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必江:经方剂量 实物考证 汉度量
2007.6.6
.......?(2012-06-27 19:52)?700)this.width=700;" >
经方的剂量与配比是疗效的关键
___转37c
目前说的经方,都是指仲景《伤寒》与《金匮》的方子。《汉书.艺文志》所言经方家,是与医经家、神仙家、房中家并称的医学四家之一,是以重视临床经验方剂为特点的一派。
仲景师宗内、难,撰用神农、伊尹而写成的《伤寒杂病论》重视临床,言不涉及房中与神仙,当视为经方家言在汉代的显现。经方家所传承的是药物配比与剂量的成功经验,配用方法,服用方法等。
这种方法如今在中国菜中还可见到,而在中医学,尤其在中医学院的教学中肯定是没有了。
做个糖醋
鲤鱼,主料佐料分明,配比合适,大厨做来,当然可口。若只知其组成是鱼、糖、醋、盐、葱、
姜、蒜、酒,每味6~9g ,水煎服,山东多加葱,山西多加醋,南方多糖,北方多盐,理论不错,但这样做来怕是
猫都不吃吧。
你要说不好吃,我有理论,这是名吃,这是国粹。这多象我们开不出好吃的方子,还自我欺骗说“良药苦口”啊!治病的汤液不会比美食家的汤更粗糙吧?
其实,经方的量并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历代的度量衡考证不可谓不明,《方剂学》教材中也已列出,但又画蛇添足,引李时珍“古之一两今之一钱”说,临床习用说,一下子给减了数倍。
唐有孙真人用古方,量比古方大,说是今人之病较古人复杂;金元人说“古方不能治今病”,流派纷呈;明清以降,有陈修园氏批评的“惟苓惟梗”的“果子先生”,好听的叫做“平正轻灵”,其时人评价如《红楼梦》中王道士治妇人妒病的
陈皮炖梨方,一日一剂,久服必效。
比起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史,汉代与现在的差别,好比一个人的一生中,前一小时与这一小时的差别,难道说,我前一小时的剂量不适合于现在吗?在临床中遇到对证的病例,在师传经验的基础上,用经方渐加到原方原量时,味纯美而效立见,少数微有眩冥,也是经中明言的,始信“效如桴鼓”、“药不旋踵”之谓,绝非虚语,乃是实指。
当代岳美中的
四神汤,药少量宏,一味有半斤之多,而其对玉屏风的应用从蒲氏之法,取日积之功,真可谓重若崩云,轻如蝉翼。尝听焦树德老师赞瞎子阿炳的二胡曲,我生也晚,无此耳福;所幸者94年亲聆上海俞丽娜教授之小提琴《梁祝》,那声析江河,势崩山岳,荡气回肠的绕梁之音,使我相信,伯牙之道未亡也!而我们有幸为医,竞谁是“为往圣继绝学”的仲景衣钵之传人?
但愿我们开的糖醋鲤鱼不是一盅猫都不闻的“国粹”,而是大盘大碗具有大中华气派的大众美食。
2002-12-31
帖后语
想想我们课本上教我们开的方子,是否如此?
不闻伊尹、仲景之厨艺久矣!
对! 所以医得识药。
但现在中医、中药两个专业,《中药鉴定学》是中药系的课,中医系无。
有这样的中医博士吗?连我这乡村土医生都要笑掉大牙了~~~~~~~!
不过,江南大米与东北的不同,但用200g,都可作为成人一餐之量。
若用12g,就是贵重如胭脂米,也只能塞塞牙缝而已。
看看
西洋参和藏
红花的用法,为什么无显效?
是否看我是个能吃的大肚子?哈哈哈!~~~~~~~~~~
这不算大,我吃二两一个的馒头,一顿八个,还得外加二碗棒子面粥。但不是病,也不是我用药量大的原因。
我也曾仅喝七日泔水而仍然无病者。三折肱而为良医嘛,试试无妨。
这正是教材上不讲的。
有时我想,是否中医学院当初从民间请教授时礼遇不够?文革时的非礼就更不用提了。
人是有感情的,我心气不顺,还会掏心掏肝地讲吗?
当然,我绝不是说我们的老师保守,只能说我的徒缘太浅,这样的真经不是老师教的。
假如你会了,对那些和你拍肩膀称兄弟的年轻同学们你讲吗?
你也只能说,我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而背后却是冷笑加苦笑,还伴着一二滴昏浊的老泪!
与其发牢骚, 不如自己实干。
我是自己出来干以后,被迫自学的中药鉴定。
很多知识是跟诚实的老药商学的。
我疗效好了,病人多,可以多买他的药啊。
而在学校,只靠觉悟,也没个师徒的名份,老师的积极性?——唉!
对中药炮制,我说句俗话,我们不能“拉不出屎来赖茅房”啊!
即便我不这么说,人家搞中药的,背后也会这么骂我们。
注重传统的经验,会使我们临症时少走好多弯路。
假如把经典比作鸡蛋,我只剥到
凤凰衣的一层,尽一生能吃到蛋黄,则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经方之量,我一直认为,是学习中医的一把金钥匙。
量证的对应,应提高到如何重要的程度?这怕是提高中医水平的关键!
我诊所药房的人,要求误差不过0.05, 基本都能做到,做不到时,复核时改之。
一克
竹叶就是一大把啊!
同仁堂还是单称单包的,应提倡。
人力费当然也大些,但熟练了也快!
创方不易。用经方是一捷径。
君不见,科研方子日出数十,月出数千, 有几个是长命一岁的(还不说十岁)?
经方中陈皮用至160左右,效好无不适,不是10g可比的!
二十多年了,才逐步会用几个有效的方子,对有限的几个病可以说有把握。实在惭愧。
后学者少走我的弯路,是我心愿。
医者意也,使得治人之术,成了儒者呈意之学。医不治人,何以为医?
希望有讨论具体用量的同道,来求临床实用的最佳配比。
不能无原则无标准,医者意也到失真。
2005.7
中华文字数千年一统;文言,数千年可读;典籍,盛世有修。这就是我们有财富,历史是不能随便断裂开来讲的
有疑问,就是入门的起始。一点点突破,一点点解决。
另见:http://www。mingyi99。com/bbs/viewthread.php?tid=2450&extra=page%3D3
仲师之
四逆散、麻杏苡甘汤,有人作汤,就是大了许多;而灸甘草、大
柴胡,同样作汤,见有人小了许多倍。
意思是,当然方量随人用,如吃饭一样,可馒头大小总有个大概。
又:
金谷子:柴胡10克
大黄6-10克
枳实10克
黄芩6克
半夏10克
芍药12克
生姜3片
大枣10枚 (《伤寒论》
大柴胡汤)
如此大柴胡,胡为乎?窃以为不取也。
经方的量比,越来越不被人重视。
经方就越来越荒诞不经,没规矩无方圆。
就会成为假医学,医不学方,医业全荒,不会治病,只开苦汤。
又
2007.12.26
一药一量,必有以据.我用的不大,一切没超出历史文献和现在临床研究的范围.
怕的是无原则的小和无定数的"傻大胆",一是误事,一是害人,不识者,不可轻易模仿.
建议读经典,看原方,考证历史用量,验证于当今临床.一方一药,每味的用量和煎熬方法,要认真.有效无效的区别,就在认方用药的真与不真.
又
方不论古今,以效验为优.
理不在据典,据实以求其理.
一切效法,现在的就是将来的经典,同样,经典的至今有效的,同样新鲜.
又
不论传统还是创新,
一个原则,就是要真实,
一个标准,就是要实效,
一个目的,就是要能治好病,
一个理想就是为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