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外科学:授课教案 阑尾炎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阑 尾  炎

主讲人:张玉印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1肠和阑尾

l    阑尾位于盲肠内后方,其根部在三条结肠带的汇合部。婴儿阑尾位于盲肠尖端,成人的阑尾基底部就在盲肠内后方,开口在回盲瓣下方2.5cm处,外形从婴儿呈漏斗状,成人是蚯蚓状盲管。阑尾的长短粗细不一,一般长5-7cm,直径0.5-0.7cm。最长达20cm,粗达1cm,内径0.3-0.4cm。

 

Ø  阑尾为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近端与盲肠交通,两者交界处是粘膜皱襞。阑尾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它是后壁腹膜向前反折并包绕阑尾的一个三角形皱襞,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使阑尾缩曲成袢状或半圆形。

 

Ø   阑尾的组织结构与结肠相似,有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粘膜和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呈纵行分布,这是感染常沿粘膜下层扩散的原因。

 

l阑尾的血运由阑尾动脉供给,它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经由回肠末段后方行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阑尾动脉是一个无侧枝的终末动脉,当血运障碍时易致阑尾坏死。阑尾静脉经回结肠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入门静脉。当阑尾炎症时,细菌栓子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Ø  阑尾的神经位于系膜内,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交感神经丛,上传的信息随交感神经进入脊髓第10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在脐周,呈牵涉痛。

 

Ø   过去认为阑尾无重要生理功能,但近年证明是一个淋巴器官,参加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有一定免疫功能的。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两周出现,逐渐汇集。20岁时达到高峰,有200多个淋巴滤泡,以后又逐渐减少,60岁后逐渐消失。故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Ø  此外,阑尾粘膜上皮细胞尚可分泌少量粘液和免疫蛋白,有利于保护机体的内在细菌和抑制外来的细菌,但这些作用并非不可缺少。阑尾粘膜深部还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类癌的解剖学基础。阑尾有蠕动和吸收水分的功能。

 

Ø   关于阑尾的位置:阑尾体表的投影不一定都在麦氏(MC Burney)点,可因盲肠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在盲肠位置正常时,阑尾根部不变,据尖端的指向方位不同,将阑尾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4:阑尾的几个不同位置
 <>盲肠后位:阑尾在盲肠后位,尖端指向上方,占大多数,少数可位于腹膜外腹后壁处。
  <>盲肠外侧位:阑尾位于盲肠右侧沟内。

<三>盲肠内侧位:尖端指向脾(或脐)有的在回肠前,有的在回肠后,仅少数。

<四>盲肠下位:阑尾下垂,尖端指向髂窝或盆腔。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

 

Ø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据统计约占一般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但至今无确切的发病率报告,有人统计是1‰人发病。以10-40岁年龄组发病为多。公元200年张仲景在“金匱要略”上提出“肠” 的诊断,国外1554年就有报告 。1886年正式定名为“阑尾炎”,1889年MC Burney定位阑尾炎时腹部压痛点,1890年G.R.Fowler主张对阑尾炎穿孔腹膜炎的病人,采取半卧位等方法进行非手术治疗,但死亡率很高。根据1916-1949年间统计,平均死亡率尚为14.5%,到20世纪开始,阑尾炎的治疗才逐步规范,主要是外科技术、麻醉、抗菌素及护理的改进与提高,近30~40年来死亡率已降到0.1-0.5%。

 

 

Ø    急性阑尾炎典型的诊断极容易,但遇到症状变化多端者,诊断困难。

 

一、病因

 

Ø    <一>神经反射学说:该学说认为阑尾炎的发病和神经系统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变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的反射性痉挛,使阑尾管腔梗阻和血供障碍,随之出现细菌感染。

 

Ø    <二>阑尾腔梗阻学说:该学说认为阑尾炎的发生是阑尾腔机械性梗阻的后果。因①阑尾扭曲,开口狭窄。②异物堵塞(粪石、寄生虫)。③瘢痕狭窄。④淋巴组织增生。⑤盲肠病变等原因使阑尾腔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阑尾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的血运障碍,以至继发细菌感染,导致阑尾炎。

 

Ø   <三>细菌感染学说:该学说认为阑尾炎的发生和细菌感染有关。阑尾腔内存在致病菌,当粘膜有损害时,细菌由损害处进入阑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尾壁而发生炎症或当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机体存在某些细菌感染病灶时,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阑尾而引起发炎。 

 

Ø    总之,阑尾炎的发病过程是复杂的,用单一学说解释常常难免不够完善。阑尾细长而游离,系膜短,常使阑尾扭曲梗阻;再加阑尾血管为单一终末分支,无侧枝循环,被粪便块、寄生虫等异物所堵塞,一旦发生血供障碍很容易引起阑尾壁坏疽。当然胃肠道一些疾病,如炎性肠病、血吸虫、肿瘤也可直接蔓延至阑尾或引起阑尾壁肌痉挛,出现血运障碍引起炎症。发病过程各种原因可相继出现,互相影响。反之,在一些有利的抗病条件下如梗阻排除、血运恢复、阑尾的炎症消退即痊愈。

  二、病理解剖及临床类型

Ø    在急性阑尾炎的发病过程中,根据其病理解剖学变化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四种临床类型。

Ø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早期,阑尾管腔出现梗阻因素,内压增高,炎症首先累及粘膜和粘膜下层,渐向肌层和浆膜扩散。阑尾外观轻度肿胀,浆膜充血并失去光泽,表面附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腔内亦有少量渗液。阑尾各层均有水肿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面有小溃疡和出血点。

Ø   临床表现有右下腹疼痛和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体温和白细胞记数轻度升高。

 

Ø   <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亦称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此时炎症加重,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有脓性渗出物附着;阑尾周围的腹腔内有稀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炎。阑尾粘膜的溃疡面加大,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腔内有积脓。

 

Ø   临床表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明显加重,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烧等。

 

Ø   <三>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炎症进一步加剧时,阑尾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如管腔梗阻又合并管腔坏死时,2/3的病例可发生穿孔,穿孔的部位多在阑尾近端。阑尾穿孔后如炎症继续扩散,则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Ø  临床症征加剧,腹痛范围扩大,腹膜刺激症状更为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Ø   <四>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包裹粘连,出现炎性肿块。腹膜炎局限在右下腹时,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右下腹部固定压痛性肿块,全身感染症状。

  以上不同病理类型可随机体防御机制强弱,治疗是否及时而有不同的保守治疗转归:

 

 

Ø   <一>炎症消退:单纯性阑尾炎在粘膜尚未形成溃疡前,及时药物治疗可能使炎症消退而不遗留病理改变,称痊愈。

  复发: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如经治疗炎症消退,可形成瘢痕性愈合,致使阑尾腔变窄,阑尾发生扭曲,易梗阻,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病理基础。

  阑尾自截:阑尾腔粘膜破坏纤维化或阑尾坏死脱落。 

 

Ø  <二>炎症局限化:化脓或坏疽穿孔后,阑尾为大网膜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粘连成一炎性包块,这是炎症局限化的一种转归。如脓液不多可被完全吸收。

 

Ø  <三>炎症扩散:如机体防御机制差或未治疗,炎症扩散,单纯性阑尾炎可化脓,坏疽穿孔乃至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肝脓肿等,治疗不当可以死亡。

 

Ø 三、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一>临床症状:

1、腹痛: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多起于上腹部或脐周部,开始痛不甚严重,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这是阑尾阻塞,管腔发生扩张或过度收缩引起的内脏反射性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这是阑尾炎症累及浆膜,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约70~80%的阑尾炎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但也有少数病例腹痛开始就在右下腹痛。

 

Ø    不同位置的阑尾发生炎症后,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痛在右侧腰部;盆腔位阑尾炎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痛在右上腹部。

 

Ø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腹痛亦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是轻度隐痛;化脓性呈阵发性剧痛和胀痛;坏疽性腹痛剧烈呈持续性,穿孔后腹痛可暂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则持续加重加剧。

 

 

 

Ø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常很早发生,但程度轻,便秘腹泻也可能发生。盆腔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会引起排便里急后重和尿痛症状。盲肠后会引起输尿管周围炎,可出现绞痛。弥漫性腹膜炎可致麻痹性肠梗阻

 

Ø  3、全身症状:早期可有乏力、头疼等,当炎症加重时可有出汗、口渴、脉率加速、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高热;如伴发门静脉炎时可出现黄疸

 

 <二>体征: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规的重要体征,尽管阑尾的位置可有变异,但压痛始终固定;特别在病变早期,腹痛症状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右下腹压痛已出现。当炎症扩散时,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有时须仔细进行上下、左右腹部的对比触诊。

2、腹膜刺激症:有腹肌紧张、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壁层腹膜受到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但小儿、老年、孕妇、肥胖、体弱病人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3、其它可协助诊断的方法

Ø  ①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用手压住左下腹部降结肠部,再用另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部,结肠内积气即可传至回盲部的阑尾开口处,引起右下腹部疼痛者为阳性。

 

Ø  ②腰大肌实验:左侧卧位使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深或后位靠近腰大肌。

 

Ø  ③闭孔内肌实验:仰卧位,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并将右股向内旋转,如引起右下腹部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

 

Ø   ④右侧睾丸收缩实验:在坏疽性阑尾炎当压迫阑尾点时,可见右侧睾丸向上收缩的现象,压力解除后睾丸降至原位。

Ø ⑤ 直肠 指诊:当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指诊时,有直肠右前方触痛;如有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三>实验室检查:

Ø 多数急性阑尾炎白细胞增高,核左移。

Ø  尿无阳性发现除外后位。

<四>特殊检查:x线、CT、B超、腹腔镜。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时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全身症状加重,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即可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内科疾病:

  ①肺炎胸膜炎: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可引起右下腹牵涉性疼痛,甚至有触痛和腹肌紧张,小儿患者更易混淆。但其发病急,常突起寒战、高热,伴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胸部听诊摩擦音、罗音,呼吸减弱等临床体征。胸透有助于诊断。

 

  ②急性胃肠炎:有呕吐、腹泻、腹痛和腹部压痛等表现,病程早期与阑尾炎相似,但胃肠炎有不洁饮食史,且呕吐、腹泻较突出,都发生在腹痛之前,腹部压痛不固定,无腹肌紧张,大便常规有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③局限性肠炎:又称克罗恩病(Crohn),急性发作期,有右下腹痛、触痛、发烧、白细胞升高等,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因其病变为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故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史,伴低烧,腹泻,全身衰竭;腹痛为阵发性绞痛;没有转移,有腹肌紧张和压痛范围广,不局限于右下腹;触痛随体位改变而改变,有时可及索条状块。小肠造影:显示病变肠段粘膜纹理粗、紊乱,皱襞消失,有时可见“卵石样”充盈缺损,节段狭窄及扩张。由于肠壁

 

增厚、僵硬及肠腔变窄而使钡剂边缘不整之细索样,称“绳样征”。少数患者有内、外瘘。所以在手术中发现阑尾正常,应探查回肠,当发现有一段或几段肠管呈边界清楚的充血水肿,肠系膜有肿大淋巴结(水肿),应考虑克罗恩病,活检证实。

  ④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痛出现前或随后有高烧,呕吐很少见,压痛广泛,常沿系膜方向,不限右下腹,肌紧张不明显,偶可及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如急性炎症累及单个回盲部的淋巴结,触痛局限在右下腹时,不易与阑尾炎鉴别。

  ⑤血液病。

 

<二>妇产科疾病:

①宫外孕破裂: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急性出血史,早孕史,停经、择食、呕吐等。以后突然腹部疼痛似阑尾炎但剧烈,常伴随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肌紧张轻,有移动性叩浊音;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右侧肿块;腹穿或后穹隆穿刺有不凝血证实。

②右侧卵巢囊肿扭转:腹痛发作突然为持续性,较急性阑尾炎剧烈,妇科检查:可及囊性肿块、压痛,肿块大的腹部可及。

③急性输卵管炎:腹痛在下腹,多双侧,高烧,白细胞升高,但有白带增多史,妇科检查,子宫举痛,双侧附件区压痛。盆腔炎亦然。

 

④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右):右下腹痛,破裂时检查,渐减轻,疼痛位置低,均发生在经前排卵期。

  ⑤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女青年,常发生在月经来潮后两周间,症征与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相同,少量阴道出血。

<三>泌尿外科—右输尿管结石

<四>外科疾病

Ø  ①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Ø  ② 急性胆囊炎,胆囊炎坏死穿孔,胆囊位置低时与高位阑尾鉴别www.med126.com

Ø  ③ 美克耳氏(Meckel)憩室炎;

Ø  ④肠伤寒溃疡穿孔:50cm内,右下腹痛似阑尾炎,腹痛前有高烧,脉不快,秋季多。

 

五、治疗

 

  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早期水肿型操作简单;化脓型操作复杂,并发症多。)

 

  治疗原则:(适应各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切除,一期愈合;

  <二>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手术切除,如腹腔内已有脓液,但无局限性脓肿,可清除脓液,放引流。

 

 <三>阑尾周围脓肿:如无局限趋势,行切开引流。视病情切除阑尾,确切处理阑尾残端,以防肠瘘。但症征轻、能局限的病人,可保守治疗。行半卧位、禁食、补液及中药、正确应用抗菌素等非手术治疗(中西结合治疗)。非手术治疗时密切观察,如病情恶化改行手术治疗。

 

Ø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①坏疽阑尾炎;②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③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无效;④慢性阑尾炎发作频繁;⑤妊娠、儿童、老年及蛔虫性阑尾炎;⑥较罕见的粘液囊肿、憩室、类癌和癌等并发阑尾炎。

 

Ø    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 ①若仅为阑尾炎—切除;②若为阑尾穿孔—需切除并腹腔引流;③阑尾周围脓肿—主要治疗为引流,其次为切除④术前诊断为阑尾炎,术中发现是局限性肠炎、结核等不要切除,要注意瘘的发生。

 

手术步骤

①切口

 

 

 

 

 

 

 

 

 

 

②保护切口

小心提起和切开腹膜,切开时应注意避免腹腔内渗出液污染切口。

 ③找阑尾

l寻找阑尾是手术的关键,可先找到升结肠,顺结肠带至回盲部,三条结肠带汇总处即是阑尾根部。

④处理阑尾系膜 

⑤处理阑尾根部

 

⑥特殊情况下的阑尾切除术

ØA:阑尾在腹膜后并粘连固定—

  逆行切除

ØB:盲肠壁炎症水肿很重—切除阑尾后  缝合,脂肪包埋或单纯结扎

ØC:根部结扎+ 引流

ØD:阑尾炎症水肿很重—可不扎阑尾

  行包埋 

六、并发症

  <一>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脓肿:在阑尾周围形成的为阑尾周围脓肿,但也可在腹腔的其它部位,特别易在盆腔、膈下或肠壁间发生。临床表现可有腹胀,腹痛,发烧,腹膜刺激征,压痛性包块,全身中毒症状等,B超可查明脓肿部位,以便手术引流。

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处理(引流),一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及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外瘘;脓肿可从瘘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可协助了解瘘管的走行和范围,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如引流或切除瘘管等方法。

 

 

  3、门静脉炎(pylephlebits):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有肝大和压痛,黄疸、畏寒、高烧等,严重可产生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治疗延误可发展成肝脓肿。

 

 <二>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

1、切口感染:常见,未穿孔发生率在10%以下,穿孔在20%以上,多因切口污染,存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所致。感染可在皮下,也可在腹膜外。临床见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跳痛,局部有红肿。治疗:剪除缝线,扩大伤口,排出脓液,清除异物并充分引流。

 

2、腹膜炎、腹腔脓肿①阑尾周围脓液清除不够;②残端脱落—瘘;③血肿感染。治疗:对症。

3、出血:肠内、腹腔内。

4、肠瘘:原因为①盲肠壁炎症,扎线脱落等;②盲肠有损伤;③盲肠有病变;④引流管过硬,压迫盲肠。一般在肠瘘时炎症较局限,故无弥漫性腹膜炎表现。瘘低,无水电解质紊乱,可保守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5、阑尾残株炎:残端>1cm,需再手术

 6粘连性肠梗阻

  7、腹壁窦道:①腹腔脓肿或切口感染后,引流不畅留有死腔或坏死组织未能彻底清除;②纱布、线结、引流片或粪石、蛔虫存留伤口等。治疗:早扩大伤口。仍未愈麻醉下手术治疗。

 8、大网膜综合征:

第三节   特殊类型阑尾炎

 

  一般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较容易,处理妥善并发症少。但遇到婴幼儿、老年及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则诊断困难,应特别注意。

一、新生儿急性阑尾炎:

Ø    出生后新生儿阑尾呈漏斗状,所以粪石、淋巴组织所致的官腔阻塞不易发生,新生儿的急性阑尾炎就比较少见。早期的临床表现是非特殊性的,仅有厌食、呕吐、腹泻和脱水等,发烧及白细胞计数升高均不明显,常延误诊断,穿孔率可达80%,死亡率高。诊断时宜仔细检查右下腹部压痛和腹胀等体征,确诊后应早期手术治疗。

 

 

二、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生率较成人低,一旦发病,又因小儿的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充分的保护阑尾,阑尾本身壁薄,阑尾动脉细小,一旦发炎易致血运障碍,穿孔发生率高。

Ø   临床特点:①病情发展较快且重,早期即出现高烧、呕吐等;②右下腹体征不明显,很少有局部的明显压痛和肌紧张;③穿孔率高达30%,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诊断应仔细,在父母的配合下,检查轻柔,对可疑病人应密切观察。

Ø   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注意输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抗菌素的应用。如有穿孔可加用抗菌素冲洗腹腔,并充分引流。

 

 三、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较常见,大约每1500例妊娠妇女中有1例发生急性阑尾炎,多发生在前6个月内。其特点:①随着妊娠月数的的增加,阑尾压痛点亦逐渐升高;②在妊娠后期,盆腔器官充血,炎症发展较快,急性阑尾炎坏死、穿孔的发生率较一般为高;③胎儿活动使子宫经常变位,大网膜被子宫推向一侧,故阑尾穿孔后不易局限;④分娩时子宫收缩,可使原本局限的炎症扩散,威胁母子生命安全;⑤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白细胞略升高,与妊娠反应分不清易误诊。

 

Ø    治疗:妊娠初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加用黄体酮和镇静剂,但禁用泻药,慎用中药。症状明显者手术治疗。

Ø   妊娠中后期不易局限,宜及时手术。手术切口须偏高,操作细致,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尽量不用腹腔引流;并保护胎儿,以求母子平安。

Ø   临产期的急性阑尾炎仍可手术治疗,如并发穿孔或全身情况严重,可考虑是否需要行剖腹产手术,同时切除病变阑尾。

四、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增高。常因症状隐蔽,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又不一致,极易延误诊治,穿孔发生率和并发症率都很高。再加老年人常伴发心、脑血管、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趋严重。对可疑者,可用B超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等方法帮助诊断。治疗原则是及时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老年内科疾病的处理。

 

五、阑尾蛔虫病

  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时疼痛剧烈,间歇期减轻或消失;右下腹压痛,但肌紧张不明显,体温、白细胞正常。如阑尾发炎及穿孔处理同各临床病理类型。

  治疗原则:切除阑尾。

六、异位急性阑尾炎:

  临床上可有盆腔内、肝下、盲肠后和左下腹四种,其特点是转移性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均局限于异位阑尾炎部位。X—线腹平片,异位急性阑尾炎可因盲肠积气,而有助于确定部位。

  治疗:手术切除

第四节   慢性阑尾炎

 

Ø   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迁延而成,或因阑尾粪石、寄生虫、虫卵、粘连所引起。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有轻度急性炎症反复发作。

Ø   诊断:往往有急性阑尾炎的病史。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右下腹常有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不适,可因运动及饮食不当而发生或加重。体检仅有右下腹局限性压痛点。钡餐检查可发现阑尾未充盈,或充盈不规则,阑尾排空迟缓,阑尾扭曲粘连固定、阑尾处压痛等。消化道造影的目的是除外结核及回肠末端的其他疾病。

Ø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阑尾。

相关文章
 口腔组织病理学拓展资源:第十三章口腔粘膜
 针灸学授课教案:毫针、灸法
 执业卫生与执业医学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
 病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实验指导:第七章  呼
 内科学图片库:胃癌早期胃癌胃镜检查2
 健康评估电子教材:肝功能检查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