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科,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沿中轴旋转运动。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看到,需要暗视野显微镜观察;亦可用银染色法检查,菌体呈深褐或黑色。对营养要求不高,在含有兔血清、血红蛋白或蛋白胨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对热、酸、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世界各地均有此病,我国已发现有25个省、区有钩端螺旋体病人或带菌动物,以广东及四川比较严重。鼠和猪是两个重要的带菌宿主。病人在发病和恢复期尿中都有排菌,也可称为宿主。传染途径主要是人接触污染有钩端螺旋体的疫水,接触时间长,次数多,发病机会亦多。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流行季节为秋季,8~9月份为高峰。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在血液中生长繁殖,机体产生抗体,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其致病性是大量繁殖的钩端旋体和其死亡后释放出的代谢产物,可使肝、肾、肺、脑等全身毛细血管发生出血、充血,水肿变性等病变。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0天左右。多数起病急骤。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送别悬殊。轻者如上感,重者可有出血性肺炎,黄疸,出血,尿闭和肝、肾功能衰竭,也可有脑膜脑炎型。
1.急性期 主要有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淋巴结肿大等。以腓肠肌痛较突出。除上述毒血症症状外,涉及各脏器均有其特殊的表现,如流感,肺大出血,黄疸,出血,肾功能衰竭和脑膜脑炎症状等。
2.恢复期 多数患者随热退后症状逐渐好转,少数患者在恢复期可再出现一些症状,再次发热,出现眼的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神经系统的闭塞性脑动脉炎(可累及颈内和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等,或有脑膜炎。这些并发症系变态反应性抑钩端螺旋体病的复发尚有争议。
(二)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多,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部分病人出血,凝血时间延长。尿常规有蛋白质和管型,肾损害重时尿蛋白明显增多,镜检有红白细胞。尿胆红素阳性,SGPT升高,血胆红质亦增高,尿素氮增高明显。脑脊液白细胞增多,以单核为主,蛋白增加,糖、氯化物正常。患者的血和尿培养可发现病原体,可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乳胶抗原凝集试验,检查钩端螺旋体抗体,有助诊断,亦可用乳胶抗原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尿及脑脊液中的抗原。
(三)诊断 在流行区,很多人发病,结合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的检查,诊断不十分困难。但对一些散发患者,且临床表现似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脑膜脑炎等,有时则较困难。需要与上述疾病相鉴别。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四)治疗
1.一般对症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退热,加强营养,必要时输液及输血等。
2.抗生素 青霉素G 120万~160万u/d,分次肌注。亦有主张用小剂量者,以防止赫氏(Herxheimer)反应。严重者剂量可加大为160万~240万u/d,分次肌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庆大霉素,或口服四环素、红霉素等。疗程7~10天。体温正常后再用2~4天。最近国内合成的4(5)-咪唑甲酸乙酸乙酯,成人首次口服1g,以后0.25g 4次/d,及盐酸甲唑醇首次口服1g,以后0.5g,3~4次/d,共7~10天。
3.肝、肾、脑等并发症 需保肝,利尿,输液量出为入,吸氧,用20%甘露醇脱水等,严重者可静滴琥珀酸氢酸150mg/d,共2~3天。
4.眼并发症 可以扩瞳,局部用可的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