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阴阳,一分为二。阴用于滋养,阳用于运化,阴阳相和,共同孕育万物生长。阴阳本为一体,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在自然界中,常有旱灾。干旱之地,或土地
龟裂,草木竟萎;或沙漠延绵,杳无生机。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而言,所谓阴虚,就是人体内出现了不同程度“旱灾”!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靠阴液滋养濡润,若阴液不足,脏器失于滋养濡润,则诸病生焉。
阴虚者,最易出现如下症状:
眩晕、目涩、
耳鸣、咽干、烦躁、
失眠、
便秘、麻木、肤痒、
发热、出汗、衄血等。
心阴虚证: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心阴虚者,舌尖红、麻痒、生疮、弄舌(即舌头不由自主地在口中伸缩吞吐)
心主笑,主喜。心有余则笑不休。心阴虚,心火内动,可致人无故发笑,甚至狂笑不止。
心主血,主脉。阴虚则热,灼热伤及脉络,血得热则易妄行,可致
咳血、
吐血、
鼻衄、肌衄等。
心藏神,虚热内扰,可致心烦,失眠。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心悸、易惊。
汗为心之液,手少阴心经之脉通于腋下,阴虚生热,迫津外泄则腋下多汗;兼湿热者,腋下汗臭。
肝阴虚证:肝主风、主巅顶。肝阴虚可致
头痛、眩晕。
肝主风、主筋。肝阴虚,筋失所养则拘急、痉挛、
抽搐、
震颤。
肝藏血,气虚则麻,血虚则木。血能载气。肝阴虚者,肢体失于滋养濡润则麻木不仁。
肝主胁,肝阴虚,肝体失于滋养则右胁下隐隐作痛。此属不荣则痛,不同于不通则痛,当用小建中汤类缓急止痛,若用
柴胡类 方剂舒肝解郁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加重疼痛。
肝藏魂,肝阴虚者,魂失所养则不宁,常多梦早醒。
肝主谋虑,主怒。肝虚则多疑,实则偏执。肝阴虚者,肝火亢,其人易怒、刚强、执拗、急燥。
肝开窍于目,肝阴虚者,目涩而胀,视物昏花、夜
盲。
肝藏血、主膝;肾藏精、主腰;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肝
肾阴虚则腰膝酸软。
肝为
将军之官,主升、主动。肝阴虚者,肝气易动,时常惹事生非,扰及四邻。
肝气犯肺则
咳嗽、咯血;犯胃则
呕吐、
呃逆;犯脾则
腹泻、腹胀大、食不下;犯心则惊悸;犯肾则单侧
腰痛。
肝阴虚者,阳热盛,酒亦大热之性,故不耐酒力,稍饮即醉。曾经善酒之人,若病至肝阴不足,亦酒量锐减。
肝主情志,欲火发于肝。肝阴虚者,性欲易动,男子易勃举,相火内扰则易
早泄。
脾阴虚证:脾性中正纯厚,含阴阳而不偏阴阳。既有
脾阳虚证,必有脾阴虚证,只是世人多不识脾阴虚证。
脾主运化水谷。米无火不能成饭,无水亦不能成饭。故脾阴虚者,亦不能运化水谷,常食欲不振,纳少。
脾开窍于唇,脾阴虚者,唇失濡润,常唇干起皮。
脾主燥。脾阴虚者,燥犹甚,故大便干如算盘籽,呈粒状。
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阴虚,气血不足,阴不制阳可致发热。
阳气易于升浮,香气性亦浮散。脾阴虚者,恶闻浓烈香气,喜甘淡平和之品。
胃阴虚证:胃主受纳。胃阴虚,轻者胃中虚火,则饥不欲食;重者胃中实火,则多食善饥。
胃为水谷之海,阴虚则火旺。胃阴虚者,多口渴。
胃阴虚者,热内蕴,易升浮,故闻恶腥荤之气,闻之则欲呕。
胃阴虚,胃失滋养濡润,因燥而感
嘈杂、灼热;喜清稀饮食,恶
辣椒。
胃络于牙龈,胃阴虚,胃火旺可至
齿衄、齿痛。
肺阴虚证:肺为娇脏,稍受侵扰则咳、喘。
肺阴虚,
肺脏失于滋养则干咳、少痰。
肺阴虚,虚火灼伤肺络则咯血。
肺阴虚,虚热伤肺则肺萎,肺萎则肺气不降,输布津液,通调水道之功能失常,津水上泛而多涎吐涎。
肺主喉,开窍于鼻。肺阴虚,咽喉燥,鼻燥鼻衄。
肺主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虚者,大肠亦燥,故便秘、
痔疮。
肺主表皮,肺阴虚则皮肤干燥起屑。
肾阴虚证:肾为诸脏之根,阴阳之本,主任督二脉。
肾阴虚,虚热沿督脉上浮,则脊背热。
肾阴虚,因任脉达于咽喉,故咽干咽痛咽哑失音。
肾阴虚,
心肾不交则失眠。
肾开窍于耳,肾阴虚则耳鸣耳痒。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虚,虚火上扰则牙痛。
肾主骨,生髓。肾阴虚,精髓不足则脑空
健忘,牙齿浮动,脚跟痛。
足少阴肾经通于足底,肾阴虚则脚底板易于酸胀。
肾主纳气,肾阴虚元阳浮,则动则
气喘。
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可致腰酸。
阴虚则热。肾阴虚可致潮热。热迫津液,可致
盗汗。
-----------阴虚者,可生风、生火、生燥。阴虚较甚时,可致潮热、汗出、衄血。
何谓阴虚生风?
答:若阴不足而阳有余,则阳无所藏。阳气循经络飘动游荡,类似于风,谓之阴虚生风。
中医所谓阴虚生风、血虚生风、
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等,皆同此理,唯程度不同而已。
阴虚生风者,其症状表现以眩晕、震颤、抽搐、痉挛为主要特点。
何谓阴虚生火?
答:阴虚则热,热极生火。火能消灼津液、腐熟饮食,故使人渴饮、多食。血得热则妄行故火能动血。心藏神,肝藏魂,火气内胜,五内如焚,神魂受扰,故烦怒、燥动。
何谓阴虚生燥?
答:阴液主滋养濡润。阴虚则脏腑经脉肢体百骸皆干而燥,燥而痒。
发枯易断、爪甲易折、肌肤多屑、唇上起皮、目涩、咽干、鼻燥、便结,此皆阴虚生燥之症也!
阴虚气逆:阴主静,主沉降;阳主动、主升浮。阴虚者,阳不藏。阳气易于浮动而上逆。
气逆于上则眩晕,气逆于中则恶呕,气逆于下则喘呃。
阴虚不荣:荣者,因滋养而生机勃然也。草木失于滋养则衰萎,人体亦然。不荣则萎,不荣则痛。
痛有“不温则痛、不荣则痛、虫积(结石)致痛”等。不荣则痛为虚疼,多表现为隐隐作痛、酸痛、喜揉按等。
-----------------------------------------------------------------------------------------------
阴虚证的特殊情况:“阴虚挟水”与“阴虚挟湿”。
通常情况下,阴虚则燥。但在特殊情况下,人体在阴虚的同时,还有水湿之邪潜伏并存,在治法上,可能会出现“滋阴则助湿,利湿则伤阴”的茅盾。此时,当用并治之法,或育阴利水,或滋阴化湿。阳虚水泛者,真武汤主之;阴虚水泛者,
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是育阴利水的代表方剂。至于滋阴化湿,多不拘于一方一法,需对证下药。
-----------杏林老师的几篇关于阴阳、虚症、真的体现出了中医的辩证,整体观念,太棒了。祝老师新年快乐,这样的帖子精品,老师辛苦了。
-----------我在其他网站论坛看到了和楼主不同的认识,不清楚哪个更好些
----------- 如何评判取舍取决于各人的阅历与眼光。
网上崇拜火神派者较多,对阴阳的看法有一定分歧。
-----------
本帖最后由 一路花开 于 2011/2/20 18:27 编辑 www.med126.com/wszg/对照结果,觉得自己是肾阴虚。
1脊背热。现在不太明显了,去年喝中药后出现的,脊背热,后面觉得有一条烧的荒,当时是失血后大夫给看的补药。
2脚跟痛。特别是月经后。
3脚底板易于酸胀
4腰酸,经常性的
5盗汗,感觉盗汗与生理周期有关,一个月总有一两天早上醒来盗汗。
打扰先生一下,要是肾阴虚,能吃用
黄芪水煮的粥吗?我去年吃了一段时间这个粥感觉挺好的,现在还准备继续吃,能行吗?
所用材料(五天的吃的量一起炖的): 1、
绿豆(入心经,清热解毒益肝)50克 2、
薏仁(健脾、补肺,清热化痰、入肾经)50克 3、
莲子(清心养心、入肾经)50克 4、
扁豆(健脾、乌发)50克 5、
大枣(健脾、补血)30克 6、
枸杞(入肝经、肾经)10克 7、黄芪(补气)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先浸20分钟,用砂锅煎15分钟后将水滗出,加
一碗水再煎后滗出水,两遍煎后毕出的水,用做煮粥之水)
-----------肾阴虚,能吃用黄芪水煮的粥吗?-------
阴虚火旺者,用
党参更好。阴虚而火不旺者,黄芪剂量不大则无妨,黄芪大剂量则偏温。
-----------先生,发帖后看见先生这一贴,对照自己,竟然各脏都有阴虚,程度有轻有重,如: 心藏神,虚热内扰,可致心烦,失眠。,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悸、易惊。
肝藏魂,肝阴虚者,魂失所养则不宁,常多梦早醒。
肝主谋虑,主怒。肝虚则多疑,实则偏执。肝阴虚者,肝火亢,其人易怒、刚强、执拗、急燥。
肝开窍于目,肝阴虚者,目涩而胀,视物昏花。
脾开窍于唇,脾阴虚者,唇失濡润,常唇干。脾主燥。脾阴虚者,燥犹甚,故大便干。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阴虚,气血不足,阴不制阳可致发热。
胃络于牙龈,胃阴虚,胃火旺可至齿痛。
肺主喉,开窍于鼻。肺阴虚,咽喉燥,鼻燥!肺主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虚者,大肠亦燥,故便秘。肺主表皮,肺阴虚则皮肤干燥起屑。
肾阴虚,心肾不交则失眠。
肾开窍于耳,肾阴虚则耳鸣耳痒。
`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虚,虚火上扰则牙痛。
肾主骨,生髓。肾阴虚,精髓不足则脑空健忘,牙齿浮动。 阴虚则热。肾阴虚可致潮热。阴液主滋养濡润。阴虚则脏腑经脉肢体百骸皆干而燥,燥而痒。 发枯易断、肌肤多屑、目涩、咽干、鼻燥、便结,此皆阴虚生燥之症也!
我不能吃辣椒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因为一吃辣椒,肛门就痒。
根据以上症状,请先生说我该怎么办,谢谢
-----------20110526
老师,您好!中医深奥,冥思苦想,尚不得解。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请您闲暇之余答复不迟:
1. 尽管五脏均有阴阳,但平日中我们经常所说的“滋阴”一般是否指滋肾阴,也就是滋养肾中的阴精?如用
地黄、首乌、
牛膝等?
2. 平日中我们经常所说的“温阳”一般是否指温肾阳,也就是温肾中的阳气?如用
附子、
肉桂等等?
3.
菟丝子、枸杞是否起到阴阳双补的作用?,但滋肾阴作用要大于温肾阳作用?
4.
巴戟天、芦巴子也起到阴阳双补的作用,但温肾阳作用要大于滋肾阴作用?
5. 同是去下焦之湿,猪苓和
泽泻用药时如何选择?是否猪苓更猛烈些?
6. “
三七”有活血散瘀止血功效,“活血”是让血液活跃、流通起来,和“止血”正相矛盾呀?
7.
桂枝汤有生发解表之功效,应春季。春季时候家中的花草可否浇上几碗
桂枝汤,以助生发?
业余选手提出的问题肯定更业余,请老师别笑话我。谢谢!
-----------您好!个人看法如下:
1、因为“肾为诸脏之根,阴阳之本”,所以,通常说的滋阴与温阳,大多是指肾阴肾阳。五脏之阴,有共性也有个性;补一脏之阴,则诸脏之阴共同受益;但另一方面,补一脏之阴,并不能完全等同或代替补其它脏腑之阴。补一脏之阴,久补之后,对其它脏腑之阴,也有间接的补充作用。因为,阴或阳都是运动的,会流行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温阳之情形,亦然如此。
肾主封藏。脏腑之精华,收纳于肾,经肾孕化升华后,再返哺滋养诸脏。这情形类似于民众向政府交税,政府再拨款补助医疗、交通、住宅等服务于大众。
补心阴:
生地、桂元、
鸡子黄;肝阴:
白芍、
鳖甲;脾阴:
山药、
黄精;肺阴:
沙参、
麦冬;肾阴:
熟地、龟版等。
温心阳:桂枝
甘草汤;肝阳:
吴茱萸汤;脾阳:理中汤;肺阳:干
姜甘草汤;肾阳:
四逆汤等。
2、相对于附子、肉桂;熟地、龟版等明显偏向于补阴或补阳的药而言,有些药性质较为中和,或阴阳双补,或微偏于补阴,或微偏于补阳。如枸杞,甘平而多液,不寒不燥,能生津,生兴阳,阴阳双补;久服之后,精足则欲动,故古人去:“离家千里,勿食枸杞”,恐孤单之际,无人约束,容易乱性。
菟丝子、
沙苑子、
五味子、
女贞子皆中性之药,可阴阳双补。
4、巴戟天、芦巴子温而不燥,微偏于温阳。阳主阴从,阳稍有余则阴易生。
5、猪苓轻清,泽泻重浊,泽泻利水更强。
6、三七有双向调节作用。散瘀,散的是污血败血;止血,止的是好血鲜血。三七之散瘀,并非加速冲击见长,而以溶解分化为主。
7、桂枝汤有生发解表之功效,是针对人体生理机能而设,如桂枝汤主太阳经。植物与人之构造大异,恐怕不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