗措施
  包括:①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AIDS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杜绝性滥交和吸毒等。②建立和加强对HIV感染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流行状况,采取应对措施。③加强进出口管理,严格国境检疫,防止传入。④应对供血者作HIV及其抗体检测,保证血源的安全性。
  (二)疫苗研制
  尚未获得理想的疫苗,在疫苗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仍然是HIV包膜的高度变异性,这包括gp120内的高变区V3肽段,其中含有GP-GRA氨基酸序列,是与中和抗体结合的结构域,也即与宿主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寻找能够诱导中和抗体产生的病毒保守序列,可能是突破疫苗研究难题的关键。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基因工程疫苗:HIV包膜糖蛋白gp160、gp41和gp120已成功表达于原核和真核细胞,这些基因工程的表达产物具有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和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对相同包膜抗原的病毒株感染有抵抗作用。②人工合成疫苗:根据HIV与CD4分子结合部位的氨基酸序列(gp120的V3肽),合成HIV的寡肽疫苗。③重组活疫苗:即用业已成功应用于某些疾病预防的活疫苗为载体(如痘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等),插入HIV的某种基因(如gp160、gp120等基因),构建成重组活疫苗。此类疫苗已应用于志愿者接种,并表明在诱导细胞免疫方面有较强的作用。此外,也有在上述基因重组的基础上,转入IL-12或INF-γ基因,以共表达这些细胞因子,达到促进TH1诱导抗HIV感染的目的。④HIV突变株疫苗:虽有研究,但因很难保证其安全性,难以应用于人体。此类研究,主要是通过敲除HIV的毒性基因而达减毒之目的,如敲除了nef-LTR基因的HIV澳大利亚突变株等。
  (三)抗病毒药物治疗
  抗HIV的药物包括三大类:①核苷类药物: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干扰HIV的DNA合成,常用者有叠氮胸苷(AZT)、双脱氧次黄嘌呤(dideoxyinosine,ddI)、双脱氧胸苷(dideoxycytidine,ddC)、拉米夫定等。②非核苷类药物:其作用与核苷类药物一样,具有抑制逆转录酶的作用,诸如delavirdine、nevirapine等。③蛋白酶抑制剂:例如saquinavir、ritonavir、indinavir、nelfinavir等,其作用是抑制HIV蛋白酶的作用,导致大分子聚合蛋白的裂解受阻,影响病毒的装配与成熟。三类药物除分别应用外,也可采取联合用药,以迅速降低患者体液中HIV-RNA含量,延缓病程进展。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Ⅱ型
  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第一个人类逆转录病毒,有Ⅰ型(HTLV-Ⅰ)和Ⅱ型(HTLV-Ⅱ)之分,分别是引起T细胞白血病和毛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属逆转录病毒科的RNA肿瘤病毒亚科。HTLV-Ⅰ可通过输血、注射或性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可经胎盘、产道或哺乳等垂直传播。
  一、生物学性状
  电镜下两型HTLV呈球形,直径约100nm,中心为病毒的RNA和逆转录酶,最外层系病毒的包膜,其表面嵌有gp120,能与CD4结合而介导病毒的感染。包膜内有病毒的衣壳,含有P18和P24两种结构蛋白。病毒的基因组自5’至3’端依次为gag、pol和env三个结构基因以及tax、rex两个调节基因,其两端均为LTR。gag等三个结构基因的功能与HIV的结构基因相似;tax基因能够编码一种反式激活因子,一方面活化LTR,促进病毒基因的转录,另一方面可活化宿主细胞IL-2及其受体的基因,发挥细胞促生长作用;rex基因可表达两种对病毒结构基因有调节作用的蛋白。两类调节基因与HIV调节基因的比较见表33-3。两型HTLV的基因组同源性达5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两型HTLV均可通过其表面包膜糖蛋白与易感细胞的CD4分子结合而感染,受染细胞可发生转化而恶变,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表明,逆转录病毒诱导癌症发生的机制主要有三种:①病毒通过激活宿主细胞癌基因(C-onc)诱发癌变。HTLV-Ⅰ和HTLV-Ⅱ既无目前已知的病毒癌基因(V-onc),也不会在其基因组插入宿主细胞时活化与其相邻的细胞癌基因。因此不会通过此种机制使细胞癌变,这与Rous鸡肉瘤病毒、禽类白血病病毒和鼠白血病病毒等RNA肿瘤病毒不同。已经发现诸如Rous鸡肉瘤病毒等动物逆转录病毒的癌基因(V-onc)达25种以上,而在人逆转录病毒中无一发现。②插入突变。即逆转录病毒插入特定的细胞基因组部位,引起细胞基因的异常表达,致使细胞的生长失控,此类细胞基因称为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由此机制导致的人类肿瘤尚无报道。③HTLV-Ⅰ和HTLV-Ⅱ所导致的T淋巴细胞白血病系第三种机制,是一多阶段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病毒首先与CD4+细胞结合并活化受染细胞,细胞膜上表达IL-2受体,进而经病毒的逆转录酶作用形成病毒DNA,并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形成前病毒。在病毒tax基因产物的作用下,CD4+细胞IL-2及其受体的基因异常表达,使受染细胞大量增殖。带有前病毒的宿主细胞可因病毒DNA整合部位的多样性,转化成不同的细胞克隆,并在细胞继续增殖过程中,某一克隆的某一细胞DNA发生突变而演变成白血病细胞,进而形成白血病细胞克隆。由HTLV感染CD4+细胞到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形成大约需要3~6周的时间。
  HTLV-Ⅰ可经输血、注射或性接触等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等途径垂直传播。HTLV-Ⅰ导致的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加勒比海地区、南美东北部、日本西南部以及非洲的某些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也在部分沿海地区发现少数病例。HTLV-Ⅰ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受染者发展为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几率为1/20,CD4+T细胞的恶性增生可呈急性或慢性,出现淋巴细胞数异常升高、淋巴结病、肝脾肿大的临床表现,也可见斑点、丘疹样小结和剥脱性皮炎等皮肤损伤。
  强直性下肢轻瘫是HTLV-Ⅰ感染相关的第二类综合征,系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两侧下肢无力、麻木、背痛,也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在某些人群,HTLV-Ⅱ的感染率较高,如注射药物使用者等。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采用PHA处理的患者淋巴细胞,加入含IL-2的营养液培养3-6周,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并检测上清液逆转录酶活性,最后用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鉴定。抗体检测可用ELISA法、间接IFA和胶乳凝集法,也可用免疫印迹法和PCR法等检测抗原或病原体。血液中HTLV-Ⅰ抗体的存在即可诊断为该病毒感染;而血液中异常淋巴细胞数量的大量增生,同时证实这些淋巴细胞中有HTLV-ⅠDNA,则可支持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四、防治原则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采取化疗,但对HTLV-Ⅰ的抵抗效果不佳;AZT和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对抗细胞培养中的HTLV-Ⅰ。预防HTLV感染的措施包括;象预防HIV感染一样,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避免与患者的体液尤其是血液或精液等接触,对供血者可行HTLV抗体检测,保证血源的安全性。在美国,1988年起已开始对血库的血源作HTLV-Ⅰ和HTLV-Ⅱ的测定;强化对HTLV感染的监测,及时了解流行状况,采取应对措施;严格国境检疫,防止传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