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急性白血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急性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组织的原发恶性血液病。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发
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原发恶性疾病,是血液的癌症
。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某类型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生及其他组织被这些细胞浸
润破坏;在血液中有该类型白细胞量和质的异常(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常有幼稚白细胞的出
现)。
症状描述:  
起病多急骤,病程短暂,尤以儿童和青年为多。
发热:低热多为本病发热,高热常为感染所致。感染与出汗。
出血:皮肤与粘膜、内脏大出血,颅内出血。
贫血。
骨髓及关节: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使骨内张力增高,也可浸润破坏骨皮质和骨膜,引起疼
痛。白血病也可浸润关节。
体症描述:  
肝、脾、淋巴结肿大。
骨及关节疼痛:胸骨压痛。疼痛的部位多发生在四肢骨及关节,呈游走性,局部无红、肿、
热现象。
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多见于白血病原始细胞急剧增多,并发DIC或血小板明显减少者。出血
可发生于脑、脑膜、蛛网膜下腔、脊髓,以脑出血最为常见。常有头痛,眼底出血,癫痫
痉挛发作。
皮肤及五官表现:皮肤可见斑丘疹、结节、肿块、皮炎;齿龈肿胀出血,口腔溃疡和咽痛。
眼眶为绿色瘤多发部位,以突眼症为主要表现,重者可出现眼肌瘫痪、失明。
发病原因:  
病毒因素。
电离辐射。
化学因素。
遗传因素。还受机体免疫状态及体液等因素影响。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
胞白血病两大类。
实验室检查: 
血象:绝大多数初诊患者已有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的减少。血小板均有明显减少
。白细胞数量以升高者居多。
骨髓象: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免疫学分型:单克隆抗体常首先选用CD~1~3或CD~3~3,其次选CD~1~4或
CD~1~5。
组织化学染色和活体染色:对急性白血病的分型有帮助。
电镜检查: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疾病辨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类白血病反应
恶性组织细胞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粒细胞缺乏症。
治疗方法:  
气虚血亏,肝肾阴虚
证候: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尤甚,面色不华,纳差,低热,盗汗自汗,可有五心烦
热,或衄血,舌质淡,舌体胖,苔少或薄腻,脉细数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主方:三才汤合八珍汤加味。
用法:
加减:出血重者加仙鹤草30g,茜草20g;鼻衄黄芪,加白茅根20g,侧柏叶15
g;尿血大蓟小蓟15g;便血大黄粉15g冲服、白及粉20g吞服。
热毒炽盛,气血两燔
证候:壮热口渴,汗出热不解,溲短赤。伴面色不华,可兼有口舌生疮,咽痛,咯黄痰,
肿,肛门肿痛或有衄血、尿血及便血,甚则神昏谵语等,舌淡红少津,苔黄燥,脉虚大而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用法:
加减:出血重者加茜草20g、白茅根20g;口腔糜烂局部涂锡类散或养阴生肌散;咽红
肿痛加山豆根12g,射干9g;皮肤疖肿加蒲公英30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20
g,并外涂如意金黄膏;肛门肿痛外涂九华膏;咳咯黄痰加鱼腥草30g,瓜蒌30g;神
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
症瘕痰核
证候:胁下肿块,固定不移,瘰疬痰核,可伴有发热,面色不华,舌暗淡或有瘀点及瘀斑,
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方:膈下逐瘀汤消瘰丸加减。
用法:
加减:腹部肿块明显及胀满者加三棱15g,莪术15g;心悸气短加黄芪30g,当归1
5g,党参15g。
邪毒入髓
证候:皮肤及粘膜广泛出血,甚则融合成瘀斑,或伴有尿血、黑便、崩漏,严重者出现头痛
昏迷,可兼有发热及心悸气短,舌淡暗,脉弦细。
治法:祛邪解毒。
主方:表黄散改良。
用法:混匀,盛入胶囊,每日服4-6g,分3次饭后服。
加减:
相关文章
 肺燥肠热证
 中医执业医师执照的讨论
 温肺散寒
 瓜藤缠
 大茯苓丸(《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泰晤士报》: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