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咽旁脓肿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parapharyngeal abscess
拚音 YANPANGNONGZHONG
别名 中医:猛疽,喉,咽喉生痈疮,颌下痈,马喉痹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咽喉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咽旁脓肿为咽旁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并形成脓肿。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致病菌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或肺炎球菌等。
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皆由肺脾胃积热,复感风热邪毒;或因过食辛辣炙煿,醇酒厚味而发;或由咽喉异物、外伤,肌膜受损染毒致病。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咽旁间隙位于咽后间隙的两侧,顶部在颅底近颈静脉孔,下端位于舌骨大角水平,内侧壁为咽上缩肌筋膜,外侧壁为翼内肌和腮腺被膜。茎突及其附着的肌肉将其分为前后两个间隙。内侧隔咽上缩肌为扁体窝,因此扁桃体周围脓肿最易侵及此间隙;咽侧壁刺伤,手术创伤、拔牙等均可引起咽旁间隙感染。邻近组织脓肿可溃破或蔓延至咽旁间隙,如咽后脓肿、腮腺脓肿,颌下间隙脓肿、耳源性颈深部脓肿等。
中医病机 外邪侵袭,引动肺脾胃的蕴热,内外邪毒搏结,循经上犯于咽旁,导致气血凝滞,结聚作肿,热毒熏灼血肉,终致肉腐成脓,即初期为外邪侵袭,热毒搏结;中期热毒困结,肉腐成脓或热入营血;后期则痈溃脓出,热毒外泄而痊愈。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乃实热之证,临床上常见病人发热、咽痛明显,咽旁或颌下颈部充血肿胀。根据病程发展,仔细辨之,可分为初、中、后三期,由于本病之痈肿较深,尤需在中期辨别其有无成脓。
1.风热在表
证候:颌下痈初起,发热,憎寒,头痛咳嗽,同时患侧咽喉、颌下及颈部疼痛肿胀,进食时加重。检查可见喉关及关后侧壁红肿,或颌下、腮后部肿硬压痛。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病之初起,发热憎寒脉浮数,头痛咽痛及局部体证相对较轻为其辨证要点。②病机:风热邪毒袭表,则发热恶寒头痛俱有;风热之邪犯肺,故有咳嗽;热毒搏结于喉关后侧壁或颌下部,引起气血瘀滞,壅聚作肿,故见局部疼痛充血肿胀;舌淡红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表明热仍在肺卫阶段,未曾入里。
2.邪热传里
证候:起病三、五日,高热不退,头痛、咽喉疼痛转剧,颈项强直,吞咽困难,牙关紧闭或张口受限,检查见关后侧壁微红但隆起,喉关及喉核亦被推向中央,但本身无病变,颌下及腮后部肿硬触痛更甚。如起病四、五天,局部按之较软,多为痈肿已成,但由于痈肿部位较深,在颈外触诊时少有波动感,必要时可穿刺抽吸以辨其有否成脓。常有口气臭秽,口干欲饮,大便秘结或多日未排大便,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厚而干或黄腻,脉洪数有力。
辨析:①辨证:起病三、五日,高热不退,头痛咽痛转剧,局部症状及体征较重,口干口臭,便结,舌红,苔黄厚或黄腻,脉洪数为其辨证要点。②病机:邪热入里,引动肺胃积热,博结于关后侧壁,致气血瘀滞,故咽喉痛剧,颈项强直,张口受限,并见关后侧壁红肿;正邪相争则发热、头痛;肺脏有热则口气臭秽,口干欲饮;胃腑热盛则大便秘结;如热毒搏结关后侧壁四、五天,熏灼血肉而成脓,则局部按之可有柔软或穿刺有脓。舌质红,黄苔厚而干或黄腻,脉洪数有力是为里热之象。
3.热入营血
参见"扁桃体周围脓肿"中医有关内容。此型比喉关痈多见。
4.热毒外泄参
见"扁桃体周围脓肿"条,但颌下痈之脓肿位置较深,且有扩散及变证之虞,故一旦成脓则行切开排脓泄毒。这时,临床诸症往往逐渐消失,常遗倦怠无力,纳呆腹胀,口干渴引饮,舌淡红,苔黄干,脉细数等气阴两亏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1.多由扁桃体周围脓肿或咽后脓肿直接蔓延所致。
2.咽痛、颈侧痛,吞咽困难、寒颤、发热、头痛、食欲不振。
3.茎突前间隙脓肿:扁桃体不充血,突向咽腔,张口困难,腮腺区肿胀。茎突后间隙脓肿:咽侧壁及咽腭弓肿胀,而扁桃体不被推移,也无张口困难。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5.X线颈侧位片示气管向前移位。
6.穿刺作脓液细菌培养。
7.应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和肿瘤等鉴别。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高热,可有寒战;咽痛,吞咽时加剧;反射性耳痛,部分病人可出现张口困难。
体检 1.咽部检查:前间隙感染时,患侧扁桃体及咽侧壁被推向咽中线,扁桃体及舌腭弓可无红肿,但软腭、咽腭弓及悬壅垂多呈水肿。若后间隙感染,则同侧咽侧壁隆起,扁桃体不被推移。 2.患侧颈部肿胀,淋巴结肿大、压痛,早期触之软,有波动感。严重者可沿胸锁乳突肌向下蔓延。若颈交感神经和迷走伸经受累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及喉痉挛。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血象:白血球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应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及腮腺炎等相鉴别。必要时可于患侧脓肿处穿刺抽脓以明确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咽痛除,体温正常,脓肿消失,创口愈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无异常。
2.好转:咽痛减轻,体温有所下降,脓肿缩小,脓腔引流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实验室各项检查均有改善。
3.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咽痛加剧,高热不退,感染扩展,引起严重并发症。实验室各项检查均异常。
预后 颌下痈因蓄脓较深,易于归其他部位扩散蔓延,预后较差。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应用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病情严重者应给予输血、补液等支持疗法。
2.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
(1)咽内切开引流:如脓肿向咽内明显隆起,可作一垂直切口约2cm长,切开脓肿后,用血管钳伸入扩张。
(2)预测切开引流:若脓肿较深,颌下及颈部肿胀明显或有波动感者,应在局麻下,行颈侧切开排脓,于下颌下缘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作一弧形或"T"开切门,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浅筋膜和颈阔肌,用血管钳伸入扩张,可引流排脓。如仍未探及脓肿,可用手指紧贴颌下腺深面,沿二腹肌后腹及至突舌骨肌伸向茎突,在其外侧弓可探到咽旁脓肿,排脓后,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换药。
中医治疗 与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样,治疗宜内外兼施灵活选用:痈肿未成之时,以内治为主,配合吹药、含漱、外敷等外治法;若痈肿已成,则应立即切开排脓,以免邪毒扩散而生变证,在清代《图注喉科指掌·卷三》中,对"兜腮喉痈"(即颌下痈)成脓后,就提出用针挑排脓法治疗;溃后则用补托之法,促进早日痊愈。
一、辨证选方
1.风热在表
参见"扁桃体周围脓肿"中医有关内容。
2.邪毒传里,脓未成
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消肿。
方药:绛雪散合龙胆煎(《圣济总录》加减,使喉痈消散于成脓之前。桑白皮15g,山栀子12,犀角6g(或水牛角丝60g)先煎,木通10g,桔梗10g,柴胡12g,枳壳8g,茯苓15g,朴硝15g(冲服),龙胆草6g,黄连12g,黄柏12g,甘草3g。若体质较弱或大便顺畅去朴硝、龙胆草;痰多加僵蚕;颌下及腮后部肿硬较甚去木通、柴胡,加赤芍、川红花。也可用清咽利膈汤(参见"扁桃体周围脓肿"中医有关内容)。
3.邪毒传里,脓已成
参见"扁桃体周围脓肿"中医部分有关内容,略。
4.热入营血5.热毒外泄均参见"扁桃体周围脓肿"中医部分相关内容,略。
二、其他疗法
(一)外治疗法
1.颈部外敷:本病均有颌下或腮后红肿疼痛、甚至连及颈、项,故外敷就显得尤为重要。多选取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每日数次。双柏(散)膏: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及蜜糖煮热调成厚糊状,摊于塑料薄膜上,厚约1~1.5cm、周边围以棉条防止药汁渗出,敷于患处。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甲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中医伤科学》教材第211页)也可使用如意金黄散紫金锭或鲜木芙蓉叶加红糖外敷,详见"扁桃体周脓肿"有关内容。
2.切开排脓:一旦痈肿形成,则需切开排脓。一般经颈外切开排脓;若脓肿于关后侧壁较近时,则可取咽内切开:先以穿刺针从痈肿高突处穿刺抽脓,再作纵行切口排脓。需强调的是,施术前要准备好器械,照明及吸引器,并取仰卧头低位,以免脓液阻寒气道引起室息。
3.如疾病仍属早期,也可采取药散吹喉及药液含漱等方法,均有一定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详细参见"扁桃体周围脓肿"有关部分。
中药 参照"扁桃体周围脓肿"条中的相关内容。
针灸 针刺疗法颌下痈未成脓之时,可采用此法,有疏通气血、泄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详细方法风"扁桃体周围脓肿"中医相关内容,但在患处放血宜慎。
推拿按摩 此法能减轻咽喉疼痛,凡咽喉肿痛,影响吞咽进食者皆可采用,便于服药及进食。详细内容参见"扁桃体周围脓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 咽旁脓肿是咽旁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因其借薄层筋膜与咽后隙相隔,内侧与扁桃体毗邻,故咽后、扁桃体、牙槽脓肿等皆可侵入咽旁间隙。因此积极治疗这些部位的化脓感染,防止侵入咽旁隙是重要的。西医治疗在脓肿形成前应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一旦脓肿形成须经颈外径路切开排脓,以防侵蚀颈内动脉及静脉,发生严重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败血症等。中医治则与咽后脓肿相同,主要在于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排脓。中医治疗起效较缓慢,为了更有效的治疗此症,防止合并症发生,施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手术切开、支持疗法、抗生素、中药协同应用,将有益疗效提高,达到全身局部兼治的目的。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诸病源候论·卷30》说:"咽喉者,脾胃之候也。由脾胃热,其气上冲咽喉,所以生疮。其疮或白头,或赤根,皆由挟热所致。"《圣济总录·卷133》亦说:"肺气上通于喉咙,胃经外连于咽嗌。……若脾肺壅热,熏发上焦,攻于咽喉,结聚肿痛,不得消散,热气炽盛,致结成痈,妨碍吐纳。"《类证治裁·卷6》则认为喉痈是"因过食辛辣炙??厚味而发,症属胃大肠二经。"
相关文章
 产后诸淋方论第五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
 洗肝胆车前子散(《圣济总录》卷一○三。)
 肝痈
 张正天致信习近平:扶一把中医,为中国梦加
 青葙子丸(《圣济总录》卷一○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