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过度衰弱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过度衰弱是指体质衰弱,伴有体力和精神状态减弱。该病的发生很少是单纯的一种疾病,多
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和结果。
症状描述:  
疲劳乏力。
消瘦。
循环系统:血压偏低,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消化系统:消化能力显著减退,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腹胀,腹泻等症状。
基础代谢下降,畏寒怕冷,月经量减少或闭经,性功能减退。
诊断要点:  
体质衰弱。
体力和精神状态减弱:患者有患臆想病,忧郁病及精神分裂症的倾向。
患者易患结核病、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疾病辨析:  
本病应与衰弱型体质鉴别。
治疗方法:  
心脾两虚
证候: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心悸怔忡,纳呆食少,腹用便溏,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主方:归脾汤加减。
用法:
加减:若食少纳呆加神曲10g,麦芽12g;腹胀食少加砂仁10g,香椽20g;大便
溏薄加山药15g,薏米15g;若面色萎黄,怔忡不寐加柏子仁10g,何首乌15g,
白芍15g,川芎10g。
心肾不交
证候:形体虚弱,头晕目昏,耳鸣耳成熟,腰脊酸软,骨枯足痿,口干咽燥,盗汗,虚烦,
失眠,多梦,健忘怔忡,舌质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补益心脾。
主方:归脾汤加减。
用法:
加减:若食少纳呆加神曲10g,麦芽12g;腹胀食少加砂仁10g,香椽20g;大便
溏薄加山药15g,薏米15g;若面色萎黄,怔忡不寐加柏子仁10g,何首乌15g,
白芍15g,川芎10g。
肾阳虚
证候:心悸,自汗,神倦嗜睡,形寒肢冷,心胸憋闷疼痛,面色苍白,腰背酸痛,尿频或失
禁,或喘促,心悸不宁,周身浮肿,舌质淡白或舌质紫暗,苔白滑,脉沉迟或沉缓无力。
治法:温通心阳,补肾培元。
主方:桂枝甘草汤合肾气丸加减。
用法:
加减:有喘促者加补骨脂15g,五味子9g,以纳气定喘;若心悸、气短尤甚者加黄芪2
0g,红参10g,以补气;心胸憋闷疼痛较重者加三七10g,红花10g,郁金15g
丹参20g;若阳虚水肿较重者加牛膝15g,车前子15g。
肺肾亏虚
证候:口干唇燥,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时而痰中带血,颧红,潮热,盗汗,手足心热,
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主方:百合固金汤加减。
用法:
加减:痰中带血加阿胶10g,白及10g,仙鹤草15g;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加枸杞
15g,山萸肉15g,旱莲草15g;潮热盗汗者加版15g,冬虫夏草10g,地骨
皮15g。
肾阴虚
证候: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双目干涩,腰膝酸软,舌戏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
主方:一贯煎加味。
用法:
加减:双目干涩者加菊花15g,草决明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眩晕耳鸣
者加蔓荆子10g,制首乌15g;腰痛重者加杜仲10g,牛膝10g,熟地15g。
脾肾阳虚
证候: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形寒肢冷,心悸气短,健忘失眠,眩晕耳鸣,神疲肢软,大便
溏薄或五更泄,小便清长,闭经,不孕,舌质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右归丸加减。
主方:
用法:
加减:脾虚泄泻者加人参10g,黄芪20g,白术15g,肉豆蔻15g,肢体浮肿者加
猪苓15g,泽泻15g;月经不调,闭经者加鹿茸5g,当归15g,丹参20g。
气血双亏
证候:面色萎黄少华,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食少纳呆,舌质淡白,
脉濡细。
治法:补气养血。
主方:八汤加减。
用法:
加减:气虚重者加黄芪25g,血虚重者加熟地15g,首乌15g;心悸不寐者加远志1
5g,炒枣仁15g;大便稀薄者加扁豆10g,肉豆蔻15g;若水肿者加桂枝10g,
故纸20g。
气血两虚
证候:面色少华,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自汗盗汗,烦躁失眠,舌质
淡,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
主方:八汤加减。
用法:
加减:气虚重者加黄芪25g,血虚重者加熟地15g,首乌15g;心悸不寐者加远志1
5g,炒枣仁15g;大便稀薄者加扁豆10g,肉豆蔻15g;若水肿者加桂枝10g,
故纸20g。
相关文章
 介绍几种养生方面的好书
 清痰降火汤(《便览》卷一。)
 一周岁女孩身上痒,三四天便一次
 天年论(十九)
 甘草附子汤
 免煎中药效果如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