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高热惊厥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高热惊厥,或称热性惊厥,系指在小儿脑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由于发热而诱发的惊厥性疾
患。以6个月-3岁为好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多在38.5-39℃以上,发作前后一般状
况良好。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及时控制惊厥发作及降温尤
为重要。
症状描述:  
典型高热惊厥。
复杂性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持续状态。
诊断要点:  
典型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 最低标准:★ ★ 首次发病年龄在4个月至3岁,最后复
发年龄不超过6-7岁。★ ★ 发热在38.5℃以上,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
热24小时内。★ ★ 惊厥呈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
清醒。★ ★ 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脑损伤。★ ★ 可伴随有呼吸、消化系统等急
性感染。★ 辅助标准:★ ★ 惊厥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 ★ 脑脊液常规检查正
常。★ ★ 体格和智力发育史正常。★ ★ 有遗传倾向。
不应诊断为高热惊厥的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惊厥。★ 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
颅脑外伤、颅内出血、占位病变、脑水肿癫痫发作)伴发热、惊厥者。★ 严重的全身性
生化代谢紊乱,如缺氧、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维生素缺
乏(或依赖)症、中毒等伴惊厥。★ 明显的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或神经皮肤综合症(如
结节性硬化)、先天性代谢异常(如苯酮尿症和神经节脑苷脂病等)时的惊厥。★ 新生儿
时间惊厥。应进一步详查病因。
高热惊厥持续状态的诊断标准:符合上述高热惊厥诊断标准(第1(3)项除外),且有反
复或连续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在此期间意识不恢复。
实验室检查: 
原发病为细菌感染或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见外 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
增高或伴核左移。长时间惊厥可引起一过性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
疾病辨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急性脑病。
急性代谢紊乱。
治疗方法:  
外感风邪
证候:起病急骤,证见发热,烦躁,头痛神昏惊厥,伴流涕、咳嗽,舌质红,苔薄黄,脉
浮数。
治法:清热疏风,熄风镇惊。
主方:银翘散合羚羊钩藤汤加减。
用法:
加减:高热不退加生石膏栀子;抽搐重加防风僵蚕;烦躁谵妄加琥珀粉、菖蒲
外感暑邪
证候:壮热多汗,烦躁或嗜睡,头痛项强,四肢抽掣,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祛暑,开窍镇惊。
主方:新加香薷饮合白虎汤加减。
用法:
加减:高热,抽搐不止加僵蚕、羊角粉;嗜睡昏迷远志、菖蒲;暑热挟湿者加天竺黄
冬瓜仁、薏苡仁。
痰食惊风
证候:先见纳呆,呕吐腹痛腹胀,便秘,继见发热,神志昏迷,喉中痰鸣,四肢抽搐,舌
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涤痰镇惊。
主方:保和丸加减。
用法:
加减:痰涎壅盛加胆南星、川贝;纳呆便秘加神曲枳实;神昏抽搐加菖蒲、钩藤。
相关文章
 证治准绳类方 赤白浊 上课笔记
 紫菀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惊风七厘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
 凉膈散(《喉科紫珍集》卷上。)
 卒死病
 青黛散(《疡科选粹》卷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