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 dementia
|
拚音 |
DUOFANAOGENGSICHIDA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脑血管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多发脑梗死痴呆系由于反覆多次脑缺血发作或多发性脑梗死引起的智能衰退。为慢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本病的病因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脑梗死者是否导致痴呆决定于梗死引起的脑组织破坏的严重度,如破坏总容积<50ml,一般不会发生痴呆,除非同时伴有其他病变。本症绝大部分病例的脑部梗死病灶都累及大脑皮质,且大多为数个中等或大型梗死,而不是分散的病灶。因而很难说广泛多发小梗死为本症最常见的原因。梗死大多侵及两侧半球。顶叶、枕叶或颞叶梗死所引起的痴呆比额叶为多见。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病理检查除动脉粥样硬化外,脑的重量减轻,大体检查可见脑萎缩,脑沟变宽。脑切面检查可见有大小不一的多个脑梗死病变。每个病灶常围绕一个或数个动脉硬化改变的小的芽通动脉。新旧程度不等,有的已形成小的囊腔,周围伴有胶质增生。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主要根据以下临床特点:①常伴有高血压和躯体其他部位动脉硬化证据。②有反覆发作的卒中或脑供血不足史。③以情绪不稳和近记忆障碍为初起症状。④人格及自知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完好。⑤智能衰退出现较晚。⑥病程呈跳跃性加剧和不完全性缓解相交替的阶梯样进行性模式。⑦常有脑局灶损害所致的神经系阳性体征。结合CT或MRI检查基本上可作出诊断。典型病例的临床征象为痴呆与局灶性脑损害症状的结合。以上临床特点可与Alzheimer病相鉴别。也有部分病例表现为两病同存的混合型。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的临床表现常包括以下三组症状。①进行性痴呆:包括记忆力减退,智力迟钝,定向力障碍,判断力差及缺乏自知力。②反覆多次脑缺血发作引起的局灶性神经体征。③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常是记忆力障碍,突出表现为近记忆力明显减退,但远记忆力一般保持较好,因此病人早期常不易被人发现。病情逐渐进展,病人定向力受到影响。对很熟悉的人不认识,把时间、地点搞错。专业知识也遗忘、判断力明显减退、计算力差。严重时说话词不达意,甚至不连贯。性格和行为也有改变,精神淡漠、反应迟钝、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或伴有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多疑、妄想等。晚期还可表现为痴呆或伴有震颤麻痹综合征、假性球麻痹等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体征方面:病人除有动脉粥样硬化外.还伴有高血压病,其特点是血压容易波动、脉压大、时有直立性低血压。心脏扩大,可伴有心律不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约30%病人同时有糖尿病或隐性糖尿病。周围动脉硬化比较明显,两侧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常可不等或扪不到。在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部位偶可听到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常可发现两侧腱反射改变,病理反射及阳性掌颏反射,吮吸反射,眉间反射等。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脑血管造影除发现有脑动脉硬化外,还偶可发现脑动脉闭塞。局部脑血流测定可显示多处局部脑血流减少。 CT脑扫描则可发现脑有多处密度减低区,脑室系统扩大,脑沟变宽及脑萎缩。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需与老年性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症等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出现痴呆者,预后较差。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调整血压,避免血压过低或过高。血脂过高者可应用烟酸肌醇酯等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双嘧达莫(潘生丁)25—50mg每日3次,阿司匹林25—50mg每日1—2次及抗凝疗法对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有一定帮助。右旋糖酥40(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250—500ml。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口服或肌注脑血管扩张药物如:罂粟碱,氟桂嗪、肉桂嗪、尼莫地平、培他定等,亦有一定效果。伴有的糖尿病、冠心病等,应同时治疗。早防早治常能预防病情进展。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防止本病的关键。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