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金针秘传教程:10 头面偃伏正侧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
来源:10 头面偃伏正侧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十、头面偃伏正侧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

(一)偃伏头部中行

(凡一十穴)

  1. 神庭∶一穴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止。岐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即伤。惟宜灸七壮至三七壮止,禁不可针,针即发狂,忌生冷、鸡、猪、酒、面、动风物等。

  2. 上星∶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督脉气所发。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忌如前法。

  3.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惊痫,戴目上不识人。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罢灸。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渐退,七日顿愈。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弥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头风即永除。若八岁以下,即不得针。盖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忌热面、猪、鱼物等。

  4.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督脉气所发。据甄权《针经》云是一寸,今即依《素问》一寸五分为定。疗头风目眩,面赤肿,小儿惊痫,风痫螈 ,发即无时,鼻多清涕,顶肿痛。针入一分,可灸三壮,至七七壮即止,忌如前法。

  5. 百会∶一穴,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脉、足太阳交会于巅上。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则吐沫,心烦惊悸,健忘疟,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针入二分,得气即泻。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唐秦鸣鹤刺微出血,头痛立愈。凡灸头顶,不得过七七壮,缘头顶皮肤浅薄,灸不宜多。

  6.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脉气所发。治目KT KT ,颈项恶风寒,目眩,头偏痛。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7.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督脉气所发。治脑旋目晕,头痛不可忍,烦心,呕吐涎沫,发即无时,颈项强左右不得回顾。可灸七壮,针入二分。

  8. 脑户∶一穴,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禁不可针,针之令人哑不能言。治目睛痛不能远视,面赤目黄头肿。可灸七壮,亦不可妄灸,令人失喑。

  9. 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在项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针入三分。

  10. 哑门∶一穴,一作“喑”,一名舌横,一名舌厌,在项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仰头取之。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哑。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螈癫疾,头重。针入二分。

(二)偃伏头部第二行

(左右凡一十四穴)

  1. 曲差∶二穴在神庭傍一寸五分,入发际,足太阳脉气所发。治心中烦满汗不出,头顶痛,身体烦热,目视不明。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2. 五处∶二穴在上星旁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不明,头风目眩,螈 ,目戴上不识人。 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3. 承光∶二穴在五处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鼻塞不闻香臭,口 ,鼻多清涕,风眩头痛,呕吐心烦,目生白膜。针入三分,禁不可灸,忌如前法。

  4. 通天∶二穴在承光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颈项转侧难,鼻塞闷,偏风口 ,鼻多清涕,衄血头重。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5. 络却∶二穴,一名强阳,又名脑盖。在通天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头旋耳鸣。可灸三壮。

  6. 玉枕∶二穴在络却后一寸五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发际上三寸,足太阳脉气所发。 治目痛不能视,脑风疼痛不可忍者。可灸三壮。

  7. 天柱∶二穴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足不任身体,肩背痛欲折,目瞑视。

今附∶治颈项筋急不得回顾,头旋脑痛。针入五分,得气即泻立愈。

(三)偃伏头部第三行

(左右凡一十二穴)

  1. 临泣∶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卒中风不识人,目眩鼻塞,目生白翳多泪。针入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忌如前法。

  2. 目窗∶二穴在临泣后一寸五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头面浮肿痛,引目外 赤痛。忽头旋,目KTKT远视不明。针入三分,可灸五壮。今附三度刺目大明。

  3. 正营∶二穴在目窗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牙齿痛,唇吻急强,齿龋痛,头项偏痛。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4. 承灵∶二穴在正营后一寸五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疼,恶风寒,鼽鼻塞,息不利。可灸三壮。

  5. 脑空∶二穴,一名颞 。在承灵后一寸五分,侠玉枕骨下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痛不可忍,目瞑心悸,发即为癫风,引目眇,劳疾羸瘦,体热,颈项强不得回顾。针入五分,得气即泻,可灸三壮。魏公苦患头风,发即心闷乱目眩,华佗当针而立愈。忌如前法。
  6. 风池∶二穴在www.med126.com颞 后,发际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洒淅寒热,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头痛,疟,颈项痛不得回顾,目泪出,欠气,多鼻鼽衄,目内 赤痛,气发耳塞目不明,腰伛偻,引项筋无力不收。针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七壮。

(四)侧头部

(左右凡二十六穴)

  1. 颔厌∶二穴在曲周下,颞 上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风眩,目无所见,偏头痛,引目 急,耳鸣多嚏,颈项痛。针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三壮。忌如前法。

  2. 悬颅∶二穴在曲周上,颞 中,足少阳脉气所发。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 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忌如前。

  3. 悬厘∶二穴在曲周上,颞 下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热病汗不出,头偏痛,烦心不欲食,目锐 赤痛。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4. 天冲∶二穴在耳上如前三分。治头痛,癫疾风痉,牙龈肿,善惊恐。可灸七壮,针入三分。

  5.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足太阳、少阳之会。治膈胃寒痰,伤酒,风发脑两角强痛,不能饮食,烦满呕吐不止。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6. 曲鬓∶二穴在耳上发际曲陷中,鼓颔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治颊颔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口噤不能言。灸亦良,可灸七壮,针入三分。

  7. 角孙∶二穴在耳廓中间上,开口有空,手足少阳之会。治目生肤翳,齿龈肿。可灸三壮。明堂别无疗病法。

  8. 窍阴∶二穴在枕骨下,摇动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劳疸发厉,项痛引头目痛。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9. 浮白∶二穴在耳后,入发际一寸,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发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胸中满不得喘息,耳鸣KT KT 无所闻,颈项肿及瘿气,肩背不举,悉皆治之。针入五分,可灸七壮。

  10. 颅息∶二穴在耳后间青络脉,足少阳脉气所发。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风痉耳聋,小儿发痫螈 ,呕吐涎沫,惊恐失精,瞻视不明。不宜针,即可灸七壮。

  11. 脉∶二穴,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出血多。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螈 ,呕吐,泄痢无时,惊恐眵瞢,目睛不明。可灸三壮,针入一分。

  12.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发际四分。治头痛烦心,癫疾,头面虚肿,齿龋,偏风,口眼 斜,颈项痛不得回顾,小便赤黄,喉痹颊肿。针入五分,可灸七壮。

  13. 翳风∶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阳之会。 治耳聋,口眼 斜,失欠脱颔,口噤不开,吃不能言,颊肿,牙车急痛。针入七分,可灸七壮。

(五)正面部中行(凡六穴)

  1. 素 ∶一穴,一名面正。在鼻柱之端,督脉所发,此穴诸方阙治疗法。《外台》云不宜灸。《千金》治鼻塞, 肉不消,多涕,生疮。针入一分。

  2. 水沟∶一穴,在鼻柱下,一名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会。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牙关不开,面肿唇动,状如虫行,卒中恶。针入四分,留五呼,得气即泻。灸亦得,然不及针。若灸,可小粪大为艾炷目,可穴三壮,至七壮即罢。风水面肿,针此一穴,出水尽,即顿愈。忌如前法。

  3.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治癫疾吐沫,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强,齿龈痛。针入二分,可灸三壮,炷如大麦,出《千金》、《外台》、《甲乙经》。

  4.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龈缝筋中。治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顾。新附∶治小儿面疮,癣久不除,点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泪眵汁,内 赤痒痛,生白肤翳,鼻中 肉,蚀疮。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5. 承浆∶一穴,一名悬浆,在颐前唇下宛宛中,足阳明、任脉之会,疗偏风口 ,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灸亦佳,日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灸即血脉通宣,其风应时立愈。其艾炷不用大,一依小竹箸头作炷。脉粗细状如细线,艾炷破肉,但令当脉,灸亦能愈疾。凡灸脐下久冷疝瘕, 癖气块,伏梁积气,宜艾炷大。故《短剧》诸方云∶腹背宜灸五百壮,四肢则但去风邪,不宜多灸,七壮至七七壮止,不得过随年数。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之穴,灸不过七七壮,艾炷不须大,以竹箸头作炷,正当脉上灸之。若灸胸腹,艾炷大灸多,令人永无心力;如头顶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穴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瘦无力。既复失精神,又加于细瘦,即脱人真气。针入三分,得气即泻。忌如前法。

  6. 廉泉∶一穴,一名舌本,在颔下结喉上,阴维、任脉之会。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咳嗽,上气喘息,呕沫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得气即泻。
    以上六穴,忌并如前法。

(六)正面部第二行

(左右凡一十穴)

  1. 攒作∶二穴,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在两眉头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KT KT 视物不明,眼中赤痛及脸 动。针入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而出针。不宜灸,宜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针,目大明。忌如前法。

  2. 睛明∶二穴,一名泪孔。在目内 ,手足太阳、少阳、足阳明五脉之会。治攀睛翳膜覆瞳子,恶风泪出,目内 痒痛,小儿雀目疳眼,大人气眼冷泪,KT 目视物不明,大 肉侵睛。针入一寸五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雀目者,宜可久留针,然后速出针。忌如前法。

  3. 巨 ∶二穴侠鼻孔傍(一作旁)八分,直目瞳子,跷脉、足阳明之会。治青目无所见,远视KTKT,白翳覆瞳子面,风寒鼻塞, 上肿壅痛。螈 口 。针入三分,得气而泻。灸亦良可,灸七壮。

  4. 迎香∶二穴在禾 上一寸,鼻孔傍五分,手足阳明之会。治鼻有 肉,不闻香臭,衄血,偏风口,面痒浮肿,风动叶,叶药品数据状如虫行,或痒肿痛。针入三分,留三呼,不宜灸。忌如常法。

  5. 禾 ∶二穴,在鼻孔下,侠水沟傍五分,手阳明脉气所发。治鼻衄血不止,鼻清涕,生疮,口噤不开。针入二分。

(七)正面部第三行

(左右凡一十穴)

  1. 阳白∶二穴在眉上一寸,直目瞳子,足少阳、阳维之会。 治头目痛,目眵,背腠寒栗,重衣不得温。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2. 承泣∶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陷中,跷脉、任脉、足阳明之会。治口眼 斜,目 ,面叶叶动牵口眼,目视KT KT ,冷泪,眼 赤痛。禁不宜针,针之令人目乌色。可灸三壮,炷如大麦。忌如常法。

  3. 四白∶二穴在目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头痛目眩,眼生白翳,微风目 动不息。可灸七壮,针入三分。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4. 地仓∶二穴侠口吻傍四分外,如近下有脉微微动,跷脉、手阳明之交会。若久患风,其脉亦有不动者。治偏风口 ,目不得闭,失喑不语,饮食不收,水浆漏落,眼 动不止,病左治右,病右治左。针入三分,留五呼,得气即泻。灸亦得,日可灸二七壮,重者七七壮。其艾作炷,大小状如粗钗脚大。灸炷若大,口转 却,灸承浆七七壮即愈。慎猪、鱼、热面、房劳等。

  5. 大迎∶二穴在曲颔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动脉,又以口下当两肩,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寒热颈痛,瘰& 30311;口,齿龋痛,数欠气,风痉口噤,牙疼,颊颔肿,恶寒,舌强不能言。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今附∶风 面浮肿,目不得闭,唇吻 动不止,当针之顿愈。

(八)正面部第四行

(左右凡八穴)

  1. 本神∶二穴在曲差傍一寸五分,一曰直耳上入发际四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眩,颈项强急痛,胸胁相引不得转侧,癫疾,呕吐涎沫。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2. 丝竹空∶二穴,一名目 。在眉后陷中,手少阳脉气所发。禁不可灸,不幸使人目小,又令人目无所见。治目眩,头痛目赤,视物眩眩,风痫,目戴上不识人,眼睫毛倒,发狂吐涎沫,发即无时。针入三分,留三呼,宜泻不宜补。

  3. 瞳子 ∶二穴在目外 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治青盲无所见,远视KT KT ,目中肤翳白膜,头痛,目外 赤痛。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4. 颧 ∶二穴在面 骨下廉,锐骨端陷中,手少阳、太阳之会。治口 面赤,目黄,眼 动不止, 肿齿痛。针入二分。

(九)侧面部

(左右凡一十六穴)

  1. 1.头维∶二穴在额角入发际,本神傍一寸五分,足少阳、阳明脉之交会。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 今附∶治微风眼睑 动不止,风泪出。针入三分,禁不可灸。

  2. 客主人∶二穴,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动脉宛宛中,足阳明、少阳之会。治唇吻强,耳聋,螈 ,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偏风,口眼 斜,耳中状如蝉声。可灸七壮,艾炷不用大,箸头作炷。若针必须侧卧,张口取之乃得,禁不可针深。问曰∶何以不得针深?岐伯曰∶上关若刺深,令人欠而不得KT ,下关不得久留,针即KT 而不得欠,牙关急。是故上关不得刺深,下关不得久留针也。

  3. 下关∶二穴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即闭,足阳明、少阳之会。疗 耳有脓汁出,偏风口目 ,牙关脱臼。其穴侧卧,闭口取之,针入四分,得气即泻,禁不可灸。 牙龈肿处,张口以三棱针出脓血,多含盐汤即不畏风,慎如前法。

  4. 和 ∶二穴在耳前锐发下横动脉,手少阳脉气所发。治牙车引急头重痛,耳中嘈嘈,颔颊肿。针入七分,可灸三壮。

  5. 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上关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足少阳脉气所发。治耳聋,耳中状如蝉声,通耳食,牙车脱臼相离一二寸。其穴侧卧张口取之,针入七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不须补。灸亦良,日可灸五壮至二七壮止,十日后依前报灸之即愈。忌食动风、生冷、猪、鱼物等。
  6. 耳门∶二穴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治耳有脓汁出,生疮,●(都礼切,)耳 ,耳鸣,耳如蝉声,重听无所闻,齿龋。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7. 听宫∶二穴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阳、太阳三脉之会。治耳聋如物填塞无所闻,耳中嘈嘈,心腹满,臂痛,失声。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8. 颊车∶二穴在耳下曲颊端陷中,足阳明脉气所发。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喑,牙车疼痛,颔颊肿,颈强不得回顾。其穴侧卧开口取之,针入四分,得气即泻。 灸亦良,日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炷如大麦,慎如常法。

相关文章
 命门火虚你们用什么药?
 立行饮(《玉案》卷五)
 羚羊角饮(《圣济总录》卷一○三。)
 齿痕  月经不调  皮肤人工荨麻疹
 中医怎么了?中国人怎么了?
 茺蔚子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