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微 信 搜 索
临床技能
科目
临床技能 外科技能 中医临床
病例病案 影像与技术 综合信息
辅助检查 护理技能 医学论文
 医学全在线 > 临床技能 > 辅助检查 > 临床检验 > 正文
临床检验1-血液检查
来源:本站收集 更新:2006/5/14 字体:

 

第一节:血液的常规检查

一、红细胞(RBC)计数意义

1.      红细胞增多见于:
(1)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机体长期缺氧,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3)因一时性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血液浓缩,如剧烈吐泻、脱水烧伤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2.      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过早等。

二、血红蛋白(Hb)测定意义其增减的意义

     大致与红细胞增减相似,但在各种不同类型贫血时,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减低不一定呈平行关系。如小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比红细胞数减少更为明显;在大红细胞性贫血时,则红细胞减少的程度较血红蛋白减少更为严重。

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四、白细胞(WBC)计数意义

1.      白细胞增多见于:
⑴急性感染:包括化脓菌感染、杆菌感染引起肾孟肾炎、胆囊炎等,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乙型脑炎等,寄生虫感染引起急性血吸虫病,螺旋体病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重度感染时可引起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并可出现明显核左移。
⑵严重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引起的组织损伤、坏死。
⑶数量极度增高时,见于恶性肿瘤、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
⑷见于急性失血,尤其是内脏破裂、宫外孕等引起的内出血。
⑸见于急性化学药物有机磷中毒,也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谢性中毒。

2.      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
⑴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 、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等。
⑵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
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
⑷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
⑸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五、白细胞分类(DC)意义

六、白细胞的常见形态变化

1.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包括:
⑴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以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其他如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出现。
⑵核右移,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使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恢复期等。

2.      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异常包括:
⑴中毒颗粒:常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等。
⑵空泡变性: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因粒细胞受损发生脂肪变性所致。
⑶核变性,临床意义同空泡变性。
⑷棒状小体,仅见于白血病细胞中,但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3.      淋巴细胞形态变异根据形态特点分为3型:
Ⅰ型(空泡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除以上3型外,尚可有呈浆细胞样或组织细胞样的异形淋巴细胞,见于:
⑴病毒感染性疾病;
⑵某些细菌性感染,原虫、螺旋体感染;
⑶某些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等。

七、血小板计数意义

1.      血小板减少见于:
⑴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
⑵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药物损伤;
⑶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⑷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输入大量血浆血液受稀释等。   

2.      血小板增多见于:
⑴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可呈反应性增多;
⑵骨髓增生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八、血小板学形态检查

    正常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μm,含嗜天青颗粒。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多数个成簇聚集,若呈单个分散分布提示血小板功能不良。幼稚血小板体积大,胞质蓝色加深。当血小板异常增生时,呈大小不等,形态异常。

第二节:血液的其他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RC)计数意义

1.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红细胞能力旺盛,如溶血性贫血,缺铁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呈轻度增高。

2.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由慢性苯、铅中毒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时骨髓受异常细胞浸润所致。

3.      抗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如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随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逐渐增高,网织红细胞下降,这种网织红细胞反应,可被作为抗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

二、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意义

1.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
⑴各种急、慢性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如急性细菌性炎症;慢性感染,如结核病,非感染性炎症,如风湿热
⑵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大手术、创伤、心肌梗死等;
⑶恶性肿瘤时因肿瘤组织坏死、贫血、继发感染等因素致血沉增快,可随手术切除、有效化放疗而渐正常,如肿瘤  复发或转移时又可增快;
⑷其他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

2.      红细胞沉降率减慢见于:
①红细胞数明显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三、红细胞比容测定意义

1.      红细胞比容增高见于:
①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致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增多;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显著增高。

2.      红细胞比容减低见于:
①各种贫血。因贫血的类型不同,红细胞数及体积大小也不同。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输液过多所致的血液稀释。

四、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1.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相关文章
临床检验2-血液的特殊检查
临床检验3-骨髓检查
临床检验15-羊水检验
临床检验7-尿液检验
临床检验8-粪便检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