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读书社:从胡老的越辨越明释伤寒及方证体质的疑惑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人最近看了胡老的《越辨越明释伤寒》,其中的第九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我看下面的解析是这样的,“此附会运气之说,不可信。以下各篇均有这种说法,不再释。”不知道就这样的解释是不是能让人越辩越明,还是越辨越糊涂。首先不说里面的内在意思,就是这句话,你自己不懂运气学说,就说不可信。这样会误导多少人,我记得今年在致和堂膏方培训会议上,黄煌教授与顾植山教授都做了讲座。黄煌教授的方证体质,顾教授的五运六气。胡老及黄教授这种抛弃运气学说,不知道同是大学教授的顾教授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还有全国中医药大学其他研究运气学说的教授。我记得南怀瑾老先生在他的书里这样说,有人问他周易是不是迷信,他是这样回答的,“他说你要看周易是不是迷信,首先要自己先了解她,然后才可以来判断,而现在很多人说周易是迷信的,我就反问他,你了解周易吗?你不了解周易,就说是迷信的,这不是最大的武断吗?这不是最大的迷信自己吗?”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不要轻易的否定他,不要说不可信,运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都是很重要的,人家张仲景也是勤求古训。也是认真学习了经典的。现在看看脸型就知道了用什么方子,看看黄芪什么样子就是知道了黄芪体质是胖胖的,肚子软软的。这样是简单了,但是却是误导了很多的初学者,这里我建议大家多看看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他是广东四大名医之首。深得张仲景的伤寒论要旨,旁及各家;且不固守旧说,着意创新,以精、警、整、 醒四字为运行医术的方法(即:精通三阴三阳、五运六气;警觉那些有误的,对医书不生搬硬套; 整理有层次,或从表面入里,或由里而发外;醒神清脑,随机应变); 对医理坚持“四不”(不剥削、不阿附、不随便敷衍、不拾人唾余),对前人注释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绝不从附和, 悉心探索,创新医理;对传统中医的规例有所突破。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希望有些人别把个人捧的太高,即使真的到了那个高度,也要记住掉下来的路。

-------------------
大家可以讨论

-------------------
先生真善质疑者。不过顾先生善谈运气,未必废方证,殆如黄师虽重方证,也未必废运气一个道理。医之为学至博至大,一人之力,岂可穷尽。故一门深入,学有专术,其固宜矣。要在后之学者神而明之,善取之耳。
另,继承一种学说,需要胸怀和眼光;抛弃一种学说,则需仗仰智慧和勇气。此论于本贴无关,仅与先生作一闲谈也。

-------------------
我只是提出讨论,前几天我发了一则黄师败案,被论坛管理者弄回收站去了,这真是一言堂啊,只能有好的声音,不能有不好的声音,好的案例那些人大吹特吹,治疗了2个月之久的败案,确只有少数人来讨论。鄙人记得08年的时候,黄教授门诊病人还是不多的,因此方证和体质的临床时间很短暂的,陈伯坛是近代伤寒大家。全书都是自己的经验写成。学中医切忌拔苗助长。我手里黄教授的体质败案很多,只是发了一个他们就接受不了了。还是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中医内涵的东西好。

-------------------
陈伯坛在书中对黄元御及陈修园都从理论上质疑,恐怕黄教授与他们还不是一个层次吧,难道就接受不了别人的质疑了?

-------------------
中医学人:陈伯坛在书中对黄元御及陈修园都从理论上质疑,恐怕黄教授与他们还不是一个层次吧,难道就接受不了别人的质疑了??(2011-12-29 18:43)?700)this.width=700;" >

 很欣赏质疑的精神,只要是学术探讨的范围,其实败案的学习体现一个名医的修为而且不会太影响形象,获得真理的一种有效形式。
 不知是管理员没有领会到黄煌老师的心意还是怎么了,不要随意删人的帖子,让人感到权利的可怕

-------------------
支持楼主。

-------------------
败案很有学习价值啊,不该删的。怎么一个学术论坛还玩这个?

-------------------
我的那个败案,点击量1200多,看样还是很多人喜欢看的,不知道为何给删了,现在让我想起了文革,根本不让你说话啊。

-------------------
胡希恕先生所谓:“‘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附会运气之说,不可信”。我理解胡老的意思主要是说:太阳病欲解除时的时辰段不能在临证上确切的证明,所以说不可信。
事实上,太阳病欲解除时的时辰段,确实是不固定的。太阳病在任何时辰段都能够解除。没有人能够在临证上证明,太阳病欲解除时的时辰段就是在太阳时上,而在其它时辰上,太阳病不容易解除。
桂枝汤证的服法上,也不能证明太阳病欲解除的时辰段,就是在太阳时上。桂枝汤证的服法是:“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从这个服法上,看不出欲解除时的时辰段,是在太阳时上。
再从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来看,时发热自汗出者,这属于太阳病桂枝汤证,其服药方法是先其发热自汗出时服桂枝汤,而不是先太阳时服桂枝汤,所以也看不出太阳病的欲解除时,是在太阳时上。太阳病是如此,其它五病也是如此,无法解释。所以胡老说这个说法不可信,不再释。
但是,“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等六病欲解时,究竟是不是附会运气之说,这一点也有不同看法。
有学者认为,“太阳病欲解时”等六病欲解时,是说明六病的含义之一。太阳病的含义之一,是在太阳时上得病。“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句话中之“欲”的意思,是“想要”的意思,“解”是了解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太阳病,要知道它的病时段,是从巳至未上。
这个解释,可以从第3条得到印证。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条或已发热之“已”,应该是“巳”,即“太阳病,或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因为如果太阳病没有发热,那么“没有发热”与接下来的“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就失去了必然性。临证所见,凡“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必是发热者。”故认为:“没有发热”,与“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从中医理论到中医临床,都缺乏必然性,不好解释。

所以,疑“或已发热”之“已”字,是“巳”字之误抄。
如果,“已发热”之“已”字,是“巳发热”之“巳”字的误抄,那么这句话就明白了。太阳病,或巳(时)发热,或未(时)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表部病发热,必恶寒。而“未(没有)发热”,与必恶寒就没有必然性。这样解释,起码与临证相符。同时也解释了六病“欲解时”的含义。

最后说一句闲话。楼主质疑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看了楼主那篇质疑的帖子,用词过激,失去了学术讨论的氛围。如象这篇这样,心气平和一些,不用词过激,我相信管理员不会删除。楼主在4楼也有学术讨论以外的词语。如:“陈伯坛在书中对黄元御及陈修园都从理论上质疑,恐怕黄教授与他们还不是一个层次吧,难道就接受不了别人的质疑了?”这样说,就显示出对人不敬。学术讨论只论学术问题,学术层次的高低,不是学术问题讨论的范畴。如果管理员说:你的水平与黄教授不是一个层次,叫你住口,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学术问题讨论,还是只说学术,不说闲话,才能讨论下去。您说是吗?
例举别人的败案,要征得别人同意。这也是对人尊重的问题。与例举自己的败案不同。
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中医学人网友误会了!我欢迎质疑和指教,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和出言不逊,我们是不随意删贴的。我也不是神医,不可能治十愈十,其中有未治愈的,必有不愈的道理。如转您处治愈的病例,欢迎发贴,介绍经验心得,这是再好不过的!做学问本当如此。另外申明,我从未反对运气学说,也未否认周易,学术有专攻,不研究不等于否定。

-------------------
没有治愈率百分之百的医生,只有不断进取,不断从失败中学习的医生,如果一个医生什么病都能治愈,那肯定是吹牛。
我只与黄教授一面之交,但感觉黄教授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学验俱丰、医德高尚的好医生。他写的书对于学生、医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借鉴。黄教授是中国最为知名的推广经方,实践经方的先行者,其贡献不可磨灭!


很多北京的名医,一张处方数十位药,这种医案我是不看的。希望多些经方的帖子,少一些无用和不利于中医人团结的争论。

-------------------
其实所谓的败案在没有别的医生看好之前都是胡乱讨论,讨论者如果没有亲见患者,也没有人治疗成功,光坐在那里讨论说好听点是给点意见说不好听完全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人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错的,因为无法最终验证。学习别人经验就要学习成功的,至于败案还是学习修正自己的败案方是有意义的。

-------------------
顾兄讲得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不断进步。这个论坛确实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提高,大家应感激各位版主及管理员的辛苦付出!

-------------------
黄煌:中医学人网友误会了!我欢迎质疑和指教,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和出言不逊,我们是不随意删贴的。我也不是神医,不可能治十愈十,其中有未治愈的,必有不愈的道理。如转您处治愈的病例,欢迎发 ..?(2011-12-29 20:36)?700)this.width=700;" >

黄教授的话比较谦虚,我以前在此论坛看见有人说您光研究方证体质学说,说中医的阴阳五行运气学说都是可以抛弃的,因此我才来探讨如此问题。也许您本人没有这个方面的说法,可能是您的门人和一些进修者误解了您的意思,我发此贴也是研究伤寒,既然此论坛为经方论坛,只要是研究伤寒都应该算是经方者,我为何选取广东四大名医之首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就因为他人传统功底很深,从20岁就应诊,并且在广东晚上夜校教授中医,而且临床非常有效,他在书中没有引用任何一派注解伤寒的人的理论。悟性极高,望喜欢学习经方的人来仔细研究。也为学习经方提供一个思路。伤寒不只是日人的方证,也不只是体质,望能多从经典与传统研习。陈伯坛的学术目前研究的人很少,就因为牵扯很多传统文化。我不希望经方也成为素食文化。只是希望再研究方证体质的同时,兼修我们的根本。就是阴阳五行与运气学说。

-------------------
成败皆是经验

-------------------
1、要有哲学的胸怀、数学的精密、物理学的精神
2、经验是成功之父,失败是成功之母
3、未经批判的东西不能成为真理
4、鲁迅“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

-------------------
你的成案败案请多多发帖,你的用药思路也请多多介绍!本论坛欢迎个案报道。

-------------------
本人觉得是楼主误会黄煌老师了。虽然我没见过黄煌老师,但从黄老师愿意无私的奉


献自己的宝贵经验和时间在推广经方和教育后辈上,觉得黄老师的胸襟非一般人能
比,

试问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奉献? 有如此胸襟的人断不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的,亦不会
随便

否定别人的观点的,我相信。

但愿楼主也有如此胸襟,将那些败案奉献出来,介绍经验心得,这将是我们这些后


学者和论坛读者的福气。

-------------------
评价人是最难的,因为不容易全面真实地了解他人。远远地看一看,听人家说几句,就发表意见,还上纲上线,这种态度要不得。本论坛提倡说实话,举实例,教实招,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
有些人讲话,让人觉得飘飘然,很不踏实。有一份事实说一份理,有一则经验发一则贴。像类似的主题帖,删了呢就有人跳出来叫,说管理员、版主狭隘,搞一言堂,又是什么wenge之类的侮蔑用语,无所不用其极;不删呢,让我感到捶胸跺足,整个一故弄姿态。一会儿抬出陈伯坛,一会儿又抬出南怀瑾,再一会儿又抬出周易,你自己有什么发现?哪些是你自己的研究心得?哪些是你的临床经验?啥都没有?然后又莫须有的指责别人,在误导初学者,怎么和之前的某子如一丘之貉?从我了解和接触的人来看,越是名家、大家,越是胸襟宽广,越是谦让,越是尊重同道、鼓励提携后辈;越是小家、伪家,什么家都不是的,就越是喜欢攻击、诋毁、侮蔑同道。
  鱼有鱼路,虾有虾道。又没有人阻拦你去研究五运六气,研究周易丹道,你为什么要把本论坛树立成你的对立方,反过来还要胁迫我们呢?
  龚自珍说过,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楼主恐怕也是很有才的,那你就降下来吧,来个脚踏实地的软着陆。

-------------------
楼主对黄老师的学说通过学习有所了解。欢迎楼主举出自己的败案,也可以不举出关于五行或运气学说的败案,就以你所认为的方证体质辨治失败而以五行或运气学说辨治成功的医案,提出来供网友们学习讨论如何?期盼!

-------------------
中医學人很慱學嘛,相信经過您的治療每個人都是長命百歲的.

-------------------
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
“思路决定出路,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中国策划大家王志纲说的一句话
希望对楼主一样有启发。

-------------------
不错

-------------------
“我欢迎质疑和指教,只要不是人身攻击和出言不逊,我们是不随意删贴的。我也不是神医,不可能治十愈十,其中有未治愈的,必有不愈的道理。”佩服黄师这种胸襟!

-------------------
中医学人与文化大革命 一文 帖子里管理员已经说了:
论坛本是经方爱好者的家园,无赖最近少数几人在此喧宾夺主,不分青红皂白,胡乱评论,思维混乱,从本来正常的学术争鸣演变成现代版文化大革命。这类情况不能再容忍它死灰复燃。

--------------------本人想一想看一看,我也做了一些胡乱评论 符合思维混乱的要素。所以我自行把胡言乱语删除。

保证以后不乱评论,就是评论绝对符合方证要求。


-------------------
天虚子:中医学人与文化大革命 一文 帖子里管理员已经说了:
论坛本是经方爱好者的家园,无赖最近少数几人在此喧宾夺主,不分青红皂白,胡乱评论,思维混乱,从本来正常的学术争鸣演变成现代版文 ..?(2011-12-30 19:29)?700)this.width=700;" >

多顺从就行了,多看少说。看而不语真君子。

-------------------
中医学人:黄教授的话比较谦虚,我以前在此论坛看见有人说您光研究方证体质学说,说中医的阴阳五行运气学说都是可以抛弃的,因此我才来探讨如此问题。也许您本人没有这个方面的说法,可能是您的门 ..?(2011-12-29 22:49)?700)this.width=700;" >

陈伯坛先生是伤寒高手,同时也是用贵重药物的专家,珍珠粉,野山参,玳瑁等等据说他也信手拈来,他是发展了伤寒医学可惜很少留下这方面的经验,您如果一直研究他并且手上有他的医案倒是可以拿给我们学习学习。

-------------------
黄煌:评价人是最难的,因为不容易全面真实地了解他人。远远地看一看,听人家说几句,就发表意见,还上纲上线,这种态度要不得。本论坛提倡说实话,举实例,教实招,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2011-12-29 23:34)?700)this.width=700;" >

黄老师说的比较透彻,有些人确实上纲上线。但是本人感觉,评价人不是最难的,因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名人,难免很多人会去评价,评价的人水平有高有底。本人认为最难是为人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最难,胡老一生不敢出书,怕自己理论有不完善的地方,怕误人子弟。很多历史大家都是很慎重的,自己用错才错一人。因此做学问,传道授业是最难的,因为为师想传授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黄老师的治学精神也是非常严谨的,但求其真。望在传授真的同时,多用大量案例来验证是否是对的,在一个体质发表前,最好附上大样本案例,不能一例用好,就变成了规律,就是真理。学问不是别的,来不得半点疏忽,一旦传授就应该严谨。本人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
楼主所谓的败案讨论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有的攻击性语言作为黄老师的学生更是看不下去,有的或是捏造事实(如说黄老师08年前病人不多之类的,黄老师每次门诊都是加班看,周六本来半天门诊,却往往要看到下午2、3点,顾不上吃午饭)若本着学术讨论我们欢迎,若是捣乱我们坚决不予客气!

-------------------
全国范围内有谁用五运六气治病的?如今的国术尽说师爷、师父好了,碰到自己立刻麻爪,被只练散打拳腿加摔跤的打的头破血流。谁说自己全面掌握运气的全面掌握中医的,请他每天在急诊在ICU呆着,请他天天看老年慢性杂病,先治好一批糖尿病、肿瘤、艾滋病、尿毒症给我们学中医的长长脸,也好让我等真而不全的目瞪口呆一下。

-------------------
蓝山:黄老师说的比较透彻,有些人确实上纲上线。但是本人感觉,评价人不是最难的,因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名人,难免很多人会去评价,评价的人水平有高有底。本人认为最难是为人师,作为传道 ..?(2011-12-30 21:53)?700)this.width=700;" >

老师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经验更有限,老师提出一种体制或一种思想,是否正确只靠老师来验证这样的学生是不合格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起验证呢?如我们网友一起来验证总结那不是好事情吗?保守与开放的利于弊为什么只归于老师的头上呢?老师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那你就是傻子,老师说什么你都不信,那你脑袋有问题。这说明还是在于自己。

-------------------
gugu:楼主所谓的败案讨论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有的攻击性语言作为黄老师的学生更是看不下去,有的或是捏造事实(如说黄老师08年前病人不多之类的,黄老师每次门诊都是加班看,周六本 ..?(2011-12-30 22:33)?700)this.width=700;" >

支持

-------------------
中医学子 究竟是谁  还是个秘
我怎么感觉是和黄师走得很近的呢,或者就是和黄师一起随诊的。
原因有几

1  中医学子 有很多黄师的医案包括误案。发出的那个医案非常详细,详细到每个方子,以及服用后的变化
2  中医学子 能有机会看病人的病例 并有时间详细抄录。
例如抄出了周仲英的方子以及服用情况
3 能说08年前的事情 至少08年前就和黄师很熟悉
4 能说出研讨会上详细说出几位教授的演讲主题 那么中医学子一定是同行了的

综上 中医学子应该是和黄师很熟悉的人了 。可能越熟悉后才感觉体质论有欠缺之处,所以才化名建议大家打好根基,不能执着一端。

-------------------
蓝山:黄老师说的比较透彻,有些人确实上纲上线。但是本人感觉,评价人不是最难的,因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名人,难免很多人会去评价,评价的人水平有高有底。本人认为最难是为人师,作为传道 .. (2011-12-30 21:53) 700)this.width=700;" >

经方体质是方证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经方就是前人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结晶,其样本之大无法计数,这与西医学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定要拿出大样本案例才能相信和使用,那《伤寒杂病论》就不能那样写了。黄芪体质来源于张仲景所说的“尊荣人”,不知是否要他老人家拿出大样本的案例?

-------------------
顾志君:全国范围内有谁用五运六气治病的?如今的国术尽说师爷、师父好了,碰到自己立刻麻爪,被只练散打拳腿加摔跤的打的头破血流。谁说自己全面掌握运气的全面掌握中医的,请他每天在急诊在ICU ..?(2011-12-30 23:11)?700)this.width=700;" >

从你的发言看,功底比较薄,对中医理解的很肤浅。

-------------------
蓝山:多顺从就行了,多看少说。看而不语真君子。?(2011-12-30 21:22)?700)this.width=700;" >

蓝山先生不必这么为难自己顺从吧,不必这么憋屈吧。
做人嘛,开心点,别太委屈自己了。

-------------------
"黄芪体质来源于张仲景所说的“尊荣人”,"



支持蓝山朋友的观点,黄煌先生黄芪体质的说法很不严谨。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一直信奉的。我经手治疗温经汤体质的病人不少,很多有奇效,说明黄老师的体质学说是经得起检验和重复的是对伤寒论的一大发展。学伤寒不讲体质那是白学了。

-------------------
蓝山:从你的发言看,功底比较薄,对中医理解的很肤浅。 (2011-12-31 23:03) 700)this.width=700;" >

非常高兴终于得见高人!后学的确愚笨不堪,请蓝山老师有机会多指点后学!
老师是山东的吧,希望你能给我你的医院或者门诊地址给我机会上门学习或者推荐一些我觉得比较严重的病人(或许老师认为很容易看)来看病,比如现在本论坛就有一位朋友的母亲得了乳腺癌急于寻找不肤浅的名医,请你千万不要推辞。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8145&ds=1&page=1#137644

-------------------
顾志君:非常高兴终于得见高人!后学的确愚笨不堪,请蓝山老师有机会多指点后学!
老师是山东的吧,希望你能给我你的医院或者门诊地址给我机会上门学习或者推荐一些我觉得比较严重的病人(或许 .. (2012-01-01 00:01) 700)this.width=700;" >

顾值山教授和北京的樊正伦教授都推广运气学说,用来指导中医临床,黄教授也没有否定运气学说,不知道你是黄教授的学生,还是谁的学生,竟说些让人一看没有水平的话。你自己先把基础打好再当版主吧。

-------------------
gaogefei: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一直信奉的。我经手治疗温经汤体质的病人不少,很多有奇效,说明黄老师的体质学说是经得起检验和重复的是对伤寒论的一大发展。学伤寒不讲体质那是白学 ..?(2011-12-31 23:45)?700)this.width=700;" >

很多中医不知道体质学,就不会用温经汤了吗?真是一叶障目。

-------------------
顾志君:非常高兴终于得见高人!后学的确愚笨不堪,请蓝山老师有机会多指点后学!
老师是山东的吧,希望你能给我你的医院或者门诊地址给我机会上门学习或者推荐一些我觉得比较严重的病人(或许 ..?(2012-01-01 00:01)?700)this.width=700;" >

其实学习体质,与学习中医传统并不矛盾,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东西,先要把自己的东西都倒空,然后才可能装进新的东西,体质也好,运气也好,阴阳也好,五行也好。都不冲突。从这些说话及行为上,我感觉不像是做版主的胸怀,其实本身黄教授心胸很宽广的,也没有反对传统的方法。只是你这些人反而走进一种思路而解脱不出。另外人外确实有人。我水平不高,但是我涉猎的医家比较多,像前阵有人用张子和的汗吐下法治疗疾病效果不错,我把他的《儒门事亲》认真拜读了一下,也学习了不少东西。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水平才会有多高。如果想切磋中医,我欢迎呵呵。也愿意多学习。黄教授的体质学说,我也研究了很久。也有收获。
为证明,我把黄教授08年黄煌教授08年4月24日广东省中医院学术讲座(2008-11-23 11:51:28)贴下面:
学习中医的历程:73年开始学,前15年效果不好,进而思考,读到徐灵胎《伤寒论类方》、《医贯贬》,吉益东洞《类聚方》、《药征》。受到震动,徐灵胎说的是惊心动魄。医学毕竟是医学,医学不能用哲理来替代。千古良方需要我们来研究!学中医不能离开经典,做临床离不开《伤寒》!学经典给人与眼光、选择的能力。我现在做的是研究经方、推广经方。经方现状:不会用、不想用、不敢用。不会用是因为方证不明、药证不明。
B.学经典的意义:
一:拒绝神秘、回归朴实:
1.仲景配伍即经方方根:如芩连、夏参枣草、只实芍药、黄芪桂枝芍药、姜辛味;生地阿胶柴胡30克甘草10约等于中医的地塞米松,大剂量退烧;大黄桂枝,我常在柴胡加龙牡汤加桃仁;桂枝茯苓丸加大黄;
2.量效关系:半夏:咳喘用小量,止呕大点,安眠20-30克,止痛60克。
  麻黄:汗6两,喘3两 (仲景)。
3.去渣再煎——浓缩。仲景呕吐用柴胡半夏的都再煎浓缩。
4.仲景条文很朴实,为不完全的表述:如炙甘草汤:“脉结代心动悸”——还原为军用方(复原)。
二.修正思路,回归本原:
1.喻昌《尚论篇》——舒弛远:《六经定法》附于《伤寒集注》——汪莲石——丁甘仁:将六经与温病卫营血运用成大家。
经方家:舒弛远据六经麻黄汤催生、白虎汤安胎。曹颖甫:五苓散和桂苓甘露饮治夏季腹泻。范中林:四逆散桔梗治妇女膀胱刺激征。我用80来活血汤治也很好。曹颖甫喜用经方原方,我认为经方不加减最有效,可将经方合方。思路要调整过来,学经典,用经方。
吴佩衡:女青年肺脓疡:为耐药金葡菌先以 肉桂泡服再用四逆汤。这就是真中医!
胡希恕: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支哮、慢阻肺。刘慧民57年治毛主席夏季受凉发烧不退!据体壮等,予大青龙汤2剂愈。“天才的汉方家”大涿敬节:自己复发性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为日本复兴汉方作出很大贡献。用古方治现代病联线。用葛根汤作兴奋剂,应考精神好,运动员不能:检测(+)。
三.传承经验,回归临床:
腹水西医用利尿药中医不能等同用猪茯苓利水药来治应该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淮牛夕。
胰腺炎:大柴胡汤效果肯定,焦东海250克大黄早泻早缓解!肠梗阻大承气汤。抑郁证:柴胡加龙牡汤。甘草泻心汤:反复的口腔溃疡、或病,溃疡性结肠炎
半夏泻心汤治胃炎:方证:1。常喝酒的男人;2。唇红舌红粘膜充血舌苔黄;3。眠多梦易醒;4。腹泻。
三黄泻心汤治高血压
C.案例举例:
一:63岁有脑垂体瘤,呼吸暂停,系膜增生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用黄芪60克桂枝五物汤:能食而无力,头晕疲劳,腹松软舌胖大舌质嫩,体质状态选黄芪类方。加四味健步汤:治糖尿病足,腰痛,下肢静脉血栓。加葛根:1。高血压糖尿病出现腰背痛,牵掣不舒,脑供血不足。2。大便不成形,次数多;如便结不畅须配大黄。
二.右肺Ca,脑转移。恶液质:留人以治病。炙甘草加肉桂龙牡:改善好转,(含麦门冬汤30克)龙牡治动悸,配桂枝甘草或桂甘龙牡汤。
三.05年7月30发现胃Ca,06年3月7日求治。精神差坐不住,呕吐剧,不大便,贫血重,舌难伸,苔焦黑。炙甘草汤小量3天服1剂,改善好转。
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痒剧,腰腿痛,便干结。大剂量赤芍降胆红素——汪承柏的芍丹合剂用芍药甘草汤:赤白芍60克甘草10克。
五.黄连阿胶汤治妇科出血案:肤白唇红。
六.中年女性秋季脱发案:桂枝茯苓丸加大黄、川芎红花。体制:1。体壮实。2。脸征:脸潮红,毛孔粗,鼻有小血管扩张;3。腹征:少腹部充实,双少腹尤左少腹压痛或条管状物;4。腿征:皮肤粗糙,干燥,脱屑如鱼鳞状,发暗,开裂,静脉充盈,溃疡等。提示下半身血液循环不好。七。抑郁证表现为全身疼痛,疲劳,胸闷,心悸失眠,慢性的长期服药效果不好。柴胡加龙牡汤。
八.强直性脊柱炎表现为热痹:常伴扁桃体发炎,咽痛。痹痛骒温度,湿度较敏感。用小柴胡汤加栀翘柏:柴芩量大。不治其病但治其人。
九.温经汤:女性调经方,美容唇美手美发美甲汤。闭经3年。唇淡头痛,皮肤干燥,温经汤加大枣。温经汤证:嘴唇干裂,无光泽;,手上皮肤粗糙;指甲边有毛刺。
十.过敏性紫癜:用牛角地黄汤无效,常感冒咳嗽,苔白腻,唇舌红等郁热表现。八味除烦汤:可合桔梗汤治感冒后咳嗽。
十一。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的肝硬化脾亢案。06年2月7日初诊:脸色蜡黄,浮肿,乏力纳差,油腻后腹泻。真武汤加五苓散1周改善:白术60克,芍药30克,白旦白低,黄疸不重。现在用天雄片。
D.临床困惑提问:一。外感引起的咽痛单用机会不多,咽痛干燥、便结、咽部充血,用玄麦桔甘草汤咽痛常以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白塞氏病唯溃疡用甘草泻心汤:甘草用到20克。二。经方联系到病,再联系到人。
1。方证:是使用该方安全有效的证据,证据由疾病和体质两部分构成。2。辨证=辨方证=辨病加辨体。3。方证三角:方、病、人. 某方——主治病谱——体质什么样的人。如大柴胡汤可治现代医学的胰腺炎。胆囊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很多种疾病,露出了冰山一角,明白了大柴胡汤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要搞清楚这个病这些病是对什么样的人、什么体质的人有效安全。4。体质:1。促景把尊荣人失精家说得很清楚,如《红楼梦》中的白面书生贾锐——失精家——桂枝加龙牡汤证。2。朱丹辨人:3。《临证指南医案》辨体质。
三.经方药味不多,药量难掌握。
D.我强调相对剂量、相对比例。1两折约3克或多或5-6克,法夏我最大用过80克:治偏头痛伴呕吐。姜半夏80克、茯苓60克、姜枣,孕妇吐我不主张大量用。
四.桂枝又加肉桂。D:桂枝肉桂并用,赤白芍同用有时是一种应酬患者的处方枝巧。
五.药物归经:我不讲归经。
六.前说范中林用四逆汤治慢性前列腺炎。D。这是一阴寒体质的病人。整体情况好了,则民局部情况也就好了。经方有:不治其病但治其人;既治病又治人;急重病时但治其病,先不治人。



-------------------
有些人,不是来这里交流的,分享的,而是来标榜、吹嘘自己的。还说什么,要多看少说,多顺从,之类的浑话。你压根就不应该来看。

-------------------
蓝山:顾值山教授和北京的樊正伦教授都推广运气学说,用来指导中医临床,黄教授也没有否定运气学说,不知道你是黄教授的学生,还是谁的学生,竟说些让人一看没有水平的话。你自己先把基础打好 .. (2012-01-01 00:21) 700)this.width=700;" >

我们是直入主题讨论不同理论体系的疗效问题,这似乎和版主不版主无关吧,版主只是管理人员而已,我没有用手中的权利来封锁你打压你,我也是一个会员而已,这和心胸有关吗?呵呵,一般而言指责别人狭窄的人自己能有多少心胸呢?如果说在病种问题上、疗效问题上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错,本人承认我就是如此,难道不应该这样斤斤计较吗?所谓好汉眼里不揉沙子,任何再美好的学术不需要临床一线检验吗?能治好几个感冒发烧食积对一个医生来讲算水平吗?对于名医的高要求就是解决临床大证难证,没有这个确实效果管你是任何人任何所谓的学术都是在梦中呓语。
本人水平的确很低但我好像没有说过只守一法不要其他吧,是你的理解力有问题还是我没说清楚?
比如蓝山先生举荐的这两个人你了解他们的真实临床水平吗?他们是否天天时时刻刻都在用这些理论指导他的临床?见过他们临证吗?还是听说来的?跟踪过疗效吗?如果你是他们的长期学生或者他们的病人无话可说,如果仅仅是听来的,请你最好调查清楚最好跟一段时间了再发言,否则你的帽子就恐怕要扣回你自己去了。
另外请你看看是他们俩或者你认为的高手谁能解决我介绍给你的这位病人的困难,本人能力有限,希望高手相助。

-------------------
和子之后又出现了几个质疑者,比较直白而不是阴阳怪气。这不一定是坏事。但建议看看今天的QQ群王晓军病案。我感觉王晓军先生是善于学习并理解、运用、实践老师方病人学说的代表,而十世遗风先生是善于理性质疑、理性运用的代表。那才是真正的学术探讨,那才是真正的高手,因为一切以实践为出发点、以临床运用为归结。 我们后学需要的是实战演习,不是纸上谈兵。如果目的不纯洁,就应该认为是小人作祟,就置之不理,让其自讨没趣吧。

-------------------
学术上的争论越多越好,越激烈越好,这样我们才能有所得。前提是互尊和互重。愿新年能有新气象。

-------------------
日本的古方派医生不重视《黄帝内经》,其代表
人物吉益东洞甚而否定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学说,
认为《伤寒论》“论不可取而方可用”。他们割裂
《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联系,不去研究《黄帝内
经》中三阴三阳的深意,只研究《伤寒论》的方证和
药征。日本古方派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近现
代中国的一些学者,“六经可废论”就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
相关文章
 黄会林:探析《中华医药》的独特奉献
 南方周末:维生素从补药变毒药?
 滑石矾石甘草散(《方极》。)
 我与中医(5)
 地黄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两宁汤(《辨证录》卷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