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1.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者为()
A.目痒
B.目昏
C.目眩
D.雀目
E.歧视
答案:B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各选项?
解析:
目昏: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
目眩: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车舟之上,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之感,也称为眼花。
目痒:两目痒甚,如虫行,畏光流泪,有灼热感,多由肝经风火上扰所致。
雀盲:又叫夜盲,是患者每至黄昏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不清。
歧视:是视一物为二物。
2.下列哪项不是太阳蓄水证的临床表现()
A.发热恶寒
B.小腹满
C.口渴
D.水入即吐
E.小便自利
答案:E
学员提问:太阳蓄水证的表现和机理是什么?
解析:
太阳蓄水证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以发热恶寒、小便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邪热内传膀胱之腑,气化失职,邪与水结,水液停蓄,故见小便不利,小腹满;水停而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若饮多则水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饮入即吐。
太阳蓄水证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小腹满并见为辨证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
1.血虚生风可见()
A.眩晕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动
D.手足拘挛不伸
E.皮肤瘙痒
答案:D
学员提问:所有选项各可见于何种证候?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内风”的表现:
一是肝阳化风。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肝风内动。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喎斜,重则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二是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由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三是阴虚风动。多因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阴气大伤,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med126.com失其凉润柔和之能,则变生内风,即虚风内动。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症。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四是血虚生风。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五是血燥生风。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予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手足拘挛不伸。
2.对大出血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正治
B.从治
C.标本兼治
D.反治
E.治标
答案:E
学员提问:请问为什么?
解析:
在临床治疗中,应针对临床病证中标本主次的不同,而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法则,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此即所谓标本先后的基本治则。
急则治标的原则,一般适用于卒病且病情非常严重,或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危及生命的某些证候时。如大失血病变,出血为标,出血之因为本,但其势危急,故常以止血治标为首务,待血止后再治出血之因以图本。
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类型是()
A.感邪即发
B.徐发
C.继发
D.合病
E.伏而后发
答案:E
学员提问:什么是伏而后发?
解析:
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 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开创了伏气学说的先河。后世医家对伏气学说有所拓展,认为伏热、伏火,可由饮食、气候、情志等因素所诱发。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med126.com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发为破伤风、狂犬病等亦属伏而后发。伏而后发形成的机理多是由于当时感邪较轻,或外邪入侵时正气处于内敛时期,而邪气处于机体较浅部位,因而正邪难以交争,邪气得以伏藏。伏邪发病时,病情一般较重且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