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newborn |
拚音 | XINSHENGERLUNEICHUXUE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新生儿疾病(儿科)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因产伤和缺氧引起的硬脑膜出血、脑室旁和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以及脑实质出血等病变。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1)产伤:大多发生在难产和急产时,以足月儿或巨大儿多见,由于胎儿头过大或产道过小引起,分娩时头部受挤压以致撕裂硬脑膜,部位多在硬脑膜的交界处,如大脑镰与小脑天幕交界处。该处有静脉窦汇合,出血量较大,可在天幕上或天幕下。但也有轻度产伤引起的硬脑膜下血肿,多在颅骨附近,产伤还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和小脑实质出血。(2)缺氧:发生在宫内窘迫或出生时窒息的婴儿,以胎龄34周以下的早产儿多见,部位在侧脑室旁尾核附近的生发层,该区是神经元细胞发生的区域,当胎儿28±8周时代谢活跃、血供丰富、细胞增殖分裂快。呈胶质状,其中毛细血管细弱,缺乏结缔组织的支持,当缺氧初期血流量增加时,导致毛细血管的破裂成为脑室旁出血,出血量多时流向脑室成为脑室内出血。胎儿32—34周后生发层逐渐缩小,至足月儿完全消失,此时的缺氧出血常发生在脑室的脉络膜丛。缺氧也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出血。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标准: 1.常有宫内、产时或产后缺氧、窒息或产伤史。 2.出生后表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局部或全身抽搐,病情严重者则有昏睡或昏迷。 3.前囟饱满,喷射性呕吐,眼球震颤,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全身肌张力减低,生理反射消失。可出现呼吸节律异常,甚至呼吸骤停。体温波动。 4.部分病儿的脑脊液可呈血样或黄色,新鲜脑脊液可发现皱缩红细胞(腰穿可促使病情加重,故一般不作或慎作)。 5.头颅超声显象可有中线移位,扇形超声波可发现出血的部位。CT检查可准确地显示出血部位及范围。 |
西医诊断依据 | (1)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2)头颅B型超声波或CT检查:头颅B型超声和CT检查准确率高,可检查到出血部位,并可随访其发展。(3)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分为四级,Ⅰ级为单纯室管膜下出血,单侧或双侧,出血未进入脑室;Ⅱ级为室管膜下出血伴脑室内出血,但不伴脑室扩大;Ⅲ级为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为脑室内出血合并脑实质病变。(4)脑脊液检查:病情严重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不易耐受腰穿操作。不宜轻易穿刺。脑脊液轻度黄染可能因黄疸引起,如新鲜红细胞或皱缩红细胞不多,在新生儿早期可能属正常现象。相反脑脊液正常不能排除出血,因硬脑膜下出血及脑实质出血时血液不一定进入脑脊液循环;因此须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加以判断。 |
发病 | |
病史 | 有宫内窘迫,出生窒息或产伤等诱发出血的病史。 |
症状 | |
体征 | 症状多发生在出生后的二三日内,表现为不安、尖叫、肌张力增高、惊跃等兴奋症,或表现为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等抑制症。呼吸常不规则伴发呼吸暂停。颅内压增高时前囟紧张或隆起。如发生小脑裂孔疝则出现同侧瞳孔扩大和对侧偏瘫。颅内出血后遗症有脑性瘫痪、脑积水、视听功能不全、癫痫或智能低下。轻型颅内出血可无后遗症。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脑脊液检查可与化脓性脑膜炎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体温在正常范围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消失。神志清楚,哭声响亮,吃奶正常,无后遗症。 2.好转:体温在正常范围或尚有波动。无颅内高压征象,但神志尚未完全清楚,吸吮力弱或正常,瘫痪现象未完全恢复或有后遗症。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1)一般治疗:定时取血作pH和血气分析。合理供氧以纠正高CO2和低O2血症。正确治疗酸中毒。(2)药物治疗:对惊厥和肌张力增高者用镇静剂,对早产儿每日肌注维生素K1 1—2mg,共3d。(3)硬脑膜下穿刺:硬脑膜下血肿时可行穿刺抽去血液。(4)有人对Ⅲ级以上的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者采用连续腰穿治疗,放出积血,防止脑积水的发生。开始时每天抽脑脊液1次,每次放出液体约5—10ml,不超过15ml,以后隔日1次,再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至脑室恢复正常或形态稳定为止。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置婴儿于安静环境中。取平卧位,将头部和肩部稍抬高,不宜多搬动。室内温度适中,湿度适宜。 |
康复 | |
预防 | 重点在于预防早产和防止产伤。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