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妇产科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二十二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第三节 绒毛膜癌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三节  绒毛膜癌

一、概念

1.定义: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后的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多发生在育龄妇女。

2.临床特点: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转移灶症状、HCG升高。

3.中医病名:癥瘕

二、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⑴病因

参见(参见本章第二节侵蚀性葡萄胎)内容。

⑵病理

①大体观察:大多数原发于子宫体,最常见于胎盘着床部位,子宫绒癌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呈结节状、息肉状,表面呈紫色而切面为暗红色,常伴出血、坏死及感染,质软脆,极易出血。

②镜下检查:肿瘤实质细胞由郎罕细胞、中间型细胞和合体细胞所构成,其特点有三:①三种滋养细胞恶性增生,可见原有细胞层次及器官样序列,但排列紊乱,异型明显,均可有核分裂。②瘤细胞缺乏伴生间质,也没有固有的血管。③连续切片也找不到绒毛及其退变的“鬼影”结构。

⑶转移:主要经血行播散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依次为阴道、脑、肝。

2.中医病因病机

参见侵蚀性葡萄胎

三、诊断要点

1.病史:有葡萄胎、流产、足月产或异位妊娠病史。

2.症状:持续的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少不定;继发失血性贫血;下腹胀痛或急性腹痛;感染;转移症状因部位不同而各异。

3.体征:子宫增大,柔软,形状不规则;阴道内见到紫蓝色结节,有油色和特臭的分泌物。发生远处转移时则有相应的体征。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HCG测定,病理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四、鉴别诊断

注意与妊娠物残留、侵蚀性葡萄胎相鉴别。

五、治疗

1.西医治疗

⑴化疗:

①常用药物——甲氨喋呤、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依托泊甙等。

②用药原则——I期低危病例常用单一药物治疗,I期高危病例和Ⅱ~Ⅲ期病例宜用联合化疗,Ⅳ期病例则用强烈联合化疗。

③疗效判定——在每一疗程结束后,每周测定一次血β-HCG,在每个疗程结束后18日内,血β-HCG下降至少1个对数称为有效。并结合妇科检查、B超、胸片、CT等检查。

④副反应——造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

⑤停药指征——化疗需坚持到症状及体征消失,HCG每周测定1次,连续3次正常,再巩固2~3个疗程方可停药。随访5年无复发者称为治愈。

⑵手术:全子宫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尽可能不切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育龄妇女必须切除子宫时,应考虑保留卵巢。

⑶放疗:主要用于脑转移和肺部耐药病灶的治疗。

⑷随访:治疗结束后应严密随访5年,第1年每月随访一次,第2~3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第4~5年每年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同葡萄胎,随访期www.med126.com/jianyan/间严格避孕。

2.中医治疗

参见(本章第二节侵蚀性葡萄胎)内容。

难点提示:

1.与妊娠物残留鉴别:不全流产或残存葡萄胎亦可有阴道持续性不规则出血,血或尿HCG测定亦可不正常,但含量不会太高。通过刮宫术和病理检查可区别。

2.与侵蚀性葡萄胎鉴别:两者均可有葡萄胎排空史,症状、体征和血及尿HCG含量增高等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标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本中是否有绒毛结构。有绒毛结构者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反之为绒癌。此外,葡萄胎排空后在6个月以内发生恶变者,多为侵蚀性葡萄胎;在1年以上发生恶变者,基本上为绒癌。绒癌还常继发于流产或足月产或异位妊娠之后,而侵蚀性葡萄胎完全来源于葡萄胎。

相关文章
 内科学作业习题:泌尿系统复习题
 病理生理学授课教案:肾功能衰竭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十六章 凝血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学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
 刺法灸法学电子教材:第一章
 免疫学电子教材:第十三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