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微 信 搜 索
临床技能
科目
临床技能 外科技能 中医临床
病例病案 影像与技术 综合信息
辅助检查 护理技能 医学论文
 医学全在线 > 临床技能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正文
高血压、胸背部疼痛、休克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5/31 字体:

 

关键词: 高血压 胸背部疼痛 休克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系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影响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女性多于男性。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进展缓慢,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或仅以突出的某一系统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故临床常易被误诊,延误治疗,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现就曾误诊的28例甲亢病人,进行误诊原因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28例资料中,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龄26-62岁之间,误诊时间最短者两周,最长者20年。28例病人均经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而确定诊断。在误诊病例中,误诊为周期性麻痹者6例;冠心病、心衰、心绞痛者4例;风心病2例;肺心病2例;慢性结肠炎3例;糖尿病8例,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在这28例误诊病例中,除一例因误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误治,最后出现甲状腺危象死亡外,其余均经改正治疗好转或痊愈。

  2 误诊原因分析

  2.1 误诊为周期性麻痹6例,在6例中女性1例,男性5例。

  典型病例分析:患者男性,34岁,农民,平日从事体力劳动,发病前一天因大量饮酒后,次晨出现四肢软瘫,胸闷憋气,家属认为酒醉未醒,送来急诊,当时查病人神清,四肢软瘫,双下肢较重,病理反射阴性,血钾2.56mmol/L,诊为低钾麻痹。经补钾治疗,症状缓解。约半月后,病人再次出现四肢软瘫,呼吸困难,就诊时病人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大汗,心率120次/分。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Ⅱ级,甲状腺触诊略大,质软,可闻及血管杂音,血糖4.5mmol/L,血钾2.11mmol/L,继续补钾治疗。追问病史,病人有慢性腹泻近10年,近几年渐进性消瘦,无眼突,考虑甲亢,经甲功测定:TT3、TT4、FT3、FT4均明显增高,确诊为甲亢。

  分析:本例病人误诊的原因是:首诊时未能做详细的体格检查,未发现甲状腺肿大,没有重视病人的伴随症状,有心慌、出汗及病人近十年的慢性腹泻,渐进性消瘦等表现,所以造成误、漏诊。因此,对于出现急性四肢对称性软瘫的病人,应做详细的检查,及病史询问,特别是甲状腺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应做为常规检查项目。

  2.2 误诊为冠心病、心衰

  在甲亢病人中,有很大部分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大多以心衰为主诉就诊。有的病人可见心慌,活动后加重,全身无力,动则喘憋,胸闷,甚至伴双下肢浮肿,心电图可表现心动过速、心房纤颤或伴左心室肥厚,ST-T改变等,很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衰、心绞痛等。

  典型病例:女,62岁,已有糖尿病史5年,冠心病史5年,此次入院前3天出现明显乏力、气短、胸闷、呼吸急促,伴腹泻、出汗、烦燥不宁,心电图报: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伴劳损。血糖25.6mmol/L,尿糖,尿蛋白,尿酮体,CO2CP 27.12vol/L,以冠心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住院,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治疗纠正高血糖及酸中毒,血尿糖很快控制,酸中毒纠正,但病人心率一直波动在130-160次/分,反复加重性呼吸困难,出汗较多,喘憋烦燥,平卧后呼吸困难,两肺湿罗音明显,伴有腹泻,大便10-20次/日,应用洋地黄等抗心衰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左房左室轻度增大,二尖瓣环钙化,主动脉环钙化,进一步体查发现,甲状腺轻度增大,血管杂音存在,考虑为甲亢性心脏病,经甲状腺功能测定:TT3 3.47ng/dl(正常值0.79-1.73ng/dl),确认为甲亢。

  分析:甲亢时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及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使心律加快,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增强,甚至出现心衰及心绞痛等。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虽然较高,但对长期心衰、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的病人,抗心衰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应作甲状腺功能测定,尽可能避免因定式思维所造成的误漏诊机会。

  2.3 误诊为风心病2例。此2例均为女性,1例42岁,1例55岁。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55岁。常感心慌、心悸、不安,易出汗,伴双膝关节疼痛,体格检查,血压17/10KPa,两颧红赤,口唇紫绀,心界向左扩大,心率平均150次/分,心律不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不肿,双膝关节无红肿,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偶发室性早搏,左心室肥厚伴劳损。病人曾在院外诊为风心病,长期服用地高辛。入院后仍按风心病治疗,强心利尿,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出汗较多,超声心动图报告,左心室扩大,各瓣膜无缺损性改变,不支持风湿性心脏瓣膜改变,因病人出汗较多,心率增快明显,心房纤颤,怀疑甲亢性心脏病,经甲功测定。TT3 448.1ng/dl(正常值71-230ng/dl),确诊为甲亢性心脏病。

  分析:甲亢性心脏病人,可出现心脏增大、心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心律失常,而心房纤颤在老年人多见,还可有心衰等表现,特别是因为甲亢引起的骨骼肌肉改变,可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常可误诊为风心病,此病人虽有关节疼痛,同时伴有出汗较多,渐进性消瘦,心房纤颤,应用强心利尿药效果不好,超声心动图可看出风湿性心脏瓣膜改变,所以对老年人出现的心房纤颤、心脏杂音不应仅想到风心病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多方检查。

  2.4 误诊为糖尿病8例,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

  典型的甲亢病人,也可见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且血糖化验可以偏高,在中老年人常被误诊为糖尿病,甚至可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典型病例:患者男44岁,因近一年来渐进性消瘦,多饮、多食明显,化验血糖7.8mmol/L,诊为糖尿病,在门诊应用消渴丸、降糖灵等治疗,血糖仍时高时低,且经常出现尿酮体,近半月病人全身烦热,体温37.5~38℃,来诊时观察病人消瘦明显,轻度眼突,出汗较多,伴有手颤。追问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无烟酒嗜好,血脂不高,在近一年的糖尿病治疗中因应用降糖药及控制饮食,经常出现低血糖现象。分析病史,考虑不除外甲亢引起的高血糖,经甲功测定,TT3、TT4、FT3、FT4均明显增高,确诊为甲亢。血糖9.8mmol/L,尿酮体,CO2CP vol/L,体温37.8℃,当时建议病人住院治疗,但病人一直拖延未住,一周后病人因感冒突然出现高热,体温39.5℃,喘憋,呼吸困难,伴恶心呕吐,来门诊时化验血常规WBC 2.1×109/L,N96%,考虑呼吸道感染,给予抗菌素治疗,两天后病人渐至昏迷,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此病人因化验有血糖高,并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诊断糖尿病,并按糖尿病治疗一年余,但忽视了其间反复出现的低血糖和尿酮体,及其他伴随症状。甲亢的病人因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吸引及肝糖元分解,致使血糖浓度升高,病人常伴随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容易误诊为糖尿病,依据常规的糖尿病药物治疗及控制饮食,又极易造成因甲亢的高代谢而出现的低血糖甚至酮症,所以对疾病的诊断一定要找足证据,了解病史,并要注意伴随症状,做随诊观察,不能因为医务人员自己的习惯经验而给病人造成误诊,延误治疗。

  3 讨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影响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所以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困难,极易造成误诊。我们的体会是:1.女性病人有明显消瘦、出汗、心动过速等高代谢症状者,应常规做甲状腺功能测定。2.对有明显多饮、多食、消瘦的患者,除常规做血糖化验外,还应注意甲亢的可能。3.临床医师的责任心和知识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尽可能的避免经验思维,定式思维的片面性,注意提高对临床症状、病史、物理检查、化验等的综合分析能力。4.在怀疑甲亢的病人中,女性,多汗、心悸、肢体震颤或长期的慢性腹泻是一个疑似本病的重要线索。对可疑患者查血T3、T4,为确诊甲亢的首要方法。


 

相关文章
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气管内甲状腺腺瘤1例
手术基本操作
移情、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