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络病案精选
一.手太阴肺经 1.咳,嗽 . 一人暑月饮食冷物。,伤肺气,致咳嗽、胸膈不利。先服金液 丹百粒,泄去一行。痛减三分,又服五膈散③而安。但觉常发④乏中府穴五百壮,方确扣府穴。云百壮,方有极臭下气难闻,自后永不再发。 (窦材《扁鹊心书◆》 ,【按语】 饮冷伤肺,从其经论治。中府为 为肺经之募穴。募者,江也,聚 也。灸本穴能舒达抑郁元气,随体内积气下泄,) ,又艾绒温通之性善祛肺经之寒,寒祛则肺气清肃,自能升降如常。 2. 颔肿 唐刺史①成君绰忽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权以三棱针刺少商,微出血!立愈。 ,(高武《针灸聚英》)) 【按语】 喉乃气道。气,肺之所主者也。肺属金,在音为商。名“少商“, 者,以其能降气通瘀、泄热消肿,具金气肃清之力也。夫外邪袭人,无中体表,非金气之所行耶? 由此观之,能言少商无解表之功乎。 二.手阳明大肠经 如痹证【原文】 [隋②鲁州③刺史④库狄嵌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甄 权⑧谓日:但将弓箭向垛⑦,一针可射也。针其肩髃一穴,应时即射。 【按语】 。肩髃‘‘主泻四肢之热“,,(《图翼》),又善祛风。故“手臂挛痹取肩髃 “,($天星秘诀歌◇)。若为寒痹,可加灸以温阳散寒,寒散则络通,络通则痹除也。 难产案 庞安常治一妇女椅户,七日而于不下,百治不效。庞视 之,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土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 痛,呻吟间生一男于。县家惊喜,而莫知所以。庞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能复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 儿手所在,针其虎口,痛即缩手,所以遂生。无他木也。取儿 视之,右手虎口(合谷穴),针痕存焉。 (《古今医案按-卷第九难产。, 》) 庞氏以温汤中浴法并按摩针剌救治难产,为妇产科急 症常用之法。宋时杨子建于1098年撰《十产论◇一书,详述横 产,坐产、?产等各种难产以及助产方法,其中转胎手法是医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庞氏之治应大略如彼。至于 胎儿争执母肠之谈。则纯属杜撰。 三.足阳明胃经 、呃逆 【原文】 予族中有病霍乱吐痢,垂困,忽发咳逆,半日之间,遂至危 殆。有一客云:有灸咳逆法,凡伤寒及久痢得咳逆,皆为恶候,投 药皆不效者,灸之必愈。予遂令灸之,火至肌,咳逆已定。元丰间,予为琅延经略使,有幕官⑧张平序,病伤寒,已困。一日官属会饮,通判延州陈严裕忽言,张平序已属纩⑩,求往见之,,予问:何 遽至此?云:咳逆甚,气已不属。予忽记灸法,试令灸之。未食顷, 平裕复来,喜笑日:一灸即差。其法:乳下一指许,正与乳相直,骨间 陷中,妇人即屈孔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炷如小豆许,灸三壮。男突右。女灸右,火到肌即差,若不差则多不救矣。 (苏轼⑩沈括⑩《苏沈良方》) 【注释】 ㈩呃逆:又名吃逆。俗称打呃忒。宋以前多称“哕,,。宋、金、元、 明初多称“咳逆”。明末以后多称“呃逆”。指胃气冲逆而上,喉间呃呃有声,其声短促而频,故称呃逆。多因饮食不节,食滞停饮}气郁 不畅,胃头和~~;或久病气衰。脾胃雇寒,导致胃气上逆而成。 ②麸逆:即呃逆。欵:同“咳”。 ⑧危殆;危重到快要死亡的境况。 ④火;指艾火。 ⑧元丰间:宋代元丰年间({O78~1085年}。 ⑦经略使。官名。边防军事长官,砻 ⑧幕宫;将帅参谋、书记之类官职。 通判:官名。宋代i在州、府设立,和州,府9长官共同处 属纩(kuing ):人将死,在口鼻上放丝棉,以观察有无呼吸, 口遽(j~ ):速。 ⑩食顷:一顿饭的功夫。 ,苏轼:字芒瞻,名长公,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lO36~11Ol年。出身于书香门弟家庭,他与父亲苏洵,弟弟山:燕篱均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世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佑二年(105~年)考中进七,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侍读 等职,因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先后出任杭州、徐州、常州等地方 。官,晚年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至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为琼 州别驾(知州的佐官)。苏轼兼通医学,曾将平素收集的方剂编成 《苏学士方◆,后人将沈括编的((良方◇与之合并,撰成《苏沈良方》。另著有《圣散子方◇等书。 ⑩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1031~ 1095‘ 年。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曾举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在政治上支 持王安石变法,积极参与新法的制订。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他连 【累坐贬。沈氏精通天文、历法、物理、数学、地质、音乐等,又精研医药,注重实践。曾采录有效方剂, 后人将苏轼撰 ((苏学士方))与之合编成《苏沈良方》。另著有《梦溪笔谈》、‘炅苑方】、((修城法式条约))、妖下州县图净、《十二气历◇及《极星位置图~ 等书。 【按语1】 考其穴居:‘‘乳下—指许,正与乳相直。骨间陷中“。当为足阳明胃经之乳根穴。《玉龙赋》云:‘’ ~乳根、俞府疗嗽气痰哮。”可知乳根穴 有止咳降逆之力。然愚思:一则“遂至危殆”,一则“气已不属“,元气当已困顿。何以“火到肌即瘥”?近读((席弘赋):“但向乳根二肋间, 又治妇女生产难”,句,方霍然循:若非乳根穴大补元气,且力专下 厅,何以断治斯证耶1而补中有降,正咳逆所宜者也。 头痛案 蔷川玉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愤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按语:本案头痛的病机为气逆于上,即“蹶上”之意。淳于意 认为导致窄证的病囚是洗发末干而卧。湿邪内侵,郁而化热,热阻气机,气逆于上,故见头痛且伴有头热、身热而烦。治疗用寒 水敷其头,此乃物理降温法,可见本证发热较高。针刺足阳明经脉穴,左右各三处,有泄阳明邪热之效。治从足阳明,其理有二,一是头部为…明经循㈠之处,尤以前额痛为主.二是邪已由外人 里乩糚气逆丁]-,针足阳明可泄热丁外,导气于下,头痛自愈。本案针刺的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四.足太阴脾经 治脚气案 【原文】, 中书粘合公,年四旬有佘,躯干魁梧。丙辰春④,以征至扬州 北之东武隅,脚气忽作,遍身肢体微肿,其痛手不能近,足胫尤甚, 履不任穿,跣③以骑马控两镫,而以竹器盛之,以园急来告。予思 《内经◇有云:饮发于中:驸肿于上。又云:诸痛为实,血实者宜决之。以三棱针数刺其肿上,血突出高二尺佘,渐渐如线流于地,约半升许,其色紫黑,顷时肿消痛减,以当归拈痛汤④重一两半双之,是夜 得睡。明日再服而愈。;(罗天益《卫生宝鉴》》) 【按语】 脚气之名见于((诸病源候论)卷十三。足胫肿大,乃水湿之邪,从下感受,经络不得宣通所致也。本案当属湿脚气。血实者宜决之, , 湿盛者将如之何?,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当从脾经求之也,可取三阴交、阴陵泉。 五.手少阴心经 L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四穴的£治作用有何异同?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四穴均属手少阴心经,位置靠近腕后尺 动脉处。近豌豆骨后为神门,向后依次各隔五分为阴郄、通里、灵道。在全身经穴中,算是部位最集中的几个,其主治作用也比较接 近。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均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心 悸、怔仲、失眠、健忘、癫、狂、痫等神志病。四穴还可用于暴喑不能言治疗音哑、失语等症。四穴的主治作用除了这些共性之外,还 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 (1) 神门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也是治疗心经疾患的要穴,其它、安神的作用最为人们所注重.它还可以治疗精神 病,发挥开郁、宁神的作用。如《通玄指要赋》说;“神门去心性之呆。痴。1,((玉龙歌中)有:“神门能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痴呆, 似指抑郁型精神病。《百症赋》:“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则 是指神门与上脘同用于躁狂型精神病。 (2) 阴郄神门直后五分为阴郄,原称尹少阴郄,是手少阴心经的郄穴。《针灸甲乙经》以治“寒嗽、吐血、逆气、惊、心痛,,《外台 秘要》以治“痫、失音、不能言”,《标幽赋》:“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盗汗为虚阳浮越,本穴能养阴安神而收敛浮阳。 (3) 通里 通里在神门后1寸,为手少阴络穴。其络“循经 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根据这-联系,本穴可治心、舌、目方面的病症。“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支膈是指心胸部胀闷。 《外台秘要》治热病、心中懊恢、善恐、头眩痛、面赤、癫、心中悸 等。《玉龙歌》:“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也难当;若须通里穴 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势《玉龙赋》也载:“通里疗心惊而即瘥。” 因为是手少阴之络别走手太阳经,故本穴有调和两经气血的作 用。手太阳经的循行从手走头。所以惊悸怔仲病,伴有头痛、眩晕、眼花、胃部压重感等不症者,取通里穴为适宜,由于它的主治 范围包括了这些头面疾患,同一般取用神门穴仅以镇静安神为主者稍有不同。 (4) 灵道 灵道在神门后1. 5寸。《千金方》“主心痛,悲恐,相引”;《 外台秘要》“主臂肘挛,暴喑不能言,”在四穴中,灵道穴的应用范围较小。 ,四穴有类似的主治作用,其中通里的应用 最广,而灵道最狭,神门以宁心安神为主。而阴郄则以用于养阴止汗见长。 摘自 李鼎教授《针灸学释义》 痴呆 神门Shenmen HTT 原文;痴呆之症小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口 虚烦 通星Tong~I H75 原文;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六.手太阳小肠经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胸部胀满 天容Tianrong SIIT ㈠÷。,方法;刺法,。针刺不超过一寸. 原文;岐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干胸中,愤瞠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沪埃烟,悔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干振埃。黄帝曰:善。取之何如?岐伯曰:取之天容。 注:愤瞠肩息:形容胸部气满发胀,耸肩而呼吸的桦子口马莳;“气愤而胀,竦肩而息”钩(ye噎)不得息;嫡,古噎字,形容咽部象被异物堵寒而不得呼吸。 耳聋目不明 听宫Tinggong Slle 方法。刺法,中午时刺。 原文: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府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曰:刺此者,必千日中,刺其听宫,中共眸子,声闻干耳,此共输也。 注:日中。中午时分。中共眸子:眸子,即目中瞳子。中共眸子,形容针刺的效应可以及干瞳子。这是因为圻宫穴与眸子有经脉相通的缘故o《太素净卷二一七五节刺注;‘‘手太阳脉支 者至目兑眦,却入耳中,手足少阳脉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梦至目锐眦口故此三 脉,皆会耳目听宫,俱连目中瞳千口粆 七.心足太阳膀胱经经 咯血 丹溪①治一壮年,患嗽而咯血②,发热肌疲。医用补药数年而病 甚,脉涩③。:此因好色④而多怒,精神耗少,又补寒药多,荣卫不行, 瘀血内积,肺气壅遏,不能下降。;治肺壅,非吐不可o唯倒仓法二者兼备。但使吐多于泻耳。兼灸肺俞二穴,在三椎 骨下横过各一寸半,灸五次而愈。 ( 俞震◎《古今医案按》〉 ) 【注释】 ① 丹溪。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学者尊称丹溪翁。;元代婺州 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生活于1 28 1- 1 36 8年。金元四犬:家之一, 其论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井,为滋阴派的创始者。著:有《局方发挥》、《格致余论》、《金匮钩玄》,《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等书。 ② 咯血。指呼吗前喀出衅龠、向坆或痰中夹血的一种症状。多 因燥热袭肺,陆阴亏损,瘀阳肺络及啪热亨行等所致。 ③ I 永涩:涩脉。脉往来艰涩,直口轻刀刮竹。文脉经》载;“涩脉细 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按语1】 肾经亏损于下,水火不济则虚火上炎,咯血、发热、肌瘦诸证作 矣;肺气壅遏于上,则荣卫不行,瘀血内结,嗽久不愈。治若补之,肺气益壅;若泻之,肾精更亏,治颇棘手。 ‘;观案中用吐法先泻其实,再灸肺俞以补其虚,有方有法,步骤 井然,用吐法有“邪去正安’3之理,灸肺俞又寓“金能生水,,之意。病由好色而起,若非摄生自爱,安得截其病源哉,此又病家不 可不知者也。 瘵(结核病) 绍兴已未②岁,佘守武昌时,总领邵户部玉云:少时病瘵,得泉 州僧为灸膏盲,令伏于栲栳⑧上,僧以指节④极力按寻其穴,令病者 觉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⑤也。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 【按语】 一,痨疗之证争灸膏盲疗效确实,寨中所云泉州僧灸膏盲,必极为 按寻,令中指麻乃是穴,确为经验之谈,不可忽之。宋庄绰著有《灸 膏盲腧穴法》一书,可供参阅。 心下为膏,心下膈上曰肓。膏盲俞上有肺之魄户,下有心之神 堂,内应膏育而穴居心肺之间也。春秋晋景公病,求医于秦,秦使医 缓诊治。受公夜梦二竖子议避医缓之治,曰藏匿于膏之下,肓之上,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土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穴名由此得之。考膏牛于脾,肓根于肾。《针灸四书》曰:“针药不能及,而以此穴灸之。即能见效。《千金方》曰;‘‘膏盲俞无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 八.足少阴肾经 厥证 济北王①阿母⑦自言足热而懑娃,臣意④告日:热厥⑤也。则刺其 足心⑥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司马迁((史记)) 【注释】 ㈩济北王:齐悼惠玉之子刘志,于文帝十六年封济北王。 ②阿母:即乳母。 ,⑧懑men)烦闷。 ④ 意:指淳于意。 ⑤ 热厥: 厥证之一。指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 ⑥ 足心;指涌泉穴。 ⑦ 所:表示大概的数目,左右。 【按语1 > 热厥当补阴,寒厥当补阳,此前贤治厥之法。足热而懑,水亏火 旺之证,是为热厥。足心者,涌泉也。肾出于此,承足太阳之阳,合 于本经之阴循下而上,少阴根于涌泉,即犹天一之水由地下涌出,补阴当于此穴求之,以求肾水上达则虚火自降矣。 脚气 一人患脚气,两珩骨连腰,日夜痛不可忍。为灸涌泉穴五十壮,, 服金液丹,五日痊愈。 -。(窦材《扁鹊心书 》) 【注释】 ① 脚气;古名缓风、脚风,又名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为饮 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于脚而成。其症先起于腿部,可见酸麻疼痛,软弱无力,孪急或肿胀,萎枯或胫红肿,发热,进而入腹攻心, 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临床 卜有干脚气、湿脚气、寒湿脚气、湿痰脚气、脚气冲心等之分。 【按语】, 涌泉,足少阴之脉所出。承足太阳之阳,合于本经之阴,循下而 卜,引热下行,故有主治三焦诸疾之说。《标幽赋》称:涌泉同璇玑、百会三穴为“三才”。百会穴居头顶应乎天,璇玑穴在胸部应乎人,涌泉穴位足心应乎地。观“三才”之名,知三穴为先天之源,能主上,中、下周身之疾,亦可见涌泉治脚气之力也。 九.手厥阴心包经 厥证 辛未①,武进王会泉公亚夫人,患危异②之疾,半月不饮食,目闭笊开久矣。六脉似有如无,此疾非针不苏。同寅山诸公,推予骨即 针之,但人神所忌,如之何?若待吉日良时⑤则沦于鬼策牡矣。不得已,即针内关二穴,目即开,而即能食术饮,徐以乳汁调理而愈 。 【注释】 ①辛未:1571年(明隆庆五年) ② 危异:指病情危笃,证象特殊之症。 ③ 同寅i即同僚。寅;恭敬。 ④ 予:杨继洲。 ⑤ 吉吕良时:好日子,好时辰。吉;利,善。 ⑥ 鬼录,篡州虬之㈠社册,:仁此指:她亡:之意。背陶潜((陶渊朗集)拟挽歌辞:“昨暮同为人,今丑在鬼纂),篆:同~录’1,簿籍。 ⑦ 迭:作轮流j交替解。 【按语】 《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言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 则无所不病一气之为病虽在外有六气之侵,在内有九气之乱,然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 《灵枢~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目闭不开,六脉似有如无,气虚面莫支使然。心主动扬,则五赃六腑为之。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心;包代心行事。使脏腑百骸听命于心,故针之而愈。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卷二上~灵素.十二络缪刺 喉痹 关冲 Guanchong 方法;尅法。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原文;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魁华中指 }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疳,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雪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己。 注:喉痹:咽喉部因气血瘀阻戎废火上泛而闭塞不通。 胸中气噎 原文:关冲,治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举口 手足麻痛并无力 外关 waiguan 原文;外关手少阳三焦经,通阳维。主治手足麻痛年无力, 原文:外关手少阳三焦纤,通阳维。主治臂膊冷痛,三焦. 原文:外关手少阳三焦经,通阳维。主治手指节痛不能屈伸。 原文:外关手少阳三焦经,通阳维。主治腰胯痛, 主治腰背肿痛,肾. 十一.足少阳胆经 辛酉曰,夏户贵患瘫痪。不能动履㈢,有医何鹤松,久治未愈。召予③视,曰。此疾一针可愈。鹤松惭去。予遂针环跳穴。最即能履。夏厚赠,予受之。逾数戴又瘫矣。复来召予,因待禁廷,不暇④即往,遂 受鹤反问以致忿。视昔之刺鹊⑤于伏道者,为何如?, (杨继洲⑥《针灸大成》) 【注释】、 ㈢辛酉ri561年(明嘉靖四十年)。 ⑧ 履al :,~走。 ③予:指杨继洲。 ⑨ 暇:空闲。 ⑤鹊i扁鹊。 【按语】 髀枢者,人之屈伸跳跃之枢纽也,环跳穴居髀枢,在胯骨股与 L髀股相接之环中,人履步则跳动起伏,故而名之。 <马丹阳十二穴歌》云;‘‘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涩痹,腿胯连蹦痛,若人针灸后,倾刻病消除。“诸般功用,通利二字而 已矣。 十二.、足厥阴肝经 陈良甫①尝治许主簿,痢疾咳逆不止,诸药无效。灸期门穴,不三壮而愈。 (魏之秀《续名医类案》) ) 【注释】 ① 陈良甫:名自明,字良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活于 1190h1270年。宋代著名医学家。陈氏三世业医,学验俱富,曾仕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医理精深,临床经验丰富。陈氏具有 ‘‘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的积极治疗思想,确为十分可贵的良医风范。擅长妇科及外科,著有 《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和《外科精要》二卷。 【按语】 期门为肝经募穴,是肝、脾、阴维三脉之会,记其功效总在肝经,殊不知,期门能舒泄肝经气滞壅闭,自能宣畅全身之气血,以 “肝主疏泄”故也。诚如清代李冠仙K知医必辨》所云:“治病能治肝 气,则思过半矣。” 十三.任脉 临产尸厥 原文:临产昏迷病尸厥,一针二命复还生, 医德高尚人赞美,神针奇案千古传。 《牧斋遗事》 ①载:“北城外多败屋,居民多停棺于其中,嘉言⑧偶见一棺似新厝者⑧,而底缝中流血若滴,。。掠问旁 邻。则日:‘顷某邻妇死,厝棺于此J。聂言急觅④其人,为语之日⑤,‘汝妇未死,凡死者血黝⑥,尘者血鲜,吾见汝妇 棺底流血甚鲜,可启棺速救也)。 盖妇实以临产昏迷一日夜,夫以为死,故殡焉⑦。闻喻,此一,遂启棺,诊脉未绝⑧,于心胸间针之,针未起而下已呱呱作声,儿产,妇已起矣,夫负妇抱儿而归。“(古学汇刊) ,语译i伏牧斋遗事芳记载。幺北城外面有许多破旧的房子夕在这里居住的很多百姓常将灵柩停放在里面,嘉言医生偶 然看见一个象是新放置的棺材,而且底部缝隙中流的血很多, 象是往外澝,他很惊异地间旁边的邻甩邻居们告诉他说. :,‘ ‘刚才邻家某妇人死了,将棺材停放在这儿夕矿嘉言医生急忙 唞獬籼屯≮驹地遥,‘。‘你媳蠘穹死t大胁批婚昏他 馕鳊的血是黑色的多面活人的血是鲜红色的)我看见你媳妇 棺材底部流出血是鲜红色,可以启廾棺材迅速抢牧,,,这位妇女实际上是因为临产昏迷了一天一夜,她丈夫认为她死了,因此,把她殓入棺材停放在这里。听了嘉言这番话, 于是就启开棺材,(嘉言)诊了她的脉搏,发现她的脉尚未停 止跳动多就在她的心胸间扎针治疗,针还没有提取出禹下身 ‘却已有呱呱的叫声多婴儿产下来了,产妇已坐起来了,丈夫就背着产妇,抱着婴儿回家去了。 附记。喻嘉言是洁初海内兰大名医(喻昌、张璐、吴谦) 本例家属以为人已经逝世了,就收殓入棺。经他迩过棺材 底缝隙巾流出血液色汴灼辨圳。判定其人末死心启棺抢救一针见效,立挽垂危于一霎那间,两条性命得救了。创医林中史无 时例之奇迹,针灸学治疗史上的千古奇案。 十四.督脉 扁鹊治虢太子尸厥 原文~……扁鹊日①i“若太子病,所调‘尸厥②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⑧,厉鍼砭石④,以取外三阳 五会⑤。有间,太子苏。乃便子豹为五分之熨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于起坐。史适阴阳,但服汤两 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扁鹋 仓公列传) 语译:扁鹊说,“你太子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尸厥 病,太子没有死”。扁鹊就叫徒弟子阳在细磨石上把针磨 利,用针刺督脉的百会穴。一会儿,太子苏醒。于是,(扃 鹊)又叫子豹准备入体五分之药熨,将八减之剂的药物合起 ,进行煎煮,交替熨两胁下。(经治疗)太子能坐起。再进 一步调理阴阳,使其恢复平衡,仅仅用汤药二十天,就恢复了健康。所以,天下的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回生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