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child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拚音 JIXINGSHANGHUXIDAOGANRAN(XIAOER)
别名 中医:伤风感冒。简称:上感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呼吸系统疾病(儿科)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因细菌、病毒引起的小儿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毒引起者占90%以上,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经过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继发细菌感染或直接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大多属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病因
季节 上感于冬春季节发生较多。
地区
人群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和免疫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
强度与传播 致病病毒的传播一般通过飞沫及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和传播快、潜伏期短的特点。
发病率
发病机理 正常人的鼻咽部常有上述各种病毒和细菌寄殖,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平素缺乏锻炼的小儿易患上感,环境因素及护理不周也可诱发本病。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机体抗病能力和呼吸道粘膜的局部防御能力,而发生呼吸道感染。
中医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yin之邪,邪客于肺卫所致。小儿肺常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并且肺主皮毛,口鼻为其窍。当气候变化冷热失常时,外邪或从皮毛或由口鼻而入,客于肺脏。肺卫被邪所困,故见发热、咽痛、咳嗽等上焦症状。又因小儿脏腑柔嫩,易虚易实,故而外感时常夹痰、夹食、夹惊。病位在肺,与心、肝、脾有关。
病理 开始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鼻腔和咽粘膜有明显充血和水肿,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单核细胞浸润,继而纤毛上皮细胞损伤,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及形成浅表溃疡,有较多浆液和粘液分泌,以后基底细胞增生,恢复期有上皮再生,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时,病毒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繁殖,并可见细胞内包涵体。伴细菌继发感染时,粘膜下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脓性分泌物。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为表证,临证主要需辨别寒热,除症状外,舌脉为辨证要点。咽部红肿者,多以风热论治,纵有寒象,亦以寒包热郁居多。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兼夹证尤需注意。
一、常证
1.风寒束表
主证: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年长儿可诉肢体疼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本证由风寒外袭而致。风寒外束,郁于肌腠,毛窍不通,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肺气不宣,外窍失利,故见鼻塞流涕等症。
2.风热犯表
主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或目赤流泪,烦热口渴,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本证多因风热之邪,客于腠理,伤及肺卫所致。邪在卫表,腠理开泄,故见发热汗出。风热上乘,故见咽红目赤。肺气不宣,故见咳嗽鼻塞。热伤肺津,故见烦热口渴等症。
3.暑湿袭表
主证:高热不退,或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痛,倦怠,泛恶,鼻塞流涕,咳嗽,舌尖红,苔白腻,脉数。
分析:本证多因暑湿犯表,卫表失宣所致。伤于阳暑者可见高热不退,伤于阴暑者可见身热不扬,汗出不畅。邪束肺经,肺失清肃,故见咳嗽。湿困中焦,脾胃不和,故见泛恶。
二、兼证
1.感冒夹痰
主证:除外感本证外,兼有咳嗽,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浮滑。
分析:本证多因感冒热盛,灼液成痰而致。外邪闭肺,肺气不宣,故见咳嗽。津液不布,聚而成痰,或热灼津成痰,痰阻气道,故咳声重浊,喉中痰鸣。
2.感冒夹滞
主证:除感冒本证外,兼有腹胀,不思乳食,或伴呕吐,口中气秽,大便溏臭或秘结,舌苔垢或黄厚,脉滑。
分析:本证多因脾胃素虚,或内伤饮食,复感外邪所致。食滞于中,故见不思乳食,大便溏臭或秘结。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见呕吐腹胀。浊气上泛,可见口中气秽。
3.感冒夹惊
主证:除感冒本证外,兼见烦躁不安,惊惕惊叫,甚至惊厥,舌尖红,脉弦数。
分析:本证多因感邪之后,化热伤阴,风热相搏,引动肝风所致。热扰神明,故见烦躁不安。热伤津液,筋脉失养,故见惊惕,甚则惊厥。
西医诊断标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1.年长儿可有流涕、鼻塞、喷嚏、低热、咽部干痛不适等,婴幼儿呼吸道症状可不明显,常突然发热、呕吐、腹泻,甚至高热惊厥。新生儿可因鼻塞而拒奶或呼吸急促。
2.咽部充血和咽后壁淋巴滤泡增多。若炎症局限于上呼吸道某一器官,则以该部炎症命名,如急性喉炎、急性扁体炎,否则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发热、咽炎、滤泡性结合膜炎同时存在,颈或耳后淋巴结肿大称咽结合膜热。
4.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细菌感染时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5.流行性感冒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局部症状轻,常有发热、头痛、肌痛等。

[附]上呼吸道感染的两种特殊类型
1.咽结合膜热:发热、咽炎、眼结膜炎(红眼病)三者同时存在。
2.疱疹性咽峡炎:发病急,高热、咽痛、流涎、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和上腭有疱疹或溃疡。

西医诊断依据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依靠流行病学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初步作出诊断。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一)一般类型上感
1.起病急,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或有或无,热度高低不一。
2.部分患儿在疾病早期伴有腹痛,可能由于肠蠕动增强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
3.婴幼儿可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起病1~2日内可发生高热惊厥。
4.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有时在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充血肿大,双侧颊粘膜可见散在出血点,扁桃体红肿,表面可见白色斑点状渗出物。
5.链球菌引起者,扁桃体弥漫性红肿,可见滤泡性脓性分泌物。
(二)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夏秋季多发,可呈暴发或散发。急性起病,高热,咽痛、咽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可见灰白色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最常见为3型;1、2、5和7、14型亦可引起感染。夏季多发污染的游泳池为重要感染场所。有时呈现流行。急性起病,以发热、头痛、急性结膜炎和咽炎的表现为特征,常伴有颈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周。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1、鼻、咽拭子和咽喉洗液可分离出病毒,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作细菌培养确诊。 2、在病程早期1—3d内,收集上呼吸道分泌物,通过光镜可发现细胞内包涵体或在电镜下检测到病毒。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内脱落细胞的病毒抗原,能快速作出诊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放射免疫法亦为简便、灵敏、特异、快速的病毒抗原检测方法。 3、病毒的血清学检查方法是检测特异性IgG抗体。需收集发病初期和2周后的双份血清作抗体滴度比较,效价升高4倍或4倍以上即可确诊。 4、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这些方法仅为回顾性诊断,不能作早期诊断。病毒特异性的IgM抗体检测仅需病程早期的单份血清即可迅速作出早期诊断。
血液 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较高。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传染病早期:如麻疹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起病早期与上感相似,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2.川崎病:除发热外,有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粘膜病变,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手足硬肿等表现。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可有皮疹,周围血象中淋巴细胞总数和异形淋巴细胞增多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体温正常,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全身不适基本消失。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充分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而有营养,多饮水。
2.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
3.高热时也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枕、酒精擦浴等。
4.有鼻堵者,用新麻液滴鼻,在进食或睡眠前应用,每日3~4次。
二、抗病毒药物
可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2次,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5~7日。
三、抗生素治疗
疑有细菌感染时,一般多采用青霉素G每日3万~5万u/kg,分2次肌注,或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日5Omg/kg,分2次口服。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以宣肺解表为主。风寒感冒治以辛温,风热感冒治以辛凉,暑湿感冒重在清暑解表。并根据兼证的不同,配合化痰、消食、镇惊等法。
一、辩证选方
(一)常证
1.风寒束表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淡豆豉前胡各10g,柴胡羌活独活各6g,桔梗甘草各3g。发热恶寒轻者去羌活、独活;头痛加白芷;咳嗽重加杏仁百部
2.风热犯表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荆芥各1Og,牛蒡子、桔梗各6g,薄荷、甘草各3g。咽痛加射干青黛;发热明显加生石膏;伴咳嗽加桑叶、杏仁、前胡。 3.暑湿袭表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银花、连翘各12g,扁豆藿香厚朴各9g,甘草各6g。热重心烦加炒栀子、淡豆豉;偏湿重加佩兰滑石;呕逆加竹茹半夏。 (二)兼证
1.感冒夹痰
治法: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前胡、茯苓各1Og,杏仁、苏叶、桑叶各6g,甘草3g。咽痛加连翘、桔梗;痰黄稠加黄芩、桑白皮;大便不爽加瓜蒌
2.感冒夹滞
治法:宣肺解表,消食导滞。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茯苓、神曲、连翘各1Og,藿香、白芷、陈皮、厚朴各6g,苏叶、甘草各3g。腹胀满加枳实苏梗;大便腥臭加焦军、山楂
3.感冒夹惊
治法:宣肺解表,安神镇惊。
方药:桑菊饮加味。桑叶、菊花钩藤各1Og,杏仁、桔梗、蝉衣各6g,薄荷、甘草各 3g。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羚羊粉;烦躁不安加栀子、黄连;伴抽搐者加全蝎
二、专方验方
1.清热丹:银花90g,蔓荆子6g,薄荷20g,法半夏30g,生石膏150g,橘红60g,浮萍 30g,生地90g,天竺黄60g,杏仁60g,大黄90g,杭菊90g。上药研细末,兑冰片3g,炼蜜为丸。每丸3g。周岁左右每服1g,1~6岁每服3g,6岁以上每服6g,日服2次。适用于风热感冒。
2.荆防葱豉汤:荆芥6g,防风3g,苏叶6g,羌活3g,白芷3g,淡豆豉6g,薄荷3g,黄芩6g,淡竹叶5g,葱白2节。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适用于风寒感冒。
3.柴菊清热汤:柴胡12g,黄芩12g,野菊花12g,连翘9g,桔梗9g,百部9g,生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小儿感冒属风热者。
4.退热灵:水牛角30g,黄连6g,栀子6g,滑石6g。共研细末。6个月~1岁每服0.3 ~O.5g,1~3岁每服0.5~0.9g,3~6岁每服0.9~1.2g,6~12岁每服1.5g。日服3次。适用于外感风热者。
5.清宣饮:菊花6~9g,桑叶6~9g,芦根15~3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风热感冒轻证。1.拔火罐:风寒感冒时可在大椎穴、太阳穴、印堂穴处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三、其它疗法
1.药浴:银花20g,薄荷15g。加水煎至80ml药液,加入乙醇15ml。擦浴曲池、大椎、风池、风府穴及腋下。每次擦浴20分钟,每日1~2次。治疗外感高热。
2.灌肠:银花20g,青蒿10g,柴胡10g,生石膏10g,板蓝根15g,桔梗10g。每日1剂,水煎2次。药温36~37℃,保留灌肠20~30分钟,每日2次。
中药 1.小儿清咽冲剂: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外感。周岁以下每服1/2袋,1~3岁每服2/3袋,3~6岁每服1袋,6~9岁每服1 1/2袋,9~12岁每服2袋,每日3次。
2.双黄连口服液: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外感。1~3岁每服1/2支,3~6岁每服1支,6~9岁每服1 1/2支,9~12岁每服2支,每日2次。
3.双贯冲剂: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外感。1~3岁每服1/2袋,3~6岁每服1袋,6~9岁每服1 1/2袋,每日3次。
4.小儿清感灵片:具有发汗解肌,清热透表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1岁以内每服1片,1~3岁每次2片,3~6岁每次3片,6~9岁每次4片,9~12岁每次5片,每日2次。
5.藿香正气软胶囊: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3~6岁每服1~2粒,6~9岁每服3粒,9~12岁每服4粒,每日2次。
6.小儿清热灵: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疼者。1~3岁每服2片,3~6岁每服3片,6~9岁每服4片,9~12岁每服5片,每日2次。
针灸 1、风寒感冒取风池、列缺、合谷;风热感冒取大惟、风池、曲池、合谷。头痛加太阳、印堂;鼻塞配迎香;咽喉痛配少商;咳嗽配肺俞、太渊;感冒夹惊而见抽搐时,针刺人中、十宣。
2、贴敷:吴茱萸适量,研末配调。每次取蚕豆大小,贴敷双侧涌泉穴,6小时左右换药1次,连用3次。用于小儿外感高热。
推拿按摩 风寒感冒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肩井;风热感冒清天河水、揉小天心、清板门、运八卦、清肺、退六腑、揉小横纹。夹痰者加揉膻中、肺俞、乳根、乳旁,夹食滞者清板门、分腹阴阳,夹惊者多揉小天心、分手阴阳。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病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中医对本病成因、发病机理以及辨证论治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及成熟的经验,临床效果满意。另外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儿,中医更有其独到之处。适时地使用中药补气养血,扶正固本,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抗生素,一般主张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时,不予使用。因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反可引起菌群失调,有利于病菌的繁殖,所以必须避免滥用。在中医治疗的同时,可配合应用西医退热等对症疗法。
护理
康复
预防 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加强体格锻炼对预防本病十分重要。
历史考证 中医学对该病的证候及治法均有较详细论述。《景岳全书·伤风论证篇》指出:“伤风之病,本由外感,邪轻而浅者,上犯皮毛,即为伤风”。
相关文章
 其高者因而越之
 妊娠调护法
 草医判刑10年
 脾胃虚寒型胃病到底吃什么药呢?
 黄芩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假荆芥内酯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