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省和全国的两会了,我很想希望听到基层中医的心声!当前中医的处境不是很好,在社区,在农村工作的中医,特别是年轻中医,其处境更加困难。他们最需要政府提供什么帮助?他们最需要学术界提供什么帮助?他们对未来寄托着哪些希望?欢迎发帖谈谈。
-------------------
黄老师:基层中医希望放开医疗市场,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机构设置许可的瓶颈,不利于农村医疗机构发展:1、户籍限制(规定本市常住户口)。2、不在国家和集体医疗机构工作的人员(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国家和集体医疗机构工作)。3、在医院工作的年限(学生认为只要取得中医
执业医师即可在农村或乡镇个体开业,因为现在有许多乡村医生根本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此举可鼓励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进入农村)。
-------------------
-------------------
黄老师好!我在基层工作12年,我认为或许采取非常法规才能大浪淘金,这就是中医师只能用中医药的法门做临床.我认为我国的医改始终有个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如何定位中医药学等传统医学.
-------------------
黄老师好!我在基层工作18年了,赞同
忍冬藤的观点,只有采取非常法规才能大浪淘金。这就是中医师只能用中医药的法门做临床.我认为我国的医改始终有个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如何定位中医药学等传统医学.当然仅此还不够,在此中医人才青黄不接的时期,如何才能挽回老百姓到中医的信任?眼看和我同级同班的同学有的转行,有的挂着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招牌,使用着西医的方法,甚或散布中医无用的言论,攻击中医,我相信一则是由于他们很少有机会感受到中医对某些病的真切疗效,二则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做这挂羊头卖
狗肉的事。而我在乡镇卫生院,同样得受经济效益的支配,不得不“挂狗头卖
羊肉”,有理无理,都要先“消炎,抗菌”然后再按黄老师的思路辨方/证/人施治。这样行医,真的累。 技术也难有大的长进。可是自身技术有限,自愿看中医的不多,不这样,怎能拿到自己的基本工资?真正有卓越疗效的名师也难寻,要是各省都有十来个/几十个象黄老师这样有真货/又肯拿出来,拿出来又让人听得懂,中医就大有希望。无缘得黄老师亲授,只能迫切希望黄老师的医案早日出版,早日“解渴”
-------------------
首先非常感谢黄教授像您这样的中医大家如此般关心基层中医,培育中医,万分感激、如今农村中医,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中医处境确实困难。长期以往后果令人担忧1,以西医的模式管理中医,这本身就不科学,其中的道理就不用讲了,这样不利于中医自身的发展。
2.基层中医得不到继续教育,还有职称的评定,政府部门根本没重视,西医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3,由于社会因素,农村流出人口较多,而在家人口很少,城乡差距较大,一些农村中医他们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或是某些疾病的需要有时可能用一些西药,但卫生执法部门一发现动不动就罚款好几千。这样非常不利于农村中医的发展,因为他们是农村,是基层,在缺医少药的地方。他们要有饭吃。这些中医就像刚发的嫩芽,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希望政策在这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
以上几点是农村中医非常重要的现状,请求黄教授能够把它带到会上,这也许是我做为中医人为他们所作的一点心愿。农村中医或者中医人都会记住您的,感激您的。
-------------------
下面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中医给我的信,我转发于此,供大家阅读。作者对基层中医的现状陈述十分清晰,如此行医环境,确实让人
心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封信,更希望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看到这封信,这是来自基层中医的心声!
我在江苏一家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了。现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农村中医事业。
先说病人吧。在农村,什么人会选择看中医?
其一,应该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病人。我在上班路上,常常看到一些老汉老太,六七十岁的年纪,还在拾破烂。原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的。他们,没有能力加入到吃中药的人群里。敬老院里的老人,也很少见到他们来看中医。长期在我这里吃中药的病人,大多是家境宽裕的。要么是年轻时有些结余,要么是儿女有事业同时也孝顺。毕竟,中药也不是都卖
萝卜青菜价,像红参、穿
山甲之类的在使用之前也是要征求病人意见的。
其二,应该是有宽裕时间煎药的病人。在农村,目前还没有颗粒剂和提取剂,病人吃中药还是要靠传统的煎煮。那些早出晚归搞建筑的壮年,抑或是在农忙季节忙于收种的人家,即使有病也倾向于挂几瓶水或吃一些西药对付一下。他们是没有时间来吃中药的。即使有颗粒剂,价格也一定不菲的。况且,疗效如何也是未知数。有时间的是老人,他们有病才有时间煎药。不过,老人通常又是没有钱的。于是,有经济能力的没有时间煎药和吃药,而有时间煎药的往往又没有经济能力。那么,能否让有钱的出钱,有时间的出时间,配合起来呢?这个课题还没有人来做。
其三,应该是有决心有信心来吃中药的病人。这部分病人往往是被“逼上梁山”。众所周知,中药肯定没有红糖水或者橙汁可乐好喝。但当几经西医诊治而没有良策,病人通常要寻找一个替代疗法的。于是,目光锁向中医。而一旦尝到甜头,便会坚定不移地治疗下去,同时也成为中医的拥护者和宣传者。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由于先选择西医,导致治疗的经费先去大半,轮到吃中药时,经济上也面临尾声了。后续经费的不足,又常常导致中医治疗的中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了解哪些病人会看中医,或者说,中医临床覆盖哪些人群。那么,在这些病人中,看中医都抱有哪些心态呢?很不统一的。有的是抱有吃吃看的心理,先吃三五付,有效了再来,没效了,自然也不再见了。同时,也在向社会对中医作反宣传。有的是犯病了,就吃几付,病情缓解了,也就不来了。有的是有板有眼按时不断吃,这种病人多半和医生成了好朋友。至于那些吃了三五付没有疗效还复诊的回头客,作为医生,我真的打心里感激他。当然,也有一些病人是被我的电话“追”来的。
说完了病人我们再来说中药。我这里的中药质量并不是太好。中药房没有空调,原因很简单,没有令人满意的经济收入,自然也应受到相应待遇。当然,西药房是有空调的。按照药事管理的规定,中药房也应该配备空调。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但那些只是停留的纸上的东西。每年一入梅雨天,中药就开始发潮长霉。就连干燥的
茯苓也都“上斑”了。药房的药师常常拿到自来水龙头是冲洗,然后再晒干。霉斑的确少了,但药效也相应减少了。虫子和蛾子也是常见的。病人当然会提意见了。有时趁病人不在意时把它们拣出。有时我会和老病人打趣,“放心吃吧!绿色中药,连虫子都能吃,我们不必担心。”在这些饮片里,也常常能发现塑料绳头,风化的塑料碎片,乃至烟头之类的也偶然碰到。想必是粗心的药农在加工饮片时留下的“防伪标记”吧!红参片里也常常有橡皮筋的碎屑,大概原先是用橡皮筋扎住的,在切片时没有取下。但颜色和红参一致,不细心还难发现的。至于
细辛等药材,也常常会在根里发现泥巴或者小小的石子。炮制好的穿山甲表面有一层东西,是什么?说不清,掂一掂重量,比自己炮制的似乎要有含“金”量。10克的穿山甲大概相当于500克的瘦
猪肉的价格。这个账算得很精啊!但当中医因为中药而被毁时,受损的难道就没有药农或药贩子的分吗?这个账也要算清啊!我回想起当年在
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校区图书馆门口堆积的那些一袋袋中药饮片,据说是因为不合格被国医堂打回的。我好羡慕在那里乃至在同仁堂药店里从业的医生们,用的是放心药。众所周知,影响中医疗效的因素很多。而在农村,疗效不好就只能由医生一个人来背黑锅了。通常,病人是认为医院的中药都是合格的。医院里的药怎么能不合格呢?银行里怎么能有假币呢?是啊!我可爱的乡亲们,我又该如何跟您们说呢?我该说什么?我又能说什么?有一首歌唱到:“你总是心太软,把所有的痛苦独自承担……”是的,仅有处方权的基层中医师,我只能独自承担。
现在,该说临床中医了。农村,没有大学生愿意来这里工作。没听说长颈鹿喜欢往猪圈里跑。但这里,确实是磨练本事的“八卦炉”。其一,病源相对要多。这里没有上级医师,开什么药用什么方全靠你自己当家。没人插手,但同样也没人和你交流会诊。全靠你自己硬憋出点东西。同时,也没有同级竞争。其二,打开局面机会相对多。能在短期内治好几个病人,名声就响起来了。当然,这需要机遇和胆识。在城里医院,等级森严,毛头小子,只配打个下手。出风头,没你的分!
诚然,农村中医有他的成才优势,但问题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是成才的周期问题。鸡蛋是好吃的,但眼巴着小鸡成长为老母鸡的日子却是难挨的。十年的冷板凳冰冷的不仅是屁股,更是心情激情。单位也搞科室核算。业务做不上来领导就是有心照顾你也爱莫能助。二是行医的艺术问题。坐在卫生院里的中医病人一定没有街头卖野药的土中医病人多。会哄会说病人自然多。“心肝脾肺贤,一天到晚忙不完”,而“心肝脾肺肾”往往坐在那里没人问。记得好像是毛泽东说的话,赤脚医生不需要太高文化,小学四年级就够了。是的,农民不需要头衔,只要能把话说到他们心里,有一分疗效作十分宣传就能出名。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我是做不到的。乡亲们病了,本来就很痛苦。我再存心吹嘘哄诈他们,心里总是不安的。我只是想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服务。但乡亲们却更青睐于不实在的人士。跟风于传销、摸奖的多半是他们。三是第一推动力的问题。众所周知,卫星或飞船围绕地球转不需要太多能量。但脱离地球引力则一定要靠火箭来完成。一个医生,一旦做出来名气,病源自然不愁。之前,也需要第一推动力。问题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谁来加速第一推动力。相比之下,那些有祖传家学的影响成长会更快一些。
总之,农村中医事业,要想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
楼上的这位医师反应的问题很真实.
我是农村医生,这里存在的问题最清楚.但需要补充的是:每年乡村医生培训95%以上是西医知识,来一个中医老师也不过一"两栖类"的现实主义者,能行吗?!
所以建议政府机关应下令省级以上的,学验俱丰的,国宝级的老师们,对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进行免费培训.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
随着全民医保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病人是越聚越多,而基层诊所的病人却在逐渐减少,即使你的疗效很高,因为不能参加医保,自然病人就选择了医院.呼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允许有实力的,群众口碑极好的诊所也能参加医保,从而使民间医生发挥所长,使医院减轻人满为患的压力,使广大群众得到及时有效廉价的治疗.
-------------------
提高自身修养,在病人群体、医生群体中建立自己的地位
-------------------
基层的中医现状的确不容乐观,总结下来大概有这么几种现象:
1、一部分中医被沦为谋利、骗钱的代名词
在基层,中医被沦为谋利、骗钱的工具。有很多医生以开大方,开贵方为能事,疗效的不确定性极大的挫伤了老百姓对中医的感情。曾见过当地几例有名望的中医,每次开中方必搭配西药,如胃病配“
雷尼替丁、胃复安”,关节炎配上“消炎痛、
泼尼松或
地塞米松”,这些西药是另外分开包装的,没有标签,没有药名,中药方只是一种招摇的幌子而已。其实这种现象、风气不仅仅在基层,各种媒体大肆的、不属实的、夸大的、不负责任的宣传中医、中药治疗某些病(如肿瘤、乙肝、
糖尿病等最多见),已让中医走向了万劫不复、臭名昭著的深渊了。
2、关于中药的一些问题
a、中药也很贵。开经方较便宜,一般在5~10元之间一付,而一些中医开的方子动辄在20~40元一付,让农村缺乏医保的病人是难以承受的。中医的疗效贵在坚持,贵在改善体质,而巨额的医药费病人没法坚持,往往稍见效即停药,再复发再服药。
B、中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于中药我是外行,我曾听中药房的一个小伙子说,中药的批次不同,质量相差很大,价格也随之不同,并举例
黄连就是这样子。我曾亲眼看到药房里发霉的、虫蛀的、带尘土的中药出售给病人,甚至有一回在拉开“
苏梗、
藿香”的药柜里跳出来一只
老鼠,把我吓了一大跳。
C、中药的保质期可能没有西药的严格,怎么规定的我也不大清楚。反正有很多中药库存了不知多少年还在用,不得不让人怀疑中药的有效性了。
D、中药的来源较杂,听中药房的人说过,好像分几等几级的,所以价格悬殊很大。就如普通的
龙骨和花龙骨而言,价格相差十几倍,我院药房只有花龙骨,所以我嘱病人到外面药店去买普通龙骨替代。有一次,偶然看病人配的中药,是炙
甘草汤这张方,发现里面缺了“
阿胶”,后来陪同病人一起去药房要回来的。但是外面药店能保证中药的质量,而且不短斤缺两吗?中药不像西药,病人能很直观的分辨出牌子、规格、剂型等。所以中药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都无法客观的保证,无法让人毫无疑问的接受。
E、一些经典的中成药难见踪影。如
防风通圣丸、
鳖甲煎丸、
大黄蛰虫丸等,而一些广告的、不出名的成药充斥药房,不仅贵,而且效果不确定。曾听黄老师说过,在日本,用经方做的成药很普遍,这样吃起来方便,而且效果肯定,这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
3、积极扶持中医
在政策上应该积极扶持中医,只要有利于中医的发展。只看见中医院校毕业生改行而见不到西医院校毕业生改行的,这很能说明问题。一般西医院的中医科,奖金是最少的,我们医院也不例外。我们中医科有个老中医,以前的奖金简直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现在他的科室重新挂了张牌子,改中医科为“中西结合科”,形势顿然起色很多。
在乡下,无论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挂号费均是8毛钱。我的体会是,用西医的眼光看病处方很直观,而用中医的一套去望闻问切,最后处方下药,药物的加减,剂量的推敲,都觉得很废脑细胞。每一张中医处方,都是用心、用知识、用经验反复推敲、凝聚而成的,所以八毛钱的挂号费真是太可怜了,更何况这挂号费还没有给我们医生。所以,我连八毛钱的挂号费也免收了,病人不挂号也可来开方。在院外,很多无资质的中医开一张处方收20元。这实在是对中医人才、对知识的不尊重。
在基层,中医科常常形同虚设,医院并不注重中医人才的建设培养。所以中医科的人,特别是年青的中医,常常兼杂了其他工作,以维持生计。
中医的特色科更是淡出了视线,比如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外科等,在基层几乎绝迹。相反,在民间,时常看到富有特色、效果肯定的中医外科,但这些中医没有行医资质,得不到政府的承认,只属于非法行医的范围。其实,对这些确有专长、货真价实的民间中医,可以考虑接纳到医院中,并且扶持、继承下来才好。所以,对中医的政策要适当倾斜才行。
4、基层医保问题和居民健康观念问题
老百姓看病还是成问题,这和医药费贵有关系。虽然农村基本覆盖了大病医疗保险,但对门诊病人,长年服药的还是帮助有限。特别是吃中药,更成问题。所以应该要推广价廉而效佳的经方。农村居民对健康意识淡漠的多,常常小病拖成大病,又得不到正规的治疗。中医应该要发挥这方面的低成本,高疗效的优势,但现实正好相反。老百姓对中医有很多误区,那些病该瞧西医,那些病该看中医,他们无所适从。中医的健康宣教、下乡服务等做的太少,说到底还是上层对中医的不够重视有关吧。
5、中医人才的培养
有很多矢志不移的年青中医得不到培养,只能在原地踏步,或者在绕弯路。怎样培养中医人才、继承老中医的学术是发展中医的关键。
-------------------
-------------------
政府对医疗体系的投入还不够;继续推行医疗改革(呵呵 可能要重新选择方向)
医院用经济效益考核医生.逼医生在良知和利益面前选择;
而我们中医的目标是"效如桴鼓" 以成为群众口中的"某"一贴为最大愿望.
所以要呼吁国家对医疗的投入,适当提高中医的诊金,协调现在的分配体制,规范中药饮片,
加大打击以中医药为幌子的虚假医疗广告.
如果可能的话 也可出台政府的医疗指南(建议某些慢性的内妇科 西医有诊断无好疗法的病寻找传统西学的帮助)
而我们基层中医应该提出"一切用疗效说话"的口号,用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夺回属于我们的阵地.
-------------------
我是一个全国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西医儿科医生,刚刚毕业。目前在自学中医,我觉得中医是我们民族的东西,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对自己民族的东西有所了解。目前,我觉得最困难的就是缺少老师指导,很多有经验的中医生都推说是祖传秘方,不肯传授,惑不能解,相互勾结缠绕,是对自学中医的一个打击。
我最渴望的就是能够看看前辈们的门诊处理,实践的体会一下,可惜这个机会好像很渺茫。
-------------------
基层医院忽视中医发展,中医人才匮乏,群众基础越发薄弱,这会使中医逐渐萎缩,让人心寒。
-------------------
1、中医诊断用的是中医医师的四诊而不是理化检查,应当大大提高中医医师的诊疗费!
2、中药现在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掺杂使假及其普遍!国家应重视并组织多部门尽快着手解决!
-------------------
基层的中医存在一下几点:1.基层的卫生主管部门没有人重视.2.农村的中医没有人来进行相关职称的评定.3国家的执业医师考试对没有学历卡的太紧.4有好多的民间怀有一技之长的中医无法施展他的才能.5执业的考试应放开坚持公
开合理公平的原则,不应把毕业证做为约束,6基层是锻炼年轻中医的一个很好的空间,他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更能发挥中医的优势.7国家应该向农村给予倾斜扶持.8现在农村的青年中医少之又少再过几十年可以想象,40岁以下的中医几乎没有了,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值得重视的.以上观点仅供黄老师参考
-------------------
基层的中医存在一下几点:1.基层的卫生主管部门没有人重视.2.农村的中医没有人来进行相关职称的评定.3国家的执业医师考试对没有学历卡的太紧.4有好多的民间怀有一技之长的中医无法施展他的才能.5执业的考试应放开坚持公开合理公平的原则,不应把毕业证做为约束,6基层是锻炼年轻中医的一个很好的空间,他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更能发挥中医的优势.7国家应该向农村给予倾斜扶持.8现在农村的青年中医少之又少再过几十年可以想象,40岁以下的中医几乎没有了,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值得重视的.以上观点仅供黄老师参考
-------------------
现在各县市都在搞创建省先进中医和全国先进中医,但真正够得上先进的没有几家.他们都在虚报数据,搞形式主义.例如:每个村卫生室都要有一名中医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其实只是写个名单,背几个穴位和几味中药.填几份假报表.成立一个假的领导小组.写几份假会议记录.挂几张针灸挂图.用一些不分寒热虚实的中成药.
在乡镇卫生院,侧是请乡镇府成立一个虚名的中医领导小组,用U盘拷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自已加上振兴中医药的一些虚话放在创建资料中哄骗检查者.中医师们由于创造不出效益.院长们认为是赔钱货.叫他们帮助搞一些创建或者防保或者后勤杂务工作.或者以考核的名义逼他们开西药.
-------------------
首先感谢黄老师能够这么关心基层中医,上面各位同仁所讲都能讲到.我在新安医学的发祥地,可这里像黄老师没有几个.在全民关注经济发展,考虑经济效益年代,我们的中医,特别基层中医,在医院要完成指标,才能拿到工资
-------------------
-------------------
今天第一次来到这个网站,首先感谢黄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经方交流的平台。
我是一名西医,在基层卫生院工作15年了,因误打误撞才自学中医近十年。
因在当地小地方,原在西医时已经有较好群众口碑,所以对于自己认为有利于中医治疗的开中药,有利于西医治疗的用西药,从中尝到了学中医甜头,其中也带来了不惑与苦恼,有效者不知其所因,不效者不知其所果。
2002年我进入浙江中医学院函授学习,老师那里说真的我没学到什么,倒是图书馆一本曹颖甫先生的《经方实验录》让我着了迷,进而结识了《
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籍,从此与经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凡有当代经方大家的书都买来看,特别佩服刘渡舟老先生运用伤寒经方,通过五年的经方实践,自已对经方运用有了一定的心得,经方方简效宏,而且易于辨证,只要方证相应,真的效与桴鼓。常常爱不释手!!
一个西医对经方热爱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经方的效疗也为我提升也名气,也治好不少疑难杂病,以前是我劝病人服中药,现在是好多病人主动要求我这个不中不西的医生给开中药,他们认为我开的中药效果好,而且价格也很便宜-----一般是其他中医的五六分之一。我开中药方完全按中医的理论与思路不被西医的现象本质所迷惑,而且不管怎样忙,必定处方上方有详细的脉证病案,以待自已空闲再次斟酌,待病人再诊时更有一个大概。
二个月前有缘购得黄老师的《经方的魅力》,仔细拜读,真叹服也,黄老师有独特的见地,很通俗又很新颖,受黄老师的启发,我运用
葛根汤三剂治好了一个久治不愈的杂病,出奇的好,而且对
当归芍药散的运用也有了心得,在此感谢黄老师无私的传道授业,说来真的好惭愧,到现在我还没有中医助理执业证,但学中医我是铁定了,更期盼能得到黄老师教悔。谢谢!
-------------------
黄老师,对于中药我有些想法。虽然中医可以通过针灸,以及按摩等方法进行医疗。但药物治疗却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中药的质量普遍下降,不说少了
虎骨、
犀角,也不说什么道地野生,草药种植施化肥用农药;动物药(如
蜈蚣)吃激素,几乎什么药都能速成;流通环节保管不利,夏天不敢用藿香
佩兰,为什么,发霉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中医的疗效,通过大家的努力(一代人不行,两代、三代),迟早会被世人所认同,但中药的治理保护却迫在眉睫,即使现在控制不了,总也应为后人留下希望吧。
-------------------
-------------------
十年前我的理想是探索中医的神秘,十年后我的理想是把自己水平提高的极点,只为孤寡老人治病,让他们离开人世间时,凄凉的心对人世间多少还有一丝留恋和无怨。
-------------------
我在一个私人的小诊所干了一年多了,虽然是利用周末去出一下门诊,但也感觉到在基层开中药是很难的。诊所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位,所以那里的医生对于90%的就诊病人都开吊针,常见的
感冒也开头孢、病毒唑、
清开灵等等,一次至少要四五十至七八十元,以至百余元,而中药三副才不到二十块钱。这样的话,老板就没有动力去推广中医疗法(虽然那里的老板对中医还是挺感兴趣的)。更让人失望的是,很多病人不信中医。我曾经给一个
发热小儿开了几剂中药(没有
肺炎,只是咽红而已),其家长对于中药能退热表示怀疑,仍去看西医,可能他们心目中认为发烧就必须打针才行。
最近看报纸上说广东省准备把社区医生纳入政府管理,首先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不合格者下岗;合格者纳入编制由政府发一部分工资。我觉得这个做法不错,有利于保障社区医生的质量,构建名副其实的三级卫生保障体系。而且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强对社区中医师的培训,重点是教会他们使用对临床真正起作用的效方、验方。同时教育老百姓不要
盲目打针。这样的话对基层中医的发展应该是有帮助的。
-------------------
大多数人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来看医生就是一定会把病看好,于是一次没有效以后就不来了,就说中医不行.谁规定来看病就一定得一次性看好.有些难病,怪病还不得一步步摸索.
-------------------
-------------------
建议恢复中医自考,古近代很多中医是自学成材,中医自考给热爱中医的人们提供了系统学习的条件,这些自学中医的人们,大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医,并愿意为中国的中医事业做贡献,中医产自中国,而出现目前的局面实在令人应该反思,尽管政府正面表示支持,但在实际行动上和具体措施上差距太大,无论从财力上和人才培养上都不及西医。我建议恢复中医自考,但严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考察和审核,严把这一关。考虑到许多自学中医的人在民间,可以不受在医院工作的取得职业医师的条件限制。中医大家是可数的,大多数中医在百姓中,默默地为百姓解决着最基本的医疗问题。中国有许多热爱中医并自学中医的人,这是好事呀!政府为什么不从正面引导,而取消中医自考,难道就是因为少数伪中医造成的不良影响吗?那不是中医本身的问题,而是体制或制度和法制的问题,曾有报道说:在一项调查中竟然有70%的人不知道《
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书,回答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中医和中医文化怎么能发扬光大那?中国地大域广,人口众多,医疗健康任务艰巨,尤其是边老山区更是缺医少药,这是中国最现实的国情。当年的赤脚医生曾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不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赤脚医生已成为历史了,国家应该鼓励热爱中医的人们,通过政策引导,让那些自学中医的人们成为中医的基础力量之一,或许其中将来有中医大家出现,不至使人才埋没。
-------------------
是呀,首先得感激黄老师着眼于基层的中医事业,现在农村要找一个好一点中医人才很难找的,镇以上的医院就不用说了,中医人员基本消声灭迹,中西医给合的都很少了.多数也是兼职偶尔用用而已.真能治病的没几个了,
我渴望学好中医,真正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但觉有些先天不足.不过我还是努力地在学习中.幸好能进入此网站学习,得到不少锻炼.再次感谢黄老师给予了我们年轻的学子一个很好的这样平台,
-------------------
用我们疗效来解决一切问题吧! 作为患者,认为其他的都是借口。
-------------------
引用第22楼chk098425于2008-01-13 21:31发表的 :
黄老师,对于中药我有些想法。虽然中医可以通过针灸,以及按摩等方法进行医疗。但药物治疗却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中药的质量普遍下降,不说少了虎骨、犀角,也不说什么道地野生,草药种植施化肥用农药;动物药(如蜈蚣)吃激素,几乎什么药都能速成;流通环节保管不利,夏天不敢用藿香佩兰,为什么,发霉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中医的疗效,通过大家的努力(一代人不行,两代、三代),迟早会被世人所认同,但中药的治理保护却迫在眉睫,即使现在控制不了,总也应为后人留下希望吧。 [表情]
现在的
半夏没有正品,均为
水半夏,疗效差呀
-------------------
-------------------
有中医医师资格证的未必就是真正的中医,没有执照的中医反而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中医。
不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以及一些西医化的考核反而会阻碍中医的发展,甚至会扼杀中医。
-------------------
还有就是没有梯级解决方案。西医基层解决不了可以介绍到市级医院,如不行再到省医院,而中医似乎不行
-------------------
执照难考,有真本事就可以,希望我们中医同行把疗效提高,把应用方法简化,让患者真正的体会到,物美价廉的中医是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
-------------------
许多问题积重难返。从哪里开始解决呢?
我以为,应当从推广经方开始!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最终要靠一大批掌握中医精髓的基层中医师,没有“人”的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目前,中央非常重视中医工作,中医进社区工作正如火如荼,如何借此大好时机促进经方走进社区,培养一批中医人,加深中医的群众基础,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
-------------------
转贴;自民间中医网;医改 第十一套方案
前面国家组织多个部门研究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方案,基本上大家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市场主导
第二,政府主导。
而我个人认为,不管选哪一种都会失败。因为,没有把中医在国家医疗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充分重视起来。
在他们看来,研究的地域是中国,对象是医疗。而没有哪个方案注意到,中国的医疗存在中医体系和西医体系的问题。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大环境下,政府必须、也不得不承担一定的主导地位,因为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非常之高昂,完全依靠个人承担这笔费用,对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这笔检查费用必须要国家完全买单,让医院和医生不能从检查费上打算盘。这样,医院和医生也不会乱开检查了,没有必要,同时,很多检查附带的副作用,患者也会慎重选择,这个可以和医生共同解决。
另一方面,中医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来管,合理吗?完全是错误的,对于中医这个特殊的国情,数千年来,没什么政府的主导(除外国家对医书的编撰、整理等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的因素在里面,中医发展的也还正常。以此为业的中医们精研医术才能声名远播,赢得更多的患者和尊敬。如果,国家在里面管的太多,大家看看,不喜欢中医的,不热爱中医的,或者谈不上喜欢和热爱的中医人,为了职称晋升,必须搞什么科研,必须找什么呢“名老中医”师带徒,必须整理什么名师经验出来,才能一路顺风,这样能出来中医的顶梁柱吗?强扭的瓜不甜,反倒真正热爱中医和中医事业的人士,回去主动访师学艺,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我想,不管,或者少管,无为而为才更合适中医的发展。
下面省去十万八千言论述................................
请大家拍砖
这位仁兄说得太好了.说到了点子上,希望能得以重示.
-------------------
希望黄煌教授开个诊,赚更多的钱,投入到 中医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中医从业者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就能给后来者以希望,就不会后继无人。
中医要发展,绝对不能没有钱。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钱的中医是没有希望的。如果黄煌老师的年薪能拿到80W,普通的社区中医师能拿到5W,中医的春天就真的来了。
-------------------
老薛您说得对!中医需要钱,但我心里有一条是底线:中医是开方的,不是卖药的,靠卖药致富不是真正的中医,也不是我所理想的中医。
-------------------
引用第41楼黄煌于2008-02-06 17:55发表的 :
老薛您说得对!中医需要钱,但我心里有一条是底线:中医是开方的,不是卖药的,靠卖药致富不是真正的中医,也不是我所理想的中医。
这是做医生的底线。目前基层中医的现状堪忧,不仅仅是乡镇村医,县市级以临床为主要业务的基层中小中医医院都是这样,加强中医内涵建设,是发展中医的必由之路。
-------------------
借此机会祝愿中医的春天早日到来,祝愿中医学术的载体——“经方沙龙”越办越好!
-------------------
我是名从十二岁习医十九岁临床的中医,看了上面诸位的文章令我心潮澎湃,深有同感,黄老师您知道吗?我自学中医五年,又上了两次的学(一个是二年制的中医专业函授,另一个是中西医结合面授),我今年三十九岁了,行医已经有二十年,令人发笑的是,经我们这里的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我的两个毕业证全是无效文凭---国家不承认学历,,没有学历,我在九五年拿到的中医士资格证也是无用证件,没办法,只好又再花几千元再补上一个国家承认学历的证件,这样才能有申报助理执业中医师的资格,我也曾参加过一次考试,使我不能明白的是,考试的时候的答案全部都需要写成教科书上的原文吗?因为我那次考试赁自己发挥的东西写了不少,,后来竟然接到通知说我考试没能过关---这简直太可笑了,我实在是不明白国家这些政策是谁定出来的,公平何在?我一天学习也没有拉下过,除了看病,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一个是临床的需要,再者是多年来已形成了习惯和爱好,我现在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我们基层中医的路究竟在哪里?
-------------------
我是一名被西医化现在尽量回归中医的基层中医师,说句不好意思的话,基本功不太好.
基层中医发展的路还是很远,望不到尽头!
国家的政策,中医药本身的继承和发展,中医师的水平,老百姓的对中医的质疑,西医对中医的瞧不起,等等,一句话:都是问题!
举个例子:一个感冒
咳嗽半个月的小孩,用了西药不见好,我小心翼翼地开了2包中药,竟然好了(患者家属自己说的),才3,4元钱,自己一阵高兴,但是患者家属后来有病依然找那些感冒动不动就用
炎琥宁和
头孢他啶的医生!!郁闷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
感慨颇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各位道友,努力啊!
-------------------
我是一名被西医化现在尽量回归中医的基层中医师,说句不好意思的话,基本功不太好.
基层中医发展的路还是很远,望不到尽头!
国家的政策,中医药本身的继承和发展,中医师的水平,老百姓的对中医的质疑,西医对中医的瞧不起,等等,一句话:都是问题!
举个例子:一个感冒咳嗽半个月的小孩,用了西药不见好,我小心翼翼地开了2包中药,竟然好了(患者家属自己说的),才3,4元钱,自己一阵高兴,但是患者家属后来有病依然找那些感冒动不动就用炎琥宁和头孢他啶的医生!!郁闷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我也有类似经历,其实患者家属后来之所以找那些感冒动不动就找别人,不在于其他医生动动不用炎琥宁和头孢他啶,真正原因在于其他医生动不动就用激素(地塞米松等),这样患者多半能感受得到即时的效果!中药和激素医生对阵,当然多半要败下阵来。
-------------------
基层中医困难的确很多。但我认为现在的中医必须要有扎实的西医基础,因为现行的医疗制度制约中医的太多,特别在基层主管几乎没有中医人,一旦有医疗事故发生中医处境更加艰难。我95年毕业后3年的住院师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之后独立从事个体中医纯粹的中医在基层很有市场,而且运用西医的理化检查对中医诊断治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对规避医疗事故的发生有极大的帮助。在基层中慢性病是主体,中医很多优势病种是西医无法比肩的,而且基层是我们积累经验的最好的地方,在基层疗效是硬道理3-5剂无效或着你对疾病的疗效大致判断失误那你就会失去这个病人这要求中医要有扎实的临床经验。其次,现行的执业范围限定中医的多学科应用。中医历来是杂家的,在基层内外妇儿针灸等很多可以并用同施的,但是过细的分科让很多技术领域萎缩。令人扼腕。我的执业范围是内科可我却把皮肤 妇科 病人一直接受,只是处方均以中医病名或症候为诊断名可惜的是针灸运用逐渐淡化,限制用啊,这是年轻中医成名的一大法宝啊
-------------------
希望政府可以改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发挥中医在农村的作用,合适尽量改善农村中医医生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