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Xiao bo shi
|
维药名 | 孜日克
|
别名 | 安伯把里思、安伯儿把里思《回回药方三十六卷》,安拜尔 巴日斯《注医典》,孜日西克、杂日吉《药物之园》。
|
考证 | |
中药材基原 | 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干燥成熟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黑果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
落叶灌木,高1.5~3m,树皮灰黄褐色。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嫩枝条灰褐色,老枝条及黄土色,枝上具皮刺,多生于叶的基部,三叉状或单一,长1~3cm,暗灰褐色。叶簇生,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6cm,先端钝圆,带刺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具疏齿,上面绿色,脉不明显,下面黄绿色,网状脉明显,革质,光滑。总状花序较短,稀疏,有花3~9朵,花梗长约5mm;苞片2枚,披针形;萼片2枚,卵形;花瓣6枚,倒卵形,长约5mm,黄色,在基都有2个分离的暗棕黄色蜜腺;蜜腺瓣6枚,宽约为花瓣的1/2,暗棕黄色蜜腺纵贯蜜腺瓣的中央;雄蕊6枚,短于花瓣;雌蕊1枚,茶瓶状,顶端盘状,胚珠6枚,有短柄。浆果广卵形或球形,紫黑色,具光泽并被灰白色粉霜,种子常为3~5枚,稀1枚或6枚。花期5~6月;果期7~8月。
喜生于山前荒坡地、山谷冲积扇、河流岸边石砾处。我国新疆各地有分布。国外前苏联亦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摘果实,去杂,晒干。贮于干燥处,因极易破碎故应加防挤压字样。
|
药材鉴别 | 果实呈广卵形、椭圆形或近球形,长7~12mm,宽5~8mm。外表光滑或微显皱缩,紫黑色,常被灰白色粉霜。果皮薄而脆,极易破碎,破碎面紫黑色。于果柄着生处可见长卵形种子3~6粒,棕褐色,光瑞稍弯曲,底端钝圆,长约5mm,光滑。气微,味微酸。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紫褐色。果皮栅状石细胞淡黄色,长约80μm,宽20~40μm,内含紫褐色物质;中果皮薄壁细胞不规则,充满众多的紫褐色物质及少量颗粒状物,薄壁细胞中间常可见类长方形石细胞,淡黄色,胸腔大,长可达120μm,宽达6μm,胞胜含色素物质;内果皮细胞类方形,有壁孔,淡黄色,内含色素;种皮栅状细胞,外壁增厚而显灰白色,角质样,长方形,长约100μm,宽20~50μm;种皮石细胞形状不规则,腔小,有壁孔,胚乳细胞多角形,含糊粉粒及油滴。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本品能增强食欲并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亦可降低血压、利胆汁、升高白细胞[1]。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级干寒。
1.《注医典》:“三级末干寒。”
2.《白色宫殿》:“二级未干寒。”
3.《药物之园》:“三级干寒;有人认为二级干寒。”
|
功效 | 生干生寒,调节异常血液质,凉血健胃,燥湿止泻,清热止渴。
|
主治 |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湿热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口渴,口舌生疮及维生素C缺乏症,咽炎,唇裂等。
1.《注医典》:“清除异常胆液质,清热退肿,补胃补肝,解渴止泻,原血止血。主治异常胆液质增多,热性炎肿、胃虚、肝虚、口渴、腹泻、阴道出血等。”
2.《白色宫殿》:“降低过盛胆液质,消除肠道溃疡,止下焦出血。主治过盛胆液质,肠道溃疡,下焦出血。”
3.《药物之园》:“降低胃热、肝热、血压,解渴,止肠道和痔疮出血,寒补热气质者之心脏、肝脏和胃脘,防止致病体液流入有关器官,开通肝阻,消退水肿,消除伤寒性腹泻的作用。主治胃热、肝热、高血压病,口渴,肠道和痔疮出血,热气质者之心虚、肝虚和胃虚,致病体液流人有关器官,肝脏生阻,水肿,伤寒性腹泻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3~6g。外用:鲜品,适量。可入糖浆、消食膏、蜜膏、敷剂等制剂。
|
注意事项 | 对寒性(黑胆质性或黏液质性)气质者、肠绞痛、肠胀气有害。用于寒性气质者需配丁香,用于肠绞痛、肠胀气者需配砂糖等甜食。
|
代用药 | |
附方 | |
制剂 | 1.谢日比提 孜日西克 糖浆 小檗实汁5000ml,砂糖2500g。小檗实汁内加入砂糖,用文火煎成黏糖状即可。性寒。功能清热止泻,降火开胃,凉血止血等。主治各种热性胃肠疾病,如:热性腹泻、纳差、痢疾、便血等。内服,每日三次,每次15~30ml,儿童酌减。(《医学大全》)
2.朱瓦日西 孜日西克 消食膏 珊瑚、珍珠各30g,车前子21g,去籽小檗实、鞣树果、香桃木实、米粉、阿育魏实、干姜、黄瓜子各18g,马齿苋子12g,天竺黄、琥珀、乳香各9g,榅桲子黏液或车前子黏液适量。除了黏液类之外的药物研成粗粉,用黏液制成消食膏即可。功能健胃消食,补肠止泻等。主治胃脘虚弱,食积不化,肠虚腹泻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9g。(《医学之目的》)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新疆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26 药理 [1]新疆卫生厅.维吾尔药材标准(上册).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26 |
维药名出处 | 《注医典》
|
参考 |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