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内科学 > 内分泌学 > 正文
内分泌学总论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内分泌系统是由胚胎中胚层和内胚层发育成的细胞或细腻群(即内分泌腺体)。它们分泌微量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影响代谢过程而发挥其广泛的全身性作用。内分泌系统与由外胚层发育分化的神经系统相配合,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为了保持平衡的稳定,内分泌系统间有一套完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和较复杂的正负反馈系统。使在外条件有不同变化时,与神经系统共同使内环境仍能保持稳定,这是维持生命和保持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失常所致的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或缺乏,均可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解剖生理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许多器官虽非内分泌腺体。但含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例如脑(内腓肽、胃泌素,释放因子等),肝(血管紧素原,25羟化成骨固醇等),肾脏(肾素,前列腺素,1,25羟成骨固醇等)等。同一种激素可以在不同组织或器官合成,如长生抑素(下丘脑、胰岛、胃肠等),多肽性生长因子(神经系统、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方面关系密切,例如下丘脑中部即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沿轴突贮存于垂体后叶。雅片多肽既作用于神经系统(属神经递质性质),又作用于垂体(属激素性质)。二者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又互相影响和协调,例如保持血糖稳定的机制中,即有内分泌方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作用,也有神经系统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参与。所以只有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正常时,才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最佳状态。

  激素的调节 为了保持机体内主要激素间的平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有一套复杂系统。激素一般以相对恒定速度(如甲状腺素)或一定节律(如皮质醇,性激素)释放,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响激素的基础性分泌,也由传感器监测和调节激素水平。反馈调节系统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图6-1-1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经过下丘脑,垂体到达外周腺体,由靶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中任何一段均受正或负反馈调节的控制。

  激素的传输 肽类激素在循环中主要呈游离形式,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除醛固醇酮外)均与高亲和力的特异血浆蛋白结合,仅少量(约1-10%)呈有生物活笥的游离状态。这种对结合与游离比例控制可以辅助性地调节腺体功能,既可以调节生物活性,又可以调节半衰期。

图6-1-1 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反馈关系
+示正反馈(实践示兴奋)示负反馈(虚线示抑制)

  激素与受体 激素需与特异的受体结合以启动其生理活性。不同激素可有不同的过程;多肽激素和儿茶酚胺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对基因的影响发挥其生物效应;胰岛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共同进入细胞内形成胰体素-受体复合物,再与第二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为特异性的,并且是可逆性的,符合质量与作用定律。

  分类

  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包括内分泌腺体异常,激素的分泌异常,由前激素转换异常,靶细胞对激素的反应异常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可分类如下;

  一、激素缺乏性疾病

  (一)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 可以因外伤,肿瘤性破坏、感染、出血、自身免疫性损害等所致,即原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下丘脑或垂体激素缺乏,表现为靶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的功能低下,即继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先天性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低下经常为激素合成障碍,偶为合成的激素的结构异常,缺乏生物活性,例如一种罕见的糖尿病,血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但其氮基酸排列紊乱,没有生物活性。先天性激素合成障碍可以产部分性,也可以是完全性的。

  (二)继发于腺体外因素所致的激素缺乏例如前激素向激素转变障碍,加快激素降解、出现拮抗性物质,如相应抗体等。

  (三)激素的反应低下,在一部分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者,血激素水平正常,甚至偏高。这可能是由于出现抗受体抗体,封闭了受体,减少激素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可能是因受体结构异常或数量减少所致。例如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显著增高,但临床甲状旁腺功能明显低下,在肾病时可能对后叶加压素不敏感,肝病时对胰高血压糖素不敏感等。

  二、激素过多症候群

  (一)内分泌腺体功能过高 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腺体增生或功能性腺瘤。这种功能性腺瘤(包括功能性腺瘤)均分化较好。腺体增生多因上一级腺体功能亢进所致,即所谓继发性内分泌激素过多症。

  (二)异位性产生激素的肿瘤 由于肿瘤细胞能功能自主性分泌激素或有激素活性的类似化合物,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可以由单基因(ACTH,生长激素、泌乳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胃泌素、红细胞生成素等)和双基因(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促卵胞胞素等)异常所致。虽然多种外胚叶肿瘤细胞可以产生此类异常的生物活性物质,但主要为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羧作用(APUD)的细胞。多见于肺燕麦细胞癌、类癌、胸腺瘤等。

  (三)医源性 在用激素或其衍生物以超过生理剂量治疗疾病时可以导致医源性激素过多综合征。

  (四)靶组织敏感性高 少见,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一些组织的儿茶酚胺受体的敏感性增高,而合并心房纤颤者经常为心脏已有异常改变者。

  (五)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些自身免疫性抗体与受体结合,有类似激素的作用,最常见的如Graves病中刺激性抗体可以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较少见的有胰岛素受体抗体,可以出现类似胰岛素过多的临床表现。

  (六)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激素高分泌状态,系正常的内分泌腺体受过量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所致。例如伴腹水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病综合症时的醛固酮增多,尿毒症时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多等。

  三、内分泌腺体综合征 

  Schmidt氏综合征系2或更多腺体同时发病的功能减退的疾病,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可以包括胰岛、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和性腺。由于增生、腺瘤、腺癌所致呈功能亢进者称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一般分为3型。MENⅠ型(Wermer综合征)包括甲状旁腺、胰岛、垂体、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功能亢进。MENⅡ型(Sipple综合征)包括嗜铬细胞瘤(可能为双侧和肾上腺外分布)、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旁腺增生。MENⅢ型,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神经瘤等。这3型多是家族笥,病因机制不明。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四、不伴有激素紊乱的内分泌腺体疾病 

  包括非功能性肿瘤,癌、囊肿、炎症等。

  一般临床狭义的内分泌疾病分类如下:

  一、下丘脑病

  (一)功能性

  (二)器质性(肿瘤、炎症、创伤、手术、放射等引起的下丘脑综合征)。

  二、垂体病

  (一)腺垂体病

  1.功能亢进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瘤等各种症群,柯兴病及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功能减退 垂体性侏儒症,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二)垂体瘤 

  (三)神经垂体病

  1.尿崩症

  2.不适当的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

  (四)空泡蝶鞍

  三、甲状腺病

  (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

  (三)甲状腺炎

  (四)甲状腺肿瘤及结节

  (五)甲状腺先天性异位、畸形。

  四、甲状旁腺病

  (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三)假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五、肾上腺病

  (一)皮质疾病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1)慢性(阿狄森病及选择性醛固醇缺乏症)

  (2)急性(肾小腺危象)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1)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

  (2)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

  (3)肾上腺性征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4)混合型

  (二)髓质疾病 嗜铬细胞瘤

  六、胃肠胰岛病

  (一)糖尿病

  (二)胰岛素瘤(功能性胰岛β细胞瘤)

  (三)胰高血糖素瘤

  (四)胃泌素瘤(ZoIIinger-EIIison综合征)

  (五)舒血管肠肽瘤(水泻、低钾、无胃酸综合征)

  (六)生长抑素瘤

  (七)类癌瘤及类癌综合征 

  七、卵巢病

  (一)经前期紧张症

  (二)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三)卵巢早衰

  (四)多囊卵巢

  (五)其他(闭经、月经失调等归入妇科内分泌病)

  八、睾丸病

  (一)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二)男性性早衰

  九、肾脏内分泌病

  (一)Batter 综合征

  (二)肾素瘤

  十、非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异源(位)内分泌综合征

  十一、多发性的内分泌病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uroimmunoendocrinol
84-6 分泌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