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亦分补泻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
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温经散寒的功效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自《
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后,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就奉行至今,其适应症多被定格为寒湿痹证,给人以一种印象那就是艾灸疗法只有在虚、寒、痹、久病、偏虚证时才可使用,只补不泻。其实艾灸疗法不但分补与泻,而且临床灸治效应好坏与艾灸时补泻方法的正确运用关系是颇为密切的。
我们翻开中医文献可以看到早在《
黄帝内经》中就已有明确指出灸疗分补泻的记载了。如《灵枢·背俞》言:“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中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李梃的《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在这里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可用于寒热虚实之证外还涉及到热症用灸可以引郁热外泄(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
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些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学入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
便闭塞,
心痛诸痛“以
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均是中医“从者反治”的很好验证,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也,用热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都是艾灸泻法的经验总结。现代灸疗大师周楣声先生临证施术时将灸法分为疾徐强弱补泻法与疾徐开阖法。疾徐强弱法就是用口对艾炷吹气,使气传及艾使其燃烧旺盛之意是疾火与强火,这种强火强刺激具有泻的功效能使邪气随火气而发散,叫泻火;若任其自灭是徐火与弱火,这种弱火弱刺激具有补的功效能使阳气深入,叫补火。疾徐开阖是在艾炷自灭之后再加按压以增强补泻作用。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
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
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百会穴治疗
遗尿疗效甚佳。对
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压即可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
带状疱疹可即可控制症状等等。综观以上不同时期资料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和临床发挥,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是其内容更加完备。
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西医治病方法是辨别疾病过程中神经系统兴奋(邪气偏盛)和抑制(正气虚弱)的不平衡,制定相对应的调治方案把其调至平衡正常水平的过程。两种医学基本理论和医学体系虽然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平衡”。灸法借助灸火(或类似的其他剌激)特定剌激因子从腧穴这个“神气游行出入”的门户进入体内,再沿相应经脉通道内达脏腑,直驱病所,激发了经气、调动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平阴阳的整体作用,是兴奋(邪气偏盛)者得到抑制;抑制(正气虚弱)者得到兴奋(也就是补和泻的作用),有寒则温热而消之,郁热则引泄而散之,血气凝滞则温通而行之,阳气虚弱则温阳益气而补之,从而达到促使周身气血流畅,经脉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
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说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
如何做才能掌握施灸最佳刺激量既可达到预期补泻效果提高疗效,又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那?在中医思想体系与治疗原则指导下艾灸补泻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施术。首先从艾灸施术本身来讲。补法主要选用艾条
雀啄灸、温和灸、回旋灸,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作用。雀啄灸法是将艾条点燃对准施灸部位,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采用如雀啄食似的一起一落、一远一近的灸法,每穴施灸约5至10分钟,以施灸部位有明显的温热感、局部出现红晕,患者感觉温暖、舒适为度。每日或隔日一 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5天。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用火点燃,在所选定之穴位上空熏灸,先反复测度距离,至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进行施灸,施灸时不吹其火,令其徐徐自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病人有温和舒适感,每次灸10至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灸毕再用手按压其施灸其部位片刻。每日1至2次,一般7至10次为一疗程。回旋灸操作法有两种:一种为平面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区或患部熏灸测试,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即在此距离作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次灸20至30分钟。亦可视病灶范围,尚可延长灸治时间。此法灸疗面积较大之病灶。一种为螺旋式回旋灸,即将灸条点燃用其端反复从离穴区或病灶最近处,由近及远呈螺旋式施灸,本法适用于病灶较小者,以局部出现深色红晕为宜。对慢性
腹泻、慢性结肠炎、
胃下垂等气虚证、
气脱证、气不摄
血证、血虚证、精髓之虚证、
心阳暴脱证、中气下陷证、中医虚寒证、脾
肾阳虚证、
肾不纳气证、肾阳之虚证、冲任虚损证等尤为适宜。泻法则采用直接灸、灯火灸这些刺激性较强的方法,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温热刺激是邪气得泻。直接 灸 是 将 艾 炷 直 接 放 在 穴位局部 皮 表 上 施 灸 的 一 种 方 法 。又称“明 灸”、“ 着 肉(肤) 灸” 。有 无 瘢 痕 灸 和 瘢痕 灸 之 分 。无 瘢 痕 灸 ,又 称“ 非 化 脓 灸” 。施 灸时 , 先 在局部 皮 肤上 粘 涂 少 许 凡 士 林 或 大 蒜 泥等 物 ,上 置如花生米大小的艾 炷 并用线香由艾柱顶端点燃, 术者用口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烫时,术者迅速用镊 子将艾柱夹取更换新的艾灸继 续 按 上 法再灸,灸至见施灸 部 位 皮 肤
出 现 一 块较 艾炷 略 大 一 点 之 红 晕 即可停灸, 隔数小 时后 可局部可 出 现 水 泡 , 不 必挑 破 , 禁 止用手 抓 搔, 令 其 自 然 吸 收 ,一般不会遗 留 瘢 痕 。瘢 痕 灸 ,又 称 “化 脓 灸” 。 施术方法基本同前,不同处是当患者 感 到 灼 痛 时不是迅速用镊 子夹取更换艾灸,而是术者用手指在 施灸穴 位四 周轻 轻 拍 打 以 缓 解 疼 痛 直 至 艾 炷 全 部 烧 尽 , 艾 火 自熄后 , 用 纱 布 蘸 蒸 馏 水 轻 轻 拭 净 艾灰 。再涂少 许 凡 士 林 或 大 蒜 泥接 着灸 第 二 壮 。 在 施 灸过 程 中 , 如灸完 规 定 的 壮 数 , 可 在 该 穴 区 贴 上 淡膏药 , 嘱 病 人 多 吃 羊 肉 之 类 发 物 。 一 般在 一周 左 右 局部可化 脓 , 化 脓 时 每 天 换 膏 药 一 次 ,灸 疮 约 一 个半 月自行 愈 合 ,会 留 永 久 性 瘢 痕。 对 惧 痛 患 者 , 可 先 在 穴 区 注 入 2% 普鲁卡 因 注 射 液 1 毫 升 作 局 部 麻 醉 后 再 施 灸。灯火灸指用灯草蘸植物油点火后在穴位上直接点灼的灸法,又称“灯草灸”、“打灯火”、“焠法”。施术时医者手持直径1.5至2 毫米、长4至5 厘米的灯芯草的一端,另一端在
花生油(
芝麻油、
茶油亦可)蘸一下(约1.5 厘米)。将蘸有油的一端点燃在所选穴位处快速点灸,以发出“啪”的一声为中第,一点即起。施灸处局部会稍起红晕并可出现
绿豆大的水泡,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但应注意清洁,避免感染。每日一次(第二天灸灼时,宜在原灸点之旁边),4次为一疗程。直接灸多用于治疗
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
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
鸡眼等;扁
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瘢痕 灸可以达到开辟门户,引邪外出之效;灯火灸疗则可以疏风解表、引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
其次从辨证选灸穴来说,腧穴比喻人体的门户,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区域性、整体性、双向调节性、相对特异性、协同性等,也就是说每个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异性。选用不同的腧穴灸治,也常能收到不同的补泻治疗效果。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可提高灸治疗效。如气海为补气要穴,对于气虚患者选取气海穴施灸就属补法;又如温和灸百会可治胃下垂、
子宫脱垂及
脱肛等病,能起到补气升提之功效;阳气暴脱者用大艾盒大灸神阙,虽火力峻猛,其功效为峻补回阳救脱,同样是神阙穴而阴寒凝结的
腹痛,用缓灸法达到的是逐寒外出泻法之能;肺俞穴为解表散寒穴,对于风寒表证者在肺俞穴处化脓灸或一般灸则可达疏风解表,宣肺散寒就属泻法了;而用蒜泥敷灸或雀啄灸涌泉穴治疗咯血、
鼻衄等症,则能泻火止血。
第三是根据不同疾病的性质,在治疗时选择相应性味、功能、主治功效的药物加入艾条中(药艾);或是隔于艾柱下(隔物灸);或施灸材料(如
桃枝、
桑枝、硫磺、
黄蜡等)施术,也会产生不同的补泻效应。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补的作用。如
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治厥逆、
阳痿、
遗精;隔
姜灸温经散寒;
丁香敷灸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而治虚寒腹泻、阳痿、阴冷;
五倍子敷灸固精敛汗而治遗精、遗尿、
自汗、
盗汗;隔
胡椒温中散寒而治心腹冷痛等。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泻的作用。如
甘遂敷灸则多用于逐水泻水;还有隔蒜灸解毒消肿杀虫而治痈疽
疖肿癣疮;
斑蝥敷灸攻毒蚀疮、破血散结而治痈疽、咽喉肿痛、
瘰疬;
毛茛敷灸利湿消肿止痛而治
鹤膝风、恶疮痈疽、胃痛;
石龙芮敷灸解毒消肿而治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威灵仙敷灸祛风除湿、通经止痛而治风湿痹痛;
板兰根敷灸清热解毒而治腮腺炎;簿荷敷灸疏散风热而治流感等。如隔蒜灸解毒杀虫,隔附子灸可回阳固脱,隔姜灸可祛寒温中,此三种隔物灸就寓有补泻之意。另如桃枝灸可温经散寒,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而桑枝灸对疮伤已溃者可“补接阳气,去腐生肌”,其补泻作用显然与前者有别。总的来讲灸疗的补泻作用与穴位功能、临床证候、灸疗刺激量的大小(包括:灸治方法、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灸疗时间的长短)、病变的部位及患者的体质等密切相关。临床上无论运用何种补泻,都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运用,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艾灸分补泻,且灸法补泻效应是通过调控施灸刺激量而实现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途径。
[
本帖最后由 桂亮邮箱 于 2010/7/8 08:13 编辑 www.med126.com]
-----------
现代灸疗大师周楣声先生临证施术时将灸法分为疾徐强弱补泻法与疾徐开阖法。疾徐强弱法就是用口对艾炷吹气,使气传及艾使其燃烧旺盛之意是疾火与强火,这种强火强刺激具有泻的功效能使邪气随火气而发散,叫泻火;若任其自灭是徐火与弱火,这种弱火弱刺激具有补的功效能使阳气深入,叫补火。因此运用直接灸或者瘢痕发泡灸本质上均是强刺激,其功效能使邪气随火气发散,属于大泻邪气之法。温和灸慢慢使热力渗透能使阳气深入,具有温补的疗效,二者学者不可不辨之矣!
[
本帖最后由 桂亮邮箱 于 2010/7/8 08:32 编辑 www.med126.com/wszg/]
-----------
既然说到针灸,其实就包括了针法和灸法。微针通其经脉,灸法进行温补,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故二者不能进行偏废,只有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复兴中医网看过,确实是好文章
-----------灸法对怕针、晕针者容易接受
-----------欲收藏此佳帖
-----------佳作贴,应置顶
-----------
回复 桂亮邮箱 的帖子我在关元进行化脓灸,感觉身体会变好,耐疲劳。要是化脓灸都是泻法,会有这样的功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