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黄煌教授医话:一看就准的桂枝汤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学习了     

-------------------
感谢黄老师  无私的把辩证思路讲出来  这才是最重要的

-------------------
木子长大:黄老师您好!患者当时有没有恶风??(2012-07-30 13:46)?700)this.width=700;" >

在病房里,空调恒温,当时并没有说有怕风的感觉。

-------------------
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基层医院,病人太多,卫生部要求门诊每人次不少于15分钟,一天8小时也就32人次,现在翻翻都不止,如何能保证质量,也难怪医疗纠纷多了。

-------------------
一出手就是经方家,医院里有很多术后发热患者,西医只给退热栓或黄连,其实是雪上加霜,于病无益,如果科室配上经方中医,那才是患者之福。

-------------------
黄煌:在病房里,空调恒温,当时并没有说有怕风的感觉。 (2012-07-31 15:10) 700)this.width=700;" >

谢谢黄老师!
这样就帮我打破了心里的那一障碍,总是认为桂枝汤在治疗发热性疾病时病人要具备恶风的症状。虽然《伤寒论》中也有只提发热不提恶风的桂枝汤条文,却找不到病案来验证,我附和书中解释以为是仲景医圣的略文,这种认识深入心底,您的这则医案让我眼前一亮!
体质状态重于传统方证描述。

-------------------
每次看黄老师的医案都能精神振奋!

-------------------
功到自然成!

-------------------
“我临床看病,用得比较多的是直觉思维,眼前先浮现数方证,然后逐个比照,最后选其最合适者。这种看病方式,要求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据说,清末苏北名医赵海仙必定大烟抽足以后才诊脉;大塚敬节先生晚年看病,需要喝葛根汤提神;我也曾经看到,日本京都坂口弘先生在进诊室之前,双手沐面,然后伸臂扩胸,嗨嗨大喝几声,精气神振足了才行。我给老Z看到那天,正是午睡后,所以,一看就准。”
这段话很有意思,因为病人太多,在临证时真的常有“迷糊”的时候,过后每每很内疚。但还是医疗环境和体制之病啊。


-------------------
请问黄老师,我是自学初学者,现已迷上中医,但实在是知之甚浅,可我爱人又给我出难题---他很胖,身上湿气大,总出汗,喜食冷饮,舌暗苔黄腻有瘀点在舌后部,偶然间我在北京台"养生堂“节目中看到治疗湿气的苓桂术甘汤+白术能治湿气,是国医宗修英老先生讲的,他说若是容易上火就把桂枝去掉就行,我于是给他买了天江药业产的免检颗粒,白术10g、炙甘草6g,茯苓10g,木香6g,自以为得到要领的我就擅自给其吃上了,老公还自作主张说他胖(200斤,1.78米),西药都要加量,这么点的药面早晚各吃一副,吃了有20天,舌苔愈加黄腻,原来尚可,而且工作压力大,爱上火,他有中度脂肪肝,乙肝,肝功不正常,前一段时间感冒发烧2次,中间间隔不足1个月,吃了退热药+头孢拉定+阿莫西林+大柴胡汤,还吃过病毒灵,第二次有病以后我们出去玩过一次,因天热回来就开始起红点,去医院说是毛囊炎,可过了几天一看是他的牛皮癣复发了,我查了黄老师的有关治疗银屑病的医案,认为是老师说的滥用抗生素药物导致的,又自作主张给他服用了苓桂术甘汤,这次加了桂枝,可心里战战兢兢,他有热还便溏,服用桂枝类的药怕会更加上火,可在外地没办法,白术10g、炙甘草6g,茯苓10g,木香6g,桂枝6g,每天晚上吃半副,起初几天还好,控制住了,没有新蹦出来的,只是大腿上有一个稍大点,我给他吃了桂枝茯苓丸,以为治一下皮肤甲错应该没问题,一天吃半副,就吃了一副,可看到有的点变的通红了,就不敢与之,又给他吃苓桂术甘汤,可以吗?(可还是那些点在发红,他自己用了点肤疾宁)还是他现在心很烦,吃点除烦汤?求黄老师帮忙,我真后悔啊,刚看到点皮毛就乱用,现在我真是心乱如麻啊!

-------------------
学习了,好

-------------------
方证辨证大部分属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属于大脑右脑功能

-------------------
看黄师的书中有大塚敬节先生晚年喝葛根汤提神的说法,适逢那几天精神萎顿,于是如法炮治,按伤寒论原方抓了五贴葛根汤,喝了两贴,提神的效果丝毫没感觉到,肩颈的僵硬酸痛却意外地好了,神奇。

-------------------
好案,老师说的很实在。

-------------------
是的,所以一个号的中医首先要将自己的身体培养养好,否则别人不会认可。所谓正人先正己是也。

-------------------
学习

-------------------
学习了。

-------------------
经典烂熟于胸,临证便可随手拈来。黄师是我们的榜样。

-------------------
临床看病,用得比较多的是直觉思维,眼前先浮现数方证,然后逐个比照,最后选其最合适者。这种看病方式,要求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

-------------------

-------------------
xie

-------------------
这是甘温除大热的典型案例啊!学习了。我以为此案的关键在于寒战,汗出多和虚弱

-------------------

-------------------
脉证与东垣之论颇符

-------------------
    

-------------------
好案

-------------------
學習了

-------------------
桂枝汤加麦芽糖有?中汤的意思念

-------------------
脏腑辩证看来用不上了  希望老师 能介绍自己运用各种辩证方法治疗的病种

-------------------
学习好医例

-------------------
同意楼上说的"方证辨证大部分属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属于大脑右脑功能 "
每次看黄师的医案觉得是一种感动,一种鼓励,也是学习的楷模和动力.

-------------------
心小胆大行方智圆

-------------------
受教了,我行医16年了,还没有用过碰过这样的病人。

-------------------
我临床看病,用得比较多的是直觉思维,眼前先浮现数方证,然后逐个比照,最后选其最合适者。这种看病方式,要求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黄老师这句话,我比较认同,精神愉悦时,头脑清醒,判断准确,休息差时,任把脉多长时间,头脑仍稀里糊涂,不知从何下手。

-------------------
桂枝汤对瘦弱的人的确是强壮剂

-------------------
拜读之后感慨黄老师经方应用的出神入化!希望黄老师把经方应用视频上传,让更多的喜爱经方的后学者学以致用!

-------------------
感谢黄老师的好医案。

-------------------
是桂枝汤加人参,还是用的人参桂枝汤之意,请高人明示?我从黄老师所述的行文来分析,当是指的是桂枝汤,另外加人参吧,而不是用的人参桂枝汤。

-------------------

 我感觉黄师的方意似乎是桂枝汤加人参,可能是看到病人的体质太虚吧,如果方意是桂枝加人参汤,皇师应该会提到腹诊的。我记得以前看过体虚病人得桂枝汤证的时,会酌情加入人参或者黄芪


-------------------
哪有什么道理?就是方证辨证。没有这虚那实,没有脾胃肝胆,没有木火土金水。方如剑,证如心,方证相应乃剑指人心、除却花拳绣腿,绝不拖泥带水,此为干练之美!

-------------------
经方医学:哪有什么道理?就是方证辨证。没有这虚那实,没有脾胃肝胆,没有木火土金水。方如剑,证如心,方证相应乃剑指人心、除却花拳绣腿,绝不拖泥带水,此为干练之美! (2012-09-10 14:07) 700)this.width=700;" >

既然是方证相对,那么必然有是证才加人参,能否说说你的分析?总不能说“医者意也”吧。黄师强调体质学说,人体是虚是强,对辩证当然有极大的影响。强调方证相对,不谈脏腑辩证,但也不能舍弃起码的阴阳虚实吧。

-------------------
又见恩师医案好高兴

-------------------
这种看病方式,要求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

-------------------
黄师用方之法值得借鉴!钦佩至极!

-------------------
临床辨证思维,学习了

-------------------
大师一看就准,我等这样的功夫还需在以后多加磨练

-------------------
一个很典型的阳强阴弱的发烧,很容易想到桂枝汤

-------------------
好案,学习了,这样的方案值得学习。

-------------------
扑朔迷离,如侦探

-------------------
太精彩了
相关文章
 槟榔散(《圣惠》卷五十一。)
 万病回春 斑疹门 上课笔记
 我妈的胃病20-30年了
 滑石散(《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玉屑妙灵散(《医学正传》卷六)
 人之一身,左阳右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