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咽肿声哑剂 | |||||
清解利咽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冰硼散 (吹敷患处)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热毒蕴结 | 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虚火上炎者慎用。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以免引起汞的蓄积而中毒 | 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 |
桂林西瓜霜 (口服、外用、喷、吹、或敷于患处)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乳蛾、喉痹、口糜 | 症见咽喉肿痛、喉核肿大、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及轻度烫伤(表皮未破)者 | 孕妇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老人、儿童、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不宜过量长期服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外伤时,清洁患处,取适量药粉敷于患处。口腔用药时,先清洁口腔,用药后禁食30-60分钟 | 西瓜霜、黄芩、黄连、黄柏、射干、山豆根、大黄、浙贝母、青黛、薄荷脑、无患子果(炭)、煅硼砂、冰片、甘草 |
复方鱼腥草片 | 清热解毒 | 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 | 症见咽部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 虚火喉痹、乳娥者慎用 | 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
六神丸 (口服、外敷) |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腐止痛 | 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 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 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及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老人、儿童、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外用不可入眼 | 麝香、蟾酥、雄黄等 |
开音利咽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黄氏响声丸 | 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 | 风热外束、痰热内盛所致的急、慢性喉瘖 | 症见声音噺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初起见上述证候者 | 阴虚火旺、素体脾胃虚弱者或胃寒便溏者慎用。老人儿童慎用。 | 薄荷、浙贝母、桔梗、薄荷脑、蝉蜕、儿茶、胖大海、诃子肉、川芎、连翘、大黄(酒制)、甘草 |
清咽滴丸 (含服) |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 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 | 症见咽痛、咽干、口渴,或微恶风、发热、咽部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清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虚火喉痹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用。老人、儿童慎服 | 薄荷脑、人工牛黄、青黛、诃子、冰片、甘草 |
治口疮剂 | |||||
清解消肿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栀子金花丸 |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 肺胃热盛 | 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 |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 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大黄、知母、天花粉 |
口炎清颗粒 | 滋阴清热,解毒消肿 | 阴虚火旺 | 口腔炎症 | 脾虚便溏者慎服。湿热内蕴、食积内停者忌服 | 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 |
执业药师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