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皮质醇增多症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hypercortisolism
拚音 PIZHICHUNZENGDUOZHENG
别名 库欣综合征,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过多所致。肾上腺皮质病变可为增生、腺瘤或癌肿。临床表现有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紫纹、痤疮糖尿病倾向、高血压骨质疏松等。 本病常伴有高血压,以及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心室肥厚、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冠状动脉常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周围小动脉变化基本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同,心肌无特异性病变。高血压可能与皮质醇分泌过多,去氧皮质酮和(或)醛固酮分泌过多有关。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负荷增加,导致心室肥厚和扩大,亦可引起心力衰竭。本病血胆固醇和血糖常增高,易并发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血管意外和慢性肾功能衰竭。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和肺充血,心电图常呈左心室肥厚,P-R间期缩短。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肾上腺皮质增生:系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瘤或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致使ACTH分泌过多所致。此型称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或库欣病。在临床上最多见,占本病70%左右。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或垂体中有分泌ACTH细胞瘤,患者ACTH基础分泌高于正常, ACTH分泌的正常昼夜节律消失。本症主要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增生,以单纯弥漫性增生为多见,少数伴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多发性小腺瘤分布于双侧肾上腺,此为大量ACTH持续刺激的结果。 (2)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属非ACTH依赖型,可分为两类:①良性腺瘤,约占本病总数的20%~25%,女性较多见。②恶性肿瘤,约占本病总数的5%,多为儿童。腺瘤和腺癌的生长和分泌不受ACTH控制,其分泌的大量皮质醇反馈抑制ACTH释放,故病人循环ACTH水平很低,肿瘤组织以外的同侧及异侧肾上腺皮质常萎缩而功能受抑。 (3)异位ACTH综合征:指非内分泌腺的肿瘤组织产生类ACTH 活性物质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皮质醇。本征最常见于支气管肺癌,其中以燕麦细胞肺癌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胸腺癌和胰腺癌,偶见于甲状腺髓样癌等(见"异位ACTH综合征"条)。 (4)医源性皮质激素过多症(类库欣综合征):由于长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而引起。患者自身垂体一肾上腺轴长期受外源性药物抑制而趋萎缩,分泌ACTH及皮质醇的功能减退。
中医病因 中医无皮质醇增多症的记载,但按八纲辨证分析,本病当属里证、热证、虚证。情志所伤为本病的主要原理。“人有五脏生五气,以生喜怒悲恐忧”,这说明情志活动要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情志异常又会影响五脏功能,尤其是人体的气机活动,造成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脉络壅塞,脏腑功能失常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关系出现紊乱而导致本病发生。
季节
地区
人群 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2~3,发病年龄以20~40岁居多。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为五脏气机失调之病证,《灵枢·寿天刚柔》说:“优思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气机不能通调,可郁而化火,出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症;气机不畅,湿阻中焦,食纳不香,脘腹满胀;湿蒙清阳,可头昏重欲睡;湿热从阳化燥,则身热不畅,肢体困重;热郁皮毛,则有痤疮、多毛之症;气病日久,暗耗真阴,则肾阴亏损,虚火内生,进一步发展,阴损及阳,则出现阴阳俱虚、阳虚为主的症状。
病理 1.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增生为双侧性,极少为单侧性,有时一侧增生而对侧为单发腺瘤。肾上腺增大增重,皮质增厚,以束状带增厚为明显,其中透明细胞增生肥大,少数以颗粒细胞增生为主、或两者都有。有时束状带和网状带同时增生,球状带受压而萎缩,引起除皮质醇增多外尚有性激素分泌过多的征象。如系肾上腺皮质腺瘤,则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光镜下示透明细胞及颗粒细胞排列成束状、团状或片状,与原来束状带及网状带相似。肾上腺皮质腺癌与腺瘤形态学上较难区别,要根据细胞形态,是否有浸润或穿过包膜等来鉴别。一般腺癌生长较快,体积较腺瘤大。 2.垂体: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中约有半数患者垂体内有ACTH细胞微腺瘤,但蝶鞍一般不扩大。较大的腺瘤才使蝶鞍扩大,大多为嫌色细胞瘤或由嫌色和嗜碱组成。 3.其他病理变化:常见的病理变化为骨质疏松,肌肉及纤维组织萎缩,伴病理性骨折或椎体压缩畸形;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皮下毛细血管及静脉管壁变薄,有渗血倾向;卵巢萎缩;睾丸萎缩,生精小管细小,精子不能成熟,肝脂肪浸润等。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肝胆湿热型:
口苦而干,女性患者月经失调,白带量多色黄,阴蒂增大,外阴瘙痒;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肝胆湿热,胆气随其熏蒸而上溢故口苦而干;肝脉绕阴器,湿热随经下注则白带量多色黄,阴蒂增大,外阴瘙痒;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为湿热内蕴肝胆之征。此时往往还有肝火上炎的症状,口头昏头晕、面部多血、面多痤疮、目赤、耳鸣
2、中焦湿热型:
证见恶心呕吐,胸闷腹胀,口淡口甜,脘腹嘈杂,倦怠嗜卧,头重如裹,头发多油,易脱落,舌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濡。湿热中阻,气机不畅则胸闷腹胀;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湿注肢体,上扰清空则倦怠嗜卧,头重如裹;甘味入脾,湿热蕴结中焦,浊气上泛于口则口淡口甜;中焦湿热循经上蒸而见头发多油易脱落;而舌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濡则为湿盛之候。
3、肾阴亏损型:
证见满月脸,红润多脂,皮肤菲薄,多粉刺,五心烦热,升火,食欲亢进,口干舌燥,夜间尤甚,月经量少,色红,或闭经,或崩漏。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阴亏阳亢而生内热则五心烦势,升火,口干舌燥,夜间尤甚;肾阴亏而胃中虚火旺盛则食欲亢进,精血互化,精亏则血亦枯,经血无以化生则月经量少,色红或闭经;虚火迫血故见崩漏;另外如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诸症亦属阴虚阳亢所致。
4.阴阳两虚型:
腰脊酸软,耳鸣耳聋,女子经闭不孕,男子阳萎遗精,神疲乏力,动则气急,畏寒,便溏,口干心烦,颧红升火,舌胖嫩,苔薄,脉弱。腰为肾之府,不能温养腰府则腰脊酸软;阳气虚衰,无力温养振奋则见神疲乏力,动则气急,畏寒,便溏;耳为肾窍,脑为髓海,精少髓亏,脑海空虚则耳鸣耳聋;肾藏精主生殖,阴阳两虚在男则阳萎遗精,在女则经闭不孕;阴伤津亏则见口干心烦,颧红升火;舌胖嫩,苔薄,脉弱,系肾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的表现。
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病史中有应用激素类药物史、家族遗传史。
2.向心性肥胖、满月脸、颜面红润、皮肤痤疮、紫纹、菲薄、瘀斑、多发或脱发,肩部圆钝,腹大悬垂。血压升高。月经异常或闭经,睾丸、乳房、阴唇、阴蒂外形异常,阳痿,精神异常,腹部、盆腔肿物。
3.血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减少,低血钾,高血糖,葡萄糖耐量降低,尿钙增多。
4.24h尿17-OH-CS≥69μmol/24h,17-KS>69.4μmol/24h,血浆皮质醇升高,且失去昼夜节律。
5.ACTH测定,肾上腺皮质增生及异位ACTH综合征显著升高,腺瘤与癌降低。
6.地塞米松抑制试验:①隔夜(23:00)单剂(1~1.5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次晨(8:00)血浆皮质醇无显下降(抑制率<基础对照值的50%)。②小剂量(0.5mg,q6h,2日);0.75mg,q8h,2日),地塞米松试验,不能抑制,除外单纯性肥胖症。③大剂量(2mg,q6h,2日)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小剂量不能抑制者,肾上腺皮质增生者能抑制(抑制率>基础对照值的50%);肿瘤者不能抑制。
7.ACTH兴奋试验:注射ACTH后,肾上腺皮质增生者血浆皮质醇、24小时尿17-OH-CS含量明显升高;腺瘤或异位ACTH综合征可稍升高;腺癌无反应。
8.颅骨平片可有蝶鞍扩大,骨质吸收,胸片除外肿瘤,腹膜后充气造影见肾上腺影增大,骨骼片示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9.肾上腺B超、CT、放射性核素(125I-胆固醇)扫描、肾上腺血管造影等检查可鉴别双侧肾上腺增生或肿瘤的定位诊断。

附:皮质醇增多症的诊断标准(戴瑞鸿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 典型患者面呈满月,多血质,向心性肥胖,腹背部脂肪甚厚,皮肤菲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在腹下侧、臀部大腿处形成紫纹。患者每有高血压,甚而高血压心脏病变,月经紊乱,多毛、痤疮,性欲减退。增生型患者常有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患者如男性化表现明显者常提示癌症,异源性ACTH综合征则有垂体肾上腺以外的癌瘤症状。
2.实验室检查
(1)糖耐量减退,严重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
(2)红细胞增多。
(3)尿17一OHCS增加,如系癌症或异源性ACTH综合征则每日排泄量>110.4μmol(40mg)。
(4)血浆皮质醇浓度早晨高于正常,晚上并不低于早晨值,表示正常的昼夜节律消失;午夜服地塞米松0.75mg后,次晨皮质醇不受抑制。
(5)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每日6~8小时服地塞米松0.75mg,服药第2天,第3天尿17-OHCS不能被抑制至对照值的50%以下。
3.病因和定位诊断
(1)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地塞米松2mg,每6小时一次,口服共2天,第2日尿17-OHCS降至对照值的50%以下者为被抑制,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多数能被抑制,肿瘤型及异源ACTH症不能被抑制。
(2)低血钾性碱中毒,常在肾上腺皮质癌和异源性ACTH综合征中见之。
(3)肾上腺超声检查和CT扫描在肾上腺肿瘤型时常显示肿瘤,在增生型和异源性ACTH综合征中常显示二侧肾上腺增大。
(4)血浆ACTH浓度在增生型系轻度增高,异源性ACTH综合征时明显增高,在库兴综合征中低于正常。
西医诊断依据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首先确定病人是否有皮质醇分泌过多,然后再确定病因和肾上腺皮质的病理性质及部位。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本病的临床表现系皮质醇过多引起的代谢紊乱及多种器官功能障碍。起病大多较缓,系一慢性进行性疾病。但肾上腺皮质腺癌引起者发展较快。①特殊体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面部和躯干肥胖),典型者出现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而四肢显得相对瘦小,这种特殊体态多与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②皮肤菲薄,皮下紫纹及瘀斑,由于皮质醇过多促使蛋白质大量分解,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故临床可见蛋白质过度消耗现象。皮肤菲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即引起皮下淤斑。在下腹部、臀部外侧,大腿内、外侧等处,因脂肪堆积,皮肤紧张而更薄,皮下弹力纤维断裂,可通过皮肤透见红色的血管,形成典型紫纹(呈对称性、中段较宽而两端较细的弧形粗大紫色皮纹)。③多血质:皮质醇可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增多,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加之皮肤菲薄,故面容呈多血质,脸红、唇紫和舌质瘀紫等。④高血压:大多数病人(80%)以上有高血压,一般在20/13kPa以上,可伴心肌劳损,左心室肥大、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⑤糖代谢紊乱:引起糖耐量减退,严重者出现继发性糖尿病。⑥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本病患者电解质可为止常,如有明显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提示肾上腺癌或重症增生型之可能。⑦肌肉和骨骼:患者常有肌无力和肌萎缩,久病患者可有广泛骨质疏松,腰背疼痛及病理性骨折等。儿童患者还可有明显的生长延缓。⑧神经、精神障碍:半数以上病人常有情绪不稳定、烦躁、失眠等,严重者可出现幻觉或抑郁症。⑨性功能障碍:女性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轻度多毛及痤疮较常见;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或阳萎。如女性患者出现男性化症状如阴蒂肥大、阴毛呈菱形分布等,要警惕肾上腺癌之可能。⑩抵抗力下降,易于感染,皮质醇可抑制吞噬细胞的游走和吞噬作用,溶解淋巴细胞和抑制淋巴细胞增生,抑制抗体产生,故患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差,临床较常见的是皮肤、指甲真菌感染。⑾其他:如本病由垂体瘤所致,则少数患者可能有头痛、视力减退及视野缺损等(因80%以上的瘤体直径<10mm之微腺瘤,故此临床表现较少。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脊柱、颅骨、盆腔骨等明显骨质疏松或伴病理性骨折,广泛脱钙。小部分增生型病例示蝶鞍扩大,有助于垂体大腺瘤的诊断。 CT,MRI、B超可显示肾上腺的增大或肿瘤。
实验室诊断 内分泌检查: 1. 血皮质醇浓度测定第一次在8~10上午,第二次在4~8下午,当天午夜服地塞米松0.75mg,次日8AM测第三次。第一、三次大于276nmol/L,第二次大于414nmol/L,则诊断可成立。 2.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测定大于20mg有诊断意义,如测尿中游离皮质醇则更敏感可靠。 3.血浆ACTH测定可鉴别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病人血中测不出ACTH,而垂体性或异位性皮质醇增多症可测出高浓度ACTH。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易与单纯性肥胖混淆,因部分肥胖病人可有类似皮质醇增多症的表现,24小时尿17-OHCS 排出量可高于正常,但可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所抑制。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一)治愈标准
1.血压下降至正常,月经恢复,向心性肥胖减轻。
2.血电解质、血糖及葡糖耐量正常。
3.血浆皮质醇、尿17-OH-S,17-KS正常。
4.5年内无复发,且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
(二)好转标准
1.血压下降,症状好转。
2.血电解质、血糖基本正常。
3.血浆皮质醇、尿17-OH-CS、17-KS含量下降。
预后 1、垂体性皮质醇增多症原则上应选择对垂体微腺瘤进行手术切除,但这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因为某些病人的原发病可能在下丘脑或中枢神经系统,故切除微腺瘤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2、肾上腺皮质癌易转移,预后较差,早期手术并配合化疗,约半数病人可生存4年。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在作病因治疗以前,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首先采取措施改善并发症。如对继发性糖尿病应作饮食控制,必要时予以降糖药或胰岛素使血糖降至正常,高血压者应予降压治疗;蛋白质负平衡引起肌无力、骨质疏松等明显者,应予丙酸睾丸酮或苯丙酸诺龙治疗,促进蛋白质合成;感染者应予抗生素治疗,电解质紊乱者应予纠正。
在针对病因的治疗中,除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有良好效果外,其他治疗都不是完美的。当前西医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
1.垂体性皮质醇增多症 根据病情和有无垂体瘤采取不同方案,可从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两方面着手治疗。
(1)手术治疗:分垂体及肾上腺两种。①垂体手术:有鞍鞍扩大及垂体瘤压迫征候群者,手术指征明确,但属少数。多数存在微腺瘤而蝶鞍不大,可采用经蝶窦垂体微腺瘤手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②肾上腺手术:双侧肾上腺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或一侧肾上腺切除,另一侧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继以垂体放射治疗。手术病人要以激素补充替代治疗。
(2)放射治疗:对垂体性皮质醇增多症行垂体放射治疗疗效并不理想,且放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困难更大,因此只有患者有严重并发症不宜接受手术者,才以放疗为首选方法,放射治疗有深度X线或60 Co外照射垂体,重粒子或质子线外照射垂体及放射性同位素内照射垂体三类。
(3)药物治疗:轻症病人可用5一HT拮抗剂赛庚亭,可抑制CRH进而降低ACTH,每日24mg,分3~4次给予,疗程6个月以上,停药后易复发。氨基导眠能及甲吡酮可抑制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双氯苯二氯乙烷(0,P’DDD)对肾上腺皮质有破坏作用,适当使用可能有效,但以上三种药物各有其副作用及不足之处,且对增生型疗效并不理想。目前有以酮康唑治疗本病者,利用该药能抑制肾上腺细胞色素P-450所依赖的线粒体酶,而阻滞类固醇合成及减弱皮质醇对AcrH反应,但仍处于观察试用阶段,每日600mg,分三次服用,疗程数周至半年。
2·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必须及早切除。手术切除前后应注意激素的应用以防止危象或休克的出现。术后要应用ACTH制剂以刺激萎缩的肾上腺加速恢复。双侧全切者每日须补充皮质素25~37·5mg,上午8时前12.5~25mg口服,午后2~4时给12.5mg。
对于肾上腺皮质癌肿除根治手术外,必须增加化学疗法,可选用下列三种药物中的一、二种:
(1)双氯苯二氯乙烷(O、P’-DDD):为首选药物第一个月,每日2~6g,分三次口服,疗效不著可增至每日8~10g。病情好转后以每日3g 继续4~6月。有消化道症状等副作用。
(2)甲吡酮在O、P’-DDD:无效时可试用,从每日1~2g,分4次口服开始,可加大至每日4~6g。疗效观察以血浆皮质醇为指标。
(3)氨基导眠能:它可减少皮质激素合成,每日0.75~1.0g,分3~4次口服,过量会引起共济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副作用。
后两种药物对肾上腺癌肿组织本身无破坏作用。
3·异源性ACTH肿瘤:此组多为癌肿,如能及早发现,必须尽早手术治疗。对于已失去手术机会者仅可采用前述药物化学治疗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化疗。
中医治疗 1、肝胆湿热型:
治以清肝胆实火,利下焦湿热。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黄芩、焦山栀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旱莲草女贞子、桑葚子等。
2、中焦湿热型:
治以燥湿健脾,方用平胃散加味。
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薏苡仁、白蔻仁、滑石大腹皮藿香等。如果中焦湿热从阳化燥,则见身热不扬,汗出而热不减,大便干结,肢体困重,精神萎靡,多毛,舌苔黄厚,脉沉实或沉涩。治宜荡涤燥结,方用大承气汤加味。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首乌、黄精,龙胆草等。
3、肾阴亏损型:
治宜滋补肾阴,以六味地黄丸加减。
药用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黄精、地骨皮板、鳖甲等。
4.阴阳两虚型:
治宜调补阴阳,方用右归丸加味。
药用生熟地枸杞萸肉杜仲肉桂附子,女页子。旱莲草、知母黄柏、甘草等。
5.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及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撤戒激素的中医治疗:因疾病治疗需要而长期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可造成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这时患者本身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这类似于中医肾虚时的功能改变。根据中西医结合肾虚证的机理研究,补肾药物能够改善肾虚患者低下的肾上腺皮质功能,这就启发我们,将补肾方药治疗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有利于拮抗外源性激素对这些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因而有利于激素治疗有效的病人逐步撤除激素。二般病人在服用激素的早期,面红升火、烦热失眠等阴虚火旺较明显,因此以滋肾阴药配合激素应用为宜,可选用生地、黄柏、知母等,并辅以解百毒的甘草。长期服用激素的病人往往是阴阳两虚而以阳虚为主,可用阴阳并补而以偏重于温补肾阳的方药治疗,如生熟地、仙灵脾、山药、补骨脂菟丝子。陈皮等。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手术切除常能收到满意效果,但如腺瘤为单侧性者,其对侧肾上腺往往萎缩,这就要十分慎重地对待手术中的应激问题。恢复期的激素调整和术后的激素的替代等问题。术后一年以上腺体功能不能恢复者一般需激素终生替代治疗。临床上使用激素要严格掌握指征,并选择适当的品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同时配合应用一些中药,减少由激素造成的一些副作用或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减少一些激素的用量,这样可在部分患者中避免或减轻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发生。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补益肺气
 昆布臛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爱好中医的人,请千万不要浮躁
 钟乳汤(《千金》卷二。)
 论阴户生疮
 破血明目汤(《张皆春眼科证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