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杜仲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杜仲【药 名】

杜仲   

【拼 音】

DUZHONG
【杜仲提取物】

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   CAS NO: 327-97-9
性    状: 白色精细粉末
供货状况:80-100千克/月   
附    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原料,可做作针剂、注射剂的原料
98% 绿原酸  生产企业: 艾特天然产物   13875855783  刘    jiehua0501@yahoo。com。cn绿原酸的理化性质
      绿原酸半水合物为白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在110℃时变为无水物,与稀盐酸共热产生咖啡酸,熔点208℃,比旋光度[α]D=35 2°(C=28)。绿原酸在25℃时水中溶解度约为4%,易溶于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三氯甲烷、乙醚、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酯,其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不饱和双键及多元酚三个不稳定部分。在从植物提取过程中,往往通过水解和分子内酯基迁移而发生异构化。由于绿原酸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可以利用乙醇、丙酮、甲醇等极性溶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但是由于绿原酸本身的不稳定性,提取时不能高温、强光及长时间加热。绿原酸的供试液放置于棕色瓶、冰箱(2℃)保存时最为稳定。
       绿原酸由奎尼酸和咖啡酸缩合而成,根据咖啡酰在奎尼酸上的结合部位和数目不同,从理论上讲,单咖啡酰奎尼酸和二咖啡酰奎尼酸所组成的绿原酸异构体共有10种,分别为:1-咖啡酰奎尼酸、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1,3-二咖啡酰奎尼酸、1,5-二咖啡酰奎尼酸、1,6-二咖啡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但到目前为止,从植物中发现的绿原酸异构体有如下: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隐绿原酸(Band510)(4-咖啡酰奎尼酸)、新绿原酸(5-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A(4,5-二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B(3,4-二咖啡酰奎尼酸)、异绿原酸C(3,5-二咖啡酰奎尼酸)、莱蓟素(1,3-二咖啡酰奎尼酸)。


【英文名】

Eucommia Bark

【来 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功 效】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 治】

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性味归经】

甘微辛,温。①《本经》:“味辛,平。”②《别录》:“甘,温,无毒。”③《药性论》: “味苦。”

入肝、肾经。①王好古:“肝经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阴虚火旺者慎服。①《本草经集注》:“恶蛇皮、元参。”②《本草经疏》:“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③《得配本草》:“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麻黄《内经》

  为麻黄科植物的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典的干燥茎枝。

  别名:麻黄草

  处方用名:麻黄、净麻黄、蜜炙麻黄。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与应用:

  1.外感风寒,症见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常伍用桂枝以增强发汗作用,如麻黄汤

  2.表实咳喘。由于外邪束肺所致之咳喘,寒配杏仁,如三拗汤;热喘配生石膏甘草、如麻杏石甘汤

  3.水肿兼见表证者。常伍用生石膏、生、甘草等治疗水证。

  用常:3-10克。

  注意事项:表证自汗,气虚咳喘,脾虚水肿者不宜用;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参考资料:

  1.麻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发汗力弱,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生用炙用均可。麻黄去节后为净麻黄,发汗力更强。捣绒发汗力弱。麻黄根有止汗作用。

  2.麻黄中含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为主要有效成分。其次含有假麻黄碱、麻黄定碱及苄基甲胺,少量挥发油、儿茶酚、鞣酸及多种无机盐。

  3.药理研究:

  (1)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和缓而持久,主要作用为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当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其作用更为显著,故有止喘作用。并有兴奋心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

  (2)假麻黄碱有显著利尿作用。

  (3)其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桂枝
 蒲黄散(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
 肩周炎,我无力治疗好
 大柴胡鳖甲散(《博济》卷一)
 【讨论】我认为麻黄桂枝也应该归心经
 外科精要 痈疽灼艾痛痒论 上课笔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