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液
Ø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Ø 血细胞生理
Ø 血液凝固
Ø 血型与输血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l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l 血液的理化性质
l 血液的功能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一)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
男:40% - 50%
女:37% - 48%
(二)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血浆蛋白(盐析法)
组成:
1、白蛋白(A)--维持血浆胶渗压
2、球蛋白(G)--免疫作用
3、纤维蛋白原--凝血作用
A/G正常值:1.5~2.0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1、运输功能
2、缓冲功能
3、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4、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5、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6、营养作用
(三)血量
体重× (7~8%)
血量相对恒定才能保证各器官组织的正常血液供应,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失血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10%(无明显影响)
20%(受到明显影响)
30%(危及生命,及时输血)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
(一)血液的比重
血液的比重:1.050~1.060(主要取决于RBC的数量)
血浆的比重:1.025~1.030(主要取决于Hb的含量)
(二)血液的黏滞性
血液:4~5
血浆:1.6~
(三)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溶液中的溶质吸引水分子的能力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
1、晶体渗透压:NaCl(99.6%)
2、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主要为A)(0.4%)
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1、血浆晶渗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2、血浆胶渗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0.9%NaCl、5%GS
(四)血浆酸碱度
7.医学检验网35~7.45
虽然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碱酸物质,但PH值仍可维持在正常范围。这是由于
1、血浆中存在多种缓冲对;NaHCO3/H2CO3(20/1)、Na2HPO4/NaH2PO4、蛋白质钾盐/蛋白质、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
2、肺的正常呼吸
3、肾脏的排泄
三、血液的功能
运输功能
调节功能 血中存在体液调节因子
酸碱平衡
体温
防御功能 吞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抗体:球蛋白
血液凝固防止出血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l 红细胞
l 白细胞
l 血小板
一、红细胞(RBC, erythrocyte)
(一)RBC的形态和数量
形态:无核、双凹圆盘形、边缘厚、中央薄
直径7~8um
数量:(4.5~5.5)×1012/L(男)
(3.8~4.6)×1012/L(女)
Hb:120~160g/L(男)
110~150g/L (女)
(二)RBC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可塑变形性
渗透脆性
溶血:RBC破裂,释放出Hb
悬浮稳定性
(三)RBC生理功能
运输O2和CO2
缓冲酸碱度
(四)RBC的生成及其调节
生成部位:
胚胎:肝、脾、骨髓
出生后:红骨髓
过程:
造血干细胞→?多系造血祖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早、中、晚幼RBC→?网织RBC→?成熟RBC
RBC生成原料和辅助物质
1、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缺铁?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
2、辅助物质:
a.叶酸
b.维生素B12 促进蛋白质合成、RBC生长和成熟
c.内因子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缺乏?a/b/c 巨幼RBC性贫血
RBC生成的调节
1、爆式促进因子(BPA)
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缺乏?EPO 肾性贫血
3、雄激素
RBC的奉命与破坏
平均寿命约120天
血管外(为主):肝、脾、骨髓等的吞噬细胞系统破坏
血管内:指红细胞在血流湍急处因机械碰撞而破坏
二、白细胞(WBC,leukocyte)
(一)数量与分类
数量:
(4.0~10.0)×109/L
分类:
中性粒细胞(N):50~70%
嗜碱粒细胞:0-1%
无粒细胞 单核细胞:2-8%
淋巴细胞(L):20~40%
(二)WBC的生理功能:吞噬、免疫
中性粒细胞:非特异性吞噬细菌、异物和坏死细胞
WBC↑N↑:提示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抑制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释放活性物质
嗜碱性粒细胞:肝素→抗凝血功能;组织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与变态反应有关
单核细胞:吞噬细菌异物、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杀死靶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杀死靶细胞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抗原—B细胞---浆细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三)WBC生成与破坏
红骨髓生成
多潜能干细胞→WBC的定向祖细胞→WBC
破坏
1、吞噬细胞系统
2、由粘膜上皮渗出,随分泌物排出体外
三、血小板(thrombocyte)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形态:直径2~4um,无核、两面凸起的椭圆形小体
数量:(100~300)×109/L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黏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过程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
释放:血小板将贮存在致密体或溶酶体内的多种活性物质向外释放的过程。如释放ADP、 5-HT等,还可释放PF3提供凝血因子活动磷脂面。
吸附作用:
收缩血凝块作用: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参与生理性止血
促进血液凝固功能
对血管壁的修复支持功能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l 生理性止血
l 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
l 纤维蛋白溶解与纤溶抑制物
一、生理性止血
1、小血管收缩:破损处的血管收缩,暂时止血(肌源性收缩,血小板释放5-HT,儿茶酚胺)
2、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参加,形成松软止血栓
3、纤维蛋白血凝块形成:牢固的止血栓
4、止血后的修复
血浆:抗凝血液中的液体部分。
血清:血液凝固后血块收缩,析出的淡黄色清
亮的液体。
二、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
血液从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一)凝血因子
概念: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命名:罗马数字标号,共12种
性质:除Ca2+(Ⅳ),均为蛋白质,多无活性
来源:多数在肝脏合成,有的需维生素K参与
(二)血液凝固过程
1、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 凝血酶原 (Ⅱ) →→→→→→凝血酶(Ⅱa)
3、 纤维蛋白原(Ⅰ) →→→→→→纤维蛋白(Ⅰa)
凝血的发生机制
(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内源性凝血:由血管内凝血因子发动的凝血过程(参与凝血的物质均存在血浆中)
某些病理因素如血管内皮损伤、胶原纤维暴露→Ⅻ→凝血酶原激活物
外源性凝血:由血管外的组织因子释放入血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组织损伤→Ⅲ→凝血酶原激活物
内、外源性凝血的比较
(但实际上由一种途径引起的凝血不多)
1、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为Ⅻ
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为Ⅲ
2、内源性凝血过程复杂,参加的因子多,时间长
外源性凝血过程简单,参加的因子少,时间短
(三)抗凝系统
1、血管内膜光滑完整,不易激活Ⅻ
2、血液流速快,可以稀释运走某些激活了的凝血因子
3、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
①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②抗凝血酶Ⅲ:
③肝素:
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
其他影响血凝的因素
加速血凝的因素
延缓血凝的因素
低温、光滑、抗凝剂如肝素、柠檬酸盐
四、纤维蛋白溶解和纤溶抑制物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l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l 红细胞血型
l 输血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概念: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指RBC血型。
凝集≠凝固
凝集:不适宜地将两种血液混合在一起发生RBC互相集聚,然后产生溶血,即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本质: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二、红细胞血型
(一)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的检测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有抗原D而确定的,分2种血型
Rh血型不存在天然抗体
Rh(-):若接受了Rh(+)人的血,后天产生抗体
我国汉族 99% Rh(+)
少数民族 Rh(-)比例较高,如苗族12.3%;
美洲白人 85% Rh(+)
输血原则:
①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坚持输同型血;
②异型血慎输,在紧急而又无同型血源时少量缓慢输入可选用的异型血;
③每次必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三、输血
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
交叉配血试验:
供血者 受血者
RBCRBC
血清血清
主侧+不可输血
主侧-、次侧+ 少量缓慢输血
主侧-、次侧- 可进行输血
过去认为的“万能供血者”O型血的人和“万能受血者”AB型血的人,均不完全正确,只有在紧急情况时才考虑。
什么是生理性贫血?
胎儿的组织含氧量低,因此红细胞增生旺盛,出生时,红细胞可高达(5.0-7.0)×1012/升,血红蛋白150-230g/升。出生后建立了肺呼吸,血氧饱和度大大增加,因而红细胞增生减少。另外,胎儿期的红细胞寿命较短,出生后10日内逐渐破坏,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约20%。此后,继续逐渐下降,至生后2-3个月达最低水平,红细胞降至3.0×1012/升,血红蛋白降至110g/升以下;若为早产儿,则下降更为明显,血红蛋白可降至70-90g/升。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生理性贫血。渡过这个时期,婴儿的红细胞约维持在4.0×1012/升,血红蛋白在110-120g/升。
婴幼儿的白细胞有什么变化?
新生儿出生时,血液白细胞计数可高达20.0×109/升以上,出生数小时逐渐增加,至24小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至生后半个月,达14.0×109/升左右,维持整个婴儿期。学龄期后降为8.0×109/升,并逐渐达到成人水平,为(4.0-8.0)×109/升。因此,应根据年龄大小来判断,不要只凭白细胞总数大大高于成人,就认为孩子身体里www.med126.com/shouyi/有什么地方“发炎”了。
白细胞分类中,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初生时,中性粒细胞较高,占60%-65%,淋巴细胞约占30%-35%;生后4-6天两者相等,呈曲线交叉;以后整个婴幼儿期都是淋巴细胞占优势,约占60%。直到学龄前期,孩子4-6岁时,两者又相等产,形成第二次交叉;以后,粒细胞继续上升,占65%,淋巴细胞减少,逐渐过到成人值。一般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值意味着有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