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心肌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除风湿性心肌炎外,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导致心肌炎性病变。病变系因致病微生物直接任凭
或其内毒素毒性作用,更多的则是病变引起的心肌免疫反应所致。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
导致的以心脏病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多种病毒可导致本病,以柯萨奇B组者最常见。
症状描述:  
在感染后1-4周出现心肌炎症状、体征。儿童多发病急骤,呈现高热,紫绀,呼吸困难。
部位较大儿童或成人可呈现良性过程,无或仅有轻微临床症状,一般为头晕、乏力、心悸
气急,晕厥或心前区疼痛,严重者可以出现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及至猝死
体症描述:  
感染时出现与体温不成比例之心动过速。因心脏扩大导致的相对关闭不全杂音,各种心律失
常导致的心律 不规则,心包磨擦音以及心力衰竭各种体征。
诊断要点:  
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1-3周内或急性期中出现心脏表现(如舒张期奔马律
,心包磨擦音,心脏扩大等)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脑缺氧者。
上述感染后1-3周风或发病同时出现各种心律 失常而在未服抗凡律失常 药前出现下列
心电力产改变者:★ 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束支阻滞。★ 2个以上导联ST段水平或下
斜或下斜型下移≥0.05mv,或多个导联DT璺异常同或有异常Q波音者。★ 频发多
形,多源,成结或并行性早搏,短舅,阵发室上速,室速或室颤等。★ 2个以上R波为主
导联T波平坦,倒置或T≤R1/10。★ 频发房早或室早。以上1-3任何一项具有诊
断意义,具4或5或无明显病毒感染史者应补充下列指标以助诊断:左室收缩功能减弱或病
程早期心肌酶升高。
如有条件应进行以下病原学检查:★ 粪便,咽拭分离出柯萨奇或其他病毒和/或恢复期表
中同型病毒抗体浓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4倍(双份血清应相隔2周以上)或曾经滴度>64
0者为阳性,320者为可疑。★ 心包穿刺后分离出病毒。★ 心内膜、心肌或心包分离
出病毒或特异性荧光抗体检查阳性。
对尚难明确诊断者应进行随访,有条件时作心肌活检助诊。
应除外甲亢、β-受体功能亢进及其他职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结缔组织
病及代射性疾病等。
实验室检查: 
病程早期有白细胞升高。
心肌酶在早期出现异常升高,晚期病人1-2月后则可正常。
轻型患X线心脏检查正常,重度者因心脏扩大或/和心包积液使心影增大。
心电图检查是心肌炎诊断的必备条件之一,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Q
RS波低电压以及非定位性的类似心肌梗塞的Q波及各种心律失常表现。
超声心动图可见局限或弥漫运动幅度降低。
病毒学检查:★ 从血液、另拭子、体液及粪便中分离病毒。★ 急性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
中特异性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升高4倍,血清特异性IgM>1:
32。★ 心内膜心肌活检后应用电镜,荧光免疫抗体技术,过氧化物酶或铁蛋白标记抗体
。从标本中证实病毒抗原可以确定诊断,但阴性时不能除外诊断。
疾病辨析:  
风湿性心肌炎。
白喉性心肌炎。
斑疹伤寒引起心肌炎。
其他感染性疾病心肌炎。
治疗方法:  
邪毒犯脾侵心
证候: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胸痛,心悸,肌肉酸楚或口干,腹痛,腹泻
,或身热虽退尚有咽痛,口干,心烦,心悸,胸痛,乏力,舌红苔白或黄,数或结代。
治法:辛凉疏解,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加减
用法:
加减:
心气不足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自汗,动则悸发,静则悸缓,舌苔卜白,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气。
主方:五味汤加减
用法:
加减:
心阴亏虚
证候: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主方:天王补心丹加减
用法:
加减:
心脾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呆腹胀,舌质淡,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主方:归脾汤加减
用法:
加减:
肾阴虚
证候:心悸失眠,五心烦热,眩晕耳鸣,急躁易怒,腰痛遗精,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主方:一贯煎枣仁汤加减
用法:
加减:若便秘可加瓜蒌仁15g;阴虚潮热,手足心热者,可加地骨皮白薇;口渴者加石
斛、玉竹肝肾阴虚,虚火内炽,以致心肝火旺,而见心烦,急躁易怒,舌质红者,可加黄
连、栀子
脾胃阳虚
证候:心悸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腹胀纳呆,腰痛阴冷,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舌苔
白腻,质淡,沉细或结代。
治法: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主方: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减
用法:
加减:若便秘可加瓜蒌仁15g;阴虚潮热,手足心热者,可加地骨皮、白薇;口渴者加石
斛、玉竹;肝肾阴虚,虚火内炽,以致心肝火旺,而见心烦,急躁易怒,舌质红者,可加黄
连、栀子。
心是祛
证候:心悸,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多梦易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或
弦细。
治法: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主方: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减
用法:
加减:若便秘可加瓜蒌仁15g;阴虚潮热,手足心热者,可加地骨皮、白薇;口渴者加石
斛、玉竹;肝肾阴虚,虚火内炽,以致心肝火旺,而见心烦,急躁易怒,舌质红者,可加黄
连、栀子。
痰浊阻滞
证候:心悸短气,心胸痞闷胀满,痰多,食少肤胀,或有恶心,舌苔白腻或滑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主方:导痰汤加减
用法:
加减:
血脉瘀阻
证候:心悸,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形寒肢冷,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虚
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用法:
加减:若兼气虚者,可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若兼
阳虚者,去柴胡、桔梗,酌加附子肉桂、yin羊藿、巴戟
相关文章
 是谁把中医弄到如今濒临倒闭的局面的?
 桃花散(《本草纲目》卷二十九引《集验方》
 [转帖]都市里的伪中医可能是削弱中医的祸首
 脑外伤继发脑水肿病人吃中药后大便黑色说明
 [原创]有没有见过寒如冰且出汗的 症状?
 自然铜膏(《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