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婴童百问教程:卷四
来源:卷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卷之四

胎疾第三十一问

胎疾,谓月数将满,母失调护,或劳动气血相干,或坐卧饥饱相役,或饮酒食肉,冷热相制,或恐怖血脉相乱,胎气有伤,儿形无补,有胎热胎寒、胎黄、胎肥、胎弱等症。胎热则儿在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诞生之后,儿多虚痰,气急喘满,眼目眵泪,神困呵欠,不得伸舒,呃呃作声,大小便不利,或通利即有血水,甚则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皆由胎中受热,宜速与大连翘饮子,解散诸热,次与消风散数服无恙。其胎惊、胎风、自见本症,兹不赘述。胎寒则儿在胎中,母因感受寒邪,或喜食生冷过度,寒盛则肠鸣泄利,邪气以乱其真气,治寒邪、当用和解,治脏寒、则温脏寒,甚则有盘肠内钓,皆因寒而得之,大便青者是也,各有本症见之。胎黄候,则小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皆因母受热而传于胎也,凡有此症,乳母可服生地黄汤,仍忌热毒之物。胎肥则生下肌肉浓,遍身色红,盈月以后,渐渐羸瘦,目白睛粉红色,五心烦热,大便难,时时生涎,浴体法主之。胎弱则生下面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采,亦当浴体法治之。凡胎气禀赋,有壮有弱,其母饮食恣令饥饱,起止无忌,令儿得疾,不寒即热,不虚即怯,热乃作壅,寒乃作泄,虚则作惊,怯则作结。寒则温之,热则凉之,虚则壮荣,怯则益卫。惊用安神丸,结用微利,详审用之,可保无虞。不若古人胎教之法,决无诸症,生子必形容端正,为世之英杰也。

大连翘饮子 见第三问。

消风散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作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疮瘾疹,小儿虚风,目涩昏困。

茯苓(去皮) 芎 羌活(去芦) 荆芥防风(去芦) 藿香叶 蝉蜕(去土) 白僵蚕(炒、去丝咀)甘草(锉、炙) 陈皮(去白) 浓朴(去皮、汁制、各三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茶清调下,薄荷汤亦可。又治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或加雄黄,名雄风散。

生地黄汤 治小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此胎黄之候,皆因母受热邪而传于胎也。凡有此症,乳母宜服,仍忌酒面五辛之物。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当归(酒洗、等分)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产妇亦可服,抹些少入儿口中。

浴体法 见第十四问。

解颅第三十二问

仲阳谓解颅,生下而囟不合,肾气不成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 白身瘦者,多愁少喜也,余见肾虚症。杨氏曰∶小儿年大,头缝开解而不合者,肾主髓,脑为髓海,肾气有亏,脑髓不足,所以头颅开而不能合也。人乏脑髓,如木无根,凡得此者,不远千日,其间亦有数岁,乃成废人。设有此症,不可束手待毙,宜与钱氏地黄丸,仍用南星微炮为末,米醋调敷于绯帛,烘热贴之,亦良法也。柏子仁散、三辛散等剂敷之尤效。

地黄丸 见第八问。

柏子仁散 治小儿囟开不合。

防风(一两半) 柏子仁(一两)
上末,乳汁调涂囟门上。

三辛散 一名封囟散、一名桂号散、治婴孩小儿、脑囟大开。

细辛 桂心(各半两) 干姜(一钱)
上为末,乳汁调涂囟上,干时再涂,面赤医学三基为效。

囟陷、囟填第三十三问

囟陷者,始因脏腑有热,渴饮水浆,致成泄利,久则血气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如坑,不能平满,用狗头骨炙黄为末,鸡子清调敷之。囟填者,囟门肿起也,脾主肌肉,乳哺不常,饥饱无度,或寒或热,乘于脾家,致使脏腑不调,其气上冲,为之填胀,囟突而高,如物堆起,毛皮短黄自汗是也。若寒气上冲则牢靳,热气上冲则柔软,寒者温之,热者凉之,剂量轻重,兼与调气。小儿肝盛,风热反攻亦然,此症未易退瘥,或热症用大连翘散以消之,有表热症,柴胡散主之,又有封囟散掩之。论曰∶小儿胃气冲和,则脑髓充盛,囟顶渐合,若胃气热,熏蒸脏腑,则渴而引饮,因致泄利,令脏腑壅热,血气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所以囟陷也,圣济经用当归散、地黄丸。

大连翘饮子 见第三问。

柴胡散 见第五十问。

封囟散 见第三十二问三辛散。

地黄丸 见第八问。

当归散 见第五十九问。

目内症第三十四问

目内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青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龙木论小儿斗睛候,皆因失误筑打,损着头面额角,兼倒扑,令儿肝受惊风,遂使两眼斗睛,宜服牛黄丸。口议血眼,宜服生熟地黄散流行血气,热毒服小防风汤,风毒服小流气饮,积毒服小菊花膏主之。斑疮入眼,决明散、蜜蒙花散主之,又有犀角散、石楠散通顶为妙。或泻后眼如上膜,或痘疹入腹,眼不能开,及诸症眼定无精光难治。

导赤散 见第八问。

泻青丸 见第八问。

生犀散 治目内淡红者、心虚热。

生犀(镑、二钱) 地骨皮 赤芍药 柴胡 干葛(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滤去滓温服。

泻黄散 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

藿香叶(七钱) 山栀仁(一两) 石膏(五钱) 甘草(五钱) 防风(四两、去芦)
上锉散,同蜜酒微炒,每服二钱,水煎服,不拘时。

地黄丸 见第八问。

生熟地黄散 治小儿疳蚀眼患,闭合不开,羞明怕日及内障。

生地黄(洗) 熟地黄(洗)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川当归 枳壳(麸炒) 甘草(炙) 防风 杏仁(汤泡、去皮尖、炒赤) 赤芍药(各半两)
上锉每服二钱,黑豆七粒,煎豆熟为度,去滓服。

地黄散 治小儿心肝蕴热,目赤肿疼,内生赤脉,或白膜遮睛,四边散漫者犹易治,若暴遮黑睛,多致失明,宜速用此方,亦治疮疹入眼。

生地黄 熟地黄 蝉蜕(去头足) 木贼谷精草 生犀末 当归(去芦、切焙、各二钱半) 防风(去芦) 羌活白蒺(去刺) 甘草 沙苑 蒺藜 木通(各一钱半) 黄连(去须) 大黄(煨、各一钱) 玄参(半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量大小加减,煎羊肝汤食后调下,日三,忌口将息,亦治大人。

小防风汤 治小儿热毒眼患。

大黄(蒸) 山栀子 甘草(炙) 防风 赤芍药 川当归(洗) 羌活(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小盏,煎五分,去滓,通口服,食后。

小流气饮 治小儿风毒眼患。

蝉蜕(去足) 甘草(炙) 羌活 天麻 当归 赤芍药 防风 大黄 薄荷 杏仁(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煎去滓,食后通口服。

小菊花膏 治小儿积毒眼患。

黄连 黄芩 大黄 菊花 羌活 苍术(米泔浸) 荆芥穗 防风(各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细嚼白滚汤下。

决明散 治小儿疹痘疮入眼。

栝蒌根(半两) 决明子 赤芍药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日三。

蜜蒙花散 治小儿疹痘,并诸毒入眼。

蜜蒙花(一钱) 青葙子 决明子 车前子(各五分)
上为细末,用羊肝一个,破开缝三条,掺药令匀扎紧,以湿纸七重裹,炭火中煨熟,空心食之,效如神。

犀角饮 治眼疼。

犀角(一两) 射干 龙胆草 黄芩(各半两) 钩藤(七钱半) 人参(二两) 茯苓 甘草(各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食后去滓温服。

牛黄丸 治肝受惊风,遂使眼目疼痛。

牛黄 附子 肉桂 全蝎 川芎 石膏(各二钱半) 白芷 藿香(各半两) 辰砂 麝香(各少许)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临卧时薄荷汤化下三丸,乳母忌食辛辣热物,并湿面等物。

耳病第三十五问

耳者肾之候,小儿肾经气实,其热气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滞,为脓为汁者也。亦有澡浴水入耳中,水湿停留,搏于血气, 酿成热,亦令耳脓,久而不瘥,变成聋耳,龙骨散主之。又汤氏有五般 耳候。 耳者,常有黄脓出是也。脓耳者,常有红脓出是也。缠耳者,常有白脓出是也。底耳者,里面腥臭。囊耳者,里面虚鸣,时出清脓。然五般病源一也,皆由风水入耳,内有积热上壅而成,若不早治,久则成聋,胭脂膏等治之,仍服化痰退热等剂即愈。

龙骨散 治脓耳。

明矾( ) 龙骨( 、各二钱) 黄丹(炒、一钱半) 胭脂(一钱) 麝香(一钱、研)
上为细末,先以绵拈拭去脓汁,次以鹅毛管吹药入耳。本方加海螵蛸末尤妙。

龙黄散 治小儿 耳,汁出不止。

枯矾 龙骨( ) 黄丹(炒、各半两) 麝香(研、一钱)
上同研细,先以绵杖子拈却耳中脓水,用一字掺在耳内,但用之,勿令风入。

干胭脂膏 治小儿 耳,常出脓水不止。

干胭脂 白龙骨 白矾( ) 白石脂(研、等分)上研如粉,用枣肉和丸枣核大,以绵裹一丸纳耳中,日三换之。

金箔

枯矾 胭脂(各半两) 金箔(七片)
上同研令匀,为细末,日三四度,掺少许于耳内。

蔓荆子 治内热,耳出脓汁。

升麻 木通 赤芍药 桑白皮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前胡 甘菊赤茯苓 蔓荆子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一片,枣二枚,水一盏,煎六分,食后临卧服。

鼻病第三十六问

鼻衄者,黄芩汤主之。清肺饮子治 鼻凉膈。)

凡牙儿三朝五日、六晨一腊,忽然鼻塞,吻乳不能开口呼吸者,多是乳母安睡之时,鼻中出息,吹着儿囟,或以水浴洗,用水温冷,不避风邪,所以致儿鼻塞,宜与通关膏敷之,消风散服之,或有惊悸作热,薄荷散与服,生者亦佳。

又有鼻衄,是热搏于气、而乘于血也,肺主一身之皮毛,口气开窍于鼻,蕴寒先客皮肤,搏于气而成热,热乘于血,血得热而妄行,从鼻中出者,名鼻衄也,或未及发汗而鼻燥喘息,鼻气鸣即衄,治法皆依大方而分剂略轻耳,黄芩汤、犀角地黄汤主之,生地黄茅根煎服尤佳。

黄芩汤 见第六十七问。

清肺饮子 见第七十九问地黄清肺饮。

薄荷散 治乳下婴儿鼻塞不通,及治夹惊伤寒,极热变蒸。

荷叶(半两) 羌活 全蝎 甘草 麻黄(去节) 僵蚕(炒、去丝咀) 天竺黄 白附子(各一钱半)
上为末,薄荷汤下。热极生风,加竹沥少许与服。一方有柴胡、台芎、桔梗、茯苓,无全蝎、僵蚕、天竺黄、白附子。

消风散 见第三十一问。

通关散 见第十四问。

口疮、鹅口、重第三十七问

巢氏云∶鹅口候者,小儿初生,口里白屑满口舌上、如鹅之口,故曰鹅口也,此乃胎热而心脾最盛、熏发于口也。

葛氏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时以黄丹 出火气掺于舌上。小儿初出腹有连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隔连其舌下后,令儿言语不发不转也,可以爪甲摘断之,微有血出无害,若血出不止,可烧发作灰末敷之,血便止也。用保命散,枯白矾一钱,马齿牙硝半钱,朱砂一分同研细,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颔颊内,先用发缠指,揩拭舌上垢了,然后用药敷之。口疮候,乃小儿血气盛,兼将养过温,心脏积热,熏蒸于上焦,故成口疮也。宜用南星末淡醋调,贴两脚心,乳母宜服洗心散,却用泻心散敷口之法,用黄连末以蜜水调抹口中,黄柏青黛冰片皆可,又以牛黄少许末之,竹沥调涂口内。治鹅口以马牙硝如豆许涂亦好,或口如鱼口不能合,或作鸦声者难治。又有小儿初生,上 有物胀起如悬,或如芦箨盛水之状者、名曰重 ,此乃脾胃挟热,血气不能收敛,颔中舌下或在 颊如吹小脬,速宜以绵缠长针,微露锋锐刺肿处,决出恶汁即消,若再生宜再刺,不尔则胀满口中,有妨乳食呼吸也。

保命散 治小儿口里、白屑满舌上如鹅口。

枯矾(一钱) 牙硝(半两、细研) 朱砂(二钱半)
上同研细,每服一字,取白鹅屎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颔颊内,未用时先以手指缠乱发拭舌上垢,然后使药敷之。

吴茱萸 治初生儿吃乳后、口内即生白屑烦躁。

吴茱萸(不拘多少)
上为末,米醋调敷儿脚心内,退即去之,心有客热口生疮,以南星末醋调敷脚心,茱萸散亦治口疮,退即洗去之。

洗心散 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痰涎壅滞,涕唾稠粘,心神不宁,眼涩睛疼,及鼻塞声重,咽干多渴,五心烦热,小便黄赤,大便秘涩,并宜服之。

白术(一钱半) 甘草(炙) 当归 荆芥穗 麻黄(不去节) 芍药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六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薄荷煎汤,去滓乳母服、或儿服。加前胡、生地黄、辰砂,名辰砂七宝散,为末,治小儿口疮积热,夹惊伤寒,生姜、薄荷调下一钱。二十问内有七宝洗心散,可兼看,对症用。

辰砂七宝散 治小儿壮热,伤塞壅热,治夹惊伤寒,解诸般热,亦治疹痘热,治惊风,定搐搦。

麻黄(去节) 白术 当归 大黄 赤芍药 荆芥 前胡 生地黄 甘草(各半两)
上为末,伤风发散,用生姜、薄荷煎,急惊加辰砂、薄荷调下,用局方洗心散亦可。

泻心散 治心中痰气实,则气行涩,合卧则气不通,故喜仰卧,则上下通也。

用黄连一两,去须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临卧时温水下。

牛黄散 治小儿重 重龈,肿痛口中涎出。

牛黄 龙脑 丹砂(各二钱半) 霜(半两) 太阴玄精石(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先于肿处针破出血,盐汤拭口,掺药在内。

重舌、木舌、弄舌第三十八问

巢氏云∶小儿重舌者,心脾俱有热也,心候于舌而主血,脾之络脉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则血气俱盛,附于舌根,重生壅出如舌而短小是也。有着颊里及上 者,名曰重 。着齿龈者,曰重龈。皆当刺去其血,用真蒲黄敷之,或发灰或马牙硝或硼砂或焰硝敷之,或竹沥浸黄柏点之亦好。又木舌症,舌者心之候,脾之脉络于舌也,脏腑壅滞,心脾积热,热气上冲,故令舌肿渐渐胀大,塞满口中,是为木舌,若不急疗,必致害人,用朴硝二分,紫霜一分,白盐半分,同研,每半钱,竹沥井花水调敷。不用朴硝及盐亦可。又方用黄葵花研细,黄丹伴之同研点七次。又舌胀满口,单用冰片点之,亦妙。又弄舌者,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之,亦或饮水,医疑为热,必冷药下之非也,饮水者,脾胃虚津液少也。又加面黄肌瘦,五心烦热,即为疳瘦,宜胡黄连丸辈。大病未愈,用药后弄舌者凶。又有舌上白胎并黑色者,用硼砂为末掺之,热甚者,加冰片,或单用黄丹如豆许,以按舌下尤妙。

泻黄散 见第三十四问。

胡黄连丸 见第七十九问。

齿迟第三十九问(无方)

聂氏云∶禀受肾气不足者,即髓不强,盖骨之所络而为髓,髓不足,故不能充于齿,所以齿生迟也。宜用芎 、干地黄山药、当归、芍药、甘草各等分研末,用熟水调服。或时以药末擦齿龈,齿即生也。

喉痹、腮肿第四十问

巢氏云∶此二症乃风毒之气,客于咽喉,与血气相搏、而结肿成毒。热入于心,即烦乱不食而死。此候急用金星丸下之。治小儿咽喉、腮肿、疼痛,当用升麻、马牙硝、硼砂、牛黄等剂,连翘汤不可缺也,连翘漏芦汤亦可服。

金星丸 治小儿风热壅盛,喉中痰鸣,嗽喘气粗,面颊红,腮赤肿疼,咽喉壅塞,目闭不开,多眠发热,狂言烦躁多渴,则生惊风,大便不通,小便如血,诸般热壅,疮痍烦躁,并宜服之。

郁金 雄黄(各二钱半) 腻粉(半钱) 巴豆(七粒、去油)
上为末,调匀,醋糊为丸麻子大,薄荷汤下。

连翘漏芦汤 治小儿痈疮,丹毒,疮,咽喉肿痛,腮肿。

漏芦 麻黄(去根节) 连翘 升麻 黄芩 白敛(各一钱) 甘草 枳壳(各半钱)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不拘时温服。热甚加大黄朴硝。

连翘汤 见第三问大连翘饮子。

清凉饮子 治小儿百病,变蒸客忤,惊痫壮热,痰涎壅盛,烦闷颊赤,口干烦渴,项颈结热,头面疮疖,肚中热痛。更四十四问有四顺清凉饮,可详症通用。

大黄 连翘 芍药 羌活 当归 防风 甘草 山栀仁(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半盏,煎三分,去滓,不拘时服。

相关文章
 羌活独活之比较(本草述钩元)
 干祖望教授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
 茅根汤(《片玉心书》卷五。)
 科技部研究机构报告建议:中医或为医改另辟
 蓟菀汤(《不居集》下集卷十一。)
 闭精丸(《杏苑》卷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