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蜱螨学 > 正文
医学蜱螨学-授课讲稿:第三章
来源:皖南医学院 更新:2013/9/29 字体:

第三章   

  

革螨(Gamasid mite)曾称蚲、腐食螨。属于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的革螨股(Cohort Gamasina)。Krantz(1978)将革螨股分为7个总科,其中皮刺螨总科(Dermanyssoidea)与医学关系密切,是本章讨论重点。

第一节  革螨的形态特征与内部结构

 

一、形态特征

(一) 成虫

螨体呈卵圆或椭圆形,长0.2~0.5mm,颜色呈黄色、黄褐色、褐色、鲜红色或暗红色。体表为膜质,具有骨化的骨板。革螨螨体可分颚体(gnathosoma),躯体(idiosomsa),足体(podosoma),末体(opisthosoma),前半体(proterosoma),后半体(metapodosoma),前足体(propodosoma),后足体(metapodosoma)。

1.颚体(gnathosoma) 位于螨体前端,包括口器和一些附肢(图3-1)。

(1)须肢(palp):位于颚体前端两侧,呈长棒状,一对;其基部与颚基愈合,仅有转节、股节、膝节、胫节和跗节。跗节内侧具一叉毛(forked seta),分2叉或3叉,但少数类群不分叉或退化消失。

(2)螯肢(chelicera):由螯杆和螯钳组成。螯钳(chelta)分动趾(movable digit)和定趾(fixed digit),螯肢形状不一,寄生性类型呈鞭状或剪状,而自由生活类群则呈钳状,螯钳内缘具齿。定趾齿内缘端部具有钳齿毛(pilus dentilis),其形状不一,有的呈蝶翅状,有的呈针状等,具有分类意义。定趾基部具有钳基毛(pilus basalis)。雄螨的螯钳演变为导精趾(spermatophoral process),导精趾具有外生殖器的作用,特征恒定,可作为分类依据。

(3)颚盖(gnathotectum):指从颚基背壁向前延伸的部分,为膜状物,它的前缘形状具有分类意义。

(4)口下板(hypostome):是颚基前外侧的一对突出部分,呈三角形,板上通常由3对刚毛。

(5)颚角(corniculi):位于口下板外缘前方,呈角形,其形状、大小及顶端会聚与否具有分类意义。

(6)下咽(hypopharynx):在口下板前方的突出部分,分左右两叶,端部边缘锯齿状。

(7)上咽(epilpharynx):位于咽的背面,舌状,边缘具纤毛。

(8)涎针(salivary stylet):位于口下板与须肢之间,为一对狭长而几丁质较弱的构造。

(9)颚沟(gnathosomal groove):位于颚基中部的一条纵沟,内有若干横列的齿突。

2.躯体(idiosoma) 一般呈卵圆或椭圆形,背部明显隆起,腹面略向外凸,背腹交界处的侧缘无锐利的界限。

(1)背板(dorsal plata):背板覆盖于背部表皮,几丁质化较强。不同的类群,其背板数目不同。有些类群如寄生于蝙蝠的拟弱螨属(paraperiglischrus)背板退化,往往不易辨认。背板上的刚毛,因种类而异,多数种类表现为有一定规律的毛序。Захваткин体系是以厉螨属为基础提出的毛序。

(2)胸叉(tritosternum):位于躯体腹面,近颚体后缘中部。除蝙蝠科(Spinturnicidae)和内寄生类群革螨,绝大多数革螨具胸叉。

(3)颈板(jugular plate):位于胸叉与胸板之间,具刚毛1对。

(4)前内足板(pre-endopodal plate):有些类群有该结构,位于胸叉与胸板之间。

(5)胸板(sternal plate):位于颈板之后,上面具有3对刚毛(St1~St3)。有些革螨还有副刚毛。板上具有2~3对隙状器(lyriform organ)。

(6)生殖板(genital plate):位于胸板之后,具刚毛1对。有很多革螨的生殖板与腹板愈合为生殖腹板(genito-ventral plate),其上具刚毛4对(V1~V4)或更多。

(7)腹板(ventral plate):位于生殖板之后,其上分布若干刚毛。

(8)肛板(anal plate):位于腹板之后,板上有肛孔和3根刚毛。也有一些类群的肛板与腹板愈合为腹肛板(ventrianal plate)。

(9)胸后板(metasternal plate):位于胸板后侧,1对,各具刚毛1根。

(10)足后板(metapodal plate):位于基节Ⅳ后方,1对。一些类群很发达,而有些类群则退化或消失。

(11)气门及其附属结构:气门(stigma)位于基节Ⅲ与Ⅳ之间的外侧,1对;气门沟(peritreme)是一条从气门向前延伸的沟管,长度因种而异;气门板(peritrematal plate)是围绕气门和气门沟的骨板。

(12)全腹板(holoventral plate):雄螨由胸板、生殖板、腹板、肛板、胸后板等愈合成一整块;也有些种类分为两块,即胸生殖板,腹肛板或胸生殖腹板与肛板。

(13)生殖孔(gential opening):雌螨的生殖孔呈横隙缝状,位于胸板之后,被生殖腹板覆盖。雄螨生殖孔位于胸板前缘,呈漏斗状。

(14)侧足板(parapodal plate):位于足基节与气门板之间,有些种类的侧足板与气门板愈合在一起。

(15)内足板(endopoda plate):位于足基节Ⅲ,Ⅳ与胸后板之间,1对。

(16)足(leg):分为基节(coxa)、转节(trochanter)、股节(femur)、膝节(genu)、胫节(tibia)、跗节(tarsus)。基节上有刺,距刺的数目可列为基节刺式,具有分类意义。一些类群足II的股节、膝节、胫节具有距或刺,在分类上是可靠特征。在跗节末端一般均具1对爪和1个爪垫。蝠螨科的爪非常发达,而巨螯螨足Ⅰ的爪退化消失。

各足均具有很多刚毛。

www.med126.com/hushi/

(三)第一若虫

第一若虫(图3-9A,B)具4对足。其背板分为两大块,其间,具若干岛状小骨板。胸板具3对刚毛。气门沟和气门板都很短。

(四)第二若虫

第二若虫具4对足,形态构造和成虫相似,但体色较浅,无外生殖器,背上盾板二块或愈合为一,两侧有缺刻。腹面胸板长舌形,有四对胸毛,气门及附属结构也与成虫相似。行动活泼,可初分雌雄,大的为雌性。

(五)鉴别革螨的形态特征

1.气门1对,位于足基节Ⅱ~Ⅳ水平外侧,通常向前延伸至基节Ⅱ。

2.口下板毛(Hyp)3对,Hyp2和Hyp3 通常并排于Hyp1之后。

3.躯体腹面前方有三胸板(tritosternum),叉丝分2叉,有些体内寄生革螨可退化或缺如。

4.须肢跗节内侧有叉状刺,须肢膝节毛6根,少数种类5根或更少。

5.成螨及若螨股节Ⅳ有刚毛6根。

6.胫节Ⅰ腹面刚毛3根,少数2或4根。

7.雌螨生殖孔位于胸板后方;雄螨生殖孔位于胸板前缘。

8.雄螨螯肢动肢演变为导精趾(spermatophoral process),但异螨科例外,位于定趾上,或缺如。

9.口下板端部有角状颚角(corniculi)1对,颚盖(gnathotectum)有的简单,有的装饰。

10.螯肢定趾基部有钳基毛(pilus basalis),端部内侧有钳齿毛(pilus dentilis)。

二、革螨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革螨内部器官的形态,为革螨的营养、生殖等生理生化的研究及病原体在螨体内的增殖、分布等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一)消化系统

寄生性革螨的消化管道相对简单,包括口(mouth)、咽(pharynx)、食道(esophagus)、中肠(midgut)及囊(cecae)、后肠(hindgut)、直肠囊(rectal sac)和肛门(anus)。口位于颚体中央、口下板背方和螯肢(chelicerae)基部之下。口腔连接咽,上咽和下咽紧贴,咽部肌肉及咽作为泵,咽泵使食物通过食道进入中肠。4个大的盲管(diveticulae)或盲囊,从中肠稍后发出的盲囊2个弯曲向前,2个向后,前面的分支达基节Ⅰ,后部分支向足Ⅲ基节方向,然后向后,分别达体的末顶端。

用冰冻切片、马洛赖氏三色染色显示咽为浅黄色,咽周一些用于吸血的肌肉染成粉红色。这些横纹肌有明显的明暗条纹。唾腺位于中枢神经团的前外上方,腺细胞内有蓝色的大细胞核及粉红色的胞浆。这些大的分泌细胞组成了唾腺,唾腺通过唾液管,通向螯针(stylets)并开口于体外。唾腺可能分泌抗凝素(anticoagulant)和血液流动促进剂(stimulant)。

(二)呼吸和循环系统

革螨的呼吸系统主要是气管。气管一般以成对的气门与外界相通。近气门处的气管较粗,并逐渐分支达各组织,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中气门亚目的气门一对,位于第Ⅲ~Ⅳ对足之间,一般位于腹面,但内寄生螨开口于侧面,甚至背面,也可以向前到第Ⅱ对基节位置,如羽刺螨属Ptilonyssus,或者开口背部近后缘,如Paillinyssus candistigmus。

气门是一个突出的管道或凹窝(depression)。革螨气门沟的功能尚不清楚。这些结构与气门室相连,气门室是中空的腔和和环状加厚的壁。通常它向前延伸到足Ⅰ基节,但也可以长一些或短一些。

用冰冻厚片法和石蜡切片法证明,柏氏禽刺螨几乎整个螨体布满了气管(图3-12),这些气管角化比较明显,不能被透明剂很快透明。气门开口在足Ⅲ,Ⅳ基节之间,从气门向内的气管膨大形成气门室(stigmal chamber),从气门室向前端发出前气管干,其前端的分支达螯肢和须肢的末端,两根前气管干向内侧发出一些分支,以中枢神经团为中心的左右前气管的内侧分支吻合成蜘蛛网状气管网,从气门室向后发出五级气管,分别是主气管干(main tracheal truck)、副主气管干(accossory main trachealtrunk)、细气管(fine trachea)、微细气管(tinytrachea)和微气管(capillary trachea)。在主气管内向外侧分出1支达足Ⅳ末端,向后分出2支副主气管,分别走向螨体中背面和腹面的器官;从细气管的远端再分出3~5支细支气管,从细支气管远端分出10~14支微细气管;微细气管的远端再分出许多根微气管,部分微气管呈叉状分支,微气管直接分布到螨体组织细胞周围。

(三)循环系统开放式,无色的血淋巴流动于内部各器官间。血细胞似变形虫。血淋巴借身体的运动,尤其是背腹肌肉的活动在体内循环。中气门亚目中若干种螨类有简单心脏,心脏搏动促进血液循环。

(四)神经、肌肉系统

革螨的体节合并也反应在神经系统上,革螨的神经节极度愈合。中枢神经系统由多个神经节合并成团,即中枢神经团(central nervous mass)。食道从神经团中贯穿,食道上中枢神经团有神经通向咽、眼、螯肢和须肢;食道下中枢神经团发出的神经至足、消化道、生殖器官及其他内部脏器。成对的神经节每个部分包含着感觉和运动纤维两部分。

寄生性革螨的肌肉系统研究不多,最常见的是曲肌,在螯肢有伸肌和曲肌,以致钳爪被打开和关闭。在咽部有1对扩张肌和收缩肌,用以吸取动物宿主的血液。螨的肌肉包括咽肌都是有横纹的。

(五)生殖系统

革螨的生殖系统为不成对的,其构造因种而异。生殖孔单个开口于足Ⅳ基节附近。雌性柏氏禽刺螨的生殖系统有卵巢、输卵管、子宫、受精囊、阴道和生殖孔各1个,另外有附腺1对。卵巢呈球形,位于螨体末或螨体中背部。卵巢向前发出单管形输卵管。输卵管的前端开口于子宫,子宫中存在发育中的或成熟的螨卵。螨卵为单个类圆形或长椭圆形,后者为接近成熟的螨卵,卵的大小可达螨体纵截面的四分之一。子宫的前端为阴道,并开口于生殖孔。生殖孔位于生殖板前缘。此外,生殖孔两侧有1对玉米棒状的附腺。受精囊1个呈袋状。

雄螨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巢、输精管、射精管、附腺等。

(六)排泄系统

寄生型革螨的排泄系统由2根管道组成,前部达足Ⅰ基节,后部末端开口于直肠。Vitzthum(1941)通过切片证实了这些管道由单层的六角形细胞(rhomboial)围绕组成。其细胞如此之大以至只有3个(很少有4~5个)细胞围成一圈,这些细胞的排泄物进入管腔,该管的前部进入足Ⅰ基节,有时进入股节,偶然进入膝节。整个管子被一层薄的肌肉鞘所覆盖。这些管子显示蠕动运动(peristatic movements)。管子起源于内胚层,所以与昆虫的马氏管不同。排泄的产物通过管腔进入直肠,并伴随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排泄物主要为鸟嘌呤类和不透明的油状物。

 

第二节     

根据G W Krantz(1978)的分类系统,蜱螨亚纲分为2目7亚目。革螨亚目又叫中气门亚目,分2总股5股19总科,其中革螨股含7总科,见表3-2。

第三节  革螨的生物学

一、生活史

革螨的基本生活史分5期:卵、幼螨(L)、第一若螨(N1)、第二若螨(N2)和成螨。革螨有卵生、胎卵生,也可直接产幼螨或第一若螨(图3-14)。各期发育完全,是自由生活型的特点,如埋异肢螨(Poecilochirusnecrophori )和钝绥螨。寄生型革螨缩减生活史发育期数,即幼螨甚至第一若螨发育胚胎化,如长血厉螨(Haemolaelaps longipes)雌螨产含发育为幼虫的卵;格氏血厉螨、鼠颚毛厉螨(Tricholaelaps myonyssognathus)产卵极少,且无生活能力,产幼螨是主要生殖方式;毒厉螨都是直接产幼螨;茅舍血厉螨(H. casalis)以产第一若螨为主,有时产幼螨,产卵极少。孟阳春(1959)观察个别饲养的70只已交配的雌螨,一个月共产116只第一若螨,51只幼螨和4只卵。子午赫刺螨(Hmeridianus)幼螨或第一若螨均在产出的卵内发育,其第一个胚胎后期即是第二若螨。缩减发育期可以降低幼期死亡率,首先是胚胎化期以细胞营养方式,即以卵黄为营养,减少饿死机会,减少摄食过程遭到宿生或其它掠食者吞食等危险机会;其次各幼期对于干燥和其他不良环境抵抗力弱,胚胎化也可减少死亡。革螨生活史已有不少报道,19种革螨各期发育时间列于表3-7。

二、食 性

革螨基本上可分为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两个类型。营自由生活者为掠食和腐食螨;营寄生生活者,可分专性血食、兼性血食和体内寄生。分述如下:

1. 掠食和腐食 自由生活螨类,螯肢一般粗壮,齿发达,用来捕捉、钳碎捕获物,足也粗壮,并有距或粗刺,协助捕食。有些以食小昆虫、小螨为主,兼食有机质;有些栖息于枯枝烂叶下,朽木上或土壤里,以腐败有机物为主,也食小的节肢动物。如巨螯螨科、寄螨科、囊螨科、维螨科、植绥螨科、厚厉螨科等一些螨。在畜粪或鸡粪中,常有大量家蝇巨螯螨,能吞食蝇的幼虫,使蝇卵死亡86%~99%,成为生物防制家蝇的方法。

2. 专性血食 为寄生性革螨,螯肢剪状或细长针状,适于刺吸血液,一生均多次反复吸血。如皮刺螨科、巨刺螨科、蝠螨科、厉螨科及血革螨亚科中部分螨。例如子午赫刺螨,从卵孵出第二若螨,吸血一次者发育为雄螨;吸血二次则脱皮变为雌螨。雌螨多次(4~5次)吸血,吸饱后才产卵,不存在发育营养协调和生殖营养协调规律。鸡皮刺螨嗜吸鸡及其他鸟类血,第一、第二若螨均经吸血后进行下阶段发育,存在发育营养协调规律。雌螨一次大量吸血后产卵,吸血量大产卵亦多,也存在生殖营养协调规律。柏氏禽刺螨实验室中嗜吸小白鼠、大白鼠、长爪沙鼠和豚鼠等血液;在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社鼠,麝鼩等体上检获的螨,多数也是吸了血的。在20~25℃经7~10min,当15~18℃经20~35min吸饱血,存在发育营养和生殖营养协调规律。鸡皮刺螨和柏氏禽刺螨一次吸血量可达螨本身体重的8~12倍,同时适于一次大量吸血,其形态上亦有变化,表现为体表几丁质骨化区缩小,自由区增大。

3. 兼性血食 自由生活向寄生生活、掠食向血食的过渡类型。各种革螨向血食过渡程度不一,食性较广,取食频繁,既可刺吸宿主血液和组织液,又可食游离血、血干,有的还可掠食昆虫,或吃动物性废物和有机质。这类革螨如厉螨科,它们能否叮刺吸血是能否传病的生物学基础。

从兼性血食革螨资料,进一步证明关于革螨寄生于陆生脊椎动物是由掠食逐渐向寄生生活过渡的观点。从流行病学看,兼性血食革螨有下列4种方式获得和传播病原体的可能:①自宿主得到病原体,经叮咬传给脊椎动物;②从脊椎动物得到病原体,当被其他脊椎动物所食时而传播;③从外界环境中得到病原体,当叮咬时传播给脊椎动物;④从外界环境中得到病原体,当被其他动物所食而传播。

4. 体内寄生、专性吸食  腔道寄生革螨,如鼻刺螨科Rhinonyssidae寄生于鸟类鼻腔内;内刺螨科Entonyssidae寄生于蛇的呼吸道。内寄生革螨以寄主的血液或体液为食。肺刺螨属、鼻刺螨属、中刺螨属的革螨,螯肢较细,显然不能穿过粘膜,但在螨的消化道发现有宿主的红细胞和上皮细胞,证明能吸食。曾有人观察到中刺螨属的Mesonyssus gerschi由第一对足爪帮助钻刺而吸血;Mhirsutus刺进粘膜不深而食粘膜表面,证明也是由爪来帮助钻孔的;鼻刺螨Rhinonyssuscolymbicola第一对足爪较小,但强度弯曲,也可深刺鼻粘膜而血食。其他种鼻刺螨,爪为刃斧形,能切开鼻粘膜,第一若螨取食,其第一对爪发达,并且第一对足有感觉小丘,可嗅到取食部位和食物性质,第二若螨则无爪而不食。有人用电镜研究寄生于猴肺粘膜的猴肺刺螨,指出能食粘膜的衰退细胞和表面分泌物,能消化宿主的红细胞,有时在螨体中发现病毒样颗粒。

三、寿命与耐饿力

革螨的寿命和耐饿力较长是巢穴寄生型革螨的特性,如茅舍血厉螨在足够湿度(90%~100%RH)下,20~25℃第一若螨与第二若螨平均耐饿11~11.5d,雌螨耐饿力强,平均11wk,最长20wk;温度低耐饿力更强,15~20℃平均耐饿12wk,最长22wk;5~15℃平均耐饿15wk,最长25wk。20~25℃下雌螨寿命混合营养活120~220d,只给血食活120~187d。

    厩真厉螨给血食于18~22℃有50%的螨活5个月,10%螨活到8个半月。耐饿力在4~9℃为1.5d,3~4℃最长为340d,18~22℃为110d,23~26℃为86d。实验室观察,雌螨在4℃冰箱中50%耐饿14wk,最长56wk,20℃下50%螨耐饿5wk,最长20wk(孟阳春1982)。此螨在5~10℃下20只螨平均耐饿177.5d,25~30℃16只螨平均耐饿52.9d,34~36℃下仍可活1个月之久。本螨寿命5~10℃下很长,20~25℃可活半年以上,25~30℃下8只螨平均活109d (湖北省卫生防疫站等1975)。

格氏血厉螨在适湿适温下耐饿约2个半月,在冬季低温3~4 ℃可达9~10个月。实验观察在20℃足够湿度下,50%雌螨耐饿10wk,最长16wk,在4℃下50%螨耐饿36wk,最长76wk以上 (孟阳春1982)。

鸡皮刺螨在无食环境中,在6~12月份,温度10~32.7℃间,可活33wk,25 ℃ RH 80%能活9个月。平时在鸡体刺吸血液仅1~2h,然后均在鸡舍缝隙中隐居。柏氏禽刺螨于20~25℃寿命大部分可活5~6个月,最长9个月,耐饿30~49d,15~20℃耐饿119~141d。长血厉螨18~25℃足够湿度下耐饿最长者221d,大多于30d后死亡,雌螨长期饥饿后不取食,渐失去取食能力。按步血革螨等一些血革螨的寿命活到9个月。

有些革螨似属于从巢穴寄生向体表寄生的过渡型,如黄鼠血革螨在冰箱中耐饿80d,20~25℃可活40~50d。巢搜血革螨与前者相似。

鼠颚毛厉螨的寿命于30℃90%RH时,8只雌螨活25~74.9d,平均39.9d;72只雄螨活17~75.7d,平均44.9d。在20℃足够湿度下多数耐饿存活2~4wk,最长84 d;4℃下饥饿螨多数在1wk内死亡,最长28d。巴氏阳厉螨在饱和湿度,2~4 ℃雌螨可活105d,18~20℃活70d。子午赫刺螨20~25℃雌螨耐饿35~40d,5~10℃耐饿4个月。雄螨20~25℃耐饿20~25d,5~10℃耐饿2个月。裴氏厉螨实验室饲以家蝇碎组织,雌螨平均活75.5d,雄螨活72.5d。

体表寄生型则与上述巢穴型革螨截然相反,寿命较短,耐饿力较差。如林禽刺螨整个生活史均在鸡体上完成,经常吸血,当置于适温适湿试管中,无食条件下雌螨只活3wk,不超过4wk。毒厉螨在30℃ 81%RH下,雌螨寿命为61~69d,平均78.8d,雄螨为57~76d。第一若螨耐饿6~7 d,第二若螨7~12d,雌螨为7~8 d。在25℃100%RH下,本螨平均耐饿17d,最长23d;30℃平均耐饿11d,最长15d;35℃平均耐饿7d,最长11d。

自由生活型的寿命和耐饿力也很短,如埋异肢螨雌螨寿命只有9~10d,幼螨的耐饿力平均4d,最长l1d;第一若螨平均6d,最长21d;雌螨平均6d,最长7d。钝绥螨雌螨寿命为23.8d。 

   巢穴寄生型和过渡型革螨的寿命和耐饿力较强,起保存疫源地的作用。如淡黄赫刺螨、鼷鼠赫刺螨两种螨,能较长时期(75d)保存森林脑炎病毒,并从动物传给动物。实验证明鼷鼠赫刺螨吸血感染土拉伦菌后,细菌在螨体保存期限与温度有关,在18~20℃保存20~30d,在4~6℃保存达93d。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五、 交配、受精与繁殖力

各种革螨的交配方式大体相似,雌雄两性在成熟后24h内进行交配。但有的革螨如鼠颚毛厉螨在第二若螨刚发育为成螨时进行交配。体表高度角化色泽较深的老龄螨,未见到交配现象。交配过程大致可分3个阶段:①交配前期:开始时1只雄螨一直跟着1只雌螨爬行,接着雄螨第1对足搭在雌螨背上,大约搭在背毛D4~D5和I1之间,到一定时候,雄螨爬到雌螨背上,并用足拨雌螨背部,有烦躁不安表现;②交配期:雄螨从雌螨的后缘或侧缘转到腹面,两性腹对腹抱在一起,前后方向一致,雄螨用足抱住雌螨躯体,这时雌螨仍然带着雄螨爬行,由于雌螨比雄螨大,用立体显微镜观察,似乎是1只大而厚的螨,往往不易看清雌螨腹下的雄螨;③交配后期:一般交配2~3min后,雌雄两性即分开离去。

革螨主要有两种受精方法:一种叫纳精(tocospermy) ,雄螨用导精趾把精包从雄生殖孔转移到雌生殖孔而受精。转移精包的方法,大多用螯肢,少数可用须肢和足I。螯肢把精包颈部抓握在两螯鞘之间,或由动肢的导精孔(spermatotreme)转移精包。雌螨阴道背壁呈不同程度的骨化,形成内殖器(endogynum),大概起容纳精包作用,通常有一个很发达的受精器(receptaculum)。

另一种叫足纳精(podospermy) ,是大多数革螨的受精方法。精液通过与卵巢相联的受精器官米氏器的外生殖器—— 环管口(solenostome)而进入雌螨体内。环管口有2个,位于躯体两侧足Ⅲ的足盘腔各1个,偶尔位于近基节Ⅳ,或在转节Ⅲ或股节Ⅲ上。雄螨把精包夹在两螯肢间,带到雌螨环管口,导精趾把精液送进环管口,精液不从雌孔而由足窝米氏器管口进入体内,故名足纳精。足纳精型雌螨的生殖孔仅产卵,不受精。精液从小囊经精液管通至卵巢。有些革螨的贮精囊,其功能为贮藏精液。米氏器可能代表改良的基节腺。Michael(1982)观察到该小囊及其分支有内渗透和外渗透作用,血食性皮刺螨还具有内渗透压和贮藏水分功能。

革螨大多具有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如格氏血厉螨、茅舍血厉螨、鼠颚毛厉螨、毒厉螨、裴氏厉螨、中心血厉螨、半膜血厉螨等,都观察到有孤雌生殖现象,多数革螨孤雌生殖所产的子代为雄螨。但巴氏阳厉螨、埋异肢螨未见孤雌生殖现象。       

 六、细胞遗传

   60年代以来,革螨细胞遗传研究发展较快,已扩展到生化遗传、生态遗传、群体遗传和分子遗传等领域。下面讨论进展较快的四个方面:染色体、分带、生殖方式和性别决定。

1.染色体 1982年国内发表第一篇革螨染色体的文章。迄今巳记载10科94种革螨的核型(karyotype),其中我国报道10种(表3-8)。革螨染色体的数目自3~18条不等,绝大多数革螨的核型为单二倍体(haplodiploid),即雄螨为单倍体(n),雌螨为二倍体(2n)。目前所知革螨的染色体为单着丝粒,根据着丝粒位置或臂指数不同,可分为中、亚中、亚端和端着丝粒,依次叫等臂、异臂、头臂和单臂染色体,着丝粒指数(短臂/全长)分别≤50%,37.5%,25%和12.5%;臂指数 (长臂/短臂)依次≥1.0%,1.7%,3.0%和7~∝。

2.分带  细胞遗传在革螨的遗传改良、生物防治和遗传工程等技术中的应用,分带研究已引起国内外蜱螨学和遗传学工作者的关注。Hoy(1985)在有关革螨遗传论著中指出,现代细胞学技术,例如C分带和G分带尚未进行详细研究。苏州医学院(1986)通过改进制片、染色,建立了蜱螨染色体C带方法,开展了G带、R带和Q带研究。分带研究在蜱螨亚纲中首报成功,蜱螨细胞遗传研究从常规核型提高到分带水平;光镜与扫描电镜相结合,蜱螨染色体研究从显微水平提高到亚显微水平。

3.生殖方式  分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和父系染色体组丢失。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又叫单性生殖,是未受精卵发育的个体,即由雌配子产生胚胎,雄配子没有加入。革螨的自然孤雌生殖有:

(1)产雄孤雌生殖(arrhenotoky)未受精卵发育为单倍体的雄性个体,受精卵发育为二倍体雌性个体。产雄孤雌生殖在革螨股中并不是偶尔发生的现象,在一些种上分类阶元(属、亚科、科),如巨螯螨科、巨刺螨科和厉螨科,是普遍的、主要的生殖类型。以柏氏禽刺螨为例,其细胞遗传机制如图3-16所示。卵子发生为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而精子发生为发育不全减数分裂。后者精原细胞经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单极纺锤体,染色体不分裂,数目不减半,基本上为有丝分裂性质,第二次成熟分裂是正常的有丝分裂,它与通常的减数分裂不同,不产生4个而只有2个精细胞。

(2)产雌孤雌生殖(thelytoky ):未受精卵全部发育为雌螨,雄螨可能不存在,雌雄两性一般都是二倍体,因此与亲代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如簇毛巨螯螨(Macrocheles peniclliger)和刺毛巨螯螨(Mpeniculatus)为专性产雌孤雌生殖,另6种巨螯螨仅见有雌螨。

(3)雌核发育(gynogenesis) 需要精子(激素)的刺激而使卵子活化的孤雌生殖,精核未加入。应指出,雌核发育必须与雄螨交配后才能产卵。

关于产两性孤雌生殖(deuterotoky)尚需证实。

从生物学角度看,孤雌生殖有利于繁殖后代,固定基因,保持复杂的异质结合体及杂种优势。从医学和防制角度看,对保存、扩散和扩大疫源地起一定作用,在开展性外激索速向干扰交配治虫,不育剂治虫研究时,必须考虑到孤雌生殖螨种是不适宜的。

父系染色体组丢失(paternal genome loss,简称PGL,Bull,1983),又叫类单倍体(Parahaploidy) 。类单倍体的定义(Harti & Brown,1970)是:合子生殖的种,雄性只遗传母套染色体,父套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被排除或异染色质化。雄性后代来源于受精卵,但并不传递父系染色体组。PGL与产雄孤雌生殖的区别如表3-11。

关于PGL仅对植绥螨中的西方后绥伦螨(Metaseiulus occidentalis)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在22℃卵期大约4d,全部卵的发育必须是雌雄配子的有性生殖,故产后6~24h的早期卵,胚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都是二倍体,2n=6,24~48h的卵,大约一半卵为二倍体,经有丝分裂发育为雌螨,另一半卵发育为雄螨。中期(metaphase)有6条染色体,中期前后似乎发生染色体配对,形成3单位类似减数分裂双线期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各3条,分两套,一叫H套,着色深,嗜碱性,收缩多;一叫E套,着色浅,嗜酸性,收缩少。后期(anaphase),3H和3E分开,收缩仍不同,细胞质未见分裂,H套可能是雄性亲代3条染色体,似乎从细胞排除了,染色体数目减半,成为单倍体,n=3。末期(telophase),E套染色体解除收缩,恢复间期(interphase)核形态。雄螨可能只遗传雌性亲代E套3条染色体。其它植绥螨,以前认为是产雄孤雌生殖,也可能是PGL。

60年代以前,认为植绥螨和鸡皮刺螨是有性生殖,因为当时用人工隔离饲养法观察,未交配的雌螨不产卵。Hansell等(1964)发现植绥螨为单二倍体核型,Wysoki等(1968)进一步指出,产雄孤雌生殖发生在相当多的植绥螨中。以后又认为鸡皮刺螨属于单二倍体雌核发育。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细胞遗传学进一步证明为类单倍体或PGL。综上所述,植绥螨和鸡皮刺螨的生殖方式,大致经历了有性生殖→产雄孤雌生殖→雌核发育→PGL等认识过程。  

4.性别决定  细胞遗传学认为,性别决定的内因,取决于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组合情况。蜱类和高等动物,包括人类,由特殊分化的性染色体,如XX-XY,ZZ-ZW等性别决定系统。革螨缺乏待殊分化的性染色体,其性别一般由核型单倍体、二倍体所决定,即雄螨为单倍体,雌螨为二倍体;雄螨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雌螨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就性别遗传而言,革螨的整套染色体,好比高等动物的性染色体。

七、生化分析

用同工酶进行蜱、螨分类和遗传变异研究,已引起蜱螨学者关注。Cicolani等(1981)用淀粉凝胶电泳研究两种革螨光滑巨螯螨(Macrocheles glaber)和全光滑巨螯螨(M. perglaber),该两螨在形态特征上常不易鉴别,凝胶电泳发现α-磷酸甘油脱氢酶(α-Gpdh )和谷草转氨酶(GOT)具种特异性,从而说明这两种巨螯螨是独立的种。

同工酶的检测方法有电泳法、免疫化学法、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动力学分析法等。同工酶检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但通常所用的电泳法易受缓冲液的表面活性、电流、电压、温度、pH以及样品用变性剂处理,都可引起酶蛋白构像变化,而出现额外的区带。酶还可以与核酸、核苷酸、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物及某些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故电泳速率、离子交换层析、耐热性、动力学参数等,都不能作为鉴定同工酶的依据。免疫化学法不受各种假象或矫作物的影响,是鉴定同工酶的可靠方法。如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综合检测、综合分析,其结果更满意。

第四节  革螨的生态学

一、生态类型

革螨是从自由生活向寄生生活过渡的一大类螨。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一些革螨生态的研究和分类意见可分为5个生态类型。生态分型对比较寄生虫学的研究,阐明与人类及传病的关系,防制害螨和利用益螨都颇有意义。

   二、理化因素的影响

1. 温度  革螨不耐热,活动与温度有关,不同螨种适应的温度不同。蛇刺螨(Ophionyssus natricis)喜在20~23℃处停息,高于低于此温度则逃避或行动不正常。其活动速度随温度(30~40℃范围内)增高而加快,超过40℃,速度大大降低,45~50℃则昏迷,50~55℃经5秒钟全部死亡。

寄生于哺乳动物的革螨,适应温度比寄生于蛇类的高。毒厉螨喜欢在23~35℃处停息;裴氏厉螨则选22.4~24.8℃范围。寄生于鸟类的螨,适应温度更高,如鸡皮刺螨,体外用鸟皮膜喂食的最适温度为40~41℃。

大多数革螨整年活动,但有明显繁殖高峰季节。其季节消长除温度因素外,还取决于宿主活动变化、宿主巢穴微小气候条件、宿主在巢穴居留久暂等。秋冬型如格氏血厉螨、耶氏厉螨,螨密度一般在9月以后逐渐增高,10-11月出现高峰。柏氏禽刺螨呈春末夏初和秋冬双峰型。

2. 湿度  革螨一般喜湿,对干燥耐受性很差。如毒厉螨、厩真厉螨、鼠颚毛厉螨、茅舍阳厉螨、巢搜血革螨,RH均以90%以上最适合。据报道,雌性毒厉螨在25℃时,RH分别为53%、73%、93%,每周喂血或有色水1~3次,证明93%RH最适宜。鼠颚毛厉螨在30℃时,80%RH幼虫死亡率73.5%;当90%RH,其死亡率降低至29.4%。巴氏阳厉螨成螨在50%~70%RH时,活1.4d;80%RH活53d;95~100%RH则活76d。茅舍阳厉螨以90%~100%RH为适宜,雌螨平均活60d以上,对低湿耐受性很差,75%,60%,40%,20%和0%RH,分别平均存活19.3d,18.9d,4.8d,2.8d和1.8d;其若螨最适RH为100%,平均活28d,若螨对低湿更不耐受,在90%,75%,60%,40%,29%和0%RH下,依次活6d,2.5d,1.7d,1.7d,1.4d和1d。柏氏禽刺螨在室温20~25℃,光照4 lux条件下,用33% ~92%RH阶梯选择结果,偏好85% ~92 %RH高湿环境,饥饿和产卵后的雌螨,更加偏向高湿,但对低湿耐受性较强,RH在90%,75%,6o%,40%,20%和0%,依次活21.8d,19.2d,12.1d,9.4d,7d和5.2d。巢搜血革螨喜湿,对干燥耐受力很差, 95%,75%,60%,40%RH,依次活17.8d,3.2d,1.1d,1.1d。森林地区棕背窝巢的革螨,如厩真厉螨、巢仿血革螨、脂刺血革螨、按步血革螨等均喜高湿,其窝草含水量达69.4%。仓鼠赫刺螨对干有一定耐受,饲养在20~25℃下,50%~60% RH繁殖很好。寄生于鼠、的血红异皮螨也耐低湿。寄生于鸟类的革螨一般均较耐低湿,如林禽刺螨以75.5%~80%RH为最适宜,在53%以下易于死亡,当98%RH时亦易死亡。革螨卵一般均喜高湿,如林禽刺螨卵在30℃下,20%、40%、60%、80%和100%RH,平均孵出率依次在为74.2 %、83%、 93.3%、95.7%和94.4%。在湿试管饲养革螨过程中,螨卵多产于RH100%最高的一端。

革螨虽喜湿,但不适宜在水中生活。

3. 光照  革螨一般喜停留于黑暗环境,与自然界鼠巢等环境相仿。柏氏禽刺螨在照度30~1500 lux范围,分成8个阶梯选择,结果饱食和产卵期雌螨呈现明显的负趋光性,有35.2%的螨选择了照度最低的30 lux,但随着产卵过程的结束及饥饿的开始,负趋光性逐渐减弱。螨不选择介于4320~6950Å波长间8种有色光。在 41℃和高湿下,放进小白鼠,螨均不主动趋向。当室温21℃和85%RH,光照0 lux条件下,宿主对饥饿雌螨具有吸引力。螨的爬行活动不受光照影响,一张白纸半边在电灯光下,另半边遮住灯光,格氏血厉螨的爬行活动在有光和无光两边相同。在背光处、日光下和电灯光下,不同温度分别观察10分钟,格氏血厉螨的爬行方向基本相同,绝大多数螨绕圈爬行,少数螨爬行方向不规则(马立名,1987)。

4. 化学刺激 实验观察鼠颚毛厉螨对室内空气、CO2、人呼气、人呼气加Ba(OH)2(以除去其中的CO2)的反应,结果螨对人呼气刺激最活跃,有61 %螨趋向,43%趋向CO2,4%趋向室内空气;用未稀释的人呼气给螨,则100%趋向,当用Ba (OH) 2除去CO2的人呼气,螨则无趋向。因此人呼气中的CO2是螨趋向性的重要因素。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革螨种类

据Krantz(1978)的分类系统,革螨股的皮刺螨总科,包括14个科。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寄生性革螨主要是厉螨科、巨刺螨科和皮刺螨科3个科。

一、厉螨科Laelapidae Berlese,1892

螯肢多为钳状,少数剪状,具齿或不具齿;口下板毛3对,后2对并排;须肢跗节爪一般分2叉;背板1块,覆盖背面大部分;生殖腹板大小不一,滴水状、囊状或其他形状;气门沟伸至基节Ⅲ前;三胸板发达,叉丝分2叉;胸板上一般具3对刚毛;足没有后跗节;雄螨大多为全腹板;螯钳一般演变为导精趾。

毒厉螨Laelaps echidninus Berlese,1887, Acari  Myr. Scorp.Ital.39no 1.

异名:毒棘厉螨Echinolaelaps echidninus Strandtmann et Mitchell,1963, Pacific Insects 5:547.

2.血厉螨属Haemolaelaps  Berlese ,1910,Redia  6:261.

异名:阳厉螨属Androlaelaps  Berlese, 1903

中型螨,骨化较强。雌螨螯钳具齿,胸板宽大于长,后缘常内凹。生殖腹板具1对刚毛。各足基节无刺状刚毛,足l股节没有与周围不同的长刚毛,各足不粗壮,均具1对爪。雄螨通常为全腹板,少数种类肛板分离。

格氏血厉螨Haemolaelaps (Laelaps) glasgowi  Ewing, 1925,Proc. Entom.Soc. Washington, 27: 1-7.

异名:Haemolaelaps microti Oudemans,1026;Haemolaelaps morhrae Oudemans,1028;Haemolaelaps scalopi  Keegan, 1946;Androlaelaps glasgowi或A.fahrenholi  Berlese,1911。

与疾病的关系:①HFRS:早在40年代,前苏联曾从姬鼠体上采到的格氏血厉螨等革螨,研磨悬液,注射“志愿者”后,引起典型症状,确定了该螨能保持病原体达一年之久,并能传给后代。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格氏血厉螨与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关。该螨季节消长与发病曲线基本一致,可通过正常黑线姬鼠、小白鼠及人体完整皮肤叮刺,吸取血液和组织液,在鼠与鼠间传播病毒,主要起保存和扩大疫源地作用。南京军区医研所曾做动物传播试验,将人工感染的格氏血厉螨,经5d和12d后,分别叮咬健康黑线姬鼠,用FA检测,发现阳性。②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实验证明,本螨不仅可自然带毒,实验感染和动物传播试验亦获成功,格氏血厉螨可作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媒介。③森林脑炎:曾从该螨分离到病毒。④北亚蜱媒斑点热:前苏联南部滨海岛上,从疫源地田鼠巢穴中,收集的格氏血厉螨与另一种混合螨分离出该立克次体(R. sibirica)。⑤Q热:用格氏血厉螨做Q热立克次体动物传播试验成功。⑥土拉伦菌病:前苏联曾从该螨分离出4株土拉伦菌,并有长期保菌能力,让感染革螨叮咬大白鼠,可传播土拉伦菌病,该作者根据本螨的生物学特性,认为是土拉伦菌病自然疫源地内啮齿类之间的传播者。⑦可叮咬人体引起皮炎。

3.真厉螨属Eulaelaps  Berlese,1903,Redia 1:299.  

本属螨体密布刚毛,螯钳具齿,气门板宽阔,雌螨足后板极大,三角形。生殖腹板在足IV基节后显著膨大。肛板三角形,宽大于长。雄螨全腹板在基节IV后也显著膨大。

厩真厉螨Eulaelaps stabularis Koch ,1836, Deutsch.Crust.Myriap.und Arachn.,Heft  4:13.

与疾病的关系:①HFRS:南京军区医研所做动物传播试验,将人工感染病毒的厩真厉螨,经5d后,叮咬黑线姬鼠,用FA检测,发现阳性。苏州医学院将人工感染病毒的厩真厉螨,饲养8d后研磨悬液,接种2-3日龄小白鼠乳鼠,用IFA检测,结果4/4阳性;后又接种细胞培养,亦分离出HFRS病毒。②森林脑炎:前苏联鞑靼自治共和国境内,曾从厩真厉螨体内分离出病毒,是自然带毒的实例。有些学者用10%森林脑炎鼠脑乳剂,加入脱纤维血液,喂养厩真厉螨,结果证明病毒在革螨体内不能繁殖,但厩真厉螨比所试的其他几种革螨保毒时间较长,可达18天。③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前苏联学者证明,革螨为其媒介,曾从厩真厉螨分离出病毒,用该螨作传播试验亦获成功。④Q热:实验证明,本螨可经吸血得到立克次体,并可经叮刺传播给其它动物。⑤土拉伦菌病:有人曾从含有厩真厉螨的混合革螨组中分离出土拉伦杆菌。

二、巨刺螨科 Macronyssidae Oudemans,1936

 我国已记录巨刺螨属(Macronyssus)、肪刺螨属(Steatonyssus )、肤刺螨属(Pellonyssus) 、浆刺螨属(Ichoronyssus)、蛇刺螨属(Ophionyssus)和禽刺螨属6个属。

禽刺螨属Ornithonyssus  Sambon,1928, AnnTropMed.Parasitol.22:105.

 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Leiognathus) baeoti  Hirst,1913, Bull. Ent. Res. 4:119.

与疾病的关系:①皮炎:柏氏禽刺螨是引起螨性皮炎的主要螨种之一,有关报道很多。苏州医学院动物房两次发生大量柏氏禽刺螨,叮咬饲养人员。本螨在鼠类多的纱厂、毛纺厂、居户、宿舍、火车上可侵袭人群。②HFRS:柏氏禽刺螨可作为家鼠型和实验动物型HFRS病毒的传播媒介和保毒宿主,在鼠与鼠间传播病毒,起保存和扩大疫源地作用,也可能是鼠-人间传播途径之一。③立克次体痘:血红异皮螨和柏氏禽刺螨是主要传播媒介,经叮咬吸血传播,并可经卵、经期传递,病原体在螨体内可保存达74d。④森林脑炎:曾用本螨叮咬病鼠,再叮健鼠,做传播试验,7组试验中4组传播成功;经卵传递试验14组,2组病毒传至下一代;经变态传递试验10组,有3组前期若螨经2次脱皮,病毒传至成螨,但病毒量较少,动物一般不发病,而可产生免疫。⑤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本螨能从病鼠体上得到病毒,并能传给健鼠。⑥地方性斑疹伤寒:曾从本螨分离出莫氏立克次体(R . mooseri ),并可实验感染动物,可经卵传递。⑦Q热:雌螨能保存Q热立克次体达6个月,在死螨体内可保存一年之久,用豚鼠做传播试验成功,立克次体可经卵传递2代。⑧钩端螺旋体病,在本螨体内的无黄疸性钩端螺旋体,可存活25d之久,并能经叮刺传播给豚鼠。⑨蜱媒回归热:螺旋体在本螨体内存活33d,并能经卵传递。⑩鼠疫:有人用本螨叮咬病鼠,结果27%螨受染,鼠疫杆菌在螨体内可大量繁殖,并可保菌61~72d。此外土拉伦菌可实验感染此螨,并可经卵、经期传递,保存细菌达12~18个月;本螨还可作动物丝虫拟棉鼠丝虫Litomosoides carinii和L. galizai的传播媒介和保虫宿主。

三、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  Kolenati,1859

皮刺满属Dermanyssus  Duges,1834,AnnSci.NatZool.1:18.

体型中等大小。雌螨体表有明显线纹,螯肢细长,刺针状,螯钳很细小,第2节远比第1节长;背板一块,覆盖背部一半以.上;胸板桥拱形,宽显著大于长,具1~2对刚毛;生殖腹板末端钝圆。雄螨全腹板,在基节VI后缘水平线处有一横纹,但不分割成两块。寄生于鸟类。

鸡皮刺螨Dermanyssus (Acarus) gallinae  De Geer, 1778, Memoires pour servur aI’histoire des Insectes 7:111.

异名: Pulex gallinae  Redi,1 674

与疾病的关系:①皮炎:是革螨叮咬人体引起皮炎的常见螨种,国外早在1933年就有记录。国内金大雄和李贵真(1952)报告一例身体各部被螨叮刺而起红疹。本病与饲养家及住宅附近的麻窝有关,鸽子离巢后,螨处于饥饿状态,侵人更甚。屋檐下的麻雀窝,温湿度适宜,螨大量繁殖,当饥饿时,可大量侵袭人类。②圣路易脑炎:曾从野外与鸡巢收集的鸡皮刺螨,均分离出圣路易脑炎病毒,用感染性螨悬液注射到雏鸡与小白鼠体内,可发生感染,并分离出病毒。有人用感染性螨叮咬鸡体,使鸡感染并获得病原体,病毒在螨体内保存达6个月之久。有人指出,圣路易脑炎病毒自然界的媒介有两类:一类是革螨 ,病毒能经卵、经变态传递,起保存病毒作用;另一类是蚊子,从鸟体获得病毒,然后又传给其他脊椎动物,包括人类。但也有人否认鸡皮刺螨作为主要保毒者,经卵传递补充试验也未获成功。③西方马脑炎:美国曾在此病流行期间,从鸡皮刺螨分离出病毒,认为本螨自然情况下,偶尔可以感染病毒,但流行病学上并无多大关系。④东方马脑炎:蚊子为媒介。曾从一组鸡皮刺螨分离出病毒,经反复试验,认为革螨在该病毒传播上不起重要作用。⑤森林脑炎:曾用鸡皮刺螨进行吸毒试验,结果2组螨感染了病毒,但经过4d后,就不能查出病毒,显然在螨体内没有繁殖。⑥乙型脑炎:曾在日本东京地区,用3组鸡皮刺螨分离病毒,结果均为阴性。⑦Q热:有人用感染豚鼠喂养鸡皮刺螨,从感染1~12d内均可使螨感染,但一般多在第4~5d。将感染10~15d的螨,叮咬健康豚鼠,出现典型的Q热病症。⑧北亚蜱媒斑点热:曾从该螨分离出病原体R.sibirica。 ⑨地方性斑疹伤寒:从含该螨的混合螨组中分离出R.mooseri。⑩锥虫:可在鸡皮刺螨体内发育,并传给鸟类,鸡皮刺螨可能是鸟类锥虫的媒介。此外,本螨可通过叮刺获得、保存、传播鸡螺旋体;动物实验证明,该螨不能传播也不能长期保存弓形虫。

第六节革螨与疾病的关系

从本世纪40年代起,革螨与疾病的关系才被重视,半个世纪来做了大量工作。由于革螨分布广,数量大,可反复吸血,具有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学基础。寄生型革螨在啮齿类、哺乳类、鸟类体上和巢穴中,有的起媒介作用,有的还可经期传递和经卵传递病原体;巢穴型革螨耐饿力强,对某些人畜共患病起保存和扩大疫源地作用;自由生活或兼性血食型革螨,可污染仓贮食品、药品,危害人类健康;体内寄生型革螨,可寄生宿主腔道而致肺螨病等;专性血食和兼性血食型革螨,可侵袭叮刺人群,不仅引起螨性皮炎,还可以传播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关于革螨与疾病的资料,综合列于表3-13。

一、革螨性皮炎

由于革螨的叮咬吸血和组织液而引起人们发生皮炎的事例,已有很多报道。引起皮炎的革螨主要有:

1. 鸡皮刺螨(Dermanyssus gallinae)  本螨叮咬人体与广泛饲养家禽及住宅附近的鸟窝有关。1952年金大雄和李贵真报告天津市曾有被鸡皮刺螨叮咬的病例,在衣服上获得吃饱血的此螨。Williams (1958)曾报道此螨由鸽棚引入住宅,侵袭人体,在床铺上有压死该螨的痕迹,并在螨肠内发现有哺乳动物的红细胞。Berndt(1952)观察到屋檐下的麻雀窝内往往繁殖该螨,在适当气候条件下,又遇到饥饿时,即可引起该螨的强烈活动与迁移,并大量侵袭人类。吴颖(1964)报告了上海四家,几乎每家全体成员都被鸡皮刺螨叮咬,除两家的螨系由邻居传来外,其余两家都养鸡,而且在鸡身上或鸡窝都找到了大量的鸡皮刺螨,一例睡的草席上发现大量此螨,并且被叮刺严重的二例患者身上也找到了同样的螨。被叮咬的15例均有皮肤损伤、奇痒,其中7例发生周身症状,血清呈外裴氏反应阳性,认为有传播立克次体病的可能性。

2. 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 该螨为世界性分布。美国得克萨斯州在一次该螨袭击中,患皮炎者达200名。前苏联远东某工厂曾因该螨大量繁殖,叮咬了一大批工人,该厂不得不停工进行处理。1960年苏州的苏纶纱厂内的皮辊车间有10余名女工受到这种螨的侵袭。1964年与1973年在苏州医学院动物房两次发现大量此螨,并叮咬工作人员(孟阳春等1981)。田易畴等(1965)报道了面粉厂工人及家属共52人因该螨叮咬引起皮炎。1969-1972年美国加州有23家47人被该螨叮咬,在家鼠窝内发现大量此螨,该螨多发生在春季(Larson,1973)。Eichler等(1973)报道德国农村木制房屋中,柏氏禽刺螨叮咬人,成为大害,引起严重皮炎。山西临汾纺织厂发生两次该螨叮咬的皮炎,多在整经落纱工段,发病率60.2%,车间温度22~23℃、湿度96%RH,适于螨的繁殖(曹希亮等1980)。内蒙呼和浩特动物饲养员被该螨叮咬引起密集玫瑰丘疹样皮炎。毛纺厂28名工人发生同样皮炎,身上和更衣箱均找到该螨(孙昌秀1983)。沈阳1982年5月末在居民处发现26人被该螨叮咬引起皮炎(孙业芸1984)。1985年7月辽宁省某厂针织车间发生一起皮炎,122人中69例发病,从患者身上织物及库房均找到该螨(许恕中等1988)。

顾以铭(1980)报道该螨袭人四起:① 1962年9月一职工在瘙痒的脚趾间采得革螨,经鉴定为柏氏禽刺螨。② 1963年5月在儿科病房自一患儿体上采得柏氏禽刺螨,经灭螨后,瘙痒和皮炎消失。③ 1978年9月一职工全家4人均感腰股、颈胸、腋窝等处奇痒,并有针头大小红色丘疹,检获螨类为柏氏禽刺螨。④ 1980年6月动物房饲养兔子体表发现革螨寄生,所有饲养人员全受侵袭,经鉴定为此螨。冯心亮(1987)报道河南省扶沟县4-7月间对三个乡随机访问了40户204人,皮炎发病者161人占78.92%,患者身上查到吸饱血的柏氏禽刺螨。此外,他们还查了16条被褥,其中12条带螨,共捕获697只螨;在捕获的27只褐家鼠中有26只带该螨,共捕获799只柏氏禽刺螨。孙宝业报道(1993)辽宁省的本溪、辽阳、朝阳、营口和沈阳等市先后发生10多起柏氏禽刺螨叮咬人群造成皮炎暴发流行。经现场采集标本鉴定,鼠种为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人体携带和游离的螨虫均是寄生在褐家鼠体上的柏氏禽刺螨。

3. 囊禽刺螨(Ornithonyssus bursa)  该螨分布于较暖的地区。该螨能叮咬人,当人们从鸡窝捕捉鸡时,能迅速转移到人体,引起严重的骚扰,发生奇痒。1974年江苏某师院农场家禽饲养组人员接触孵蛋的母鸡后,两手和身上发生瘙痒,抽查两只孵蛋的母鸡,捡到千余只这种螨,而鸡窝中则有上万只螨,因孵鸡的高温更适此螨大量繁殖(孟阳春等1981)。1979年5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医生全家三人,在头面部、前胸、腋窝、臂肘、腰腿部感到瘙痒数日,有红疹和抓痕,收集螨数十只,经鉴定为囊禽刺螨(顾以铭1980)。1982年5~7月间衡阳医学院有人发生瘙痒与皮疹,在墙上检获麻雀窝内大量囊禽刺螨(高隆生1989)。

4.茅舍血厉螨(Haemolaelaps casalis)  荷兰曾观察到住屋有四起茅舍血厉螨大量侵袭人群。1965年曾发现用稻草新盖营房,有此螨从棚顶落下,不少战士被叮咬(孟阳春等1981)。1984年7~8月延吉市纺织厂皮炎流行,220名工人中165人患病,以搬运棉花及棉花加工的工人患病最多,在患者体表、衣服及棉花包上查获大量此螨(吴海林等1986)。

革螨性皮炎的发病部位:林士德等(1985)对257例柏氏禽刺螨皮炎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叮咬以腰部为主,其次为胸、腋下、上臂、腹股沟、膝、四肢及皮肤较嫩的部位。鸡皮刺螨叮咬的部位以腰周、下腹部、颈部、腋窝为主,胸背部、窝、阴部等次之(夏立照等,1976,1984)。婴幼儿周身均可见到皮疹。皮肤被咬伤后局部发红,有疹块,小的似米粒,大的成片犹如分币。通常呈红色丘疹、丘疱疹、水泡,间有红斑或风团样损害。有的皮疹顶端可化脓,系丘疹中心咬痕感染造成。多数表现为丘疹性荨麻疹样损害,由黄豆至指甲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疱疹。革螨性皮炎的多数病人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个别病人可出现头昏、头痛、畏寒、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发生结膜充血、哮喘等现象。血检白细胞增高尤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明显,可出现蛋白尿。病程最短4天,长者达60天,通常在1周内即可痊愈。少数病人丘疹抓破后有继发感染,愈后留有暂时性浅表色素沉着。

革螨性皮炎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可用2%薄荷、15%炉甘石洗剂、5%樟脑酒精、20%蛇床子酒精、氟氢可的松霜等。少数皮疹严重者,可先用10%硫磺氧化软膏外搽,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用15%炉甘石洗剂,同时配合抗菌治疗。

个别皮疹广泛、瘙痒严重者,可给予扑而敏、扑敏宁、苯海拉明等,必要时以5%葡萄糖氯化钙静脉注射。发现有其他并发症者,给予适当处理。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朝鲜被称为朝鲜出血热(Koreanhemorrhagic fever,KHF);在前苏联被称为出血热肾病肾炎(hemorrhagicnephroso-nephritis);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称为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aepidemica,NE);日本和中国称此病为肾综合征出血热。随着本病病原学研究的进展,认为上述不同名称的疾病都是有同一种病毒或由一种抗原性相同的病毒引起的。为此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一次病毒性出血热工作会议上统一命名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本病主要有发热,出血倾向、肾脏损害三大症状,主要病变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1.病原学  1976年李镐汪和李平佑从啮齿类宿主——黑线姬鼠的肺分离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我国于1982年宋干、杭长寿等、严玉辰等,分别成功地分离到温和型和经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而洪涛等首次以特异性的免疫酶超薄切片技术在电镜下发现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细胞内形态,后来又在早期病人血清及单核细胞内分离到病毒;并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大白鼠肺原代细胞作病毒传代获得成功。而后日本、前苏联等国家也先后分离到该病毒。这一病原学研究的突破大大促进了出血热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

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外面有一双层单位膜包裹着,由比较疏松颗粒性线状结构的内浆所组成,表面有突起,平均直径为122nm(波动范围在78~210nm之间,一般比布尼亚病毒的90~110nm为大)。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时,产生大量特殊的包涵体,有三种形状即丝状或丝状颗粒包涵体、松散颗粒包涵体、致密包涵体,这在一般布尼亚病毒中是少见的。

病毒的基因组为负性单链分节段的RNA,含大(L)、中(M)和小(S)3个不同的片段,分子量分别为2.2~3.6×106,1.4~1.9×106和0.6~0.75×106道尔顿。3个片段的3’末端前面的核苷酸序列固定,均为AUCAUCAUCUG。

病毒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中浮密度为(1.16~1.17)g/ml,在氯化铯中约为(1.20~1.21)g/ml。病毒对脂溶剂很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都能将病毒灭活,碘酒、酒精等常用消毒剂也能灭活病毒,但对热有一定的抵抗力,4~20℃时相对稳定,37℃以上则易被灭活,而56℃加温1小时,100℃加热1分钟和用紫外线照射都能很快灭活病毒,但仍可保留其抗原性。在Ph5.0以下也可使之灭活。

从血清学方面证实出血热病毒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无关,与已知布尼亚病毒科的4个属病毒也无血清学关系。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宿主来源的病毒株的抗原性分析,发现亚洲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包括朝鲜出血热和前苏联远东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与欧洲地区的流行性肾病患者的免疫学荧光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1992年Lee H W报告,对从病人和动物的分离物中的病毒进行血清分型,认为至少有6~7个型。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主要属于黑线姬鼠型和褐家鼠型,免疫荧光反应不能直接区分这两个血清型,但交叉中和、交叉阻断试验均可查见它们之间有明显的抗原差异。

鼠类为主要的传染源。黑线姬鼠为亚洲地区重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白鼠为实验动物型出血热的传染源。在欧洲已查明欧洲棕背为流行性肾病的主要传染源。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潜存在多种动物体内,我国已查出50余种动物自然携带出血热病毒,见表 3-14,但多数属偶然携带。传播途径:见表3-15.

关于螨媒传播HFRS问题,1942年日本,1956年的苏联曾先后报告分别将从鼠体采集的耶氏厉螨(Laelapsjettmari)和格氏血厉螨、巢搜血革螨(Haemogamasus nidi)、淡黄赫刺螨(Hirstionyssus isabellinus)制成悬液注入人体后引起HFRS。

目前对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近年针对出血热免疫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处理原则是“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注意抓好重症病人及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在这方面强调早期预防性治疗。因为早治疗和早期预防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早期应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免疫抑制剂及转移因子,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poly IC和植物血凝素等)和中药黄芪等增强细胞免疫药物。近年来,湖北医学院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合作应用病毒唑(ribavirin)治疗出血热早期病人,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最重要的是应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

1.灭鼠  ①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实行责任制;②推广“一役达标”的 经验,即: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使在短期内达标,然后转入正常性的巩固工作;③主要使用缓效灭鼠剂;④投毒时要求:在较大范围内、全面、同时投毒,投饵量要足,以覆盖率、到位率和保留率作为考核投毒质量的指标;⑤坚持监测,发动群众报鼠情,有鼠就灭。经灭鼠后鼠密度和HFRS的关键性措施:“大面积,药物为主,交替用药,反复灭”是灭鼠的有效方法;只要将鼠密度常年控制在1%以下,就能有效控制HFRS的流行。

2.搞好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和干燥,尽可能不住在厨房、仓库内。做好食品卫生、食品消毒和食品贮藏等工作。进行有效的药物灭螨工作。

3.个人卫生  在流行地区秋收时,应将衣服的袖口、领口和裤管扎紧,防止螨类进入衣裤。使用驱避剂也能有效地防止螨类侵袭。

4.监测  在全国范围设立监测点,进行HFRS的流行病学监测,得到如下结果:①野鼠型患者病后抗体持续时间比家鼠型患者长;②黑线姬鼠在4月和12月份带毒率较高,褐家鼠4月份带毒率较高,且褐家鼠带毒率一般较黑线姬鼠高;③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成年鼠均比幼年鼠带毒率高;④灭鼠可以控制发病,其中家鼠型疫区比野鼠型和混合型疫区较易控制;⑤主要宿主动物密度和带毒率乘积(简称带毒指数)可作为人群发病率预测的主要指标;⑥HFRS流行病学监测指标应包括:主要宿主动物构成比、密度、带毒率和抗体阳性率,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和发病率共6项。

本病的疫苗仍在研制中。目前由于缺少合适的动物模型,碍了疫苗研制的进展。从感染细胞培养(地鼠肾细胞和沙鼠肾细胞)和大白鼠和小白鼠乳脑组织制备的灭活疫苗已经动物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并且能有效诱导抗体反应,小量人群试用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灭活疫苗安全有效。

HFRS流行病学方面虽已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除主要宿主鼠种外,其他带毒动物的流行病学作用;不同条件下,野鼠型、家鼠型HFRS在鼠间、鼠人间的主要和次要传播途径;革螨、恙螨对传病给人的媒介作用;自然疫源地的形成、演变及其控制策略;有效控制当前疫情发展的策略和有效措施;疫苗的研制、使用和评价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三、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russian spring summer encephalitis)主要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曾从格氏血厉螨、巢栖血革螨、鸡皮刺螨、蛭状皮刺螨、厉螨、杜氏鼠刺螨等10多种革螨中分离出自然携带的病毒。我国从长白山林区的革螨中分离出一株自然感染的森林脑炎病毒(陈国仕等,1979)。实验证明,用含森林脑炎病毒的鼠脑悬液血液喂饲革螨,病毒在厩真刺螨体内保存了18天;在淡黄赫刺螨体内,可保存病毒达75天以上,并可把病毒从受感染动物传播给正常动物。在新西伯利亚森林脑炎疫区,硬蜱经处理已消灭,从野生小哺乳动物和革螨……格氏血厉螨、按步血革螨分离到几株森林脑炎病毒,认为巢穴寄生革螨对该病毒的循环和保存起一定作用。革螨和本病毒的循环,可能主要是非流行的秋冬季,此时硬蜱已消失,兼性血食革螨完成循环和保毒作用。用柏氏禽刺螨做动物传播试验成功,并能经期传递和经卵传递,但该螨传递病毒量较小,动物一般不发病,而可产生免疫力。

四、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choriomeningitis,LCM)简称淋巴脉络膜炎。淋巴脉络膜炎是人和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的病毒病,是由一种沙粒病毒属的淋巴脉络膜炎病毒引起的,本病的临床表现为流感样或脑膜炎、脑脊髓炎样感染到急性致死性脑膜脑脊髓炎

1.病原学  淋巴脉络膜炎的病原因子是由Littie在1933年研究圣路易脑炎的暴发流行时发现的。一例怀疑为圣路易脑炎的病人死亡后的脑组织接种猴以后发现了一种原先不知道的病毒。暂时定为实验性淋巴细胞性脉络膜炎病毒。究竟本病毒是原来存在于猴中的还是由人组织中来的没能确定。不久以后其他人又分别从人和小鼠组织中分离出淋巴脉络膜炎病毒。三个小组分离的病毒在1935年经血清学证实是相似的。当时定的名称被以后研究该病毒的研究工作者所接受。

淋巴脉络膜炎病毒是沙粒病毒属的代表。病毒呈多形性,直径在50~300nm之间,含有不定数目的直径20~30nm的电子稠密的颗粒,被认为是核糖体。本组病毒的名称是根据这些颗粒(沙粒样)而定的。病毒增殖时主要从胞浆膜出芽。

虽然多种途径都可传播,吸入或粘膜接触病毒可能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没有见到从人到人的传播。但如感染者的尿或呼出的飞沫中有病毒,传播也是可能的,因此应注意防止。

人或动物患淋巴脉络膜炎时没有特殊疗法。感染动物应杀死和很好处理,不使其成为病毒扩散的来源。病人可用对症治疗。病人不需要隔离,抗菌素或磺胺药对本病无任何作用。头痛病人经腰穿或服水杨酸制剂后可望缓解,但腰穿不能作为治疗措施。颅内压显著增高时可应用高渗葡萄糖或其他水剂静脉注射。

如果发现有疾病流行,必须弄清传播来源,如果有感染的野生啮齿动物群落,则应采取适当的灭鼠措施。如果流行起源于实验室的动物群落,则应将这样的群落全部处理掉,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没有淋巴脉络膜炎病毒的动物群替代。商品动物饲养场的动物群如有感染,也应如此处理。两者都应确定病毒引入的来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立克次体痘(Rickettsialpox)也称疱疹性立克次体病(Vesicular rickettsiosis)或称国立植物园斑疹热(Kew gardens spottedfever)。该病由血红异皮螨(Allodermanyssus sanguineus)传播的螨立克次体(Rickettsiaakari)病原引起的。其临床特点为发热、背部和全身肌痛、斑丘疹、水痘、全身淋巴结肿大。

    该病原体螨立克次体,用美蓝、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但以姬姆萨氏染色可着色,呈红色双球菌或双杆菌状,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可同时在宿主细胞的胞质及胞核内生长繁殖。补体结合试验证明,螨立克次体与斑疹热组其他疾病的病原体如斑疹热立克次体及康纳氏立克次体存在交叉免疫反应,但可经过洗涤的立克次体悬液制成特异性抗原加以区别。

    本病多见于美国东北部、此外前苏联的乌克兰南部及南非也有本病存在。从朝鲜捕获的东方田鼠中曾找到螨立克次体。调查发现我国某地区人群中对螨立克次体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反应者达26.6%(41/154),提示我国存在本病。

    患者局部产生的原发病灶,其外观与恙虫病原发病灶颇相似。起初为一质硬的红色丘疹,渐成为直径0.5~1.5cm的浅表溃疡,表面有褐色焦痂覆盖,周围有红晕,直径可达2.5cm。镜下可见真皮层炎性细胞浸润,与恙虫病的原发病灶相比,多形核细胞的浸润较局限而浅表,结缔组织无退行性变,血管病变较轻。血管周围有许多肥大细胞浸润。疱疹是本病的特点,水泡部位的上皮细胞有空泡形成,其下的真皮有多形核细胞及少许迷散单核细胞浸润,基底上皮细胞一般无损害。因疱疹浅表,愈后不留瘢痕。

    本病的潜伏期为10~24d。一般于被感染性鼠螨咬后7~10d,在叮咬处出现原发灶……红色丘疹,引起淋巴结肿大。其后丘疹渐增大,直径可达1.0~1.5cm。经5~10d后发病,出现全身症状,骤起寒战、发热、出汗、头痛、背痛、乏力、畏光等症状,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并有压痛。体温开始时较低,逐渐升高,每天波动于36.7~40℃之间,晨间可略低。病初一般有背痛和全身肌肉痛,且几乎所有病例都有前额或后脑部疼痛,少数病人可有脾脏肿大。

常在发病同时或2~4d后,出现特征性皮疹:开始为斑丘疹,稀疏红色,数量多少不等,可散在或分布全身。一般最先见于臂、腿、腹、背、胸等部位,偶可见于口腔粘膜,而手掌与足底很少发疹。数日后丘疹中央形成一水泡,直径2~8mm,后逐渐干缩形成痂皮,最后脱落,不留瘢痕。

发热及全身症状一般持续7~10d后消退,严重病例病程稍长。轻症病例疱疹维持2~3d,严重病例可达10d。皮肤的原发病灶持续3~4周渐愈。本病预后良好,无任何并发症或后遗症。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未见再次感染者。

六、Q热

一些革螨能参与Q热自然疫源地病原体的循环,在Q热疫源地从不同生态型革螨中多次分离出自然感染的贝氏立克次体,从巢穴寄生型兼性吸血者茅舍血厉螨和东北血革螨分离出病原体,从巢穴寄生型专性吸血者鸡皮刺螨、血异皮刺螨中分离出病原体,从经常性体表寄生型麻雀皮刺螨(D. passerina)、旅游肪刺螨(Steatonyssusviator)、仓鼠赫刺螨和耶氏厉螨也多次分离出病原体。

七、北亚蜱媒斑点热

北亚蜱媒斑点热(North-Asian tick-born typhus)病原体的贮存宿主与传播媒介是纳氏革螨(Dermacentor nuttalli)及森林革螨(D. silviarium)。在前苏联许多疫源地中,曾从啮齿动物及巢穴中所采到的革螨中分离出立克次体(R. sibirica),从东高加索阿尔泰鼢鼠采到的鼢鼠赫刺螨(H. miospalacis)与从仓鼠赫刺螨及膺盾螨属(Nothrholaspis)的一种革螨中,均曾分离出病原体。在前苏联南部滨海岛上疫源地,曾从远东田鼠及其巢中搜集的格氏血厉螨与淡黄赫刺螨的混合组均分离到病原体。其他一些学者也曾从一些革螨(未定型)中分离出这种立克次体(见张宗葆1965)(有关内容参见第二章蜱与疾病)。

八、土拉伦菌病

从1939年起就开始研究革螨对土拉伦菌的自然感染,从革螨分离出土拉伦菌的已有40组试验。从经常性体表寄生型革螨:采自水的鼠厉螨和两栖上厉螨(Hypcrlaelaps amphibious), 从姬鼠体上采的活跃厉螨L. hilaris),麝鼠身上采的多刺厉螨和体上采的厉螨(L. cletrionomydis)以及其巢穴的鼷鼠赫刺螨分离出病原体。同样也从巢穴寄生型兼性吸血者格氏血厉螨中分离出,1951年在疫源地有水窝中的格氏血厉螨分离出4株细菌。后来又从达呼血革螨(H. dauricus)分离出3株,即格氏血厉螨、赛氏血革螨各分离出一株。另外还从一些未定种的混合革螨中分离出病原体。

九、其他

圣路易脑炎(St.Louis encephalitis)是由圣路易脑炎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头痛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防制方面,进行宣教,防蚊,防螨,防止被媒介叮咬,对所有怀疑圣路易脑炎的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查。用小鸡或麻雀进行圣路易脑炎病毒的血清学监测。

人感染的地方性斑疹伤寒是有病原体鼠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 mooseri)的鼠蚤粪便落到粘膜或破损的皮肤上而发生的。试验曾证明柏氏禽刺螨在动物www.med126.com/sanji/体上饲养时能获得感染,并能经此螨的叮咬而将病原体传播给健康动物。Dove进一步证明了当大白鼠被感染性柏氏禽刺螨叮咬后的几天内,就能产生败血症。这时鼠体的寄生螨在不同的变态期均能获得感染机会。我国刘伟通(1949)亦曾从柏氏禽刺螨分离出此种病原体,但又指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在螨体内繁殖与贮存的时间能否与蚤一样,是一个问题。前苏联学者在调查黑海疫源地时,曾从家鼠身上采到柏氏禽刺螨及毒棘厉螨,并分离出病原体。柏氏禽刺螨对此种病原体有经卵传递与经变态传递的能力。

第七节  革螨控制

一、化学防制

有机磷杀虫剂如倍硫磷、敌敌畏、杀螟松、马拉松、喹恶硫磷、杀扑磷等30余种,杀灭革螨效果颇佳。氨基甲酸脂类如混灭威、害扑威、巴沙等也有较好效果。合成菊酯类如溴氰菊酯,0.1g/m2剂量,革螨100%击倒,但复苏率高达87%,不宜单独使用。杀螨剂如打尼克、环丙螨脂,杀革螨效果不佳。有机氯类如二二三、林丹、毒杀酚、艾氏剂、狄氏剂均无杀螨作用,实验时将革螨埋在有机氯类药物中,照常爬出。发育抑制剂苏脲,对格氏血厉螨无效。故有机磷类是杀灭革螨高效、价廉的首选药物。药物对革螨的毒杀效果参见表3-16。

二、改造环境与物理防制

改造革螨的孳生场所,这是治本措施。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孳生地,保持室内清洁干燥,清除鼠巢、鸡窝、鸽窝、燕窝及草堆中的革螨,防制野鼠窜入室内,不要在住宅内饲养家禽,如发现禽巢有革螨,可用药物灭螨。

革螨对热和干燥抵抗力差,60℃经5~10min即死,热力灭螨效果很好,对铺床垫定期暴晒,是防螨灭螨的有效方法。

三、个人防护

接触鼠螨的工作、如捕鼠、做实验、水利工程的民工等,应做好防鼠灭螨工作。睡高铺不睡地铺;穿“五紧”防护服,即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脚口;可用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脂(DMP)、避蚊胺(EDTA)、四氢喹啉、驱蚊酊等。将驱避剂药带系在手腕、脚腕、床脚,或涂于鞋口、衣服开口处,防螨侵袭,直接涂肤有效3~7h,药带用后密闭保存可保持药效数周。

第八节  研究技术

一、饲养方法

1. 大量饲养   即人工巢穴法,用8~10L大玻璃缸做人工巢穴,使螨大量繁殖。如柏氏禽刺螨、茅舍血厉螨、格氏血厉螨、鼠颚毛厉螨、毒厉螨、厩真厉螨等均可用此法,即缸最下层置细沙约4cm高,其上置木屑、稻草、竹花等(或缸内只放10~15层滤纸),沿缸壁加水使砂潮湿,保持缸内湿度,缸内放一小白鼠(饲养毒厉螨放大白鼠)供血食,鼠颈上需套硬纸或X光片领枷,防鼠搔螨或吃螨。对兼性血食螨,每周另加2次游离血于载片或玻璃纸上,并给以虫类食物,如蚊、蝇组织和活粉螨等。为防螨逸出,在缸口围有浸有驱避剂DMP的布带防护,上盖以铁纱缸盖,以防鼠逃出。缸放在盛有水的搪瓷盘中,饲养于20~30℃的恒温室或地下室。

Owen(1956)用薄金属板盒饲养,大小为38×38×38cm3,底上放一层木屑混以活性炭10~12.5cm高,保持湿度,其上放一张0.6cm孔径的金属纱,以免宿主弄乱木屑层,盒中放大白鼠、棉垫、食物和水,盒顶盖以1.3cm孔径的金属网纱,防鼠逃出,保持通气良好,在此条件下,毒厉螨大量繁殖,并可用吸螨器取螨。

Козлова(1959)饲养厩真厉螨用口径25cm高23cm的干燥器,下层放蒸馏水,上下层间隔以金属网,网上放一层棉花,一层泥土,以保持足够湿度。其中放螨,同时放燕麦、萝卜等,使粉螨和线虫繁殖,作为厩真厉螨的食料,防护同上。

Еропов(1969)饲养大量仓鼠赫刺螨,其人工巢穴由胶合板制成上下两箱,下面大小为25cm×25cm×25cm的巢室,上层箱20cm×40cm×25cm,为鼠的饲养室,箱顶有1.5cm孔供通气用,两箱中间有8cm×8cm孔相通,隔以白铁皮和闸门,巢内放5~6只幼鼠和1只母鼠(长尾黄鼠),上室放牛奶、蔬菜、青草,并每天清理,温度保持20~25℃,湿度50%~60%RH,放100只螨,2wk后可繁殖数千只,过冬可将巢内容物装于白布袋,浸湿放于冷处或4℃冰箱。

2. 中量饲养  王敦清(1965)报告饲养鼠颚毛厉螨和苏州医学院实验室经常应用于饲养多种革螨的方法。用高8.5cm、中部内径8 cm、口径6.5 cm(或大一号)的玻璃圆筒马灯罩,筒底用石膏(或石膏、炭粉混合),加水适量制成厚度为0.8~1.0cm的硬底,适于吸收水分,保持一定湿度。筒口围以有驱避剂的松紧带圈,防螨逸出。可根据螨种,给以血膜、昆虫组织或乳鼠。将饲养瓶放于盛有细砂的搪瓷盘内,砂内含适量水分。砂盘外再套一稍大的盛有清水的搪瓷盘,以防螨逃逸,可置于温箱、温室调节适宜温度。上海寄研所用塑料筒代替马灯罩,盖以尼龙绢纱小窗的塑料盖,饲养柏氏禽刺螨。

这种中量饲养方法可用来集体饲养自然界的革螨,也是作为实验进行繁殖革螨的装置,这种装置易于取螨放螨,易于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便于分种、分期和计数。用于试验前和试验中短期存放革螨。

3. 小量饲养  一般用湿饲养管法,即用普通管装约1/4冷开水,再将脱脂棉卷紧塞入水中;棉花上依次放消毒细砂,薄层棉花和2~3层滤纸,使滤纸潮湿,管中垂直放折成直角的滤纸1条,供螨栖息活动;管口加棉塞,管内保持足够湿度。

还可用玻璃筒作石膏底,管侧有特制的小窗孔,用尼龙绢扎好,保持通气良好,以减少发霉和螨的死亡,玻璃筒放于湿砂盘中,保持足够湿度。

王敦清(1965)用直径2.5cm高4.5cm玻璃管,管底用石膏炭粉作硬底,管外口包防蚊油纱布圈,防螨爬出。

Owen(1965)饲养毒厉螨用5cm长直径1cm的玻璃管,两端开口处各放一块绸布,用6mm长橡管包好,放于干燥器中,器内下层盛饱和硫酸铵溶液,保持81%RH,置30℃温箱中。

对兼性血食革螨,可用玻璃纸涂血膜和以昆虫组织、粉螨等喂食,还可补充蚯蚓小块组织和蚤的幼虫,对专性血食螨,则需用活动物喂血或人工皮膜喂血。

小量饲养法用于仔细观察生活史、营养、交配、繁殖,以及作各种试验,观察方便,可直接在双目解剖镜下观察,携带方便,平时可置于恒温箱中,为革螨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此外,农业螨类钝绥螨的人工繁殖是在培养皿内放泡沫塑料,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加清水使泡沫充分吸水,膜上放4张浸透白蜡的具叠痕的纸,4张纸自下而上依次渐小,每纸上有圆形小孔数个,便于螨上下活动,每纸间放少许棉絮供螨产卵,以沾糖液的小棉球及花粉为螨的食料。

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1. 采集

(1)宿主体:革螨的宿主非常广泛,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类、爬虫类及昆虫等。采集时应根据不同宿主、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小哺乳动物要分别放入白布袋内,扎紧袋口,以免革螨逸出,放搪瓷盘内,外套以盛水的大搪瓷盘作防护。检查袋内革螨,用水湿过的小毛笔轻挑螨体取螨,切忌用镊子夹取螨体以防损伤(可用有弹性软镊子取螨)。体毛中的革螨可用洗手刷或篦子梳刷。寄生于鸟鼻腔内的革螨或用小剪剪开鼻腔,将鼻粘液轻轻刮下,或用棉签插入鼻道,将鼻粘液放入清水盘中检螨。采集昆虫体表的革螨,常将昆虫投入已加热的70%酒精中杀死和固定后检螨。

(2)动物巢穴和外界环境:动物巢穴中的革螨,无论种类、数量、虫期、生态均较宿主体上的多而复杂。采集标本时,将巢穴内容物(窝草、粪土、杂物等)都收集到白布袋中,扎紧袋口并标签。自由生活型革螨常栖息于枯枝烂叶下、稻草堆、住屋尘土、仓贮下层、粪堆等,按不同采集地点,分别存放于白布袋里,附上标签及编号。

收集革螨最好用电热集螨器方法,原理是利用热、干燥和光驱使革螨爬到集螨器下端的收集管里。如无集螨器或少量标本,则可放于搪瓷盘内用长镊子或解剖针逐一拨动被检物,同上法取螨,同样也要检查布袋中的螨。

采到的革螨一般可直接放入70%酒精中保存,若用加热约70℃的70%~80%酒精固定活螨或先用热水约70℃烫一下再放酒精中固定,则可使螨体附肢伸直,制成的标本美观且有利于鉴定。如需活螨则可直接挑入大型、中型或小型饲养器中饲养或观察。

2. 玻片标本制作

(1)封固液配制:封固液有多种,较常用的是霍氏液(Hoyer’s solution):

 配方  蒸馏水  50g水合氯醛 200g

阿拉伯胶   30g甘油 20g

 制作   按上述比例,①将阿拉伯胶倒入烧杯内;②加蒸馏水,边注入边搅拌,直到阿拉伯胶溶解;③水浴加热,约40~50℃;④加入水合氯醛,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⑤加入甘油;⑥抽气过滤。

(2)玻片标本制作步骤如下:①取出保存于70%酒精里的标本,用蒸馏水轻洗。②用5%NaOH或KOH溶液浸泡。根据虫体几丁质骨化程度不用,浸泡时间可从几小时到12~24h,至螨的体色呈黄色为止。③用蒸馏水洗2~3次,把碱充分洗净。④取一张洁净载玻片,滴上2~3滴封固液,将标本放入,在双目立体显微镜下,用细针轻轻将螨体上的杂物清除。⑤再取一张载玻片,滴几滴封固液,然后将上述标本移入。用细针拨动,使之沉底,摆正姿势,头朝前,腹面向上,各足伸展。如同样标本则另一只背面向上。⑥轻轻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上稍稍加热,使螨体伸展。然后倒转玻片,使螨头朝后,贴上标签。⑦放入45℃的烤箱内烘干,一般约5~6天即可。

有些革螨如鸡皮刺螨、柏氏禽刺螨,腹内往往有很多血,影响鉴定。因此尽可能采集未吸血的个体,或放饲养管中饲养至血消化完,如不得已,则用细针穿刺背腹交界处,盖上盖玻片,用小镊子轻轻一压,将腹内的血挤出。

有些玻片标本,数年后可能干裂,虫体看不清,可重作。将玻片斜立于盛有热水(约70~80℃)的烧杯内,浸泡若干小时,直至封固液溶化,盖玻片和虫体自然滑落(切勿强揭),然后重新装片。

如稀有标本,为能在同一标本上观察背、腹面的构造,可采用标本套代替玻片封制标本。

三、染色体研究技术

1. 革螨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玻璃纸压片法

(1)取早期胚组织革螨卵,置于洁净的载玻片或盖玻片上。

(2)覆盖1cm2左右玻璃纸,玻璃纸预先浸于45%冰醋酸水溶液中数分钟。

(3)击破卵壳,使胚细胞铺展,静置2~3min。

(4)压片:在玻璃纸上再覆盖一片吸水滤纸,用拇指均匀用力压片。

(5)固定:滴加甲醇—冰醋酸(3:1)或96%酒精,反复固定3~5 min。

(6)染色:翻转玻璃纸,用pH7.0的0.01mol/L磷酸缓冲液稀释的5%Giemsa液染色30 min。

(7)水淋洗,待干、镜检、摄影。

如螨卵较多,采用气干法制片,效果更佳。

2.C分带——BSG法

(1)取新鲜制备尚未染色的染色体标本,置于0.2N  HCl中室温下处理5 min。

(2)将标本浸入预热至50~60℃的5%Ba(OH)2水溶液中10 min,取出用热蒸馏水洗3次。

(3)于60℃的2×SSC(氯化钠17.54g,枸缘酸钠8.82g,蒸馏水加至1000ml)溶液中处理1h,水洗。

(4)用5%Giemsa液(同前)染色30~60 min。水洗、待干、镜检。着丝粒区呈深紫红色,染色体其他部位呈浅红色。

3. G分带——GTG法

(1)取片龄1周以上的染色体标本,置于65℃恒温烘烤4~8h。

(2)将标本放入预温至37~38℃的0.05%胰蛋白酶(Difco)溶液中30s左右(胰酶用无钙镁Hank’s液或校正pH的生理盐水配制),取出后立即用蒸馏水冲洗。

(3)用5% Giemsa液(同前)染色30 min。淋洗、待干、镜检。

4. 染色体扫描电镜标本制备

(1)取盖玻片上的染色体标本(染色前后均可),在光镜下于核型周围作2mm直径标记,浸于0.01mol/L  PBS液(pH7.2,下同)中1h;

(2)2.5%戊二醛(PBS稀液)中预固定1h,PBS淋洗;

(3)1%锇酸(PBS配制)浸透固定1h,蒸馏水淋洗;

(4)2%鞣酸或饱和二氨基硫脲(thiocarbohydrazide,TCH)水溶液中浸5 min,PBS淋洗3次;(3)与(4)两步再重复处理两次;

(5)再用1%锇酸处理10 min,蒸馏水淋洗3次;

(6)依次于30%,50%,75%,90%,95%和无水乙醇脱水

(7)用玻璃刀切成约5mm×5mm样本,置于离子溅射仪中喷金镀膜;

(8)扫描电镜观察、摄影、加速电压20kV,样本倾斜角30º。先找到标记,再仔细寻找染色体(图3.28)

5. 60COγ线诱发革螨染色体畸变 目的:利用辐照诱发革螨不育、变异乃至杀灭害螨,为辐照防螨治螨、遗传变异及遗传改良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如下:

   (1)辐照:用60Co源辐照雌性成螨,剂量为1~50krad,剂量率为0.5~2krad/ min。

   (2)染色体标本制备:取辐照后40 min至48h的螨卵,放在盖玻片上,覆盖一层1cm2左右湿玻璃纸,压破卵壳,轻轻加压30s左右,然后滴加0.45%枸橼酸钠液低渗10~15 min,用3:1甲醇-冰醋酸混合液固定30 min,Giemea染色。对照雌螨不辐照,余同实验组。

   (3)畸变识别与分析:参考国际上公认的染色体畸变标准,把细胞学显微镜下可识别的革螨染色体畸变分为裂隙、断片、微小体、粉碎化、环形染色体和多倍体。畸变中的断片为一次击中产物,计数为1;微小体、环行染色体为二次击中产物,计数为2,其余不计入总断裂中。

 畸变率(%)=畸变数/观察细胞×100

 畸变细胞率(%)=畸变细胞数/观察细胞×100

 断裂率(%)=总断裂数/观察细胞×100

(4)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以上海真厉螨染色体辐照致畸变为例,在一定剂量(1~50krad)范围内,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畸变率与辐照剂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P<0.025配合曲线回归方程为Y=3.37lg(X+1)(见图3.29)。相关指数R2=0.985,表明该曲线配合拟合度良好。

四、同工酶、蛋白质、糖和脂分析

    采用生化技术研究革螨,国外仅见Cicolani等(1981)用淀粉凝胶电泳研究两种巨螯螨同工酶于革螨分类上。国内陈春生、孟阳春(1987,1988),李贵生、孟阳春(1989)研究了6种革螨。

⒈ 革螨匀浆制备  取雌性成螨,实验前放于湿饲养管内置25℃饥饿7d,使之排除肠内容物。取30只螨放入微型匀浆器,在水浴中磨碎。盘状电泳匀浆缓冲液的配方:0.2mol/L的Tris25ml,0.1N HCl45ml,Triton X-100 0.5ml,加蒸馏水至100ml,pH 7.0。用于等电聚焦电泳的匀浆研磨液则用蒸馏水。用于盘状电泳的匀浆4 000rpm离心15 min;用于等电聚焦电泳的匀浆则离心40 min,取上清夜电泳。

2. 蛋白质浓度测定 用75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OD280nm和OD260nm值后,根据Warbury公式计算,并稀释至每毫升含蛋白质2mg备用。   蛋白浓度(mg/ml)=1.45OD280-0.74OD280

3. 电泳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采用7.5%分离胶,2.5%浓缩胶,电极缓冲液为Tris-Gly体系(pH=8.3)。电泳管0.6cm×8cm,将制备好的凝胶管垂直插入上槽孔内。

 吸收革螨匀浆上清夜20μl,加于浓缩胶上面,加40g/100ml的蔗糖液1滴代替样品胶,再加1滴0.01%溴酚蓝作示踪染料。电泳时每支胶条电流浓缩胶为1 mA,分离胶为2 mA。当示踪染料泳动至凝胶管底部约1cm处停止通电。泳动距离约7cm。

(2)等电聚焦电泳(IEF):用LKB-2177多用电泳仪及薄层聚丙酰胺毛细管凝胶模具。凝胶溶液的配方:29.1%丙烯酰胺2.4ml,0.9%N,N′-甲叉双丙烯酰胺2.4ml,pH3.5~10(4~6.5)Ampholine1.0ml,蒸馏水6.5ml,3%过硫酸胺0.5 ml,四甲基乙二胺(TEMED)20μl。电泳条件:pH3.5~10时,电极液为1mol/ L H3PO4,阴极电极液为1mol/ L NaOH,温度10℃,电压1500V,电流50mA,电功率30W,电泳时间为1.5h。pH4~6.5时,阳极电极液为0.1mol/ L谷氨酸加0.5mol/ L H3PO4,负极电极液为0.1mol/ Lβ-丙氨酸,温度10℃,电压2000V,电流50mA,电功率为25W,电泳时间为2.5h。加样量为15μl ,聚焦后,用凝胶表面微型符合pH电极测25,依次数据描绘pH梯度曲线。

4. 染色

(1)酯酶(EST)同工酶染色:取40mg α-乙酸奈酯,用4ml 丙酮溶解,加40ml 0.1mol/ L pH6.4磷酸缓冲液和40mg重氮坚固蓝RR(Fast blue RR),待坚固蓝完全溶解后置染液于平皿内,将电泳毕后取出的凝胶,立即转至染色液中,置37 ℃水浴中30 min,移入7%冰醋酸脱色。

(2)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染色:取110mg/ml苹果酸溶液(用NaOH调至中性)2.5ml,氰化钾溶液0.01 mol/ L 1.0ml,NAD(辅酶Ⅰ)0.01 mol/ L  0.25ml,氯化硝基四氮唑蓝(50mg/ml)0.25ml, N-甲基酚嗪硫酸盐(1.6mg/ml)0.25ml,0.01 mol/ L pH8.0Tris-HCL液15.75ml。将以上溶液混合即为染液,其他步骤同酯酶同工酶,但染色时间需4h。

(3)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染色:取0.5 mol/ L乳酸钠10ml,0.1%N-甲基酚嗪硫酸盐2ml,0.3%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10ml ,NAD25mg,蒸馏水28ml,以上溶液混合后染色,其他步骤同酯酶同工酶,但染色时间需2~3h 。

(4)蛋白质染色:①固定液:取57.5g三氯醋酸加17.25g磺基水杨酸溶解在蒸馏水中,再补足蒸馏水至500ml。②脱色液:将500ml乙醇和160ml冰醋酸混合,加蒸馏水至2000ml。③染色液:460mg考玛斯亮蓝R 250加入400ml脱色液中即成。④保存液:甘油40ml用脱色液稀释至400ml。

电泳毕立即将凝胶放入固定液中固定30~60 min。弃去固定液,用脱色液洗凝胶5 min,然后在 60℃ 下于染色液内染色10 min,再用脱色液脱色几次,直到背景清晰。

(5)糖染色:过碘酸Schiff(PSA)染色法:①Schiff氏染液:称取碱性复红5g溶于1000ml沸水中冷却至50℃过滤,滤液加入2N HCl 50ml和偏重亚硫酸钠10g,置于冰箱16h,次日加活性炭5g,震摇数分钟后过滤备用。②染色:电泳毕,取下凝胶,按以下步骤进行:12.5%三氯醋酸固定30 min;蒸馏水洗3次;1%过碘酸(用3%乙酸配制)处理50 min;Schiff氏液置暗处染色2h;0.5%偏重亚硫酸钠洗3次,每次几分钟;流水冲洗至背景清晰。

(6)脂染色:用耐尔氏蓝(Nile’s blue)染色法:称取耐尔氏蓝0.6g,溶于100ml 11%硫酸溶液,过滤备用。电泳后的凝胶用耐尔氏蓝染液室温染2h,再用1%硫酸溶液脱色,更换次,然后置于流水中冲洗至谱带清晰可见,立即观察,记录结果并摄影。

5. 结果处理  将盘状电泳胶条照相、绘图,并计算出同工酶带和蛋白带的Rf 值。胶条保存于7%冰醋酸中。用PAN型光密度扫描仪扫描,根据扫描峰的面积,用积分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数。

等电聚焦根据pH梯度曲线找出同工酶带和蛋白带的等电点(PI)。胶板在保存液中浸泡后用两张玻璃纸夹住,置于平板上干燥,制成透明薄层凝胶板保存。

五、游离氨基酸分析

氨基酸分析在人和哺乳动物已广泛开展,但在革螨研究中却很少见。李贵生等(1989)用DNS-CL荧光反应结合薄层析法,分析格氏血历螨,鼠颚毛厉螨和溜下盾螨,该方法灵敏度高,速度快,操作简单,且经济。

1. 样品制备  取革螨20~40只,放入盛有0.25ml双蒸水的微型组织研磨器内逐个磨碎,然后加双蒸水至1ml,制成匀浆,再经-20℃冰箱中冻融2次,每次半小时,以3 500rp m离心15 min,取上清夜0.5ml,用5%硫磺酸制成无蛋白滤液。

2. 丹磺酰化反应  取0.5ml无蛋白滤液,蒸干,用0.05~0.2mol/L Na2CO3-NaHCO3或NaHCO3,调至pH9.5~10.5,加入50mlDNS-CL丙酮溶液,置暗室室温下或黑暗处37℃水浴中,待混合液中黄色完全消失为止,然后进行第二次蒸干,备作点样之用。

3. 聚酰胺薄膜层析 

(1)点样:取一定量丙酮,溶解第二次蒸干物,用平头微量注射器,在7cm×7cm的聚酰胺薄膜左角下,距左下边1cm处点样,每次层析点样总量为5~10μl,分多次点完,并控制点样直径不超过2mm。

(2)溶剂展开: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用溶剂Ⅰ(苯:冰醋酸=9:1.7,V/V),↑,全程,第二次用溶剂Ⅱ(甲酸:水=1.5:100,V/V),→(与第一次方向垂直),全程。

(3)显影:层析结束,将薄膜吹干,直至无有机溶剂气味为止。置紫外层析灯(366nm)下显影,观察各种氨基酸的荧光层析图谱,并确定每种氨基酸的相应荧光斑点。

(4)测定氨基酸荧光层析图谱中每种氨基酸的荧光强度,推算氨基酸的含量。①用笔轻轻画出每个荧光斑点,剪下,置于3ml洗脱剂中,浸泡4h,置暗室。②检测:用日本岛津Rf-5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每种氨基酸的荧光强度。检测条件:增益10/20,狭缝10,奎宁5,室温20℃,最大激发波为360nm,最大发射波(吸收波)为510nm。计算公式:

(5)标准曲线的绘制:以5×10-11,10-10,2×10-10,3×10-10,4×10-10mol/L标准缬氨酸,分别加入1mg/ml  DNS-CL丙酮溶液1μl,2μl,4μl,6μl和8μl,进行DNS-CL化,然后同上点样层析,制成荧光大小、强度不同的荧光斑点,剪下,置3ml重蒸氯仿洗脱剂中,洗脱4h,用 Rf-510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以标准缬氨酸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

六、对流免疫电泳测定革螨的食性

本法特异性、敏感性较高,能测单个血食革螨,确定其血源,亦适用于其它小型节肢动物食性的测定。

1. 抗血清的制备  从小白鼠眼底动脉或股动脉放血,分离血清,作为抗原。选择雄性健康家兔若干只,采用足掌微量注射法,每次注射小白鼠血清02.~0.4ml,分4个足掌注射,第一次加等量福氏完全佐剂,充分混匀,每隔1~2wk注射一次;或用明矾沉淀法制备抗原,肌肉注射二次后,再做眼结膜注射。当效价达到1:20 000以上时,从兔颈动脉放血,分离血清,即为兔抗小白鼠免疫血清,保存备用。抗人和抗其它动物血清的制备,除抗原不同外,方法同上。

2. 待检抗原制备  将待检革螨用小毛笔挑于60℃左右热水中烫死,解剖镜下鉴定螨种。每只螨分别加一小滴生理盐水研磨,研磨液即为待检抗原。研磨时加水要适量,磨螨务碎,并将全部研磨液加入抗原孔中。

3. 对流免疫电泳的条件

(1)0.02mol/LpH 8.6巴比妥缓冲液:巴比妥1.106g,巴比妥钠7.006g,乳酸钙1.024g,加水至2 000ml。电泳槽缓冲液和配制琼脂用。

(2)琼脂板:于7.5cm×2.5cm载玻片上,浇注巴比妥缓冲液配制溶化的1%日本琼脂3ml。待冷却凝固后,用打孔器在琼脂板上打孔,并将孔内琼脂吸出或挑去。

(3)每张玻片分三排,可打孔9对。抗原、抗体孔直径均为0.4mm,孔距0.5cm,每孔加样10μl。

(4)电泳:将加样琼脂板放在电泳槽上,抗体孔放在阳极端,抗原孔放在阴极端。胶板两端分别用四层滤纸搭桥,一端紧贴在琼脂板上,另一端浸入电极缓冲液中。电泳时电压为10V/cm,时间为30min。泳毕即可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线;再放于湿盒中4℃12h,再次观察;将凝胶板移入搪瓷盘中,用生理盐水漂洗1~2d,每天换液2~3次,如为非特异性沉淀线,则可漂去,最后观察结果,有白色沉淀线者为阳性。

(5)如需作永久标本保存,则将胶板烘干后,用氨基黑或尼基黑染液进行染色。

七、电镜技术

1. 扫描电镜  将革螨放在蒸馏水、生理盐水或丙酮的小烧杯内,以毛笔搅动清洗,换洗三次后,置于2%戊二醛液中固定40h至15d,用pH7.4磷酸缓冲液换洗三次,再自50%乙醇逐级替代脱水,每级2~3min,然后将螨以导电胶粘附或以双面胶纸粘附于样本台上,涂金,扫描电镜观察并摄影。

2. 透射电镜  将活螨清洗后置多聚甲醛中致死,固定约1h,在解剖镜下截取需要部分, 如足跗节则置于多聚甲醛中固定12~24h,移至二甲砷酸钠缓冲液中30min,用2%琼脂包埋组织,切成1mm3小块,再置于二甲砷酸钠缓冲液中2~4h,经1%四氧化锇固定,丙酮逐级脱水,于100%丙酮-618包埋剂(1:1)中浸透1h,再于618包埋剂中浸透2h,然后包埋、切片,用枸橼酸铅染色。透射电镜观察、摄影。

八、电生理技术

孟阳春等(1984)报道用电生理技术研究革螨足Ⅰ跗节的嗅觉功能。方法如下:用眼科手术刀将足Ⅰ股节切断,以双面胶纸将足固定于载玻片上,取镀金钨丝(粗25μm)插入股节,再将跗节末端连同爪垫一起切去,断面和另一镀金钨丝紧密相对接,把载玻片上二根镀金钨丝与刺激腔体内二根银丝电极相连,交接处覆盖生理盐水棉球。插入股节的电极为参考电极,与断面相连的电极为记录电极。将跗节装置移至昆虫触角电位仪加样器喷口下,二者相距约2cm。加样前,先用直径0.5cm的圆滤纸片蘸取氨水(分析纯),含NH325%~28%,或醋酸(分析纯)放入针筒内,让其在吸有2ml空气的针筒内挥发。试验时将针头插入加样器侧孔通入气流管道中,分别将含有氨或醋酸的空气注入,并以注入单纯空气为对照。从示波器观察并记录电位变化情况。加样器空气流速为20L/h。直流前置放大器增益×100(定标两光点距离为1mV);双线示波器光点扫描速度为1s/cm(时标为1s)。

九、示踪原子法

孟阳春等(1966)研究革螨食性时应用示踪法,该法敏感性高。

选体重20g左右健康、皮肤完整的小白鼠6只,其中2只腹腔注射32P,每只注射0.5ml,含同位素相当鼠体重4μC/g;另4只注射51Cr,其剂量2只为4μC/g,2只为2μC/g。

将革螨放湿试管中饿5d以上,将注射同位素的小白鼠,用鼠尾饲血法,置于自制铁纱小笼内,使鼠体不太活动,鼠尾留于湿试管中,衔接处保护好,勿使大小便污染,让螨叮咬1d后,将螨移于小指管,置电炉上烘干。将烘干的革螨逐个排列于载片上,于暗室中夹好X光片,编号,用黑纸包扎好,放在铝饭盒中,置于干燥橱内感光。取部分含同位素的血滴及摄食该血滴的革螨,同样包扎处理,摸索曝光时间,分期冲洗,选择适当时间冲洗实验组。32P示踪者一般经7d,51Cr者经20d冲洗效果较好。分别统计显影和未显影的百分比。同时以正常革螨每种各10只作对照。

十、杀螨试验

孟阳春等(1978)设计的药膜滤纸杀螨试验方法如下:

人工巢穴分种大量饲养繁殖革螨,每次试验取同种雌性革螨50只左右。

将杀虫剂溶于分析纯丙酮(可再蒸馏两次)2ml中,配成所需浓度(相当于每平方米1%g),均匀地滴加于如图3.30的200cm2滤纸(新华1号)上(9×9cm2+8×16cm2-3×3cm2=200cm2)。将半圆形滤纸用玻璃纸粘成漏斗形,粘附于玻璃漏斗内,方形滤纸作圆锥底。放入定量革螨后,置于25℃温箱中,使螨接触药膜半小时,然后取出革螨放于饲养杯中,记录击倒螨数,再置于20℃温室内,经24h或48h记录死螨和活螨数。死亡标准是用小毛笔触动螨体亦不爬行者。试验浓度×100即为g/m2的药物剂量。对照组是用无药丙酮涂滤纸,其他同上操作。再同对照组革螨死亡率超过10%,则需重复实验。残效试验是将药膜滤纸在室温下放置一定天数后,再同样做杀螨试验。

十一、驱避试验

孟阳春等(1983)观察7种防蚊剂对革螨的驱避作用,方法如下:

革螨是人工巢穴饲养的毒厉螨、茅舍血厉螨、兵下盾螨,均用雌螨。

1. 玻璃板上的驱避试验  取宽1.2cm的白布带133cm长,均匀渗吸驱避剂药液2ml,制成药带。将药带固定于玻璃板上,围成正方形,板下衬有计数纸,纸上有mm标志,范围为25×25cm2。试验温度20℃,相对湿度60%~70%。将螨放入玻璃板中央,使螨自然爬行,观察革螨爬近药带时是否回转,并记录回转时离药带的距离,每次试验观察50只螨,每螨观察3次,观察3次后该螨即挑出。试验水洗对药带驱避作用的影响时,每天试验一次,每次试验毕即将药带在自来水中荡洗5min,置室内晾干,次日再继续试验。2. 人体上的驱避试验   将药带系于手腕上或直接涂药于手臂,试验时将螨放于手指背面,观察革螨爬近药带或涂药皮肤的转回螨数和爬过螨数,每次试验连续观察40~50只螨。

相关文章
 口腔正畸教学管理:11-12
 健康评估电子教材:肾功能检查
 妇产科学电子教案:过期妊娠,胎儿窘迫
 内科学授课教案: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内科学图片库:消化性溃疡Thumbs
 护理学基础实验指导:大量不保留灌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