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黄帝内经:20100713大千老师续讲内经:汤液醪醴论、诊要经终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20100713大千老师续讲内经:汤液醪醴论、诊要经终论
 
  整理组:琴棋书画 千韧 弘毅生整理
 
  咱们开讲吧。还是接着讲《黄帝内经》的《素问》,咱们今天讲“汤液醪醴篇第十四”,只讲我标红的,其他的省略不讲。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素问•汤液醪醴论》)
  什么意思呢?他说的意思是这个病已经严重了,形弊血尽嘛,形体也破坏了,血也没有多少了,怎么用功,怎么治也治不好了,怎么回事儿呢?“岐伯曰:神不使。”这句话非常关键,对于我们的临床,还有对于我们理解治病的道理,如何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不使”,看似三个字,实际包含了整个的《黄帝内经》的中医境界。什么叫“神不使”呢?我们讲过,《黄帝内经》这本书是建立在神气基础上的,那现在大家对神气了解很少,主要在形的层面上解决问题,这一句话,“岐伯曰:神不使。”就一下子把这个高度提到神的层次。
  这么说可能抽象,举个简单点儿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得了癌症,卧病在床,气息奄奄了,你怎么治?扎针灸,你怎么调这个经脉,他也一点儿反应没有,原先还有点儿反应,现在一点儿反应没有,得气也困难,扎上去之后怎么捻针也不得气,为什么呢?这就是神不使,气不应,到了这个阶段治起来就非常困难了。这里的“神”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志意的神,就是思维,思想,情绪状况,他对这个病没有信心了,丧失了治病的希望,晚上睡不着,这种神气大乱,叫做神不使。很多得了绝症的,很多都是这个情况,气团还没有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首先“神不使”了。就像现在医学也在重视精神对肉体的影响,但是在几千年前,咱们中医已经把这个东西研究得很明白了,神对人身体至关重要,精神意志。第二个层面是什么呢?就是伤神了。神气啊,由于气血的虚亏,导致神气的迅速减弱,这个你可以理解成你各种功能的丧失,心跳啊,呼吸啊,肠蠕动啊,所有的各种的功能,植物神经嘛,这方面越来越弱了,导致它不能控制你的整个身体,那么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针扎上去之后神不能推动气,得不了气,那这个也是“神不使”。那这两点决定了你治病不管是扎针灸还是吃汤药都没有良好的效果,神明乱了,你吃什么药都没有用。比如今天看了一个病,他是便粘腻,色青,心口堵,胃疼、凉,我问他你是不是生闷气啊,刚开始说不是,后来承认了。如果说解决不了生闷气这个问题,每天在那儿,这个思绪在那儿,停留在抑郁的程度,抑郁的状态,那么他气不能条达打开来,总堵在心口,每天都会郁一点儿,时间长了那就做病了。大家看看现在很多这个嗳气、泛酸、心下满闷、大便粘、色青,很多都是由于长期忧郁的情志所导致的。那这个是什么呢,这个是“神使之”这样的,这不是“神不使”,天天琢磨啊,你越琢磨气越堵在心口,舒发不出来,骂也没法骂,打也没法打,天天坐在家里生闷气,这气是从哪儿生出来的呢?都从你神上生出来的,生到哪儿呢?都生到心口下,郁而不发,盘踞在那儿不发,每天盘踞一点儿,时间长了,盘踞多了,再时间长了日久就化成形了,化成物质的东西了,到那个时候就麻烦了。所以说神使神不使对于我们中医的临床和理论至关重要。
 
  现在很多大夫开汤药剂量很大,劲儿很大。比如说治风湿,这个药下肚之后,他以为这么猛的劲儿,这个药劲儿这么猛,足以可以化风湿,但是却越吃越重,什么原因呢?这里边就有一个,就是谁来推动药气治病的问题,那么在这里我跟大家直接说清楚,这里边气血推动药气治病,也就是药气要和神气、气血相合之后才能去治病,要是神气弱了,它不仅推动不了那种祛风湿的药去治病,反而这种祛风湿的药由于劲儿大力猛,会连累气血,甚至伤害气血,适得其反嘛。就像你背一袋面一样,要是你这个面啊,交到气血手里,气血要能够背的起来,并且背过去,才能解决问题,要是背不起来,你别说能不能运到缺衣少粮的地方,就是这个气血啊,都可能被累趴下。所以说建议大家是吧,尤其作为医生,开方用药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他的神气、状态多少,所以药不是量越大越好,不要抛下气血在药上打主意。吃了药拉肚子了,脾胃首先受不了,脾胃受不了这个药气,它怎么化到身体里边和气血相合啊,是吧,没有办法相合。脾胃即便消化得了,这个药为脾胃消化吸收之后,这个药力带到身体里边能不能对气血产生冲击,如果产生冲击,你这个药还是不好。那么什么是这个药量适合的状态啊?首先是脾胃要能承受得了,并且能很好地把这个药气推运到身体里边,并且身体里边的气血能很好地带着药气走,它要带得动,带不动就坏了。你比如小车能驮一百斤,你给一个二百斤,这个发心是好的,但是产生的后果很严重,超载嘛。就建议大家不要开超载的方子,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啊,就是神气是关键。
  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素问•汤液醪醴论》)
  你看,又来了,叫“神去之病不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精坏神去”,什么是精啊,气之精微者为精,这个精不仅是藏在肾当中,还藏在五脏当中,六腑当中,都有。今“精坏神去”,神去,为什么神去啊,刚才咱们说了,神弱了,神不使了,神就去了。“营卫不可复收”,因为营卫是由神气发用之后循环周身的。
  “何者”,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最终导致营卫不调,营卫不可复收,精也不行了,神也不行了?回答说,“嗜欲无穷”,欲望太多,你挣再多的钱架不住你欲望大啊,都花光了,还欠着一屁股债,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大家的精神就那么多,每天应该做一件事,你做了三件事,困了没有去睡觉,累了没有去休息,嗜欲无穷啊,欲望带着自己强迫干这件事情,身体已经不行了。“而忧患不止”,每天患得患失,怕工作丢了,怕挣不到钱,怕孩子出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自己一个人扛着,那么会导致什么后果呢?长此以往就是“精气弛坏”,每人呢,他这个一生的精就那么多,每天就产那么多精,架不住他消耗、支出太大,比如一天产一滴精,那么一天你消耗两滴精,把自己的身体都掏空了。有很多人说我这个30多岁的人,身体像个纸糊的,风一吹就透了,什么原因呢,没精了,没储蓄了。什么叫富人啊,能够很好地储藏气血、精神,这个叫富人,不是这样的都不叫富人,很多人挣了很多钱,大家坐在一起谈,哎呀,老哥呀,不行了,我这个心脏啊带起搏器了,你说他有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啊,做手术也不能把命买,这是“精气弛坏”。
  那么“营泣卫除”呢,是吧,精神不行了,储蓄没有了,那么流动资金,营卫就是流动资金啊,日常花销的也不行了,营泣,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丢掉的意思,或者停止的意思,卫除,那么也是没了,那营卫都失常了,不调了,营卫失调,这个风一打就感觉发烧,怕冷怕热,浑身出汗,浑身没劲,免疫力下降,来一次流感,别人没中,自己先中,这是营泣卫除之后的后果。那么玉屏风散管事儿吗?跟大家说不管事儿,小麦管事儿吗?不管事儿,这些东西啊,只是治标不治本,本立道生嘛,本没了,精气气血都没了,营卫不使了,“故神去之而病不愈”,大家看清楚了最后这句,没有物质基础了,精也没有了,营卫也没有了,神就去了,没用了,是吧,没粮没钱,你说人心一涣散这神就去了,而病不愈,你再治也不行,这种人一个简单的鼻炎治起来都很困难。因为内里掏空了嘛,内里掏空了没有这个气血基础啊,你得一种病都很难治,比如现在很多得的这个,这个艾滋病啊,白血病啊之类的,还有那个癌症啊,感染,感染之后病情加重,最后死亡,为什么呢,就是免疫力下降,大家知道,免疫力为什么下降啊?在这里面就能够看出来,精不行,神不行,气血不行,一晃就倒,稍微外力有一个诱因加上,病人马上就不行,比如说最后死于肺炎,那么实际呢,他并不是死于肺炎,而是肺炎只是一个诱因,内里已经空掉了。所以说大家应该能够看出来什么最重要?精最重要,神最重要,气血最重要,你只要这些东西有,日常的流动资金有,有大量的储蓄,来几次金融危机你也能抗过去,如果没有储蓄,没有流动资金,稍微风吹草动,人事变动,你这公司马上就垮掉了。所以说大家治病、看病,体察病情,都要以气血精神为主,而不是去着眼那个病去,着眼病你舍本逐末了,所以精神气血搞得好,它主动就会去治病,并不是说病在那儿放着,正气看着不管,没有那回事儿,人是一个活的,气血是活的,精是活的,神是活的,你治好了一个病不要沾沾自喜,你只不过触发了病人的神气、气血,把病治好了,并不是你的药或者你本人把病治好了,如果说病人神不使,我看你怎么治啊,没办法治啊,你扎针灸你怎么扎那个穴位,你迎随补泻,他不得气,你怎么办啊?所以说大家要清楚气血精神的重要,要放在第一的位置上来考虑,所以这里的充足并不是量上的充足而是质上的充足,很多人说不足就补,有时候气血精神不是靠简单的补法能补起来的。这个我记得有一个,哪段说的来的,忘了,就是说竹筐漏了还要拿竹筐,还要拿竹来补,身体气血衰了拿药补是不对的,只能缓解,最终还要拿和他性质一样的东西来补起来,那就是气血的来源,你要知道气血从哪儿来的,怎么才能养出气血,这个是最关键的,你难道吃了十全大补丸这个气血就能养出来吗?不是这样的,它只能缓解。还有那么一句话,抱鸡还要卵为之,就是那个,这个鸡啊,它抱窝啊,孵蛋,你要拿什么才能孵出小鸡来啊,它不是说你放一个石头蛋子这个母鸡趴上去就能孵出小鸡来,一定要是卵,一定是蛋。像这个直接就告诉大家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素问•汤液醪醴论》)
  为什么把这句话单拿出来标红呢?关键一点,要大家知道病怎么来的,从哪儿来的。这里面说了,极微极精,大家有没有体察过自己身上的病是怎么一步步得的呢,病人的病是怎么一步步得的?你就知道他这个极微极精是什么意思。比如,像你30岁之前手从来没麻过,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手指有点儿麻,但是你身体的其他情况还是不错的,稍微有点儿疲累,因为这么多年做业务做得嘛,有点儿疲累,手指发麻,那么这个就是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你要注意了,这个你的身体已经给你敲响警钟了,手麻可不是什么好事啊,如果你不在乎的话,那么病将恐深,越来越严重,由一个指头麻发展到三个指头麻,发展到手臂麻,甚至不断发展下去。手为什么会麻啊?因为气血弱了窜不到那儿了,手就麻了。那还有,这天中午从来不用睡午觉是吧,下午仍然精神,突然有一天,突然有一阵儿,你发现下午不睡觉不行了,困得不得了,吃完饭必须眯上半个小时,不然挺不下来,这个你要注意了,病之始生,极微极精,你气血下来了,精神不行啊,精和神都不行了,下午顶不下来啊,按理说一个健康的人,从早上起来,全天不困,有的很多,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到晚上也不困啊,熬到十一点十二点,一点儿困意没有,实在没办法了才躺到床上睡觉,这个是精神饱满的象征,你如果出现了一过午时就开始犯困,必须睡一会儿,你要知道自己气血在走下坡路。三十岁的人气血平定,四十岁的人气血方衰,现在很多人三十岁啊,这个气血就开始不行了。还有一种人,之前身体很好,举步轻快,走路很轻快,现在突然发现腿有点儿沉,这半个月加班加的时间太长了,发现腿沉,挪不动步,为什么呢?是因为你的整个这个精血、精气,不足以运化一身的气血畅达,都压在下边去了,提不上来,像泵一样的,没劲儿了,不能把血从腿部泵上来,你看它吸上来嘛,它还要把腿部的气血再吸回来嘛,由心肺鼓荡到全身嘛,在上面,同时你还要吸上来嘛,你可以说是肝肾吸上来,但是实际上也不是这么回事儿。所以气血啊,你这个整个的人身的这个泵力啊减弱了,气血循环变差,是吧,腿部郁积的气血上不来,就堆在下边,人就腿发沉,是吧,腿肿啊,浮肿,这个都是由于肝脾肾三脏亏虚,不能很好地把下边的气血调上来,回流回来嘛,这个能力差了,那么你要小心了,有一天发现你腿沉,原先从来没有过,突然腿沉了,你只要出现过一次腿沉,那么以后就有可能经常出现腿沉,那么这个就是病之始生,极微极精,这个都是敲响警钟的特征。比如说,你这个腰酸背疼,颈椎不好,在那儿发木发硬,直在那儿晃脑袋,那么这些情况都要引起注意,不治将恐深,如果自己生活习惯、情绪不能及时调整过来,生活工作啊,那么你这个只能越来越严重,不可能越来越减轻。还有,比如老生闷气,突然某一天你叹气了开始,气不够用,总觉得憋得慌,叹一下气,舒服些,那么你要小心了,你开始做病了。原来从来心口不堵,发现心口开始堵上了,那么这个都是病之始生,极微极精。原先月经很好,后来发现月经开始不调了,月经开始少了,那么女同志,四十岁就没了,而且爱发火,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是肝肾亏虚了,尤其肝肾阴虚的这种,亏虚得厉害,那么你觉得还挺正常的,这就不好了,那要知道这些都是病的开始,后来会越来越重,人们老说癌症一检查都是晚期了,一查就是晚期,那大家有没有想到啊,就是刚才跟大家说的这些事情,是否也同样发生在大家的身上?那么其实你的身体是无时无刻地不在向你反映身体的情况,只是你忽略了,作出错误的判断,使你错失了使身体向好的机会。最简单了,你看一看你手上的月牙,原先多少现在多少,一个月看一次,这个月牙是什么呢?跟大家说啊,这个手上,十个手指的月牙,这个就是气血顶出来的,气血饱满,这个月牙大,气血不饱满,月牙小。那么有的人身体好,没有月牙,怎么回事儿呢?根据个人的情况,去比较月牙,不要说我的月牙大跟你的月牙小比,只要你的月牙没有原先大,那气血就没有原先好,这个是一定的,这个月牙又叫小太阳。大家应该清楚了吧,什么叫做病之始生,极微极精,就是从这一点一滴,你的身体不断向你发信号开始。
  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素问•汤液醪醴论》)
  为什么把这句话拿出来呢?只是想告诉大家,《黄帝内经》这本书它是如何去形容一些事情的,这里边倒是出现了一个阴阳的阳字,但是这个阳字代表了什么呢?那么我们要知道,后边就没有什么阴阳五行的东西了。再说一遍,《黄帝内经》在解释具体的病理现象的时候,从来不用阴阳五行。什么叫津液充郭啊?五脏阳以竭,就是五脏的阳气、阳精衰竭了,津液不能很好地输布到全身,堆积在那儿,这个“充郭”是充满了,就像那个积液一样,充满了不该充满的地方,那么“其魄独居,孤精于内”,魂魄相往来应该是,它这个只是用“魄”来代表就是魂魄已经离散了,各自管各自的,成了孤家寡人了,那么“孤精于内”,就是精气啊,孤单的,很少的,这个在里边,气耗于外,外面的气也不断的耗散,里面的精越来越少,外面的气不断的耗散,魂魄也离体了,魂魄也自顾不暇了,自己管自己,“形不可与衣相保”,这个衣是什么意思呢?你就不要理解成衣服,你就是暂时理解成形气不相保,谁也管不了谁了,乱套了,领导也管不了下属了,下属也照顾不了领导了,各部门自相行事,谁也管不了谁了。“此四极急而动中”,什么叫四极啊就是四肢,四肢都着急了,这个麻那个木那个疼了,而动中,不断的向五脏六腑发信号,不行了。五脏六腑呢,五脏六腑“孤精于内,其魄独居”,也管不过来了,已经掏空了,没有啥东西了,你外边再发信号我也不理了。“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气在内隔据着,谁也管不了谁了,大家离心离德,形施于外,就是四肢爱怎么地怎么地,怎么折腾怎么是,你就是给我发信号我也理不了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大家看看是吧,这句话明显是在说一个政府部门或者是一个企业嘛,形象地说出来气血败坏精神离散之后的一个形象,说得形象的一种状态,说得非常好。五脏不行了,津液也不运行了,堆积在那儿,流动不开了,魂魄各管各的,精气越来越少,成孤家寡人了,气血在外不断的被消耗掉,形和气都不能互相呼应了,四肢不断地在发出求救信号,向五脏求救,但是五脏管不了那么多了,各人顾各人,这就是咱们用最形象的话说得这番话的含义。大家看看《黄帝内经》这个讲道理是多么生动有趣,完全不像现在的很多医生,上来就是阴阳五行,十二经脉,这个六经啊,什么厥阴、太阴什么的,克来克去的。
 
  再次说一下,大家不要陷入机械的五行论,五行这个东西不要扔,你知道了神气以后再谈五行,它是一个很方便的谈话的方式,但是如果你陷入这个机械的五行论的话,后果非常可怕的,你可能学一辈子学不出来,而且还把别人带上了歪路,让别人也学不出来。有一点告诉大家,我就是从这个学习阴阳五行开始的,本人并不排斥阴阳五行,但是一定要认清阴阳五行背后的东西。这十多年学习下来之后,给大家的一个总结。应该有二十年了。
    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素问•汤液醪醴论》)
  为什么把这段话拿来呢?核心的就是“精自生,形自盛。”“以复其形”,怎么来治啊?“开鬼门,洁净府”,很多人对这个开鬼门,洁净府,不理解,什么叫鬼门什么叫净府啊?有的时候鬼门是魄门,通大便,那这样来理解也可以,但是这个鬼门已经无从来考证了,大家暂时就把“开鬼门”理解为各种该开的窍开了,你看这样一个主人到家里打扫房间一样,先把门窗打开,通通风,排排潮气,地上哪儿不干净扫一扫,干净干净,其实就这意思,开鬼门,洁净府嘛,该通的地方通了,该开的地方开开,没有必要一定要实指,一定要知道鬼门,什么是鬼门,可能他写错了呢?都保不准。你只要知道他想表达是一个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精以时服,五阳已布”,什么叫精以时服啊?这个“时”字当什么讲啊,大家要参透。人这个身体啊,他流动的气血啊,是带节律的,比如说昼夜的节律,一个月的节律,一年的节律,呼吸的节律,他是有韵律,就像音乐一样,有节奏。不同的时机,整个的气血的鼓荡的形式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体会一下呼吸就知道了,昼夜如呼吸,一个月一呼吸,一年一呼吸,精以时布就是通过这种节律,一节一节的,把精气布到全身。那么他怎么实现的呢?就是你开鬼门,洁净府之后是吧,经脉通畅,气血流开了,精就能通过不同的节律性的过程输布到全身,“五阳已布”,五阳就是泛指阳气,输布到全身了。“疏涤五脏”,把五脏整个的郁滞排出去了,新鲜的气血过来了,五脏的精气也很充盈饱满了,那么,这些前提都做好了,出现什么效果呢?“故精自生,形自盛”,这句话非常关键,精是靠补起来的吗?显然不是,大补精气,吃什么药,这个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精是这样生出来的,“精自生,形自盛”,前面做好了,后面自然就来了,这个吾身,我们的身体里面啊,有无价珍宝啊,有宝贝,这个宝贝不从外边来,从自己身上来,怎么来的?就是这样来的,自生,自盛,这个意义非凡啊,对于我们临床来说这是重大的意义,你如果知道这一点的话。病是可以自愈的,直截了当的来说,那么气血可以自己产生,精可以自己产生,健康可以自己求得,不需要外来。只要前面工作做好了,“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那么什么意思呢?能吃能睡能拉,身体没有明显的郁滞,如果有郁滞拿药打通,这个打通不是猛攻,要按节律和气血的特点,要照顾到气血的特点,按规律去疏通,要假以时日,“精以时服”。这句话大家要重点来理解。
  比如说妇科病,要过几个经期,这个节律涤荡两三次,一呼一吸,每一呼一吸完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当中就在治病,三个经期四个经期过去之后,打扫得差不多了。“五阳已布”,人的阳气,这个阳气当然不是指阳热的阳,是指起主导作用的能够温煦全身的元气,输布到全身了,慢慢地再影响到五脏六腑,“疏涤五脏”嘛,五脏疏好了,五脏当中的精就慢慢地自己产生了,五脏搞好了,精产生了,人的形体,人的身体就会慢慢地强壮起来,健康起来。那么“骨肉相保,巨气乃平”,什么叫巨气呢?就是你的病气。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说你这个是一个癌症,那么癌症得了,那它肯定这个癌症啊,比如说这个肿瘤吧,有一个症瘕,肿瘤产生在那儿了,由于自己的气血衰微,气血不调,气血涤荡不开,郁积在那儿慢慢形成了一个肿瘤,那么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开鬼门,洁净府,把不通的地方疏通一下,这个就不是拿炮轰能轰开的,也不是放化疗能解决的问题,那就要需要和气血相得,来开一个稳妥的方,慢慢地来消它。保证在癌存在的情况下,气血能够顺畅地流开,流动开,那么经过长时间的节律的洗刷,节律的运动,这个节律是以月为单位的,一个月一个节律,四个节律五个节律六个节律,这个精慢慢地恢复,那么人的元气就慢慢地充斥到身体里面,守住各个方面,使癌细胞癌症不至于扩大并且扩散,你各地都有驻军把守,这个癌,这个肿瘤就停在那儿不动,它没有空隙去偷袭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它往哪儿去转移,一定是那儿虚,如果那地方不虚它不会往那儿转移的,或者是那地方不调。那么这样慢慢地再把不调的五脏,空虚的五脏慢慢地再给他生出精来,身体再好一点,“骨肉相保”,什么意思呢?骨肉都很融洽,那么最后会“巨气乃平”,癌症就慢慢地,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没有下手的机会了,到处都是正气控制的地方,它慢慢地就开始萎缩,越萎缩越小,越萎缩越小,最后,可能消失了,也可能就停留在一定程度上不动了,成了死火山了,治病应该这样来治。大家想一想,很清楚的一个思路嘛,很多的疾病,慢性疾病都是这套思路。所以说把这句话拿出来,就是告诉大家,直接用这句话指导临床,这是第一位的,比找一个方子,守几个方子,扎几个穴位要有效得多。所以说大家一定要看到治病的关键所在。
 
  好,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咱们这个“汤液醪醴”就讲完了。
  第一个告诉大家,要站在神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个神不是神仙,而是神气,临床的当中看病当中一定要把握住神和气,不然就会出现“神使”和“神不使”两种情况。
  第二,是告诉大家,精神营卫的丧失是怎么来的,“嗜欲无穷,忧患不止。“现在人呢,城里人居多,城里人精亏神弱,气血衰弱这种病太多了,都是因为嗜欲无穷,忧患不止造成的。
  第三,告诉大家,病是一点儿点儿生起来的,“极精极微。”一点不适,你要去分析了,是怎么回事儿了,要检讨自己,给自己敲醒警钟了,让你不至于最终一发现就晚期。
  第四,告诉你人是怎么离心离德,整个的人这个身体的大厦是怎么毁掉的,五阳竭之后,津液不行了,魂魄不相守,精气越来越少,气都耗在外面,四肢也不好使了,最终这个人就病倒了,彻底就不行了,你再用药,你再拿人参补也没有用了,这个大厦将倾啊。
    最后,告诉大家治病的原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精自生,形自盛”,只要你给他创造条件,千万不要破坏人身精气赖以自生的整个的身体环境。那很多肚子大的象象然,什么叫象象然呢?肚子很大,脾虚了嘛,有腹水,那你还不断地去利水,那这个就是要命,有人说吃某种药马上水全下来,我觉得很不可取,比如说甘遂什么一利,全下来,那下来之后马上又积水,这个肝腹水啊,积水的问题现在很严重,在医院不好治,什么原因呢?脾不行了,很多这个痰饮中生啊,这个肚子里边生出那个痰饮,都是脾虚不能推运,脾精不行了,这个时候要补脾,同时要等这个脾自己自生,创造环境,大家千万不要抛弃人能自生的这个能力而去妄用各种药物去企图治病,治来治去,最后神一不使,你百药不消,就是精亏到一定程度,神就不使了,神不使气不生,精亏,那么神仙来了这个病也治不好。大家想一想刚才说的对于我们临床有什么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原则性的指导,就是“汤液醪醴”这几句话,所以《黄帝内经》这本书啊处处有宝藏,处处有黄金,就看你这个有心人能不能看出来了,每一条都能指导临床啊。有人说《黄帝内经》是理论性的著作,对于临床没有太大的意义,不知道这个话是怎么说出来的。现在很多治这个病,你不断地开药用药,不观察他的神,不观察他的气血,不观察他的精,越治越重,最终就治死了。
  问题:如何养好精气神?平时应注意什么?
    这个问题太大了,足可以用两节课来讲,我记得在土豆网上挂出来了,有讲精气神的录音,面向患者,讲了两节课。很简单,保精全神嘛。精气神都有各自的特点,要顺着它们性情来做,不要违背它们的性情。神亏的时候,乏了、困了就要休息,不能再用眼了。气也是,今天觉得体力不好,就要养着,不要再运动了。气一少,人就乏力,乏力不是靠运动可以解决的,静静地呆一天,第二天乏力无缓解就再呆一天,直到身体有劲,明显早上起来很有劲,想动,一捏拳也很有劲,这时候就出去走。像有的人身体很虚乏,还要锻炼,它觉得锻炼可以让身体好,实际不是那样,越锻炼身体越差。比如跑步,跑步回来时累得不得了,原先就没有气。跑长跑跑几圈觉得可以把身体调好,结果第二天更累,这个就是不知道掌握动静结合,身体累了就要休养,很简单的道理。你看狮子,在不断地仰、躺,在干什么呢,就是在养气,眯着眼睛在养神,气养足了就产生了精,储存在身体里当储蓄,时间长了精越来越多,一旦有意外的时候,精就会重新化成气。所以养精气神,要知道精气神的规律,不能逆着来,要顺着来。
  问题:想了解怎么让气血运行通畅。
    这个问题也大,实际就两点,身心两方面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要动静结合,不能天天坐办公室淤滞在那儿,天天坐着,盯着电脑,神耗在电脑上,另一方面身体老坐着,气血不流通,整个人的气机越来越弱。所以想要气血通畅,身心两方面作用。心情要舒畅,神要使,畅快的神就会带领气血作很畅快地运动,气血畅快当然就通畅。神抑郁了气马上跟着抑郁,气抑郁了流速马上放缓,马上淤积。所以说脾思则气结,脾主思,你一思考问题,这种思是忧思,一忧思,大家想想,是不是连呼吸都变缓了?不可能再作很舒畅的呼吸,这个是神对气血的作用,这个很重要。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或多方面促成的。光心舒畅也不完全解决问题,还要身体不断走动,动则养阳,阳就是流运之气,把气血活开,活开就能把不通畅的地方打通。比如说一个人闷气,气闷在心口,气血不通畅了,如果你坐在那里,不通畅的地方就更大。怎么办呢?凡是生闷气的,我告诉他就要到外面走上两个小时,为什么要走啊,由于心理因素导致气血凝结于心口不散,就要通过走的方式使气血加快流动,使心口不散的郁气化开,这个就是心身互相影响。如果一生气就能想开,那么心口的结也能自然散开。如果想不开,迟迟不散,就要出去走,走以解忧嘛,把气血走开了,气血也带着郁气散开了,像冰凝结在那儿了,把室温调高了冰就化开了。尤其是晚上生闷气,马上睡觉的,这个准作病。所以建议大家晚上要是生气了,出去走一圈去,心口郁结散开了再睡觉。所以有个词是“散心”,散心下郁结。所以说想要气血通畅,一要多动,前提是气血充足,不充足要在家呆着,这是对虚乏之人来说。如果是郁闷的没劲儿,在家越呆越没劲,就要出去走,走开了就长劲儿了,气血都调开了,到四肢了,就有劲。所以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量体裁衣嘛,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郁厉害就走,耗得厉害就呆着,就歇。有时候歇三天劲儿还没长上来,就再歇,一般一周内就会发现体力突然起来了,神使了,气来了,并不是练气功才有一阳来复,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也有一阳来复。之前头昏脑胀的,睡不醒,突然有一天发现起床后耳目清明,起床也马上能起来,脚步轻健,这个就是一阳来复的表现,只不过一阳来复在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表现。
  在这里还要说一件事情,还是拿感冒发烧来打比喻。突然孩子感冒发烧了,那家长很纠结了,得赶紧退烧,不然出问题。昨天还看了一篇帖子,父母写的,孩子发烧37度多,晚上升到39度,父母说了一句:“孩子发烧39度,太凶险了。”这里学气道的都知道,这话有问题。为什么小孩容易高烧,大人不容易高烧?就在于小儿气血足,大人气血弱,小孩子容易达到39、40度,甚至以上,这是好现象,不是坏现象。是正气鼓荡,与邪气相争激烈的表现,双方僵持,邪气从外入,克在体表,想往里攻,却攻不进去,正气在里面又不能短时间把邪气推出去,双方处于胶着状态,这时候体温迅速上升,打得热火朝天的。小孩是纯阳之气,努蒸向外,红旗招展,马嘶雷鸣这种状态,所以很快窜到39、40度。这时候不要害怕,这说明小孩正气很充足,那大人要干什么呢?要解表、发汗,喝生红糖水发汗,高烧加石膏,帮助正气去解这个邪。喝了一次,第二天烧还没退,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住,一般这样的高烧小孩不会转成抽搐,即使转了也有对症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转。这个就涉及我们刚才讲的一阳来复,要等,等小孩的一阳来复。正邪双方鏖战之时,正气在等什么呢?神气要把能调动的气血调动起来和邪气抗击,同时正气不断地在调粮草,你也可以说调白血球、红血球、巨噬细胞等等,不断地调,但是这种调遣是有过程的,要把小孩潜能挖掘出来,一方面前线在打仗,在吃紧,39度,小孩的五脏六腑也没闲着,不断调遣兵马往前线送,怎么送啊,不是一个一个零星的送,而是有节律地一批一批送,攒了一批送一批。而且根时辰,大环境的节律是相吻合的。所以大人对小孩感冒发烧,正确的对治是要等待。一般小孩退烧是在后半夜,因为后半夜阳气生,生机一起来,阳气顺势能把邪气鼓荡出去。如果第一天晚上病没退,等第二天,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第一二天晚上都没退,第三天基本能退,但如果加上吃药效果会更好,时间会更短。这个是给大家讲一下感冒发烧。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把这一段拿过来在这里讲?没必要让大家全了解,主要说几点。第一,整个月份从正月到十二月,气机是阳气阴气双方共同演奏的结果。一阴一阳之谓道嘛,人体、天地都是阴阳二气共同鸣奏的结果。有男有女,然后再生孩子。“天气始方,地气始发”,始方就是天气一来,地气也开始苏醒了。三四月份,“天气正方,地气定发”,天气来得很好了,开始温煦了,“地气定发”,定发就是苏醒了,这时天气向暖,地气苏醒。五六月份天气已经起来了,高涨了,地气也起来了,也高涨了,同时长,阳生阴长嘛,相携的两个,你启发我我启发你,大家一起向上走。七八月份,阴气始杀,阴气开始衰退,阴气开始来了,也可以说是“天气始杀”。九十月份,“阴气始冰,地气始闭”,阴阳开始分离了,阳气开始后撤,地气没有阳气温煦了,开始关闭了。十一、十二月份,阳气撤后,地气寒冷,说的是这么一个过程。从正月阳气阴气开始交合、交通,一直走到交响曲非常旺盛的时候,然后慢慢撤下来,最后阳气撤了,阴气合了。通过男女,大家应该也能体会到。阴阳之间不光有消长,同时有互相促进、融合的关系。
    关于在肝、脾、心、头、肺这些,这是一个循环,肝主升,阴阳二气一起升,升到脾,最终升到头,其实也就是升到心了,然后开始降,开始落幕了嘛,降到肺,它这个降到心是别有用意的,直接理解成从肺降到肾就可以了。这是天地、阴阳、气血、男女共同演奏的鸣奏曲。从起调、高调到落幕这样一个过程。帮助大家理解一下阴阳是怎么回事。
  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素问•诊要经终论篇十》)
  这是讲针刺之道,针灸。“刺针必肃”,要严肃、认真、专一,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嘻嘻哈哈地拿针往病人身上刺。你的神不使,针就不行,扎下去之后就不能引导对方。这与注射不同,你是通过你手上的针把你的神与对方的神接在一起。因为神才能感神,气才能感气。像两个人谈话,是眼神的交流,心灵的对话,不是言语的对话,言语是载体,眼神、感情才是双方交流的对象。同样,针是载体,你的神和对方的神相接才是目的。说玄一些,你到达一定程度,你都不需要针了,可以气化成针,神化成针。你想象出一根针,扎到对方身体里都管用,说得虽然玄,但这是事实,也是古人的经验。所以必须要有严肃的态度,为什么古人大事之前都要斋戒啊?就是要整理一下神。
  下一句“刺肿摇针”,肿起来了,气聚在那儿了,扎下去顺势把气摇开了,把气泄出来,这叫刺肿摇针,这个“肿”是实肿,不是虚肿,摇针不是目的,摇针后把里面的气泻出来才是目的,泄的什么气啊,肿胀之气。
    “经刺勿摇”,刺重要的经脉不要摇,摇的话就会把经气泄出来了。经脉的气是宝贵的,不要轻易泻。
    “此刺之道”,告诉大家,针刺要刺里面的神气,这是关键。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素问•诊要经终论篇十》)
  下面一个,这一段很重要。“十二经脉之终奈何?”什么叫“终”啊?十二条经脉,或者说十二条龙、十二条蛇在大家身体里盘踞着,它们是怎么死的呢?或怎么衰老的呢?这里把十二经脉分了六经来讲出来,主要讲了足,不是讲的手。按蛇讲,按龙讲都可以。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太阳经,起于两眉之间,向后通项背,最后到至阴穴,走小脚趾出,你就理解走后背这条线,这有条龙、蛇盘着。它要死的时候,它打卷儿,一打卷儿,一抻(chen),就把眼珠子给抻出来了,吊吊眼儿了,“戴眼”就是眼珠子上翻,脉络气盘踞在眼珠子上,控制着控制着眼珠子上的肌肉 ,后面这条蛇一抻,一抓,眼珠子就翻上去了。“反折”什么意思呢?是指人向后仰,折起来了,太阳经脉挛缩,使人后倾,头后仰,脚往后翻,这不是典型的抽风嘛。“瘛瘲”,这人不断的哆嗦,抽筋。戴眼反折瘛瘲,是太阳经脉突然扭曲变形造成的。什么是“绝汗乃出”?太阳膀胱经下面络属的是肾脏,经气绝了,足太阳经脉的精华往外一散,这是“绝汗”。有的人死前出最后那次汗,也可以这样理解,绝汗是精华外泄出的汗,“出则死”。肾精完了,从太阳脉出来。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人是活的,十二经脉、五脏六腑都是活的,没有一个死东西。“少阳终”,少阳经脉是走身体两侧的,两侧耳朵、胸胁、胯和腿两侧,一直到足少阳的井穴足窍阴穴。少阳这条龙、蛇突然终结了,首先是耳朵聋了,怎么聋的呢,经气变动,或堵住了或亏虚了,都可导致耳聋,堵住的聋可能性更大。因为足少阳经脉过耳。“百节皆纵”,因为这条经脉直接管束关节的,活动走路都是两侧屈伸的体现,他这条龙或者绳子突然松垮了,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目系出问题了,因为少阳经直接从耳走,交于目外眦。“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足少阳胆经,他里面的气是青色的,这股气往外流溢,会出现青色的表现。太阳脉戴眼反折,瘛瘲;少阳脉耳聋,有时候胸胁也会出现问题,大家以后这个是常识,《内经》后面讲到“耳聋微闻”嘛,足少阳好了之后,耳朵就能听到东西了。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阳明走前面,颞、脸、胸、腹、下肢前面,从厉兑出从大趾次趾。前面是阳明,后面是太阳,两侧是少阳,大家这样记就可以了。阳明肯定走嘴啊,这条龙或者蛇死了,出现了抽搐、变动就会影响到它经过的地域,“口目动作”,连口连目连鼻的是阳明经,口歪眼斜、挤眉弄眼,如小孩多动症,挤眉弄眼,这都是阳明经的问题,是脾胃的问题。“善惊”,阳明一虚,胃一虚,肝就来克,肝主惊,为什么肝主惊啊,因为肝气急,一碰容易紧张。所以“善惊”是肝邪来克的表现。“妄言”,指狂妄地说话,因为阳明经多血多气,变动时气不断向外涌溢,以什么方式涌溢啊,就是通过把嘴冲开,不断说话, 骂詈不休,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不避亲疏,中间这条气血邪气太盛了,顶的。有的人中气虚了,说不出话来,有的中气足,邪气盛,就不断地说。这都是阳明经的问题。“色黄”,阳明经本色嘛。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少阴终者”,少阴是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都走骨内臁,即腿内侧,外侧是阳经走的。阳经从上走下,阴经从下走上。“面黑齿长而垢”,这主要从足少阴肾的生理来说的。足少阴肾经的气血颜色是黑色的,这股气终结了变动了衰弱了,往外流溢,则黑气上熏于面,导致面黑。牙齿通肾,“齿长”不是牙齿长长了,而是牙龈萎缩后,牙相对来说长了。如果牙龈包住牙齿,牙齿只露出冰山的一角,这样的牙齿是受到保护的,一旦牙龈萎缩,不能濡养保护牙齿,牙齿就很容易受伤。“垢”是指牙齿中老塞东西,很脏,这是由于肾气虚,不能很好的濡养清理牙齿。“面黑齿长而垢”都是肾气衰竭的表现,“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腹是小腹,小腹胀闭,气血不能蒸腾了,肾气管小腹,司二阴,肾气不好了,小腹胀,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就是大小便不通了。很多的前列腺炎呢,都是肾气衰弱导致的,要补肾,不要治前列腺。
  这里咱们多说一点,关于牙齿的保护。大家知道,现在很多牙医以拔牙为生,任何一个健康人,你到牙医那儿去看看,八成会说你牙齿有问题,建议你拔掉。有智齿要拔,长得有问题要拔,长虫了要拔,牙痛要拔,牙酸要拔,牙漏风要拔,拔了再换。为什么会导致这个局面呢?两个原因,他不知道牙齿好坏跟什么有关系,而中医知道,牙齿好坏跟肝脾肾三藏好坏有关系。牙齿只是一个受害方,只是一个矛盾最后爆发点,不是矛盾本身,也不是原因所在,你拔牙换牙有什么用?牙痛要拔掉吗,拔掉了牙痛要转移,也叫扩散。比如一个强盗给了你一巴掌,你哭起来,警察来了,说你哭什么呢,你是病变所在啊,就把你摁那儿了,不解决问题是吧,这个强盗又给另一个人一巴掌,他不打你了,打别人了。很多人,一郁闷一上火,牙痛,什么原因呢,肝火窜的, 顶在牙齿上,顶的痛,很简单,把肝火清下去,散开,牙齿就不痛了,现在不是这么办,是把痛的牙拔下去,拔下去之后不是会哗哗流血吗,顶上来的肝火就以血的形式出去了,牙就不疼了,大家觉得这是治病吗,那下次你生气肝火又顶上来怎么办,就会顶到令一颗牙上,不顶到牙上,也会顶到三叉神经上,导致耳朵眼睛都出问题。这就是目前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还有智齿的问题,有无相生,智齿虽然不能参与咀嚼,但是可以很好地保护大牙,就像一个桩子一样立在后面,维持大牙的稳固,为什么要拔呢,而且越靠后面的牙越通肾气,你拔智齿很伤肾气。
    在这里说一下我得虫牙的经历,我的牙齿非常好,长这么大从来没有闹过牙。年前吧,左边这个牙感觉胀,断断续续地胀,比如一上火就胀,不上火没事儿,拿镜子一照,发现不对劲了,发现这里好像有个窟窿,窟窿被食物残渣阻塞着,我就拿牙签挑,一挑发现一个大窟窿,大窟窿多大啊,至少两个米粒那么大,我把食物残渣挑出来,之后就不得了了,挑出来之后有神经啊,一碰非常疼啊,吸口凉气,这牙神经都在这儿疼啊,吃饭也吃不了,喝水也喝不了,连吸口气都疼,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只能是拿苦参或者麻椒去止疼,这不得疼一辈子吗,中间也看过一次牙医,说你能不能把这个洞给我填上,使神经不收到外界的干扰,这不就不疼了吗,牙医说了,不能填上,填上疼的更厉害,只能是把这个神经钻掉,彻底把牙破坏掉,然后再填上。这一听我就不干了,本来有神经证明这个牙还活着,你给我彻底的消灭掉,这个牙就死了,有神经,有血管,这个牙能长久地存在,没有神经,没有血管,这个牙很容易坏掉,所以断然没同意就回来了。回来后,所以人都建议我切神经,既然我学中医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就挺一挺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吧。慢慢就发生转机了,什么转机啊,就是突然拿掉食物残渣,使神经突然露在外面,神经没有准备啊,他还是裸露的,但随着我的坚持和等待我的神发生了变化,神开始推动着气血去修复这个神经,使这个神经能够抵御外界的风冷,神经慢慢开始起了保护,或者慢慢缩进去了,自己的神气很好地适应了环境,最终牙神经完全地保护了下来,不再怕风冷了。到现在五年了,虫牙还是完好,再也没有出现过露神经的问题,痛的问题。说这些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呢,人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只要给他时间,并且自己建立信心,有虫牙不需要拔掉,有智齿不需要拔掉,不要清洗牙,很多人牙清洗之后更容易塞东西,更容易得牙周炎。那一次至少疼了两个月,晚上疼得都睡不着觉,神经都绷紧了,神气都往那儿拱,自己都上火。凡是切神经的大家一定不要去做,因为神经一死,神就不到那儿去了,不到那儿去了,牙就坏得快了。牙龈萎缩是由于脾肾气衰微导致不能包护,一定要健脾益肾,不要搞牙齿。在这里呼吁一下,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要让医生夺取你的牙齿。
  还有,刷牙的问题。一定不要经常刷牙,尤其不要每天早晚刷牙,如果你平常素淡饮食,食物残渣和唾液的混合体包绕在牙齿,对牙齿起保护作用,而非腐蚀作用,现在人把这个东西当敌人,刷掉,总有一天人们会经常洗肠的,大家知道,粪到了大肠,能腐蚀大肠吗,不能腐蚀,同样,食物残渣和口水的结合物,也不能腐蚀牙齿,反而会保护牙齿。比如说有层保护膜在,你喝酸的不接触牙齿,直接起保护隔绝作用,如果你拿牙膏把这层保护膜刷了,是不是牙齿直接暴露在外面了,那么你一喝酸的,是不是酸的还腐蚀牙齿啊,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我就不经常刷牙,一周刷一次吧,牙齿很好。
    还有,古人说,这人的牙齿越多,说明这人智慧越好,这是一种说法,所以说以牙齿多为美,千万不要听牙医的建议拔牙,牙齿松动是肾气不好,肾气足了,牙齿自然不松动了。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太阴是足太阴脾经,脾主大肚子,肚脐眼以上,少阴是小肚子,这要区分开。“胀”是象象然,膨膨然,梆梆按有声,脾气不转,不运,气血不能从中焦运达出去,导致“腹胀闭”,“不得息”,大的呼吸都不舒服,“善噫善呕”,这是脾气逆,“噫”是吐逆气,“呕”是脾虚,肝气逆,“呕则逆”,不呕但胀是脾的问题,如果逆了就是肝的问题了,“逆则面赤”,逆气冲上来之后就面赤。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厥阴是肝经,肝经主凝聚凝缩,非常容易导致突然的变化,所以肝经和太阳经很有意思,“中热嗌干”嗓子干的像冒烟一样,是肝的问题。“善溺”,肝气一急,肝经络到膀胱,包绕着膀胱,肝气一急,扽(den)着膀胱,老想撒尿,就和人一紧张就想上厕所一样,膀胱不能舒展,舒展就能存尿,不舒展越缩缩,就越想撒尿,“心烦”,肝经的支脉贯心,心烦是肝经变动顶到心上了,心烦。“甚则舌卷”,肝经有条支脉上来之后盘绕到舌头根,一拽,舌头就卷起来了,就跟牵线木偶一样。“卵上缩而终矣”,卵是男子的睾丸,一下子给扽上去了,上面把舌头扽下来了,下面把舌头扽上去了,凡是卵上缩,舌卷的,大家知道是肝经的问题。
  这是六经十二经脉的之终,大家要知道十二条龙,十二条蛇盘绕着,出现变动之后,影响到相应的部位。


[ 本帖最后由 回婴忆望 于 2010/8/22 21:25 编辑 www.med126.com/wsj/]
-----------老师讲得好.文字整理的朋友辛苦.感恩.南无阿弥陀佛.
-----------凡是切神经的大家一定不要去做,因为神经一死,神就不到那儿去了,不到那儿去了,牙就坏得快了。牙龈萎缩是由于脾肾气衰微导致不能包护,一定要健脾益肾,不要搞牙齿。在这里呼吁一下,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要让医生夺取你的牙齿。
  还有,刷牙的问题。一定不要经常刷牙,尤其不要每天早晚刷牙,如果你平常素淡饮食,食物残渣和唾液的混合体包绕在牙齿,对牙齿起保护作用,而非腐蚀作用,现在人把这个东西当敌人,刷掉,总有一天人们会经常洗肠的,大家知道,粪到了大肠,能腐蚀大肠吗,不能腐蚀,同样,食物残渣和口水的结合物,也不能腐蚀牙齿,反而会保护牙齿。比如说有层保护膜在,你喝酸的不接触牙齿,直接起保护隔绝作用,如果你拿牙膏把这层保护膜刷了,是不是牙齿直接暴露在外面了,那么你一喝酸的,是不是酸的还腐蚀牙齿啊,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我就不经常刷牙,一周刷一次吧,牙齿很好。
    还有,古人说,这人的牙齿越多,说明这人智慧越好,这是一种说法,所以说以牙齿多为美,千万不要听牙医的建议拔牙,牙齿松动是肾气不好,肾气足了,牙齿自然不松动了。
.....
大千老师讲的非常好。谢谢楼主和整理的老师:琴棋书画 千韧 弘毅生整理
-----------
原帖由 华夏小草 于 2010/8/23 09:57 发表
凡是切神经的大家一定不要去做,因为神经一死,神就不到那儿去了,不到那儿去了,牙就坏得快了。牙龈萎缩是由于脾肾气衰微导致不能包护,一定要健脾益肾,不要搞牙齿。在这里呼吁一下,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要让医 ...

何苦还要一周刷一次呢?
-----------20100706大千老师续讲内经:五藏别论篇第十一、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整理群:大头整理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咱们接着上次讲,上次“五脏生成论”讲完了,这次讲“五脏别论”,咱们在讲之前还是跟大家交代一下,这次讲内经,主要是讲标红的,不标红的就都省略了,这一篇标红的有三处。对经文的讲解是比较枯燥的,我尽量的联合实际和临床,告诉大家这些经文如何活学活用,并且如何通过气道的理论向你阐释。

  咱们接着讲,“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对应着下面一句话,“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这就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是分脏腑的,咱们不是说有脏腑辨证吗,有脏有腑,脏是五脏,肝心脾肺肾,腑是大小肠、膀胱、胆、胃、女子胞等,这些就叫做六腑,总之消化这一套的叫六腑,肝心脾肺肾叫五脏,区别是什么呢?黄帝内经给出来了,藏精气的是五脏,传化物的是六腑,传化物就是吃了食物之后从这一条线下来,那么什么特点呢?五脏特点是藏精气不泻,六腑是不藏,需要推运下去,六腑的作用很简单,就是给身体提供能量,能量来源于食物,吃的东西从食道到胃到大小肠,吸收之后再排出体外,这个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这个启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对于五脏来说,就是五脏的精气满与不满、虚与不虚,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人的身体状态,如果说是五脏虚了,就是五脏的精气虚了,精气不仅是存在于肾中,五脏皆有精气,只不过心中藏心的精气,脾藏脾的精气,不能简单理解为“肾藏精”,精就是气的精微,也就是精华的部分存在于五脏里面,五脏里面的精华的东西越多,这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活力就好,反之就差,而且五脏的精气直接影响到人的四肢眼耳鼻舌,这些器官的功用都要受到影响,也就是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精华所在是藏在五脏里面的,比如说一个工厂,它的骨干、灵魂、支柱等,指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大家要注意,一定要把自己五脏的精气保养好,不然就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说脾精不好就会得糖尿病,肾精不好生殖就差,人最关键的就是精华要内敛要充实,脸上才会放光,如果说五脏之精空虚了,身体的活力就衰下来了,你看很多老年人慢慢地衰老,掉牙、眼睛花、耳朵聋,都是因为内在的五脏精气慢慢衰弱导致的,还有一些怕风怕冷浑身无力,没有精神,这些都是五脏精气不好,也就是说人的精华存在于五脏之中,这些是重中之重,如果五脏的精华不足了,这个人也就不行了。我们讲过精气神,这些东西的精华都存在于五脏当中,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之大宝,什么是宝贝?五脏的精气是宝贝,比如说这个人一点精神头都没有,什么叫精神头?就是精和神,神不足精也不足,精不单只是肾精,五脏之精都是精,就是宝贝就是精华,主要都藏在这里。

  六腑呢,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是什么意思呢?整个这条线,吃的东西要吸收利用要排泄,这条线要不断地运动而不藏,什么叫不藏?就是不能积压,如果有积压就要得病了,比如积在胃积在小肠积在大肠,积在哪里都不行,一天二十四小时要不断从上到下运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大部分的急腹症,腑的问题都是由于积,像食积寒积等,积在六腑上而得的,像吹了凉风突然肚子疼,这是因为寒气入腑积在那里结聚,吃东西吃多了就食积在那里等等,突然得的毛病,六腑的毛病,多半是由于积聚导致的,那么这个积怎么治呢?就是吐和泻,要不就让它吐了,要不让它泻了,要不就用温药化开,在下者要拉出去,有积聚在那里吗,这个积聚可以代表食积寒积热积躁积等,如果在上面,在胃包括在胃以上,可以吐出去,有的人突然胃不舒服,经过探吐之后吐出去之后,浑身出一身汗,这个病就好了,有的人胃脘胀气,直接推运下去把胀气排除了,可能是由于寒,可能是由于实,总之什么原因都有。还有一种原因,由于六腑虚了推运不了引起的虚积,这样积不能用泻法,要用补法,比如脾虚导致的大小肠推运无力,导致的便秘,这种情况就不能吃番泻叶大黄之类的泻药,越吃越干,越干越吃,形成恶意循环了。比如说现在很多小孩便秘,最终燥得成形都分段了,就不断地泻,泻了之后好一点,马上又这样了,这个就是伤了脾了。小孩暴饮暴食,孩子爹妈也不知道养生的道理,孩子想吃就吃,爹妈也觉得小孩缺营养,就不断地给孩子吃各种补品,结果积在那里了,刚开始是食积,是实实在在的,慢慢的伤了脾胃就成虚积了,这种虚积是不能通过下法来解决的,要通过补脾缓滞的方法解决,其实很简单,白术茯苓陈皮麦冬,这四味平平常常的药就可以治疗小儿的便秘,如果便秘厉害的话可以加仁,所以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这句话告诉我们,大部分六腑的疾病大都是由于积聚导致的,积在那里不通畅,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告诉我们五脏的精气非常容易亏虚,告诉我们保精的重要性,下面的“故满而不能实”是什么意思呢?满是精气满,实是邪气实,不能长个肿瘤在那里,满是精气饱满。六腑是“实而不能满”,实指的是吃的东西要充实,从上面走到下面可以实,但是不能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满胀,不能堆积在那里,满了就不行了。“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说的意思就是食物从上走到下中间不要停,一停就得病。有的人得了胆汁返流性胃炎,不断地吐胆汁,吃了东西不消化,有一种就是因为肝郁气滞导致的肝经脉络影响了胃气的推运,把胃气给抓起来了,胃打弯了,食物下不去,就导致胃胀吃不下东西,这种情况就要舒肝气,肝气一舒,络脉就舒张开来了,把胃放下来了,胃就能舒张开,向下的通道就打开了。这种胃中食物不下的病症,要通过调肝来解决,肝气舒畅了,胃就好了,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首先咱们看它的行文,我们要抓住几点。什么叫做气口,气口在哪?这是第一。胃者,水谷之海,这个怎么解释?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为什么叫做五脏气?这几个问题咱们需要说一下。

  什么叫气口?顾名思义,气口就是气的出口,或者是气的关口,为什么叫气的关口?咱们讲过气道中医,人身一团气,气流行于身体里,营卫之气流行于经脉里,一身大气斡旋周流于一身当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气化的。那么气口在哪里?就是寸关尺,这个就是气口,在这气的出口或者关口,可以体察气的状态,也可以叫气的窗口,在这里开一个小窗,摸这个动脉,就可以体会人身磅礴之气的状态和运行,所以叫气口。古人对名词的定义很直接,没有那么多绕来绕去的,如果考证来考证去,考证得很繁琐,八成是路走错了,都是直来直去的,气口就是气的出口或者关口,在这里可以体察整个人身之气。

  第二个问题,“胃者,水谷之海”,为什么叫海,是什么意思呢?用海来形容水谷之气的磅礴、广大。从吃饭开始,水谷之气从食道下到胃里面,辗转小肠大肠,最终从直肠肛门出去了。如果会望气或者感知气的话,你会明显感觉到,水谷下肚之后,氤氲蒸腾变化,从食道一直到大小肠这段,就像大海翻腾一样,这是胃的水谷之海,还有气血之海,髓海,都是用来形容气的种类之广大磅礴,咱们知道人身是一小天地,往往用天地的名词来解释人身,都是相通的,比如说用河流比作经脉,用藏气的地方比作海,凹陷处比作溪、谷、渊,都是这样来的,理解了天地就理解了自己,同理,理解了自己就理解了天地,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不是藏于胃以养五脏,总是会带一个气字,当然五脏有时候不带,但是胃气肝气脾气,都是带的。再次强调,黄帝内经这本书,是从气的层面写就的,如果大家读黄帝内经,对这块事不理解的话,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个黄帝内经,你没法读,也读不懂,并且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但是关于气道的黄帝内经这块,慢慢地被大家淡忘漠视曲解了,导致中医的临床不尽如意。有的人说临床读黄帝内经有什么用呢?怎么指导临床,没办法指导临床。那么因为没有通过形看到气的层面。

  咱们把这句话串一下,“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主就是能观察五脏一个主要通道的意思。“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咱们吃食物叫五味,五种味道作为代表,通过嘴进入到胃,通过脾胃的消磨,水谷之气蒸腾,取之变化为赤,化成血和气,沿着经脉养我们的五脏六腑,这种气蒸腾起来之后,必然沿着手太阴肺经,循行到寸口这个地方,同时循行过来这个气,也是一身之气的体现。咱们说过一身之气荣,则四肢百骸之气皆荣,荣是荣盛的意思,一身之气衰,则四肢百骸之气皆衰,这是一个整体,一个人乐,大家都乐,一个人不乐,大家都不乐,大家是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些变化的,这只是说一个大势,就像股票一样,大盘一跌,大部分股票都跌,大盘涨大部分股票都涨,但是也有个别的逆大盘。“气口亦太阴也”,指的就是手太阴肺经。“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都是在脾胃的消磨下蒸腾变化,和真气和合充斥于全身。“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这个告诉我们五官之气是靠五脏之气涵养的,眼睛亮不亮要看肝,鼻子有没有光要看脾,嘴唇润不润要看胃,耳朵好不好要看肾,头发亮不亮也要看肾,这个很明显,下面好上面才能好。“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什么意思?就是心肺之中的气,就是上焦之气,蒸腾若雾露之溉的这股气,这股气搞不好,它不能接着往上充,不能往头上充,就像喷泉一样,也像云气一样,云蒸霞蔚,在心肺这里蒸腾得好,它直接充养脑袋,气之出入就是鼻子,同时它会蒸腾到鼻子上,使鼻子的功能非常好使,嗅觉非常灵敏,香臭什么的一闻就闻到了,如果心肺之气不足,直接导致鼻子的气也不足,直接影响到鼻子的嗅觉和功能,出现鼻塞、流鼻涕。心肺之气为什么不足?有两个原因,一是底下肝脾肾之气不足,一层层的,下面的气不足,顶不上来,心肺之气也就不足,五官像鼻子也就不好,现在像好多慢性鼻炎,看起来是小病,实际不好治,是因为这个人五脏气虚了,肝脾肾气虚了,心肺气相应虚了,气蒸不上来,蒸就像蒸馒头的蒸气一样,蒸不到鼻子上,鼻子就不行了;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肝气不舒,气不能很好地蒸达向上,跑不到心肺这里来,比如说忧郁、悲伤、不能挺胸抬头、含胸等情况,直接导致肝气不举,使心肺气不足,胸闷短气、叹息,从而向上诱发鼻子不好,鼻塞鼻息肉,如果割了就好使吗?做过手术的人都知道,做了手术还犯,而且很快就犯,靠割是不行的,割来割去,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割了,那还叫做一个人吗?那肯定不叫人,所以治病要治本。通过“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这句话我们知道,鼻子的毛病不是出在它自己,是出在五脏,是不是完全就是心肺呢?这个不一定,肝脾肾尤其是肝脾,心肺都有可能导致鼻为之不利。还有一种鼻为之不利的,是肺有寒病,伤风、空调、饮冷,这些都导致肺中有寒,使气不能蒸腾,为什么蒸不上来?寒气贴在那里,气一蒸起来就凝结了,上不到鼻子那里,鼻子慢慢就塞住了,这种情况要去肺寒,肺寒去了气蒸上来了,鼻子就通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在临床上这方面的应用非常实在,也很好使。

  大家知道吧,很多事情只要从气道的角度来考虑,非常简单直接形象,没有那么多抽象的思维,或者是引入那么多的概念。

  课后老师与学生交流内容

  问:肺寒用那些药?

  这个很简单,肺寒干姜要用吧,杏仁麻黄桂枝、陈皮、半夏生姜细辛,这些热药都可以应用,但是跟大家说一点,热药当中,这些辛散的药当中,必须有甘润的药,有敛阴的药,大家开方子时不能一边倒,比如小青龙汤那么热的药,里面要有五味子,姜辛味吗,要细辛、干姜、五味子,就像桂枝汤一样,里面必须要为白芍,都是阴阳搭配来开方子,为什么要用甘润的药?就是因为辛热的药太燥了,容易伤正,伤气血,热药虽然能够驱寒解表,但是伤正也不好,所以要用甘润的药加以缓护,比如说甘草、麦冬、党参、人参,这个很简单,就像麻黄汤一样,麻黄汤很厉害,但是里面一定要加甘草,道理就在这里。有的人开方子,认为甘草可有可无,你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如果药里面已经有甘药了,如果没有甘药,可以加甘草,如果有了党参大枣了,甘草就可以不用加了,并不是说一定要加甘草,要知道开方的原则。比如说我们气道开方,要知道开出的方子是团什么气,不同的几味药组成一股什么气,这股气不能过于粘滞,粘滞伤正,都滞在那里了,不能过于辛散,不能过于辛热,不能过于苦寒,过攻过补都不好,一定要是一团流畅和美之气,在里面体现有辛散的作用,有通经的作用,有活血的作用,有去湿祛瘀的作用,有行气的作用。这个大家要清楚,开方要知道原则是什么,鉴别标准是什么,这块可以多说两句。现在大部分中医大夫,可以很肯定的说,不懂开方原则,没有标准,要么完全的死板地按古代的方子开,要么按不知从哪里继承下来的原则来开,大家要遵守一个规律。就像炒菜做饭,端上来一盘菜,这盘菜好不好,怎么评判呢?很简单,是不是适口,大家想想是不是感觉,一个菜好坏首先要有一个大概的标准,通过根据个人的口味产生不同的标准,这个就是开方用药的差异性,但是有统一的原则,如果这菜太咸了谁吃都不行,还有味不同,有人喜欢吃芹菜的,有人喜欢吃香菜的,它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还有一个个人的标准,我们对待疾病也一样,有一个通用的原则要放在那里,大家要都认可,同时对不同的病人也要有差异性,大家要清楚这个标准。药食同源,开方熬出的汤药就是一道菜,在这里直接跟大家说白了,好喝不好喝,不是说多甜多香多辣,药表现出来的味道要适口,要适病人的口,并且有一个大的普遍的原则人们可以接受。是不是适口就是好喝啊?不是这么回事,开方用药多了自然就知道了。我们开方是在干什么?我以前跟大家说过,开方就是模拟,开出方子的气首先要跟人身的正气不相抵触,和人身的正气很接近,然后再去纠人身之气的偏,比如说口很燥,外面的天很热很毒,那怎么办呢?用食疗的方法吃一个甘甜爽口的大西瓜,是不是吃了西瓜就可以了?不是的,要吃甘甜的西瓜,有的西瓜没熟,有的西瓜不甜,有的西瓜还坏了,这些西瓜都是不能吃的,一定要吃甘甜的西瓜,这个是关键,不是大街上随便拿一个西瓜来吃就是可以的,那同样开方子呢?可以开一个葛根汤加白糖,葛根是升津液的,白糖是解暑的,可以再加点白醋,酸甘化阴,这就很好了。那么加多少醋呢?一盅两盅还是三盅?喝的时候适口就可以,既不很酸,但能喝出酸味来,也不很甜,但是这种甜很舒服。熬出汤药浓淡火候掌握关键在哪里?今天咱们讲课直接说明了,就在于合不合口味,加三十克还是四十克,这个标准谁来定啊?是医生的经验和病人的感觉来定,就像驱寒的时候,很多大夫喜欢开吴茱萸汤一样,怎么喝吴茱萸汤病人就是好不了,为什么呢?首先开错药了,有的是陈年老寒,有的是血分的,没有加血分的药,还有要告诉大家,尽量不要用吴茱萸这味伤正气的药,突然有寒实用吴茱萸来打是可以的,但是虚寒久寒血分之寒,夹杂其他病变,不要上吴茱萸,你想想天天喝吴茱萸汤,你喝一次吴茱萸试试,如果大家是医生的话,如果你再开吴茱萸汤,我劝你回家喝一次吴茱萸汤,试试舒服还是不舒服。吴茱萸是非常难喝的一味药,为什么古代的方子苦参不入煎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苦参这味药特别苦,有点邪苦的意思,没有黄连的正苦,所以苦参不入煎剂,很多大夫把方子里加苦参让病人来喝,为什么大部分病人反应中药难喝?实在是太难喝了,医生开个方子基本从来不去喝的,都让病人来喝,自己在那里纸上谈兵,就像厨子一样从来不尝自己做的菜,拿本菜谱就能做,这样是不行的,这样治病害了自己也害了病人,我也我劝各位,凡是想当医生,想把中医学明白的,有几点是要做的:第一,你所用到的药要了如指掌,有几个品种、如何炮制、价钱多少、长得什么样、尝出来什么味、真假如何分辨,这些都要了如指掌。第二,组成的简单味,比如桂枝白芍搭配、麻黄汤、小青龙汤、四君子汤是什么味,多加熟地什么味,多加白芍是什么味,这些大家知道吗?如果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我说的这些话大家措手不及,希望大家回去尝一尝,什么叫临床?不是开方子叫临床,要对开方子中的每味药了如指掌,这个是临床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然怎么派兵点将啊,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大家,我开的方子我基本上都知道什么味,每一味药都知道什么味,刚才跟大家说的那些,我都知道什么味,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我一说苹果,大家都知道苹果什么样,哪种苹果好吃,多大多圆,这些都知道,为什么药上医生就不知道呢?一到药店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认识。第三,很多主要的药,喝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大家要知道,会出汗还是会放屁,还是会头痛,起码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比如黄芪、白术、白芍、吴茱萸喝多了会怎么样?白芍喝多了会腹泻,黄芪喝多了会发热出汗,吴茱萸喝多了会头痛,这些都要了解。咱们谈气道中医,我不求大家能够感知气、看到气、摸到气、听到气、闻到气,不需要大家这样做,但是大家对药对方要有感知,怎么办呢?拿嘴巴尝亲身来试。说的激进点,巴豆吃多少会暴泻?你们做过试验吗?生附子吃多少会有麻感?哪种附子好?药店炮制的黑附片是怎么回事?生半夏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芦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如果大家没有做的话,请做一下。甚至雄黄吃到肚子里有什么感觉?作为一个医生,这样要非常了解,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这些药,跟它们打交道,慢慢地再融入气道理论,就知道了,就心领神会了,方子一配出来是什么气马上就知道了,白术茯苓配在一起什么气,加上陈皮、半夏、麦冬、党参、延胡索、白芍各是什么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药是忠臣,哪些药是奸臣,哪些药是鹰爪之药,哪些是伤正之药,这些都要区分开,比如全蝎蜈蚣伤正,这些都不建议常用,还有薏米去湿是去的哪种的湿,白术去的哪种湿,陈皮去的哪种湿,这些都要了解知道。

  还是那句话说得好,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东西不去做,天天做一个开方医,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迷宫里走,一辈子也走不出来,就像一个从来不尝自己菜的厨子一样,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厨子,更别说成为一个名厨了。还要说一下,巴豆大家不要瞎尝,巴豆很厉害,半粒也就跟大米粒那么大,两个大米粒是一粒,尝半粒生巴豆就能导致严重的腹泻,能泻上七八回。巴豆无色无味,搁到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不麻不辣不酸不咸不苦,等一回就发现自己的肚子开锅了。三味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咱这里面有做过的吗?其实对于一些急症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说是热爱中医,好多丸散膏丹希望大家可以做一下,尤其是丹药。

 

  问: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部禁苦?

  这句话不太符合内经的行文规律,但是说的也对,可以这样来理解。咱们讲气道的时候讲过五脏之气的特点,肝病为什么禁辛呢?因为辛能伤肝血,临床上有什么启示啊,就是治疗肝硬化,不能单纯地或者猛用辛散的药,比如木香川芎、延胡索、川楝子等,这样是不对的,一定加柔肝的和养肝血的药,要酸甘化阴,如果不断用辛苦之药去疏肝,这个肝越舒越严重,本身没精气,没血了,一定要体用并用,可以用当归前胡柴胡来散,在酸甘的基础上散,这个大家记住,有临床的更好,凡是肝硬化,肝气受到长时间抑郁的这种疾病,用辛散的药一定要在酸甘药的基础上去用,不然的话就会出现越散越郁,越吃越严重的情况。苦以利胆,辛以疏肝,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要把握住一个大的方向,要体用并用,我治疗肝不调的疾病,一般是归芍并用,加麦冬党参黄精,这样一个类似的组合,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加减应用。肝气贵条达柔和,不要用燥烈的药,要养肝阴、舒肝气、调肝血,同时还要补肾畅体,这样都做到了,肝硬化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甚至痊愈,归芍搭配就很好。再给大家说一下,桂枝这味药疏肝的效果不好,因为桂枝走表不入里,肝这个层次很深,川楝子、延胡索、当归可以到,但是桂枝到不了,因为桂枝是走表走营卫的,在这里用桂枝畅肝疏肝不好,不信你们可以试一下,在这里点到为止。再有川楝子不能多用,川楝子伤正,苦以破之,延胡索这个药气比较正,这个咱们学气道都能感觉到的,哪位药气正不正、好不好,这个是个基本功,是必须要有的。

  “心病禁咸”,心气要鼓荡活动,咸则凝涩,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是咸吃多了会得高血压心脏病,就是在这里,气贵流畅,不贵凝涩。

  “脾病禁酸”,脾要缓和,天天吃酸的就不断的泛酸水了,小孩喝酸奶很不好,这一点咱们说过很多次了,很容易伤脾,导致小孩肚子胀,口中粘腻、泛酸,大便不爽,建议不要经常让小孩喝酸奶没有什么好处。

  “肾病禁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肾主闭藏,甘能令气缓这个层次来说的,但是在这块,很多肾虚要吃甘药,比如六味地黄丸中熟地就是甘药,枸杞是甘药,没有甘,肾气怎么能补充上来?肾气的补充不是靠咸药补上来的,是靠浓重的甘药补充上来的,咱们说过浓重的甘药走下面,清轻的甘药走上面,不轻不重的甘药走中间,带点酸头的走肝,带点辛头的走肺,就是这么个道理。比如麦冬气清就往上走,停到中焦后能到上焦,熟地气重就往下走,这些都是常识,很清楚就能看出来,不需要理论去推导。比如白芍加甘草就是芍药甘草汤,益肝血养肝阴。

  “肺部禁苦”,肺是娇脏,以辛散调达为主,吃苦药过多伤肺。不独肺部禁苦,五脏六腑都不喜欢吃苦药,长期吃苦药人哪能受得了啊。这主要是苦为火,火克金,从五行生克上来讲,咱们进行必要的阐发,五行生克不能机械的利用,它是一个大的方向,一个模型,一定要从气机的角度来理解,五味都不能过偏,五味并不是完全的入五脏补五脏,这些都是不对的,在这里再次跟大家纠正一下。

  问:产后心肺肝脾肾都不调,这个都禁了,还需要用什么药吗?

  所以说,大家看经文时不要断章取义,要知道经文背后想表达什么,在哪个层次、哪个角度表达,如果都禁了,就别用药了。比如说肝病禁辛,难道不禁苦吗?用龙胆泻肝汤给肝病病人长期服用试试,在这里只是想表达一种五行生克,告诉大家相生相克的道理,肝是木,辛克木,心是火,咸主水,水克火,如此类推而已。

  问:肾虚是肾病,这个病是不是指实证?

  这个也不能指实证,不分虚实,什么叫病?就是肾气病了,就是不舒服了,有问题不调了,才叫做病。这个不谈这么多了,这涉及到五行形象的问题,在这里不展开跟大家讨论了。

   
  咱们接着往下讲,这一段很有意思,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这篇有五处标红的,咱们一处处来分析吧。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己也。(《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歧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住的很简陋,经常有野兽出没的地方,“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什么意思呢?天天劳动,人一劳动就长阳气,浑身就发热,发热就能驱寒,天天呆着就静,安静就生冷,整个气血活动开蒸腾起来就能去除寒气。记得小时候有个故事叫长工的布衣,长工穿个小单衣寒冬腊月的天天在地里干活,满头大汗,地主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裹着棉袄也冷,地主觉得很奇怪,长工只穿一件单衣就能出汗成那样,觉得单衣肯定是个宝贝,就跟长工换,让长工穿他的棉衣,他自己穿单衣,结果冻得不得了。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动作以避寒,很多手凉脚凉的人就要多走多运动,把气血走开了,气血到了手脚了,就手脚都热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今静多动少的人都要出去动一动,爬山游泳,长时间散一下步,比长时间窝在家里、办公室里,对身体要好得多,这叫“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穴居、崖居都是阴居,凡是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像在密林里面呆着,躲这个暑气,这没什么好说的。

  “内无眷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什么意思?对内的家眷没有孩子怎么样、怕孩子丢、每天上电脑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在家里干的东西没有多大的烦恼,生活很简单,没有电视看,没有游戏打,也代表内心,内心很安静,不用想没工作的事情,想养老保险,也不用去交,不用为生计发愁,内无眷幕之累,就是内心想的,外无伸官之形,伸官我觉得肯定是后人写错了,理解成外在没有奔波劳累之苦就可以了,像求官、求才、求名、求色等这些东西都没有,说白了就是生活很安静很安逸,心里很知足,没有那么多想法,内外都很清静。“此恬淡之世,”什么叫恬淡?就是安安静静、安安逸逸的,过着小康生活,也不一定是小康,起码是简单朴素快乐的生活,这样的人气血很充盈饱满,不会出现不调的情况,没有内虚,邪不能深入也。自己气血足,五脏六腑精气饱满,邪气就打不进来,风吹着也不会感冒,涉水也不会着凉,里面足,来一点邪气都顶出去了,像现在很多年轻的小伙子一样,穿得少也不感冒冻不着,一屁股坐在凉石头凳子上也不觉得冷,气血足,这种人“毒药不能治其内”,不用毒药去治,“针石不能治其外”,也不用针石去治,“故可移精祝由而已”,什么叫做移精祝由?就是咱们的祝由科,用现在的理解就是精神安慰法,但是不是现在所谓简单的精神安慰呢?不是,而是由神上来说的,神影响着气,气影响着形,从而达到去除病邪的效果。比如说最简单的精神安慰,对病人说你这个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癌症也不是绝症,过几天就好了,病人一听这个解释,心里很高兴,回去没有想病,每天正常的工作生活,过几天症状缓解了,这就是精神安慰法,就像吃安慰剂一样。有的病人整天说:“大夫,给我点药吃吧,不然心里没底啊!”这样就给病人几片安慰剂,病人觉得吃着药心里就有底了,大夫终于给我开方了,其实这药是安慰剂。病人心里得到了安慰,生活正常了,不怎么想病,这样也好。比如说牙疼,一股火从肝经窜上来,两个腮帮子肿,疼得受不了,只好找大夫开方,其实在他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这个病已经到达顶点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火已经发出来了,火拱得最厉害的时候你就受不了了,其实这时候已经在不断的发火,热气不断地通过肿胀的地方往外泻出去,宣散出去,病人到大夫这里开了一个方,不管这个方是否有效,只要没有严重的反作用就行,病人吃了,精神安静了,过几天火发出来病就好了,病人就会认为大夫的方子很管用,难受到这种程度了,吃了药第二天就缓解了,实际上不吃药第二天也缓解,这就是精神安慰法。我们以前讲过,很多感冒发烧的,在挺到最不能挺的时候,其实离天亮已经不远了,往往是倒在最关键的时刻。发烧已经到了39.5,都已经三天了还没好,其实第四天可能就会好。但是由于现在的思维观念,人们恐惧,不了解感冒发烧的规律,很多时候挺不到第四天,挺到第三天就乱套了,就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有的第二天就好了,这里面不排除是自然痊愈的,也有些加重了,留恋很长时间不好,可能是治疗上出来问题,或者是其他原因。这个是精神安慰法,但是祝由还不完全是这样的,咱们说过整个世界是由精气神三种存在共同构成的,我们的肉体是形,经络、气血、五脏精气,这些是气,思维、情绪、意识、记忆、感情,这些是神,这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依托,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个体。祝由直接从上面神的层次来调理,让神影响气,气影响形,祝由里面涉及一些气功的东西,咱们就不多说了。比如一个人感冒发烧了,一个祝由的大夫过来了,给了三粒绿豆一碗水,把绿豆研细了放到水里,喝下去病就好了。绿豆治治这种外感吗?发汗吗?它不治,这里面就有祝由的成分在里面,至于为什么咱们就不多说了,我只想告诉大家祝由科是从神上面改变气,通过气改变形。咱们中药开方子不是这样,中药开方子治病主要是从气的角度来治病,改变了气就改变了形,“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感冒发烧喝一碗姜汤,实在不行用生姜、麻黄、杏仁、桂枝、白芍等,喝了之后气从里面鼓荡向外,冲破邪气的束缚,从毛孔中以汗的形式向外排出,从而达到退烧的目的,邪气散了烧也就退了。效若桴鼔,如手引绳,就是说奏效非常快,非常明显,可以看出来的,可重复可检验。

  “当今之世不然”,为什么祝由科越来越衰弱了?“忧患缘其内”,心里面天天盘算明天这个职位还是不是我的,诸如此类的,天天的忧愁,“苦形伤其外”,在外奔波劳累赶场子,精疲力尽,又失四时之从,四时之从就是春夏秋冬,四时有四时的规律,要按照规律来办事,失去规律、不按规律、违背规律,就失四时之从了,比如冬天该冷,你却在有暖气的房子里,热得还要开窗户,这个就不对,冬天要藏精,屋里很热气血向外蒸腾就藏不住精,都跑出来了;夏天要热,经过春天肝气的生长,整个气血蓬勃向上,要不断以汗和热的形式向外排毒排邪,通畅血脉,这时候却在有空调的房子里,冷得不得了,压抑了整个的生机,同时容易感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很多都是空调造成的;春天是长肝气的时候应该起早,却天天睡得晚起的也很晚,五点肝气就开始起,而你却不起,肝气在那里想拱却拱不动,就像你的下属想干某事而你却不让干,肝气长不起来,一年的精神头都不好;秋天该收获了,这时候却不断的奔波劳苦发怒、生气、打骂,影响了肺气的肃降,不能把胜利果实完整地收回来,藏到肾里面去,其实也并不是只藏到肾,就是精华要内敛,却不断奔波劳累发怒,导致精华都散掉了,到了冬天没有吃的,没有精华了,这就叫做“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该寒的时候就应该寒,该热的时候就应该让它热,不要反了。“贼风数至,虚邪朝夕”,风是百病之长,大家要不得不防,有的家长觉得小孩热得不得了,赶紧吹吹风扇或者空调吧,一吹就感冒发烧了;睡觉的时候开着窗户,外面的风徐徐地吹,吹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口眼歪斜了;坐在外面,有点潮湿的小风吹着后背,回来之后就背痛,这些都是中了贼风了,所以说避风如避箭,有风赶紧躲开。比如有些大城市的地铁里面,风扇直接冲着脑袋转,北京的地铁里面就是这样,坐地铁出来之后就感觉头晕脑胀,第二天就发烧了,它的用意是好的,加强空气的流通,但是实际上会使很多的人患上感冒发烧的毛病,尤其是很多身体弱的女同志,经不起地铁里面头顶上的风扇吹,这个是很要命的。“虚邪朝夕”就是从早上到晚上各种不利的东西都陪着你,“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就是说里面外面都伤到了,里面是忧患伤的,天天患得患失,造成五脏气不均匀,翻江倒海的,庄子里面有句话叫做“朝受命夕饮冰”,所以梁启超合集的名字叫饮冰室全集,早上接到皇帝的命令,到那里去打仗或者去任职,到下午就五脏翻腾了,这个重大的使命怎么完成,吉凶如何,身体里就开锅了,以至于在那里不断吃冰来压住这股火,早上接到命令晚上就急得起火冒油就开始吃冰,梁启超的饮冰室的用意在于忧国忧民,国家要亡了,再不起来就不行了。现在的人为什么饮冰啊?忧患,患得患失,内至五脏骨髓,翻江倒海,外伤空窍肌肤,寒风数至,风寒暑湿燥火,伤人于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吹一下风就倒床上了。为什么身体好的人吹下风没事?因为气血旺气血足,气血衰五脏不均衡了,一推就倒,稍中点小病就不行了,流感每次都有他,非典、SARS等,只要有这个环境,首先身体弱的人先得,气血弱就欺负你,气血强它就躲着你,就是这个道理,它贴上你,你气血强,一拱它就掉了,从气的层面非常好理解。“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气血本来就弱,来了大病就扛不住,再加上错误的治疗就必死了。这种病祝由是不行的,神赶气,气赶形,从上到下赶下来,它是需要有能量灌输的,到了形的层面,已经是木已成舟了,再从上面向下赶,得需要多长时间?用多大力度?是很困难的,手一摩挲,手一伸瘤子没了,有这种情况吗?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但是几率有多大呢?微乎其微,如果真神的话,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点呢?所以说,气功也好,神功也好,不可试,大夫不可试,还是从气机的角度加以解决,长了子宫肌瘤直接化就行,化上三个月五个月瘤子也就掉了,何必去找手一伸的那种人呢?没必要,这两段告诉我们两种人,一种恬淡之世的人,一种忧患之世的人,类比农村人和城市人,农村人病好治城市人难治,体力劳动者好治,脑力劳动者难治,伙计好治老板难治,心计多的人难治心计少的人好治,患得患失的人难治,外事看开的人好治,这段主要告诉大家这个意思,有的小病身体结实的人祝由一下,精神安慰都能好,牙疼、肚子疼等,很多寒性肚子疼挺一挺都能过去,用手捂一下、喝点热水、在床上躺一下都能过去,如果本身脏腑有问题,再感寒,两感于寒,里外都有寒,内忧外患,这就要注意了,这段就讲到这里了。

  标本已得,邪气乃服。(《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为什么把这句话标红?就是治病要知道标和本,邪气才能服。确实有邪气在身体里面放着,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状态、怎么走、是深是浅,这些都是存在的,不要把这句话简单的来理解,比如说鼻为之不利是标,本在心肺气病,心肺出了问题,耳朵聋是肾的问题,耳朵高音的频率是肾的问题,耳朵低音的频率,嗡嗡的,是肝的问题,足少阳胆经是循耳朵的,这个气往上冲顶时耳膜不断发出嗡嗡的声音,低音持续性的是肝,高频的蝉鸣性的是肾,耳鸣一般就是肝和肾的问题,肝的问题是实,是气往上顶,肾的问题是虚,所以说要知道标本。一个人脸上长得光鲜是标,五脏气好才是本,光在脸上用功是没有用的,最终无非带一个假面具,以后科技发达了,做一个面膜,这个面膜惟妙惟肖,和人的一样,但是面膜的后面是一张枯槁苍白的脸,就是因为五脏气虚了,以后永远不敢拿真面目见人了。就像很多女的不化妆就不敢出门一样,为什么不敢出门?因为她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五脏气衰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尽量都以真面目见人,五脏气足,这种气冲到脸上自然就焕发光彩。

  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前面有句话叫暮世治病,就是现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的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内忧外患,又不知道日月寒暑运行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也不明白,冬天藏精也不知道,养生的知识糊里糊涂的,病成了之后再想用喝汤药的方法去治,能治吗?但是要知道道理,慢慢调治,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粗工凶凶,以为可攻。”什么是粗工?就是不明白治病道理,不明白气机的医生,凶凶就是粗暴的意思,以为可攻就拿攻药去攻,想一针见效三天病好,就下猛药,见怕冷就驱寒,见浑身麻木就去风湿,见大便粘、溏泻就去湿,见便秘就泻下,这类的都叫“粗工凶凶,以为可攻。”就是攻伐派的,会怎么样呢?“故病未已,新病复起”,原先就一个病,治疗之后四五个病出来了,不治还好还能维持,越治越严重,出汗、浑身虚、头晕眼花、不小心一下栽倒地上,这都叫“故病未已,新病复起”,像癌症割了之后,癌细胞没了,但是转移了,五脏六腑哪里都有,这个就叫故病未已新病复起,怎么回事呢?有两点,一个是自身的原因,大病已经养成,去病如抽丝,要慢慢来不要着急,第二是给医生治的,“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粗工凶凶,以为可攻”,结果事与愿违,病没有攻去却伤了气血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就像放疗化疗一样,化疗正邪一起伤,邪气没有伤完,正气死了,正气少一分,都化成邪气了,没有正气那一面都是邪气,所以说养正以去邪,没有正邪一起杀的道理,化疗的病人化一次之后头发都光了,是什么道理?就是严重地伤了肝肾之精了,这句话拿过来仍然具有时代的道理,“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这句话几千年了,起码从我临床的经验来看,这种悲哀的局面到处都是。

  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治标不会治本也不会,都得不了了,就亡神失国,神气形吗,神气不行了,形气也就完了,比如说看见病人躺在床上,两眼无神,神情错乱了,这个就不要治了,或者一听自己得了绝症了,就吓得魂飞魄散,也不要去治了,亡神失国了吗,“去故就新,乃得真人”,故是邪气,新是自己的真气,去故就新,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知道神气、气血的重要性,知道精气神的重要性,不要把自己的精气神轻易的让别人去挥霍,乱做手术乱吃药,慢慢的神气会恢复过来,气血会回来,乃得真人,真人就是气血充足,精气神饱满的人叫真人。

 

  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这是在说扎针的事情,或者是说病患之间谈心的过程,医患之间要很好的沟通,医生要对病人负责,要用心来看病,病人要相信大夫,双方之间是相互的一种关系。“闭户塞牖”,把门窗都关好了,把病人叫进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大家谈谈心,问你这个病怎么得的,其中有什么不方便告人的也要跟我说,把这几年的不如意、婆媳关系不好、工作不如意等诸如此类的,要倒倒苦水,做医生的不能不耐烦、不爱听,病人在肚子里憋了好长时间了,倒完苦水之后就心情舒畅很多,起码有一个说话的人吗,“数问其情”,生活、工作、感情,作为一个医生都要积极地去了解这些情况,然后以从其意,要引导着病人向积极地方向去走,心态要积极地改善,生活要积极地改变,人生观要有一个方向。病要跟病人解释清楚,但是解释清楚并不是什么都告诉他,因为病人有时候糊涂,什么不知道,又想知道,但是很多专业术语、很多理论,病人不可能完全知道的,但是又不能不告诉他 ,所以说“以从其意”,该告诉他的就告诉他,不该告诉他就不能告诉他,尽量引导他,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比如说好治不好治、多长时间能好、我的严重还是他的严重、我的问题出在哪,你要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比如说两三个月能好、你这个病不太严重但是要积极配合治疗,这样的话要说,但是不能吓唬病人,比如你这个病不好治、你不能一万两万的我不给你治、到哪里这个病也治不好、这个病是一辈子的事,这样吓唬病人,病人晚上回去就要失眠,这样对病人身体肯定不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病人得了神了,知道自己的病是怎么回事了,心里有底了,大夫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自己的苦水跟大夫倒出来了,也愿意积极配合在大夫这里治,这个病就好治,反之就难治。同时还有一层意思,医生看一个病人,要神有就可治,就是相信这个医生,神态也很安静,就容易治,反之不相信这个医生,精神错乱,觉得自己的病不得了、治不好了,到处求医问药,这个大夫聊两句、那个大夫吃五副药,这样的病人不要治,再小的病也不要治。

    今天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就讲完了。

    课后老师与学生交流内容

  1.口干什么原因?如何调?

  口干的原因无非两种,第一种是缺津液,比如说长期不喝水,在太阳下暴晒缺津液导致的口干,这个喝水就可以缓解;另一种喝水缓解不了的,肝肾阴虚导致的口干,这个就要滋补肝肾;还有一种是水饮在中焦阻遏,使津液代谢失调,水气不能蒸上来滋润口腔导致的口干,这个要看病人的主要症状,比如去水饮、祛瘀等,使水液重新蒸上来就能解决口干的问题。比如很多老年性、身体虚的这种口干、糖尿病性的口干,跟肝脾肾三脏亏虚有直接的关系。

  2.怎么喝水不能缓解?

  喝水是不行的,需要滋津液、补肝肾、益肝血。

  3.老年便秘的问题。

  刚才跟大家说了,老年便秘是脾虚造成的,或者有肝郁的情况,无力推运导致导致老年性便秘,这时候千万不要下泻药,和老年前列腺炎一样,不要用通利的药,本身气虚了,一通更虚,参苓白术丸就可以。如果便秘色青、发粘,是肝郁的典型症状,如果排便不成坨、很松散,这个是脾虚,脾气不精,失去了凝聚的能力,就很松散、完谷不化,就要补脾,要用气厚的药来补,比如大枣,麦冬、黄精、陈皮理气、白术、茯苓、山药、枸杞等类似这样的药就可以。怎么看脾气薄厚?直接看嘴唇,嘴唇薄的脾薄,嘴唇厚的脾厚,这个很简单,嘴唇薄的肠胃都不好,尤其到了晚年。有的嘴唇虽然薄,但是嘴唇很紧,气很结实,这样也不会出现严重脾虚的情况。如果嘴唇薄,嘴唇松散,唇皮薄,这样的人多是肠胃不好的。

  4.嘴唇蜕皮、发干。

  这个很简单,主要是脾气不濡,就是脾气化得精微不能濡润嘴唇。还有就是建议不要经常涂唇膏,涂的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假象,嘴唇就认为它是在那种情况下生存发展的,就认假成真了,就不接触空气了只接触润唇膏,时间长了,一旦不用润唇膏,嘴唇就干得很严重。如果不穿鞋光着脚,时间长了,脚就磨出茧子来了,要适应光脚的环境,穿了鞋脚上就不长茧子。我说过很多次,人要适应环境,不要让环境适应人,人适应环境,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环境适应人,人越来越萎缩。

  5.突然特别饿,饿时全身无力、发虚、出虚汗、甚至吃完了还饿,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这个内经里面说过突然得病的,有两条经脉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的,一个是太阳经,突然弓角反张、发烧、口吐白沫,这个是太阳经出问题了;另一个是足厥阴肝经,气比较暴,十二条经脉就是十二条龙,厥阴肝经这条龙动起来,它非常刚暴。突然饿有可能是肝的问题,肝克脾胃导致突然饿,一饿全身无力、发虚、出虚汗,这是脾虚的症状。什么叫瘛瘲?就是抽筋抽搐,这个在针灸甲乙经上讲过,要取两条经脉,一条是足太阳经脉,足太阳经脉从两眉间开始起,然后循行后背,一直到腿,这是它循行的路线,容易发生瘛瘲,另一条就是取足厥阴肝经,并且取胆经来治这个瘛瘲,两种情况都会出现。

  6.这几天比较热,坐车发现晕车的人比较多,请教晕车怎么处理好?为什么有的人有时候晕有时候不晕?

  关于晕车咱们说过,在车上颠簸,人的五脏六腑要平静安和,颠簸把气血晃来晃去,就产生了晕车的感觉。什么样的人晕车?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晕车?第一种,气血不足的人容易晕车,气血足的人不容易晕车,气血足抗颠簸的能力强。第二种,脾虚的人容易晕车,脾足的人不容易晕车。脾是一种缓和之机,起稳定的作用,脾气好就不容易晕车。什么时候容易晕车?大家就知道了,身体差的时候容易晕车,身体好的时候不容易晕车,脾气足的时候不容易晕车。还有就是肝郁的人容易晕车,而且晕车时容易吐。怎么处理呢?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憋气,吸一口气憋住了不动,为什么这样好一些呢?因为憋住了里面的气就定了,不随车的晃动把气血很容易的摇晃开,憋住气不动保持一段时间,吐出去再吸一口气憋住。有人说掐某个穴位,这个我没有试过,但是憋气这个方法还是有效果的,无非是车的晃动把人的气血晃动起来了导致的晕车。最好的方法还是下车,下车呆一会就不晕了。(完)
-----------20100803大千老师续讲内经: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民间中医整理组:媛 爱好多多 弘毅生 整理

  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盛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痹,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玉机真藏论”咱们标红的,这典型的是一个关于这个感冒发烧的话题。“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这一句就揭示了现在绝大部分感冒发烧的病因所在。现在,感冒发烧对大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每天这个发烧门诊呢,人满为患,怎么搞出的感冒发烧呢,这句话就给出了答案,“风寒客于人,皮肤闭而热”,什么意思呢?人受到风寒的袭击,风凉的侵袭,使人的皮肤由张开的状态或者说正常的状态,变成了闭合的状态,“使人毫毛毕直”,毛孔一缩,毫毛就直起来了,皮肤闭而热,皮肤闭住之后,里面的热气不能蒸腾向外,里面聚而发热,这就烧起来了。很简单的,这个感冒发烧机理的阐释,非常明确、直接。

  现在大家通常认为,感冒发烧分风寒风热,那么我跟大家强调过很多次了,绝大多数感冒发烧都是风寒,很少风热,《伤寒论》上也说是大部分感冒发烧是风寒,所以说这个书叫做《伤寒论》,伤于寒的论述,古人说话很直接了当了,什么原因都直接表述出来了,中风,就是中于风。什么叫暍,太阳暴晒叫做暍,由于太阳暴晒脱水,导致中暍。但是为什么现在流行叫做风热感冒?由于人们不知道感冒发烧的病因病机,导致人一发烧、一咽痛,出了热象,就认为是风热感冒,实际正是因寒而热,其实这正是老百姓说的寒包火,这由于寒气使气血郁滞,聚在那儿发热,这就象交通一样堵了,车都聚在那儿很热闹,这是车多吗?显然不是,是由于道路阻塞,导致某段路上的车流量猛增,走不动了,产生一种假象的热,这时候怎么办呢?把这个堵塞的疏通开来了,重新恢复正常行驶,这热势就缓解了。那对于我们发烧也一样,看着发烧,千万不要物理降温,去挂水,这个烧是正邪交争的一种表现,里面的气血郁滞,拂郁,而产生的这么一种郁闭之热,很简单的判断方法,没有汗,身上滚烫,一滴汗也没有,这基本证明是伤寒论上所说的麻黄汤证,表闭无汗嘛。

  所以说治疗这种为风寒所伤产生的热,包括咽喉肿痛等,解决办法就是发汗治疗。汗吐下三法,发汗可冲开毛窍,使因风所闭的毛孔重新张开,使里面的热势得泄,就像水库上的关闸水不流了,那么怎么办呢?开闸放水,在毛孔张开后,蒸腾外出,里面的热随汗解,这个就是最常见、最直接的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包括很多小孩儿,掐一下,拧一下,推拿一下,小孩儿哇哇一哭,里气一蒸,毛窍全都打开了,小孩儿的病就好了,出一身热汗,烧马上就退,从39度、40度一下子就降到了36度,不会停在38度不下来,如果他停在37度左右的话,这是表寒未解,仍当发汗,而且还要等机会,等什么机会啊,等正气来复。邪气盛,正气虚,虽然发汗,发的是虚汗,或者发不彻底,使约束在体表的寒邪未解,那么应该再发,但不要说是着急,短时间内连续出汗,这个也不可取,应该让病人休息休息,待正气来复再发汗。那么一般感冒发烧,无汗的,多在后半夜愈。经常有一个现象,孩子或者大人早上发烧,起床重了,晚上更重了,挺不住了,十二点、一点去医院了,其实你挺一挺,可能到三点左右这个病就解了,为什么呢,后半夜凌晨容易病解呢?这个很简单,后半夜阳气一升,正气来复,气血托邪外出,第一天要是不解,要等一等,一般这个病的治疗都是当天后半夜解,或者第二天后半夜解,很少拖到第三天的。所以希望大家对感冒发烧发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那么这里面要再说一下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咽痛,这为什么会咽痛啊?《伤寒论》上没有说,咽痛《伤寒论》上只不过有一条,你咽痛是少阴病。咱们在这儿说一下,这咽痛,普通的咽痛,上来就咽喉肿痛,这是寒邪客在咽部,与之相斗,而使咽喉肿痛,从寒论治,应该喝温热的药而不能喝凉的药,什么润喉片啊,清凉嗓子的这些药啊,如果你觉得咽喉红肿,还喝这些清凉润喉的这些药,越吃越厉害,不会缓解,当时可能爽一下,但是马上这个病还会加重,为什么呢?很简单,寒包火。寒气郁闭在那儿了,你应该吃什么呢?应该不断地喝热水,喝姜糖茶,加陈皮,或者有条件加半夏,加桂枝,加麻黄,加前胡,加荆芥,不断的加这些温热的药,寒气解了,这咽喉肿痛就下去了,你看有的他不断地吸这个滚烫的热水,他觉得很舒服,道理就在此,不要吃清凉的东西。

  还有,关于这咳嗽不要吃润肺的东西,止咳糖浆,止咳露,凡是带有润肺的,寒凉的,都忌服。大部分咳嗽都是寒咳嗽,外感咳嗽基本都是寒咳嗽,很少有热咳嗽。那怎么判别这个寒热啊,这有个很简单的办法,你流不流清鼻涕,是否有鼻塞,只要流清鼻涕,不管到哪个阶段,都从寒论治。这个简单吧,不管你嗓子是不是冒烟,牙疼,只要流鼻涕,都从寒治。

    好,那我们接着来讲。“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这一句话确定了外感风寒,感冒发烧咳嗽的正治之法,可汗而发也。可是看看现在这种正治之法有多少人在用,如果我们大家能正确的使用,可想,大家治疗感冒发烧能带来多少方便,大家可以省多少心,少花多少钱,如果国家推广,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可以看看,现在包括美国,医疗开支不堪重负,这样下去你再有钱,健康问题也会把你整个的经济拖垮,你的健康上投入的钱越来越多,医院越建越多,医疗器械越进越多,人们的健康却没有保障,一个感冒发烧半个月、一个月迟迟不好,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大家一定要记好,发热是由于皮肤闭而热,解决办法是“可汗而发也”。当然,这里面发汗是有步骤、方法的,有的汗出了,热仍不退,什么原因呢?主要两个,一个是病人体虚,病人发的是虚汗,寒邪没有随之而出,第二个是里面已经化热了,很简单这两点,大家临床上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好,咱们接着来讲,“盛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盛痹不仁肿病”,这是痹证,。风寒湿痹粘在人皮肤上,这时候怎么治呢?“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喝热汤,拿热物熨,哪儿痹熨哪儿,拿火灸,扎火针,以出痹邪。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典型的实证的风湿病,痹证,麻痹不仁的,这个时候可以喝温通的汤药,把脉开开,气血贯注,可以用热(),石头啊,去熨烫风寒湿痹的地方,或者火针去刺。那么这个从现实来说,目前很多这种类风湿,风湿、类风湿病,并非是纯痹证,而是虚实夹杂产生的,正邪互混,混在一起了,而产生的内虚式痹证,治疗的时候强力去火灸,吃风湿的药,火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古人虽然用得这样好,现代人要辨证地看。伤寒论的方一定要结合现代人的体质特点来进行一定的模仿,不能直接用,古人身体实,今人身体虚,再用那么猛的方猛攻你试试,这个非把病人喝趴下了不可,大承气汤试试,这个一定要变方,不能再刻舟求剑。所以关于这个风寒湿痹,“盛痹”的治法,我们也要权变。那么风寒湿邪客于肌表,迁延不去,慢慢地就产生了痹症,痹症再迁延不去,就慢慢地“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这个痹还是一个常见的发烧咳嗽,咳嗽时时不去,寒邪克在肺,痹就是气血不开,让寒气压住了。还没有治疗,病邪就转到肝上了,很多感冒发烧挂水的,之后烧退了,但咳嗽了,这就是在表的寒邪,传到里面去了,首先传到肺上,导致这人咳嗽,治疗咳嗽的大法是温散宣肺,不能去镇咳,什么是镇咳呢,就是强抑制你的咳嗽,抑制你的神经,使神经减缓应激反应,麻痹了。我以前举过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小偷去你家偷东西,看门的狗叫了,什么狗叫啊,狗叫就是咳嗽,为什么会咳嗽呢,因为有寒气攻过来了,咳嗽是想把寒气掀出去,这时候镇咳?主人用棒子打狗?记得大上节课给大家讲过牙痛,牙痛都是下面的肝火顶上来了,你拔牙去了,这不滑稽吗?有这种道理吗,这种简单的对抗疗法,我们不赞成。一定要调化,取势,见机,用蛮力中医你就别搞了。当然,这种咳嗽也不能润肺,润肺有什么用呢?也不是燥咳。润肺的药都粘腻,导致邪气迁延不去,反而是适得其反,一定要温散,宣肺,什么药呢,麻黄汤就可以,多加生姜,三天内,咳嗽明显减轻,不要害怕麻黄有兴奋作用,正是这种兴奋,才有宣肺的作用。

 

  “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不治会怎么样呢,转化为肝痹,“厥,胁痛出食”,胁痛就是肋痛,出食就是呕吐。大家看看现在感冒,多少是发烧咳嗽之后引起呕吐啊,吃不下东西或者吃饭不香,很常见,而且下眼睑发青,怎么伤的肝呢,就是咳嗽没治好,病邪由肺传到肝了,寒气入里了,阳气受到了压制,很多小孩得的病,比如挤眉弄眼啊,手舞足蹈啊,这跟肝有关系。“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若当或讲,这时可以按摩或针刺治疗。

  “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痹,腹中热,烦心,出黄。”如果再治疗失误,多米诺骨牌就传导了,肝气就克脾了,就传到脾了,名叫脾风,“发痹,腹中热,烦心”, 肝气克脾,肝气调达了就不克,这时肝气不调达,就克脾胃去了,脾胃不能很好的运化畅达,就腹中热,烦心,往上熏蒸yin,出现中焦的问题,小孩不吃饭啊,大便啊,都出现相应的问题,而且情志上都出现问题,这都是由于感冒发烧误治导致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浴就是沐浴,某种药浴,把里面的寒气发出来。

  “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这是传到下焦肾了,由上焦肺,传到中焦肝脾,又传到下焦肾,“疝瘕,少腹冤热而痛”,什么病呢,很像现在的尿毒症,膀胱,小便,肾出问题了,为什么现在的小孩急性尿毒症、肾衰竭,那么多啊,大家想一想,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出一个肾衰竭,尿毒症啊,顺着这个脉络往上找,就会发现很多小孩误治挂水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上焦没有治好,跑中焦了,中焦没有治好,跑下焦了,小便就开始出问题了。“出白,一名曰蛊”,什么叫出白?撒尿是米汤子,乳白色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这时仍然可治。

  “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再传就传到心了,心衰竭了,“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就是开始抽上了,“瘈”就是哆嗦,这是心脏也不好了,心律不齐了,小孩开始出现危证了。“当此之时,可灸、可药。”这时还是可治的。

  “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这时还没有医治,正确治疗,就死了。传一圈儿,“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邪气全把五脏占了,这时就要死了。

  那咱们接着来讲,关于这个感冒发烧的整个过程咱们就讲完了,最后再多说几句,我们遇到感冒发烧怎么办,大家既然知道机理了,知道治疗方法了,就要有毅力,不能别人说什么就照着去做,不能大家怎么治你也怎么治。感冒发烧头两天很关键,并不是发了汗,烧马上就退,汗出不彻或者正气没有来复,烧也退不了,这需要一个时间的,大家不要希望一发烧马上退,等上一两天甚至等上三天把烧退下来都是正常的,退烧在后半夜。

  第二,再次跟大家说,高烧不可怕,烧越高说明正气越旺,小孩一下烧到39度、40度说明正气足,老人还烧不到呢,小孩的自我保护机制都很完善,不可能烧到40度马上转脑炎,这个几率很小,所以我建议,完全可以等上两三天。

  第三,体质虚弱的一定要加补药,有的大夫说发烧千万不能补,补能留邪,这是不对的,敌人都攻上来了,弹药粮库怎么不可以补呢,你补不能补到敌人那方,要补到自己这方。这是三条基本原则,大家只要遵守,大部分感冒发烧都可以很简单的治愈,而且不留后遗症。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不我知道他是颠倒了还是怎么着,应该是“卒中”,首先是本身身体虚,又突然中到了外邪了,或者是里面的气机出现变动,导致五脏绝闭,什么是绝闭呢,五脏气不相往来了,自己管自己了,把各家的门关上了,不交通了,“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谁都不管谁了,格拒了,就像人突然从马上摔下来了,掉到井里,掉到水里一样,什么意思呢,就是突然一下了,感觉自己不行了,这叫“卒中”,这也很常见,中风就是一个,突然一下子这人就不行了,这时候怎么治呢,千万不要抬胳膊抬腿儿,打120往医院送,一送医院可能命就没了,心脏病也是这样,在病人危难的时候不要在伤口上撒盐,病人一定要静养,大的翻动一定是不允许的,晃荡,推搡,喊叫,落井下石啊,这时候怎么治啊,最简单的办法,吹鼻法,拿细辛末,皂角末,菖蒲末,胡椒末,麝香,凡是辛气的,刺激性的,往鼻孔里吹,让其苏醒,脉道一开,生机流转起来,这是一个基本原则,让他尽快醒神,这是病人突然出现气道闭塞时出现的办法,并不是身体大虚,大出血时一定要这样来做,掐人中应该也管事,掐人中只是刺激。还有尤其是呼吸出现问题的,千万不要按压心脏,比如说一个虚证的突然导致的闷厥,按压心脏是强迫用外力去干涉心气,躁扰心气,除非是闭住了,堵住了,按一下,刺激一下,才能醒过来,老人身体弱的,心气不足的眩晕闭厥,这时候是禁止按压心脏的,真气护养还来不及,通过按压心脏能解决问题?所以关于急救术,现在基本都失传了,为什么失传了,两个原因,一个是理论传承失传了,第二个,临床没有机会,不让你施展,大家可以看一下,《肘后方》,《千金方》里面,大量的急救术啊,从神和气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正确的施救,所以我对这个心脏按压持不同意见,尤其是虚的人,绝不应该那样治疗。应该醒神,皂角末,细辛末吹鼻,稍微有一点刺激,神气就能醒过来。第二个,如果是由于寒导致的闷厥,可以放到温暖的地方,这个很重要,有的溺水的,溺水而亡的,怎么治疗呢,《肘后方》《千金方》里有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办法是用温暖的土埋起来,或是放到热灰上,让其经脉保持流通,所以说中医的急救术独树一帜,从神气角度来考虑的施救术应该是正确的施救术,大家可以看看,我强烈推荐,《肘后方》和《千金方》

 

  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这是关于胃气,土气的问题,土气包绕其他四气,托举其他四气,这地方也体现出来了,都由胃气托举而致。所以摸脉的时候一定要有土气,寸关尺都要有和缓之气,不管浮迟滑数钩弦,必须体现缓和之气,没有缓和之气,真脏气现,病人就死了,什么叫没有缓和之气?你摸快死的人的脉,很不得生气的,没有一点和缓气儿,没有一点和缓气儿,胃气就绝了。就像一个人说话办事一样,他没有和缓气儿了,怎么为人处世。

 

 

  问:怎么判断没有胃气呀?

  很简单,你看胃切除的,脉跳的快,啪啪的一百五六十下,没有和缓之气就是胃气。还有,你吃不下东西当然就没有胃气了,和缓之气就是胃气。

 

  问:小孩子高热后的惊厥,可否完全不处理?

  小孩子高热后的惊厥,比如吊吊眼,反折,太阳经出问题了,这个惊厥一种是寒厥,一种是热厥。寒厥,你一摸四肢都是凉的,冰凝了,这是寒,需要温通,多加温药,桂枝,甘草。热厥,小孩高烧,40度41度42度,持续的,而且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啊,(),这是热厥,热厥时发斑发疹就出现了,这时候怎么治啊,很简单,葛根汤,多加酸甘化阴的东西,葛根,白芍,甘草,麦冬,党参,滋阴滋液的东西赶紧喝,竹茹,包括熟地,都可以喝,过不了多长时间,热厥就解了,葛根很好,鲜葛根煮水,包括生地加生姜,生地汁,生姜汁,给孩子喝,马上就缓解,绝不可怕。

  问:牙关紧咬,灌不进去怎么办?

  古人有个办法,当然过激了,把牙齿打掉。这个牙关紧咬你掰吧,你想灌总会灌进去的。还有,如果允许的话,可以用烧醋法,让他闻就行,把醋往烧热的炉子上浇,让醋味充满了屋子,一闻这个酸味,他的神可能回来一点了,可能热厥就解了,这个牙关紧咬都不可怕。最怕的就是嘴张手撒,撒手人寰嘛,这人手一松,牙齿张开, 这人就麻烦了,凡是紧缩的,证明正气在,家长不要害怕。

 

  用针刺法也可以,比如寒克在太阳,太阳经针刺。热厥,五十九刺,皇帝内经里有“热病论”五十九刺,当然这个基本都失传了,扎五十九个穴位,使热邪往外发,同时补足太阴脾经,把足太阴脾经缓和下来。也有可能是肝厥,那么肝厥扎什么呢?扎期门穴,扎阴陵泉穴,扎大敦穴都正确。关于这个穴位呀,你看“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里面讲了都是调经,然后准确找到经脉之后,再论扎哪个穴位,而不是直接取穴,首先想到的是经,而不是穴。当然扎某种经,最终也就总结出来了,扎某几穴位要好一点。

  太阳经委中穴就一定要放血,他这个放血不是扎进去放几滴血,要针下去ci出血来,古代讲的放血量比较多,明显的是血往外流啊,所以才有某穴不能放血,不能出血,出血伤正,出几滴血怎么可能伤正呢?所以说针灸这一块儿呢,也是急待需要恢复。放血疗法,热证、实证、急证。为什么内经说有的多血多气,多血少气,为什么说有的要出气,有的要出血呢?扎那个放血就是扎到静脉上,然后把静脉里的血往外放。扎一下出两滴血,有啥用?放血是明显扎到静脉上,针刺感传是明显扎到神经上,是一种过电的那种感觉,并不是说得气之后,整个气团鼓荡开来沿着经络向上走窜,不是这么回事。以后会讲更多的关于针灸的问题,比如关于井穴,你扎一下,病人都嗷嗷叫了,比如巅顶痛,你扎一下井穴,他一下子蹦起来之后,所有神都往脚趾头上去了,这时候上来的,就强烈地给引下去了,不是轻轻扎一下,你没有什么感觉,那就能把气引下去,像拿着锥子狠劲捅了一下那样,那人跳起来了,并且扎那个井穴马上就呼呼发热,他气就下去了嘛,很简单,马上头就不疼了,你照着井穴、大敦穴来一下。但是病人可能会骂你。

 

  问: 如果附体了,气血堵的厉害,在去除不了的附体的情况下,怎么可以开气血?

  关于这个附体,在这里面也跟大家说一下,这个附体确实存在,尤其是身体弱的女性同志,很容易被附体。气血堵得厉害,这个怎么办呢?你要找到相关的治疗办法,让不良信息走掉,并且如果说去除不了的情况下,你要增强自身气血,自身实力,他只是客在你神的层面上,对气影响不大,如果他抓住你的神,你这就要强壮起来呀,天天锻炼身体,保精全神,慢慢地你气血充盈之后,他就客不住了,你因为虚,他才能客住,因为你这个气团特别晦暗,很弱,那么他的气才能敢过来,才有可能上身。如果你的一团明亮之气,饱满、充盈、明亮之气,照的他都耀眼,他就不敢近身。尤其是男的三十来岁、二十来岁的元气充沛,见不着这种东西,更不会沾惹上。关于这个附体,《肘后方》里面说得很清楚,大家可以过去看。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yin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yin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yin气伤心。

     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情志如果发生大的波动,身体在动静的变动之中,脉是不是也变了呢?这个是当然了,惊吓、恐惧、忧恚、劳作,这个动和静都会导致人的脉的变化,其实就是气团发生变化,摸脉就是摸气团,这个咱们说过多次了。所以,“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夜间应该休养生息啊,你还晚上疾行二三十路,这里不是指简单的晚上后半夜散步去。“喘出于肾”,什么叫喘呢?为什么用“喘”这个字啊?这个字用的非常好,道出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我们讲过多个了,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行医的过程当中,或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了解这个道理,你这个层次就不会太高。我说一下吧,什么才会喘呀?人才会喘,肺喘嘛,喘是什么意思啊,()才叫喘,“夜行则喘出于肾”,晚上司令的时候,这人该休息了,你还要不断的去行军去,二十里、三十里那样不断地跑,那样这个肾也累的够呛,肾在那儿倒起来了,这叫喘出于肾,过度地耗用了。内经不说“是以夜行则耗于肾”,不说这句话,而说“喘”,这就说明了把肾当人来对待。我们说过,万神因合而成,五脏六腑皆有神,就是一个个人,只不过他不是一个脑袋,两条腿。那么他不是一个生命了吗,同样,他也是一个生命,只不过他以某种形式存在于身体里面,与你的身体配合,完成某种运动,肾是,心也是,包括一个细胞,一个组织,一概而论,大家结合在一起,一起做事,怎么组织呢,神嘛,融合了,神气互相融合了,叫什么呢?叫默契,大家默契地在一起做事。累的都喘上了,你的伙计都喘上了,累的够呛。“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有所堕恐,惊吓了,喘出于肝,肝受不了了。“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惊恐,这个有点问题了,应该是悲,或者是大哭出于肺什么的,按理说惊应该是喘出于肝。“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渡水跌仆,受水气的感召嘛,喘出于肾与骨,这个需要说一下了,这个就像我们倒水的道理一样,或者说洗脚,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习惯,一洗脚,就想上厕所,用水一灌壶,就感觉有小便的意思,这个都是互相感召嘛,这里的水一动,你里面膀胱的水也动上了,这是物理感传吗?不是。是心感传。这里也一样,大水,涉水,能伤肾,也是这个道理,感上了。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这时候你的神对你起了作用,你要勇敢,勇敢会怎么样呢,勇敢气会一下子鼓起来,虽然有危险,但不致于外邪客上,你只要一勇敢马上气团鼓起来,马上气明亮起来,饱满起来,跟那个刺猬一样,一碰,它一下子蹿成球了,毛全扎起来了,的应激反应也一样,你一动猫,它整个毛都立起来了,这个所有的动物和生物都有这种性质。就像那个气鼓鱼一样,一碰它,它的肚子就胀得越大。所以说告诉大家一定要勇敢,打起仗来,勇敢之后不知道疼啊。两军交战勇者胜嘛。“怯者则着而为病也。”一怯气团马上收缩、软弱、无力、塌着、并且打颤,那这时这个邪气顺势呢,一下子就进去了,你被打瘫了嘛,你自己还尿裤子,浑身颤抖,腿软,爬不起来,马上就大病了。所以就告诉大家,遇到危险、意外的时候呢,一定要勇敢的面对,大不了一死,你拿大无畏的精神,很多事情你能办到。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什么叫诊法呀?体察他里面的气团是怎么回事。是勇敢,还是怯懦啊?是皮薄,还是皮厚?他的骨是坚强,还是脆弱啊?看这个人大致的形态。肌肉饱满,气实,这人得病不重,这人懦弱,皮肤薄,骨头小,这人容易得内虚的病,得病不容易好,在看病的时候要会观察人。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汗和喘是一个意思,都是拟人,出虚汗嘛。饮食饱甚,伤了胃了,惊吓了,伤心,负重远行,伤肾,很多人有这个体会,恐惧地奔跑,伤肝,劳苦,伤脾。

  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大家要记住,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过了,过动过静都不好,单一了都不好。就像锻炼身体一样,每天坚持锻炼,三个月下来,身体没有那么好了,什么原因?本身气血弱了,不足以支撑那么多运动,这是对身体的一种耗损,累了还在那儿跑,就不好。就像遛狗一样,要知道狗的心性,狗是什么呢?狗是你的气血精微,要跟着人身的气血精微走,不要违背自身的气血精微,机械的动和静,你要自我感受。比如我在这儿呆着,想动了我就动吧,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不明白,到处找养生方法,找来找去,没有套到自身气机的状态上去,最后把身体给伤了。比如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课,在这儿说说说没气了,就要压低声音,气饱满多说,不饱满少说,所有的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自身能力来调节,没有一定成规。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yin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yin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这段是很常用的, 就是吃下去的东西运化全身,吃下去的食物下去之后,由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由心输到脉,再到肺,由肺再通达全身,实际就是食物在肚子里消化之后随着呼吸给肺,由肺输布,肺主治节,是总理,是首相,他管整个国家。你吃的东西由肝的运化传给心,由心搏动给肺,肺再输送给全身,就这么个意思。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这个的大方向也是这样,饮和食的区别是一个稀,一个是稠,都是由脾胃上输到心肺,由心肺输布到全身。不同的地方是,饮是由于脾推动上去的,食是由肝推动上去的,脾主升清,力量小, 相对稀薄的水饮容易带上去,重浊的食物必须靠肝的升达的力量来推,肝主急有力嘛,这里面有这样一个小小的区别。

 

  问:为什么重浊的食物必须靠肝的力量提升,而不是脾呢?

  肝劲儿足,你看那经脉走的,走巅顶,巅顶痛,眩晕的厉害,都是肝气网上顶的,肝气是聚的,脾气是散的,脉来说,脾脉宽缓,肝脉劲急,像皮筋一样,有很大的劲儿,脾不一样,脾是忽忽悠悠的往上走,所以食物重浊的,要靠肝劲儿来提达,。

  肝的病都是比较猛烈的,比如突然癫狂,瘛瘲,抽筋,厥逆,腹痛,剧烈腹泻,剧烈的绞痛,都有可能是肝经的问题。在所有的脉当中,一个是肝经的脉,一个是太阳经的脉,变动剧烈,暴变。在伤寒论的厥阴篇和少阴篇,凡是暴变的症状,都是肝经的问题。

 

  问:汗出于心那几句,汗不是实指吧?

  就是气耗用之后虚的往外鼓荡,大家一定要从气和神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都是比喻,耗用过度在那儿倒气倒不过来,这个和体虚了之后出的汗一样啊,气虚了,不收摄了,伤了气了,就出汗了,这都是虚汗。这里跟大家说一下,甘温除大热,为什么能除大热?除的哪种大热?这个要考虑清楚,虚浮的热,虚乏的热,气机不收摄了,利用甘温之品,填补一下,让气壮起来, 气壮起来以后神自然使气团(),你不就不出汗了,无大热了嘛。出汗用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都不好使,什么原因?偏于阳了,偏于表了,阴阳和合,血分哪儿去了,一镇,一填,汗就不出了。每个气团都会自觉干自己分内的事情,它的气团要是足了,它不会说是调皮捣蛋,所以跟大家说过多次了,有时候治病都是治这个神,有时候并不是药气起作用,你药给了他,他精神了,就恢复正常了。

  问:散精于肝,yin气于筋:气和精的区别?

  气之精微者为精。比如说头发白,为什么会头发白?由于种种原因,人虚损了,或者压抑了,导致气血不能很好的往上调,某一天肾发话了,我实在顶不住了,不能再往上运粮草了,导致的头发白, 一下子撂挑子了,导致的头发白,这不很简单吗?那么头发由白转黑就要做很多工作,就要养肾,肾养起来了, 肾又说了,我太累了,你再让我养养,要有准备的时间嘛,这个时间可能是好几年,你能不能把身体弄到这样一个高度,这个不敢肯定。养够了足够的时间了,下面的肾说了,我已经有足够的准备了,我这个动员令已经发了,不多时日,我就能把气血调到头上去,又过了一段时间,所有准备停当了,气机打开了,慢慢地气血往上调,人的头发就由白转黑了,是这么回事,就是一个准备和时间的等待,这都像人一样,阵地失去了,想夺回来,有多难。糖尿病啊,眼花啊,这些长期慢性虚损性疾病,恢复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整体素质提高,这个生机才会出来。为什么现在治这个慢性虚损性疾病这么难啊,一旦眼花想恢复这么难啊,就是因为气血下降到一定程度想提升上来难上加难,提升上来还要提升到相对的高度,生理机能才能直接恢复。

 

  问:食气入胃,为什么精微的散到肝,重浊的归到心?

  不是这样的,他这个重浊指的是食气是重浊的,清气是水饮之气,这个浊不是阴浊,是浓厚的气归于心。这个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为什么没有通过心啊,肯定通过,只不过没必要这么来表述了,脾气一下输到肺,由肺直接调散下去了,说肝心主要是通过动能,把这个浊气提上来给肺,再输下去。
-----------求大千老师的联系方式
-----------糖尿病啊,眼花啊,这些长期慢性虚损性疾病,恢复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整体素质提高
-----------糖尿病啊,眼花啊,这些长期慢性虚损性疾病,恢复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整体素质提高
相关文章
 大车螯散(《普济方》卷二八四)
 清热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朱砂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转贴]神针黄石屏
 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