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读书社:熊曼琪教授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熊曼琪教授论柴胡桂枝汤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原文析义】
  本条主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伤寒五六日,已用汗法解表,又用下法攻里,而病不解,足见汗下均属误治。误治伤正,邪气内传,邪犯少阳,邪正交争,互有胜负则往来寒热;胆火上炎,循经上扰于心则见心烦;邪犯少阳,枢机不利,经气郁结,但结而不甚则见胸胁满微结。以上诸症,可知邪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利,亦常可导滞三焦决渎失职,以致水饮内结。水饮内结,气化不行,津液不能下行则小便不利;津液不能上奉则口渴;胃气尚和,病在胸胁则不呕;水饮与邪热郁结于里,不能外达而上冲则头汗出。本证应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治宜和解枢机、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即小柴胡汤半夏人参生姜大枣加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而成。柴胡、黄芩合用,清解少阳之热;因不呕,故去半夏,生姜;胸胁满微结,水饮内结,故去人参、大枣之壅滞;方中瓜蒌根、牡蛎逐饮开结;桂枝、干姜通阳散寒,温化水饮;甘草调和诸药。是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即可和解枢机,又可宣化寒饮。方后注云,“初服微烦”者,是正气得药力之助,与邪相争,郁阳得伸,但气机暂时还未通畅所致;“复服汗出愈”,是续服药后,气机得以宣通,郁阳得伸,表里得和,故周身汗出,邪祛病解,阳气畅达而愈。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由少阳病兼水饮内结证二者症状组合而成。辨证要点是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
病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
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汤证辨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柴胡桂枝汤证鉴别要点是,两证均为少阳病之兼证。但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少阳兼水饮内结,并见水饮证之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治宜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柴胡桂枝汤证为少阳兼表证,并见表证之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治宜和解少阳,兼以解表。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结胸证,皆为水饮内结,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水饮内结兼少阳枢机不利;而结胸证为不兼少阳病而水热互结于胸膈,宜加详辨。
【医案选释】
案1:外感病
王××,1955年8月19日诊:病六日,服西药未效,刻下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心烦、胸胁苦满、上腹揉按有水声、小便不利、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细。证属少阳经病,兼水饮内停之证。宜和解少阳,兼治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出入:柴胡9克,黄芩9克,桂枝6克,干姜4.5克,茯苓9克,陈皮6克,泽泻6克,粉甘草3克。服2剂,寒热解,胸胁苦满及停饮症状消失,小便通畅。惟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改予调理脾胃剂善后。(孟永利.伤寒论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学苑出版社,1998:181)。
案2:月经不调、带下
  患者女性,23岁。初诊:1961年1月20日。停经五个月,多白带,无妊娠现象。近七日来觉口苦,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前日先感周身痛楚,腰痛,继来月经,色鲜红、气腥,量少,小便不利,便时尿道刺痛,唇干燥,口微渴,喜热饮,心烦,夜间头部汗出,腰痠腹痛,舌淡苔薄,脉弦数。此素体血少,近则少阳受邪,拟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和少阳,加四物汤养血:北柴胡15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天花粉12克,黄芩10克,炙甘草6克,牡蛎12克(先煎),干地黄10克,赤芍10克,川芎3克,当归10克。二诊:1月21日。口苦,腰痠腹痛大减,白带亦少,胸闷,心烦,口渴等证均除,经仍未净,续服两剂,经净带止而愈。(李培生主编.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86)。
辨治思路:案1患者得病数日,出现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心烦,胸胁苦满,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则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上腹揉按有水声,小便不利,苔白滑,则为邪犯少阳,三焦决渎失职,水气内结。实为少阳病兼水饮证,故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兼化水饮,使邪解病愈。案2患者月经不调、白带多,似与少阳病无关,然则口苦……小便不利等症实为少阳兼水饮之证,因枢机不利,疏泄失常所致经水不调;水阻三焦,湿邪下犯则白带多,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和解枢机,温化水饮,则三焦通利,水湿得化,使经复带止。两案虽症状不同,但病机相同,故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均可获效。
【现代研究】
  柴胡桂枝干姜汤既能和解少阳,又能温化水饮,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和解表里之方,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如感冒肺炎胸膜炎、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癔病、癫痫、附件炎、乳腺增生、糖尿病、急慢性中耳炎、湿疹等,凡符合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病机者,皆可加减应用。
  刘渡舟教授认为论病机 主张胆热脾寒 《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所以少阳病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证,少阳兼里实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正是与大柴胡汤证相对的方剂,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如此,则兼表兼里,里实里虚俱备,少阳为枢之意义才完美。仲景于146条论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紧接着在147条论少阳传入太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用意之深,令人玩味无穷。所以,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云:“用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治胃实相互发明,可见少阳为病影响脾胃时,需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之。”

-------------------
好文!谢谢提供!

-------------------
熊曼琪教授谓栝楼根和牡蛎是“逐饮开结”,刘渡舟刘教授说是“生津止渴的!我们大家也这么认为。况且汗下总关伤津耗液吧?
历来都没有说这两味药有熊教授所述功效,有点牵强了。
病案1本来完完整整的一个小柴胡证,被医者搞得津气两伤,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误治了还不明就里。小柴胡的一些或见证拿来乱解释,无语。就算这病案如作者所述,把治疗渴而心烦的栝楼根牡蛎拿掉了,也不具互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资格。
案2是肝郁脾虚湿盛,但温滑水饮不是栝楼根和牡蛎的功劳,牡蛎充其量只是收敛固涩的作用。
因此,熊教授柴胡桂枝干姜汤所述水饮内结的病机有些牵强附会。而且把干姜桂枝的温脾化饮作用说成栝楼根牡蛎的逐饮开结功效,张冠李戴,末学不敢苟同!
相关文章
 术附汤(《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针刺太冲,针柄一直有明显的跳动很有节律,请
 第四十一章 食欲预兆
 桂枝汤(《圣惠》卷九。)
 耳鸣病
 六经的元气强弱次序?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