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网 校 微 信 搜 索
执业医师
资讯
考试报名 准 考 证 技能查分
笔试查分 成 绩 单 证书领取
专业
临床医师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临床助理 口腔助理 中医助理
公卫医师 中西医医师 乡镇助理
公卫助理 中西医助理 考试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医师 > 综合信息 > 动态咨讯 > 正文
福建省城乡基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来源:福建卫生局 更新:2010/4/5 字体:
 
(四)内科(10个月)
1.轮转目的:通过轮转使全科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在内科轮转中,要求能准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2.要求细则:
(1) 症状学: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技能和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腹痛、腹泻、头晕、昏迷、贫血、呕吐、黄疸、血尿、便血、咯血、腰背痛、水肿、抽搐、咳嗽、疲乏、消瘦、肥胖、便秘、失眠等。
(2) 心脑血管系统
①高血压(10例)
掌握:正常人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型;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分级;缓进型、急进型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与康复;高血压所致头晕的特征及头晕的鉴别诊断。
熟悉:药疗进展动态。
②冠心病(5例)
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院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及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胸痛的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冠心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
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医疗。
了解: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
③充血性心力衰竭(5例)
掌握:临床表现、物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治疗与预防原则的康复;急性心力衰竭的院前急救;洋地黄、β阻滞剂和ACEI等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及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了解:病因、诱发因素。
④心律失常(5例)
掌握:物理诊断与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严重心律失常院前处理及转院指征。
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血流动力改变。
⑤脑血管病(10例,至少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
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及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转运原则;脑血管的一、二、三级预防和康复措施。
了解: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分类。
⑥ 相关的诊疗方法
了解: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头颅CT扫描的适应证;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3) 呼吸系统
①上呼吸道感染(2例)
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合理用药的原则、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熟悉:同其他疾病早期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鉴别诊断。
了解: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②支气管哮喘(2例)
掌握: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发病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缓解期预防复发措施和社区防治。
熟悉: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急救原则。
了解:病因、流行病学特点、峰流速仪的使用。
③慢性支气管炎(5例)
掌握: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一、二、三级预防措施与康复;咳嗽的诊断步骤及常做的辅助检查,能引起咳嗽的疾病特征(如咽喉炎、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等)。
④肺炎(5例)
掌握:临床症状、体征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熟悉:鉴别诊断;几种常见肺炎的特征与鉴别。
了解: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⑤相关的诊疗方法
熟悉:胸部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病人检查的准备;常规肺功能测定方法;动脉血气的判定;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染色、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胸部CT扫描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扫描前的准备工作;磁共振扫描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扫描前的准备工作。
(4) 消化系统
①慢性胃炎(5例)
掌握:慢性胃炎的分型及其不同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要点和常用的治疗方
法。
②消化性溃疡(5例)
掌握:临床表现特点(包括特殊表现如复合溃疡及球后溃疡的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院措施;溃疡病的手术治疗指征、预防措施;急、慢性腹痛的特征、诊断步骤、鉴别诊断要点。
熟悉:并发症及处理。
了解:各项辅助检查的确诊价值及检查前的准备;药物治疗,如组胺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③肠炎(2例)
掌握:粪外观、镜检特征、直肠指诊技术;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特点;一般常规治疗、特殊性治疗和预防原则。
熟悉:感染性肠道疾病、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及鉴别诊断。
了解: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证及术前准备。
④肝硬化(2例)
掌握:黄疸、腹水的病因、鉴别诊断要点。
熟悉:辅助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引起黄疸、腹水疾病的特征。
了解:肝硬化的发病机制,熟悉代偿期、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
⑤相关的诊疗方法
了解: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胃镜分析、十二指肠液分析及消化道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查前准备;超声和核医学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准备工作。
(5) 泌尿系统
①泌尿系统感染(5例)
掌握:鉴别诊断、正规抗感染治疗及预防方法。
熟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脓尿及细菌尿的鉴别;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
②肾小球肾炎(10例)
掌握:与有关水肿、尿液异常、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疾病鉴别;肾功能不全时的药物应用;预防原则。
熟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急、慢性肾炎并发症的处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肾硬化)。
③急、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
掌握: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非透析疗法(营养疗法)。
了解:透析疗法的分类和适应证。
④相关的诊疗方法
掌握:各种肾功能检查方法、应用和结果判断。
了解:免疫、放射、超声、核医学在肾功能检查中应用。
(6)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
①糖尿病(10例)
掌握:分型与诊断标准,饮食疗法、食物热能计算及实施要点,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诱发因素、诊断及救治措施、转诊指征;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用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糖尿病的心血管、肾脏、眼、神经系统病变,皮肤损害、诱发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病变的发生与监测;胰岛素使用的适应证、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5例)
掌握: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以及康复。
熟悉: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
了解: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代谢;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分类。
③痛风(2例)
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熟悉:临床表现。
了解: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
掌握:诊断、鉴别诊断;甲亢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危象诱因,
熟悉:临床表现(T3T4分泌过多症状群、甲状腺肿、眼症、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各项诊断标准。
了解:甲亢的病因学、分类;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甲状腺危象的防治。
⑤相关的诊疗方法
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原则、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内分泌试验及测定标本留取的要求;营养病和代谢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分类。
(7) 风湿性疾病
①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
掌握: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熟悉: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诊断指标、疾病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
了解: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②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
掌握:有关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康复。
熟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了解:病因、发病机制。
③相关的诊疗方法
掌握:能引起关节疼痛疾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
熟悉;急、慢性关节痛的病因、诊断;急,慢性关节痛的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的应用原则。
了解: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8)血液系统
①贫血(5例)
掌握: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类、鉴别诊断、临床表现。
熟悉:实验室检查。
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掌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③急、慢性白血病(5例)
掌握: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药物的治疗原则。
熟悉:药物治疗方案。
④相关的诊疗方法
    熟悉: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输血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内科基本技能要求表
要  求
操 作 技 术 名 称
例数(≥)
掌  握
物理诊断技能
吸痰术
胸部X读片
心电图机操作,出心电图诊断结果报告(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枝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及各种常见心律失常)
输液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导尿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灌肠法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各种注射的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标本(粪便、尿、痰、血液标本)采集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熟 悉
腰椎穿刺、胸腔、腹腔及骨髓穿刺技术
 
各10
5
10
5
5
5
5
2
3
 
 
(9) 老年医学
掌握:年人患病的特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熟悉:老年期的界定标准(包括老年前期、年轻老人、中年老人、高龄老人);合理应用抗生素、维生素的原则。
了解:老龄化社会界定的两种标准;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特点及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和组织感受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1年医师资格考试网报时身份证输入错误问
2010年宁夏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合格人
2012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辅导:闭合性颅脑损
2011年广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报名网址
2011温州市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及时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