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研中医综合考试真题试卷
一、A 型题:1~7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E 五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下列除哪项外,均对人体产生影响?
A.季节气候变化 B.昼夜晨昏变化 C.地区方域不同 D.饮食偏嗜不同 E.阴居以避暑
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指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消长平衡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交感互藏 E.阴阳相互转化
3.按五行规律传变,“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传变 D.相侮传变 E.表里相传
4.下列选项中,与相生规律无关的治法是
A.滋水涵木 B.益火补土 C.培土生金 D.金水相生 E.培土制水
5.与《素问?调经论》所说“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相关的是
A.心气 B.宗气 C心阴 D.心神 E.心阳
6.能反映其特点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功能是
A.脾主升清 B.肺主宣发 C.肝主疏泄 D.肾主蒸化 E.心主神志
7.与肝主疏泄不密切的生理功能是
A.气机的调节 B.津液的代谢 C.血液的运行 D.情志的调节 E.精气的封藏
8.下列选项中,气不能固摄的物质是
A.血液 B.汗液 C唾液 D.精液 E.水谷
9.治疗血虚病证,配用补气药物的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津血同源
10.十二经脉气血有余则渗注于
A.经别 B.经筋 C.奇经 D.别络 E.孙络
11.经脉中可用离、合、出、人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经脉 E.奇经八脉
12.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情志因素是
A.喜 B.怒 C.思 D.惊 E.悲
13.引起“肉胝胎而唇揭”病证的饮食偏嗜是
A多食酸 B.多食咸 C.多食苦 D.多食甘 E.多食辛
14.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则夜盲,多因
A.肝气上逆 B.肝火上炎 C.肝阳上亢 D.肝风上扰 E.肝血不足
15.将目之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之说,源于
A.《重订通俗伤寒论》 B.《灵枢?大惑论》 C.《诸病源候论》 D.《四诊抉微》 E.《龙树眼论》
16.舌体短缩,色青紫而湿润,是由于
A.气滞血瘀 B.痰浊内阻 C.寒凝筋脉 D.疫毒攻心 E.热盛动风
17.瞳孔散大多属
A.肝风内动 B.肝经风热 C.气血不足 D.肾精耗竭 E.脾肾两虚
18.尿液散发烂苹果味多见于
A.消渴病危重期 B.失血 C.脏腑败坏 D.瘟疫 E.水肿病晚期
19.发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属于
A.骨蒸劳热 B.湿温潮热 C.阴虚内热 D.阳明潮热 E.气虚发热
20.湿邪困遏作痛的特点是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med126.com
A.重痛 B.胀痛 C.冷痛 D.隐痛 E.刺痛
21.弱脉与濡脉脉象的共同特点是
A.脉细如线 B.脉来无力 C.细而无力 D.浮而无力 E.沉而无力
22.弦细脉的主病是
A.肝郁气滞 B.寒滞肝脉 C.阴虚内热 D.血虚肝郁 E.肝火挟痰
23.下列哪项不是涩脉的主病?
A.血少 B.气滞 C.精伤 D.血瘀 E.湿阻
24.《濒湖脉学》所载脉象为
A.16 种 B.24 种 C.27 种 D.28 种 E.32 种
25.阳盛格阴是指
A.真热假寒 B.表寒里热 C.热证转寒 D.真寒假热 E.表热里寒
26.下列哪项是阳虚证的典型表现?
A.神疲乏力 B.形体消瘦 C.形寒肢冷 D.舌暗脉细 E.大汗淋漓
27.气虚证与气陷证的鉴别点在于有无
A.神疲乏力 B.内脏下垂 C.少气懒言 D.头晕目眩 E.自汗
28.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风yin证候?
A.发热恶风 B.皮肤瘙痒 C.半身不遂 D.四肢抽搐 E.咳嗽
29.下列选项中,增收新药最多的本草文献是
A.《本草求真》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入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30.中药药性中,五味的确定是
A.仅从口尝获得 B.仅从药物疗效中推导 C.以口尝获得为主,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辅
D.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 E.从口尝、鼻嗅中获得
31.下列哪项不是薄荷的主治病证?
A.肝郁气滞 B.风疹瘙痒 C.咽喉肿痛 D.目赤肿痛 E.肺热咳嗽
32.鱼腥草具有的功效是
A.排脓利尿 B.祛痰排脓 C.祛瘀止痛 D.凉血活血 E.化瘀止血
33.下列选项中,既能清湿热,又能除疳热的药物是
A.黄连 B.胡黄连 C.地骨皮 D.银柴胡 E.柴胡
34.大黄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泻火,解毒止血 B.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C.泻火凉血,清心除烦
D.利胆退黄,清热除疳 E.泻火解毒,凉血除蒸
35.下列药物中,治疗脾虚湿盛者最为适宜的是
A.泽泻 B通草 C.猪苓 D.木通 E.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