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细则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处理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与康复问题,并涉及精神卫生服务与研究的各个方面。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神经病学的关系密切,与其他临床学科也有广泛联系,如精神因素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的各个环节,综合医院的精神障碍十分常见。本学科包括老年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精神药理、生物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等亚专业。精神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精神病学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所必需的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精神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统一的整体医学意识,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需的最低要求。
二、培养方法
精神科专科医师培养为期3年,以培养通科和普通精神科临床工作能力为首要任务,培养方式主要为内科各科(包括神经内科)、急诊科、普通精神科病房轮转,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培养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等。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表
轮转科室名称 时 间
第1年 神经内科 4个月
急诊科 1个月
心内科 2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血液内科或肾脏内科 1个月
内分泌科 1个月
第2~3年 精神科重症病房 12个月
精神科轻症病房 6个月
精神科康复病房 3个月
精神科开放病房 3个月
精神科门急诊 3个月
精神科社区 3个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病房3个月,门诊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的基本技能,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癫痫的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其他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大脑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房)
病 种 例 数(≥)
脑血管疾病 5
脑变性疾病 3
中枢系统感染 2
周围神经疾病 3
脑肿瘤颅内高压 3
脊髓炎 2
其他 2
(2)基本技能要求
在病房应管床位不少于4张,新收病人不少于10例,书写规范大住院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
门诊学习期间,看病人日均不少于25人次。除以上病种外,重点要求学习癫痫、帕金森病、各类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或后遗症的处理等。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系统的神经系统查体 20例
腰椎穿刺 5例
阅读头颅CT或MRI 15例次
阅读EEG 5例
3.较高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脑血管疾病 6
脑变性疾病 3
中枢系统感染 2
癫痫 2
周围神经疾病 4
脑肿瘤颅内高压 3
脊髓炎 2
其他 2
(2)临床技能要求
应管床位不少于5张,新收病人不少于12例,新收病人病历当天完成。书写规范大住院病历3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5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门诊学习期间看病人日均不少于30人次。除以上病种外,重点要求学习各型癫痫、帕金森综合征、各类脑血管疾病恢复期后遗症的处理等。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系统的神经系统查体 25例
腰椎穿刺 15例
阅读头颅CT或MRI 20例次
阅读EEG 10例
(3)外语要求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学习并掌握神经科基本专业词汇,借助字典能够阅读和正确理解神经科专业文献。
4.阅读参考书刊
卫生部21世纪规划教材《神经病学》,中华神经科杂志,英文版《神经病学》等
(二)急诊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
熟悉: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诊治处理流程。参与抢救各种急诊病例。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急性发热 10
休克 4
心脏病发作 4
急性中毒 4
呼吸困难及窒息 4
腹痛 5
其他 5
(2)基本技能要求
急诊值班(含夜班)至少10次。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心电监护、洗胃术等。熟悉常用的急诊抢救药物的使用。了解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注意惊恐发作、自杀及中毒患者的处理。
(三)心血管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脏体征的专科检查;心电图检查。
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常见心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的识别。
2.基本标准
(1) 重点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高血压病 5
冠心病 4
心肌炎与心肌病 3
心功能衰竭 5
心律失常 3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15人,当日完成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人次。
心电图检查操作并阅读所查患者的心电图不少于80例。
心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阅片20例。
3.较高标准
(1)学习病种和例数除基本标准所要求的之外,还增加其他病种4例。
(2)掌握常用的心血管专业外语词汇,借助字典阅读英文的心血管专业杂志。
4.阅读参考书刊
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中华心血管病杂志,《Heart Disease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 Am Heart Dis等
(四)呼吸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阻塞性肺病、肺癌、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其他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呼吸功能检查技术。
2.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慢性阻塞性肺病 5
支气管扩张 4
哮喘 3
肺癌 5
急性肺栓塞 3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15人,当日完成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人次。
胸腔穿刺不少于5例;阅读X线胸片不少于40例。
3.较高标准
(1)学习病种和例数除基本标准所要求的之外,还增加其他病种4例。
(2)掌握常用的呼吸内科专业外语词汇,借助字典阅读英文的呼吸内科专业杂志。
4.阅读参考书刊
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Fishman’s Pulmonary Disease 》,英文呼吸科杂志等
(五)消化内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其他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化验检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判别。
2.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胃十二指肠溃疡 3
肝癌 2
肠结核 1
肝硬化或腹水 3
急性胰腺炎 1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7人,当日完成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大病历1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
腹腔穿刺不少于3例,阅读肠道X线片和造影片不少于10例,阅读腹部B超片不少于15例,阅读内镜片不少于5例。
3.推荐参考书
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中华消化科杂志等。
(六)血液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白血病、紫癜、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其他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白血病 3例
贫血 2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例
骨髓瘤 1例
其他 1例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7人,当日完成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大病历1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
骨髓穿刺及涂片不少于2例。
3.阅读参考书刊
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中华血液科杂志等,肾脏内科(可与血液内科替代选择)
1.轮转目的
掌握:常见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其他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
熟悉:透析及肾脏移植病人的治疗及相关并发症。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肾小球肾炎 3
尿路感染 3
肾功能衰竭 2
透析治疗病人 1
其他 1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7人,当日完成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大病历1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
尿液常规检验及细菌培养不少于1例。
3.阅读参考书刊
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中华肾脏内科杂志
(八)内分泌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糖尿病及常见慢性合并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各项指标的判断等。
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相关疾病等其他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糖尿病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3
其他 3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7人,当日完成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大病历1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
掌握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测定的标本留取要求,甲状腺穿刺适应证、胰岛素注射装置的使用等。甲状腺穿刺至少2例。
3.阅读参考书刊
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中华内分泌杂志等
(九)精神科普通病房(24个月)
1.轮转目的
此阶段为专科医师培养的第2年和第3年,共24个月,侧重于精神科普通病房日常工作。通过培训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需的最低职业要求:独立准确地收集病史,进行精神检查,提出治疗方案;具备独立正确地处理精神科临床常见问题的能力。
掌握:精神病学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晤谈和沟通技能,采集病史和精神检查的技能,资料分析和总结技能,病历书写技能;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与分析思维训练方法与原则;精神科主要药物治疗、一般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技能;精神病科急症常见问题的处理。
熟悉:精神科临床常用的量化评估技术;精神科临床科研方法;精神科文献查阅方法和国内外主要杂志。1-3种主要特殊心理治疗的原则。
了解:精神病学最新理论和技术进展。
病房轮转分配:重症病房(以重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12个月,轻症病房(神经症性障碍为主)6个月,康复/开放病房3个月,门诊或急诊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3个月。
2.基本标准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例 数(≥)
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 35
神经症 12
人格障碍 2
进食障碍 2
情感障碍 12
物质依赖 5
应激相关障碍 2
社区康复病种 4
其他 6
急诊病种不做特殊要求,但是必须有详细的急诊纪录,内容包括时间、病情摘要、诊断印象或诊断、当时处理等,并在最后考核时提交总结表。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理病床不少于8张,平均每月收新病人不少于3.5人次,共收新病人不少于72人次。当日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病历。病历书写要求甲级病历合格率95%以上。不允许出现丙级病历。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 次(≥)
电休克(包括无抽搐电休克) 20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检查 10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检查 10
Zung抑郁量表检查 10
TESS量表检查 30
PANSS量表或BPRS量表检查 30
临床科研方法训练:参加临床科研与设计课程或讲座2次,并提交笔记。
其他重要的要求如下:
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度。全年病、事假不得超过1周。
第1年前3个月在一线值班带领下实习值班,3个月后独立承担一线值班,包括急诊值班。
3.较高要求
包括一定的外语水平,必要的临床科研方法,一定的临床教学能力,为进一步的高级培训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具备较熟练的阅读并准确理解精神病学外文原版书籍和杂志的能力、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一定的专业汉译英能力。
学习临床科研方法,利用业余时间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个案报道和科研综述,写出1篇以上具有一定水平的临床报告或综述。为进一步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
在积极协助上级医师带教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培训。协助组织全院病例讨论或大会诊5次,读书报告会3次,本科生带实习教学3次,出科考试1次。
4.阅读参考书刊
精读:许又新著《精神病理学》,沈渔邨主编最新版《精神病学》,ICD-10和CCMD-3。
阅读:许又新著《神经症》,英文版DSM-4,《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以及其他专业书籍
亚专科培养阶段(第4~5年)待制定
参与制定本实施细则人员
执 笔: (以姓氏拼音为序)
于欣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主任医师
甘一方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主任医师
唐宏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 议: (以姓氏拼音为序)
赵旭东 同济大学医学院 教授
谢斌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赖豫建 北大医学部继续教育处 干部
孙学礼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
郝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二院 教授
徐一峰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李德诚 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科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