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各家经方:福建中医学院五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五老分别为:俞长荣、俞慎初、盛国荣、黄宗勖、赵棻。

-------------------
俞长荣,1919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永泰县葛岭乡。祖辈五代行医,父亲俞晓峰擅长内、妇科,精通《伤寒论》,兼谙文史。俞幼承庭训,13岁起随父习医,25岁独立开业。由于受父亲的熏陶,加以自己勤学苦练,基础扎实,因此,悬壶不久就得到广大群众的信赖,业务水平不断提高,1947年领到考试院颁发的《中医师考核及格证书》。1956年在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以优异的成绩被福建省卫生厅选入福建省中医研究所任职。1957年起,先后担任福建省中医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中医师、主任中医师、编辑室主任、文献研究室主任、《福建中医药》杂志主编、福建中医学院教师、教授。1983年至1986年任福建中医学院院长。任职期间,为该院扩大规模,开展多形式多规格办学,进行教学改革作出很大贡献。1987年辞去院长职务。担任第一卷329福建省卫生厅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福建省政协委员等职。为当代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
俞氏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又以《伤寒论》对其影响最为深刻。他善于汲取历代医家之长及民间医疗经验。在长期临床实践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他认为,要学好中医,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本功。在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扬的关系上,有他一贯的看法:任何科学都有不断继承的过程,中医学更是如此。所谓打好基本功,实际也是继承的一个内容。但他也承认,古人的理论或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可能夹杂某些主观玄虚成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中医必须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不断充实和发展。他强调,对待前人的学术经验要持慎重态度。通过临证实践(包括直接及间接实践)验证,去芜存菁,分析哪些是中医特色,哪些不是中医特色。他赞成中西医结合,曾说过:“中西医紧密结合,以诚相见,能促进中医特色发扬光大。”但反对穿凿附会,牵强凑合。他治学严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即使身兼数职,工作繁忙,还是坚持临床。近50年来,他注意病案的记录和保存,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他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他擅长中医内科,兼通妇、儿科。在临床研究方面,着重诊治大法和方剂的应用研究。病证方面,着重慢性腹泻、胃脘久痛、哮喘、高血压病、肝炎、肝硬化、冠心病的研究。临证中,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详细诊察,善于辨识疾病的真假征象,大胆使用反治、反佐、引火归原等治法。在立方用药方面,喜师经方,重视脏腑气化功能,用药简练,配伍有度。他师古而不泥,对现代医学知识也有涉猎。在临证中,既掌握传统的辨证论治原则,也能结合辨病用药。
俞氏有一句治学名言:“不好高骛远是庸才,只图好高骛远是劣才,惟有好高骛远再加上脚踏实地才是良才。”好高骛远原属贬词,在这里是指立志要高,眼光要远;脚踏实地是指认真思考,务实求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平素勤奋好学,手不释卷。从他作为自勉的《西江月》词中“最惜三更灯火,莫教霜上吾头,时光一去不复留,岁月蹉跎谁咎?”这几句,便可想见其勤学精神了。即使是十年动乱时期,他身隐“牛棚”,也仍然孜孜不倦,潜心学问。
俞氏著述丰富,撰写《中医辨证论治与唯物辩证法》、《伤寒论汇要分析》、《伤寒医诀串解校注》、《高血压病中医疗法》、《俞长荣医案》(五集)及中医药科学小品集《枝杏出墙》。并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先后主编或编写《福建中医医案医话》(两辑)、《福建中医临床经验汇编》(五辑)、《福建民间常用草药》和《中医救治危重疑难病症》、《白喉》、《麻疹》、《乙型脑炎》、《肝炎》、《水肿》、《闭经》等防治手册10余种。
《伤寒论汇要分析》是俞氏的代表作。此书于1956年完成初稿,1964年正式出版,1982年进行修订,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再版,得到国内外伤寒学者的高度好评。该书在尊重《伤寒论》原著的基础上按证、方汇要分析,上下条文联系对比,便于学习和应用;对原著漏、误、衍、疑处,查阅了大量旁证资料进行了更正或补充;按现代医学生理系统分类归纳进行辨证施治,为国内同类书的首创;提出学习《伤寒论》要掌握其诊治大法的观点,推翻了沿袭900多年的“伤寒三百九十七法”的传统说法。这些都充分体现作者的独特见解。《伤寒论汇要分析》(修订本)荣获1986年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俞氏在中医古籍整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承担《串雅外编选注》、《新校注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等主校审;并组织领导全省中医进行高热、暴痛、中风、出血等急症的文献整理研究,第一卷330还承担卫生部下达的《慎柔五书》等五部古籍校注的组织和审校任务。是福建省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的主要牵头人。他还应聘担任全国几种大部头古籍如《脉经》、《古今医统大全》、《日本汉方古籍丛书》等校注的审稿工作。
半个世纪来,俞长荣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方面成绩显著,为中医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省内外中医界同仁的敬仰。他年逾古稀,仍继续努力,保持晚节,为人民贡献余热。最近,他在《奉和干祖望教授(八十自省)》七律中有一句:“黄昏一派风光好,老骥奋蹄各自珍。”表明了老一辈中医学者的心迹。俞老于2003年逝世。

-------------------
俞慎初(1915~2002)生前乃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近读俞鼎芬等为纪念俞老诞辰90周年所编《道经沧桑,德劭医林》一书,感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华章荟集,追思绵长,被他坎坷的经历、不懈进取的高尚品质所感动。我写诗赞云:“闵南名流俞慎初,享年米寿多论著。承父介庵精临床,拜师秦蒋读经书。探源妙用昆虫草,考证新修医药史。立法‘三从’钦南雅,治学‘五勤’展鸿翥。”诗中提到他继承父业,拜师秦伯未、蒋维乔,撰写虫类药物、草药、医药史,立法有杂病从肝治、怪病从痰治、久病从瘀治,钦慕陈修园学说,治学有脑、耳、目、手、足五勤,从而大展宏图之事略。
  记得数年前我为谢海洲老师整理文稿时,就发现谢师为《俞慎初论医集》、《李濂医史(校注本)》、《中草药作物学》和《保健药膳集萃》所作的评介,称他“为闵省中医学家,出身中医世家,其医史研究在当今独占鳌头,硕果仅存,医史界素有‘南俞(慎初)北马(继兴)’之誉”。“俞老医药文史典籍,靡不精通,大半生来,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身,辛勤笔耕,以上四部可视为代表之作……”。两文分别发表于《福建中医药》(1994年1期)和《中国中医药报》(同年11月14日)上,之后收录于谢师《壶天云烟》与《医学文集》“序跋书评”中。可惜谢师也于去年辞世。我不禁想起谢师去年3月24日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中云:“我近年写了不少怀念章次公、徐衡之的文章,同时也帮助冯世纶、张长思写胡希恕(经方家)先生,待院报发表后寄奉。总之读书是乐趣,写点追忆文章也是留点迹象。比如我的学生到福州去学习经典著作,属全国性的,主讲的福建学者均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而原来的老人多已过世,我认识的一个也没有了,如俞慎初、俞长荣、赵棻、盛国荣等老一辈,均已成古人了。”
   俞老1993年写《从医执教六十周年有感》诗:“老翁八秩复何求,济世救人慰白头。继往开来吾辈责,慎终追远未曾休。”赵棻和曰:“从医六纪有奚求,但愿菁菁胜白头,争道林泉垂钓好,余丝未尽怎言休?”俞长荣和曰:“早年灵兰便探求,为栽李总埋头。春风吹绿三千树,皓首耕耘志未休。”盛国荣贺曰:“六十年来石火间,羡君椽笔鬓末斑。风风雨雨虽多事,历尽沧桑不等闲。”谢师和曰:“耄耋老翁有所求,悬壶济世到白头。高风亮节实可贵,拯危扶伤志不休。”俞老逝世后,盛国荣题诗:“济人活世慰平生,医学精湛早识荆。昔日儿童皆猛进,今朝亲友已凋倾。前年会面终成梦,怀念难消故旧情。坎坷如君身而健,骤闻噩耗亦心惊。”不久他亦撒手人寰。
  至于全国各地名医的祝贺诗词很多,恕不枚举。我珍存1982年11月2日在西安由中华中医学会召开的“纪念孙思邈逝世1300周年学术会议”全体代表合影之照片,俞老那时已满头华发,端坐于前排诸老之间(我有幸忝列后排),想不到20余年之后,许多老前辈已驾鹤仙游,不觉嗟叹痛惜。而俞老却留下那次会议参观药王山《登药王山太玄间》之诗:“一代医宗百世扬,太玄洞里觅真方。降龙伏虎成佳话,灶火炉烟映夕阳。药沼炼丹今尚在,石盆仙迹古犹藏。遗书寿世传难朽,瞻仰高风志不忘。”今日捧读,犹觉回味悠长。1988年9月10日他途经西安,留《咏大雁塔》诗:“慈恩寺塔挺嵯峨,优美留型艺高博。刻石遂良传笔迹,玄装身后译经多。”怀古之情跃然纸上。(洪文旭撰)

-------------------
盛国荣,号曙光,1913年11月12日出生,福建南安人,为八代中医之后。7岁熟背《汤头歌诀》和《药性赋》,13岁熟记《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医典,16岁开始为人诊病开药。1946年到厦门设立诊所,1947年取得中医师考试及格证书,不久被推选为厦门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解放后,先后担任厦门市中医研究社社长,厦门市第一届中医研究班班主任,集美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厦门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1956年开始受聘担任厦门大学海外华侨中医函授部兼职教授、名誉院长。1959年任厦门中医学院负责人、教授。1962年担任厦门中医大专班中医教研组组长。1963年任福建中医学院基础教研组主任。1977年任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基础学教研组主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曾担任福建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编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内科》编委等职。多次应邀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讲学并兼任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学院的客座教授、名誉院长。此外,还曾担任厦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常委,福建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2003年6月13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盛国荣执医7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主要著作有:《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内经要略》、《温病要义》、《伤寒论浅释》、《气的钩沉》、《温病条辨表解》、《盛国荣医学论文集》、《饮茶养生》、《茶叶与健康》等。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称号;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11月获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的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荣誉证书。他的业绩先后被《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世界名中医》和《国际名人传记词典》等重要辞书收载。

-------------------
黄宗勖,男,汉族,1912年2月18,福建古田县人,以擅长针药治疗多种奇难杂症著称于世。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世界传统卫生组织内科委员会主任专家委员,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荣誉博士,福建省卫生技术人员第三届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福建分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12年2月18日出生于当地中医世家。幼承家训,入家乡小学并熟读儒书。稍长随父学医,问诊候脉,抄方书案,不避寒暑,遂渐悟歧黄之道,理、法、方、药梳理得序福建古田县福建古田县福建古田县了然于胸。1929年肄业于南平剑津中学后,不甘落寞,于1931年考入福州私立协和医学院,4年后毕业。其间勤奋攻读,博览中医诸家经典之作,尤潜心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针灸甲乙经》,广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学以致用。1936年独立行医,旋为中国针灸研究社研究员。1952年被推选为南平中西医联合诊所所长。1953年入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临床实践中言传身教,一丝不苟,善于将书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深受学生欢迎。1958年转入福建中医学院任教、业医。时值该院初创,师资不足,他主动承担了《内经》、《难经》、《古典医籍》、《经络学》、《针灸学》、《现代实用中药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负责编写《经络》、《针灸学讲义》、《子午流注》、《甲乙经语释》等教材,多次应邀出席全国中医学院教材修订会议。此间,他热心并致力于教
  学改革,在全省率先创办针灸器材厂,实行勤工俭学,其所生产的针具、艾条、针灸模型等行销全省各地。1959年他所负责的针灸教研组因教学、科研成绩显著,被评为福建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1959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8年时间里,他年年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从1966年开始,对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始终困惑不解的黄老忧心忡忡,但却更加执著地探索他所热爱并矢志追求的针灸事业。1972~1978年,他执教于合并后南迁泉州的福建医科大学,不但挤时间与他人合作编写了大量教材以应教学急需,还发表了多篇有见地的论文。1980年恢复建制并取得稳步发展的福建中医学院决定筹办针灸五年制本科专业,黄老闻讯十分高兴,当即表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其所能把这一堪称国粹的专业组建起来。为此,他不顾年事已高,冒着严寒,先后北上赴沈阳、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兄弟院校考察,返闽后立即深入闽西北和县市医院调查了解针灸医疗队伍现状,并与本院同行就专业设置、教研室和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图书资料和教学模型、仪器的添置等问题制定了详尽的计划。1982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中医学院针灸专业正式对外招生。从此,擅长针灸、对祖国医学有着精深造诣的黄老如虎添翼,在教学、临床、科研三方面齐头并进,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获省级劳动模范、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等称号。从教用年来,特别是针灸专业设立后,他所培养的学生不但遍布全省各地、远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而且其中的大多数都已成为今天各医院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在他回复一日、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内外妇儿各科奇难杂症“不治”的历史不断被改写,哮喘、风湿病、骨质增生、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顽固性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重症肌无力失眠、男女不育(孕)症、慢性前列腺炎红斑狼疮骨结核、妇女痛经。妇女乳腺增生、脑性瘫痪脊髓空洞症等诸多难症、顽症在他异乎寻常的执著而有效的强攻下俯首就范,连一向被视为痛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在他穷追不舍的狙击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由于疗效显著,记载这一重要突破的论文被授予国际医学成就金奖。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的“痹痛灵”外用液,对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等有独特疗效且使用方便,很受欢迎。这段时间也是他笔耕不辍、勤于著述的时期。先后有《针灸学》、《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现代实用针灸学》、《针灸临床治疗学》、《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黄宗勖医论选集》等12部专著问世,并有英文译著《针药治验医案选》行销欧美各国。其中《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10次再版,销售突破10万册大关;《现代实用针灸学》、《针灸临床治疗学》、《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等5部专著多次再版,仍供不应求。此外,黄老还与他人合著多篇著作,并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百余篇论文,许多论文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多次获奖,其声名也远播海外。其中《益气活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文于1993年先后刊载、入选《中国中医药报》和《中国名医疑难病症特治秘典》,1999年荣获国际医学成就金奖。他的另一篇论文《辨证治疗偏头痛168例》被推荐为1990年1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针灸学术会议的交流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并被收入《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此外,另有6篇重要论文入选《中国名医名方录》。他的4篇英文学术论文在巴黎、纽约、洛杉矶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受到与会代表和读者的广泛好评。
  在长达60多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中,黄老形成了颇具个性的学术风格。他博览广涉,触类旁通,深谙中医理论,尤其推崇唐代孙思邈“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的观点,孜孜不倦于针药并治的探 索、实践和登攀。他坚持认为,针、灸、药是中医的三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但在治疗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用针治病需用药物辅佐,有时用药治病则需针灸辅助。对于疑难病症,则主张针药并举,内外夹攻,相得益彰,收奇效于瞬间。他从8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中草药外治疗法,不仅全面总结、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独辟蹊径,结合自己的经验方,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针药并治奇难杂症的新途径,对于一些奇难症的治疗,见效快,治愈率高,具有独到的功力。他谆谆告诫学子,要学好针灸,也要学好方药,要一专多能,勤于钻研,不但有志气,而且重医德,才能成为一名受群众欢迎的称职的中医。黄老虽然长年坐诊不断,教学、科研繁忙,但总是手不释卷,思不稍辍,日记所疑,夜释所难,锲而不舍,勇于探索,他认为自己“万事离不开勤”,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也是因为有了勤奋和积累这两个可靠的朋友。
  黄老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在60余年的医事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以济世活人为宗旨,把解除病人疾苦、恢复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孜孜以求,百折不挠。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远及欧美、东南亚各国和港台地区,他总是有求必应,耐心诊治,不遗余力。从1991年起,他以高龄之身三越重洋,应邀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其学术讲演深受同行和群众的称许,此间,他为当地百姓排除了不少疑难顽症,在东南亚一带传为美谈。天道酬勤,黄老的医术炉火纯青,海内外10余家新闻媒体尊之为“神针”。为表彰黄老在临床、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显著成绩,福建省人民政府人事局为其记功1次,并入载全国《当代名老中医风采》《当代世界名人传》等10余部典籍。2001年1月9日,黄老因病逝世于福州,享年90岁。

-------------------
赵棻(1910~2000),福州人。少年时,见家人病笃,中西药均罔效,后由名医精心诊治,始转危为安,因此对祖国医学极感兴趣,遂失志攻医。虽承师启蒙五年,实以自学为主。园能勤钻苦研,医术话精,但仍孜孜不体。悬壶以来,颇得群众信仰。解放后,福建中医学院成立,遂执掌教鞭。二十余年来,桃李多出其门下,深为医林重望。学宗补土,但不拘泥于温补,能别树一帜,对疑难直证,治愈颇多。着有《赵茶医疗经验选集》及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详解》等书,颇得读者好评。(以下是其自传)我年青时,由于家人患病极笃,奄奄一息,危在旦夕,用中西药皆罔效,后经名儒医周良钦精心诊治,始转危为安,遂立志学医。除承师启蒙外,孜孜不倦,五易寒暑,始奠初基。临诊以来,日益发现中医学术理论中,尚难理解的问题颇多,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之憾。困思古今医家,虽各有师承,然多是自学而成,即所谓无师自通者,我何不效尤一试。但思自学总要有一套方法,才能有所收获。我体会到治学之道,途径很多,而「善学者必善问」这一条方法,是不能缺少的。我在学医之前,曾涉猎于古典文学,由于古汉语措辞用字,与现代文不一样,往往读了一篇文章,好像都懂,如深入提问,又觉难通,诗词更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一难关,乃采取筮问的方法,自行解决了不少的疑问。我认为这种方法,完全可以适用于学医。现举一例学习诗词发问自解的方法和经过,以资说明:李白的「静夜思」,原文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是浅显易读,一看即懂。但是进一步追问,这首诗为什么说写得好?好在那里?为什么既然说出了床前明月之光,何以又疑是地上之霜呢?望月思乡,尽人皆知,有何深意?这样层层提问,又感到答不上来了。经过初次思索,稍有领悟。李诗题为「静夜思」,他用「床前明月光」五字,就把夜深人静的情境,衬托出来。用「疑是地上霜」五字,把深秋月色洁白如霜,描绘出来,后两句转入正题,说出望月有所思,思故乡也。但我细细琢磨,仍感到不深不透,实际上还未学通。反复深思,又有进一步的理解。如床前明月之光,为什么能说明更深夜静呢?因为月光透射到屋内的时间,不是上半夜,就是后半夜,此诗以静夜为题,当然后半夜才可称静。为什么既知明月之光,叉疑为地上之霜呢?因为秋凉才有霜,下霜又多在深夜,既在深夜,应当是已睡了一觉,醒来感到凉意,在嚎陇中,映入眼帘的洁白月色,疑为寒霜,如果一直醒着未睡,尚有何疑?这也点出深秋月夜月明之景,因秋而生感。秋天又是诗人最易触景生情之时,古人有秋声赋、悲秋之作,都是以秋来抒情的。但是望月思乡,是想什么?又没有指出。.要知明月两字,诗家多用为团圆之意,也意味著作者在梦中与家人乐叙天伦之趣。标出低头两字,说明眼前却是只身异地,有不能与家人团聚之叹。举头低头,两种情景,在脑中回荡,意念绵绵。寥寥二十字,把时间、地点、环境、思想都说清楚,没有千锤百炼的功夫,是不能写得如此含蓄、言浅意深的,故称佳作。这样解释,或可使人折服。但是我不是诗家,所有解释,不一定对,此处不过藉以说明读书须「好问阙疑」,是一项很重要的方法。话说回来,我们是谈医,解释这么多诗意,与医何干?我觉得医学虽非文学,而学「问」的方法,对学习任何学科,是可以通用的,尤其学习中医,更须如此层层发问。我当时研究古典医籍,探讨其机理,即本着这种方法,收到不少益处。现试讲几倒通过发问,自行理解的问题,介绍于下如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又是入门第一关,如果不明确它的精神实质,便成为绊脚石,影响整个中医理论的学习。这里单举一个问题来问:为什么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称为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这个道理不解决,就会怀疑中医太陈旧、不科学,阴阳五行有唯心色彩。原来阴阳学说,把阴字列为第一位,阳字列为第二位,从阴字代表物质,阳字代表功能来看,先物质后功能,把物质列为第一性,这正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唯心论者是把功能(精神)列为第一性的。以这种思想方法作为说理工具,符合客观真理,故中医学说能一脉相承,历数千年而不衰,道理即在这里。五行学说原是说明地球绕日一周,成为春、夏、秋、冬四季,在这四季中,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均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四季本身也在变化,都是有物质为基础,且又互相联系的。古人为了说理方便,以木、火、土、金、水五字为代名词,以东方、春季等为木;南方,夏季等为火}西方、秋季等为金,北方、冬季等为水;地球为中土、为长夏。它的主要精神实质,是承认一切事物都有联系,不是孤立的,并且时时都在变化。这正是辩证法的观点。中医学中引用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并推广其含义,由于指导思想颇符合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弄通了这一关,学习中医的绊脚石,便可以搬开了。其次,再谈谈学习《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黟一章内的如下一段话:「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遗段经文,有的注释,把天地当作实际的天地,把东南、西北当作我国版图的地势,以东南地势低洼、气候炎热为阳,西北高原、气候寒冷为阴。照这样解释,如何与人体的耳目、手足联系得上呢?原来古人写文章,有个习惯,不喜欢在一篇文章里,反复重用一个名词,总要另选一个适当的名词来代替,以新耳目,这种方法,在古人文章里是不乏先例的。所以「阴阳应像大论」里的天地、东南、西北,实际还是指阴阳,就是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按古人定方位的习惯,都是以上为南,下为北,左为东,右为西。综合起来,以东南代替左,左又可代替阳;以西北代替右,右又可代替阴。这篇文章里主要是论述阴阳,为了避免阴阳两字,过于重复使用,故更换新名词代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医学是讲具体的东西,既然天地、东南、西北都指明阳,而与人体的耳目、手足有何关系?按中医理论,阴阳在这里应该是指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清阳为天(在上),浊阴为地(在下),阳气上行头目,而盛于左,故耳目虽俱禀于清阳,但左明于右。阴血下行手足,而盛于右,故手足虽俱禀于浊崩,但右强于左。所以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的说法。这样联系起来,就不会感到「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之句,难以理解了。至于气血在人身有左右、上下、盛虚之别,是否与地球的转动方向,或地球的磁场有关?此中奥妙,尚难尽解,只可存此疑问,以待高明。这又是用为什么来探讨经典著作的一例。再如学习脉学,感到很抽像,如讲到浮脉是浮在皮肤上,又如水漂木。听了好像易懂,但追问它的实际标准如何?又难定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字里行间去寻求答案。古人为什么说如水漂木,如果只在字面上去理解,只能认为浮者,浮于上也,脉浮在皮肤上,如术浮于水一样,其实这是一知半解。须知中医言脉,在于脉气,即脉之动态。要真正理解浮脉,必须深思其意,再加实验。可试取一块小木板,放在盆中,盛水后术浮于上,此时以手指轻轻下压,手指亦紧随木块下沉,如将手指轻轻提起,木块亦紧随手指上浮,这种应指上浮之力,即是浮象。临床验浮脉,即重按之后,随即轻轻提起,手指不离皮肤,脉气亦随手指上浮,这就是浮脉。古书文字简练,必须深究。验舌亦是如此。如舌苔的厚薄,从字面来看,理解并不困难,但厚薄的界限,应如何确定?我想应该从舌的乳头方面去探讨,乳头被苔垢遮满,丬『算厚苔,否则仍属薄苔。如此鉴别,才有着落,决不可因古书未言,便囫图吞枣。再如方剂中的「大承气汤」,不名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汤,而名承气,是何用意?须知方剂的组成,是针对病机的,大承气汤是用于胃家实、里热内结之证,名为承气,即点出腑气不降之病机。《内经》有「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之说,推而广之,凡能使胃气通降者,皆可谓之承气。前人有以硝、黄的作用为承气,或以朴、枳的作用为承气,论说不一,我认为还是以胃气宜降为是。这是符合病机的。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都要发问探讨,然后得到理解,可见「善学者必善问」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我所体会的问题,因限于水平,难免有错误之处,因为要阐明发问的过程,不得不详细叙述,以便说明。我们还应当承认,样样发问,都能自己解答,这是不可能的。个人学识,终有限度,应当虚心请教师友,以冀他山之助。如果确实遇到人体奥妙,在今天科学知识尚无法解释的问题,只可存疑,以待他日解决,尽可能做到应该懂的要真懂,不懂的也心中有数,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作风,对学医是不利的。此外,发问的另一作用,还能引人向钻研的道路前进。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说明其中有很多的宝藏,尚待发掘,加以整理提高,因此我们学习中医,遇到关键问题,都要紧紧抓住不放,认真钻研,才能推陈出新。由此可见发问置疑的过程,是治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对学「问」这方面是尝到一些甜头的。用敢不揣谫陋,略述梗慨,以供自学者参考。

-------------------
老前辈

-------------------
榜样

-------------------
向前辈致敬、学习!!!

-------------------
方宏图:榜样?(2012-04-01 19:36)?700)this.width=700;" >

 榜样,我们的楷模。

-------------------
用经方的医家很少啊。。。。。

-------------------
经方医学,博大精深。

-------------------
诗解好

-------------------
几位气度不凡的前辈

-------------------
斯人已逝,吾辈更要努力。

-------------------
缅怀五老
相关文章
 天麻散(《圣惠》卷二十三)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金针秘传 4 经脉孔穴起止图说 上课笔记
 发喘
 天门冬丸(《普济方》卷一九○)
 吉良晨的健康良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