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药师 > 执业西药师 > 专业知识二 > 药物化学 > 正文
执业药师考试网辅导—药物化学复习指导(二)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7/4 字体:


第二节   抗血吸虫病及抗丝虫病
一、抗日本血吸虫病药物的类型:   剂和非锑剂 
吡喹酮:新型广谱抗寄生虫病药。防治日本血吸虫病,有较高的近期疗效。
二、抗丝虫病药物:  
枸橼酸乙胺嗪:为抗丝虫病首选药,疗效较差,副作用大。
第三节  抗疟药
磷酸氯喹:N-(7-氯-4-喹啉基)N,N-二乙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红内期,控制疟疾症状
磷酸伯氨喹:N-(6-甲氧基-8-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                    控制复发和传播
乙胺嘧啶:5-(4-氯苯基)-6-乙基-2,4-嘧啶二胺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预防疟疾
青蒿素:性质:1、遇碘化钾析出碘,加淀粉指示剂显紫色。             抢救型脑疟,复发率高
              2、内酯结构,遇盐酸羟胺与三氯化铁生成异羟肟酸铁。
蒿甲醚青蒿素10位C=O甲酰化-CH O 。作用为青的10-20倍,恶性疟效较佳。  复发率比青低
本芴醇:杀灭细内期无性体,治愈率高。                                    耐氯喹的恶性疟
第四节  抗滴虫病
甲硝唑: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性质:1、芳香性硝基化合物的反应:加NaOH微 热显紫色,加HCl成黄色,加过量NaOH橙色
      2、含氮杂环:加三硝基苯酚成盐类黄色沉淀。
      3、与盐酸还原硝基为氨基,显重氮化反应
总结: 盐酸左旋咪唑、甲硝唑: 微黄色晶状结晶性粉末
第十一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第一节  抗病毒药
作用机制: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   第一个临床有效:碘苷
一、核苷类: 1、嘧啶核苷类(胞嘧啶:阿糖胞苷)   2、嘌呤核苷类(阿昔洛韦)
利巴伟林(病毒唑):1--D-呋喃核糖-1H-1,2,4-三氮唑-3-羧酰胺  溶于水,两种晶型
广谱的抗病毒药物,有较强致畸作用,大剂量损害心脏。
二、非核苷类:金刚烷胺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9-(2-羟乙基甲基)鸟嘌呤    广谱抗病毒药,也可治疗乙型肝炎,抗药性
作用机制:在感染的细胞中被病毒的胸苷激酶磷酸化成单磷酸或二磷酸核苷,后在细胞酶系中转化为三磷酸形式。是链中止剂,使病毒DNA合成中断。水溶性差,口服吸收少。
第二节  抗真菌药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深部真菌;非多烯类:灰黄霉素:浅表
二、合成类抗真菌药  为广谱抗真菌药。
克霉唑:1-[(2-氯苯基)二苯甲基]-1H-咪唑      第一个发现                 有咪唑环
咪康唑:1-[2-(2,4-二氯苯基)-2-[(2,4-二氯苯基)甲氧基]乙基]-1H-咪唑      2个二氯苯基
酮康唑:…1,3-二  茂烷……哌嗪   第一个口服有效,皮肤及深部均有效。    …二  茂烷…
氟康唑:2-(2,4-二氟苯基)-1,3-双(1H,1,2,4-三唑-1-基)-2-丙醇           …二氟苯基…
特点:1、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唑环(咪唑环或三氮唑环)
     2、都以唑环1位氮原子通过中心碳原子与芳烃基相连,芳烃基以一卤或二卤取代苯环 
第十二章  合成抗菌药 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分类: 1、萘啶羧酸类(萘啶酸)                 2、噌啉羧酸类(第一代)、
3、吡啶并嘧啶羧酸类(吡哌酸,第二代)   4、喹啉羧酸类(第三代)
喹诺酮构效关系: 1、A环是抗菌活性必须    2、 3位COOH、4位C=O为活性必须
                 3、1位取代可以是烃基或环丙基,接近乙基体积为好。
                 4、6、8分别或同时引入氟原子,活性增加,7位以哌嗪基为好。
吡哌酸:8-乙基-5-氧代-5,8-二氢-2-(1-哌嗪基)吡啶并[ 2,3,d]嘧啶-6-羧酸三水合物。
诺氟沙星: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氟哌酸)主用于尿道、胃肠道及盆腔的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不易耐药,使用安全。
盐酸环丙沙星:1-环丙基…… 稳定性好,室温5年未见异常。对绿脓、大肠杆菌、淋、链等有效。
氧氟沙星:(+)-9-氟……黄或灰黄结晶粉末。主用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左氧氟沙星抗菌大2倍。
结构中3,4位羧基和酮基极易与金属离子络合,降低药物活性,也使体内金属离子流失,不宜与牛奶等含钙、铁等食物和药品同服,老人与儿童不宜多服。酸碱两性,HCl 或NaOH中易溶。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构效关系:1、对氨基苯磺酰是必须基团,邻位、间位无抑菌作用。
2、芳胺基无取代,如有,必须能还原为游离基,否则无效。
3、磺酰胺基上N单取代作用增强,以杂环取代增强,N、N双取代活性丧失。
4、苯环被其他取代或苯环上引入其他基团,活性降低或丧失。
作用机制: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细菌正常生长,抑菌。
磺胺甲  唑(新诺明、SMZ):N-(5-甲基-3-异  唑基)-4-氨基苯磺酰胺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两性
甲氧苄啶(TMP):增效剂    5-[(3,4,5-三甲氧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广泛抑制作用,可逆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克拉维酸:-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增强疗效。    丙磺舒:降低青霉素排泄增强作用。  
第三节  抗结核病药
一、抗生素类抗结核病药
硫酸链霉素:一分子链霉胍与一分子链霉双糖缩合成的碱性甙,三个碱性中心。第一个抗结核病
利福平:4-甲基…肺结核及其他结核,麻风病、厌氧菌。半合成抗生素, 大环内酰胺类,27个C
利福喷汀:4-环戊基…同利福平,抗菌活性是利的2-10倍,常与其他结核药合用。
利福霉素共性:1、遇光变质、氧化、水解  2、盐酸下与亚硝酸钠氧化成醌类,橙色变暗红。
二、合成抗结核病药
对氨基水杨酸钠:对结核杆菌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但无杀菌作用,易产生抗药,合用。
异烟肼:酰肼基,酸或碱下水解成异烟酸和肼,游离肼有毒性。遇光变质,易溶水,
性质 : 1、还原反应:氨制硝酸银,管壁生成银镜。 
2、缩合反应:肼基与香草醛、芳醛缩合成淡黄色异烟腙。
3、沉淀反应:吡定啶环碱性,与铜离子(重金属盐)酸性下生成红色螯合物。
4、酸性中与溴酸钾作用,作于含量测定。
盐酸乙胺丁醇:2R,2 R…极易溶水,与其他联合治疗肺结核,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性质:1、加硫酸铜、氢氧化钠生成络合物,蓝色。   2、与苦味酸生成沉淀
第四节   其他抗菌药
1、 异喹啉类抗菌类   
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溶于热水,微溶水。   三种形式:季铵碱式(最稳定)、醇式、醛式               
    性质:1、与热氢氧化钠转变为季铵型而成红色。 2、稀盐酸加氯水显红色
3、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4、硫酸的乙醇液水浴上加热呈翠绿,吲哚类生物碱反应
硝基呋喃类:作用于微生物酶系统,抑制乙酰辅酶A,干扰微生物糖代谢,起抑菌作用。
    呋喃妥因:主要用于大肠杆菌、链球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2、 硝基咪唑类
替硝唑:1-[2-(乙硫酰基)乙基]-2-甲基-5-硝基-1H-咪唑     抑制厌氧菌
总结:不易与含钙药同服:诺氟沙星、异烟肼、四环素对氨基水杨酸钠   与金属离子络合
酸碱两性:磺胺类(SMZ)、第三代喹诺酮类、对氨基水杨酸钠    既溶于酸又溶于碱
易溶水:只有异烟肼
分子中含有容易水解结构的:利福平、利福喷汀、异烟肼、链霉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执业药师药剂学知识点辅导:颗粒剂
执业药师药剂学复习总结:缓释、控释制剂
中药药剂学:水溶性颗粒剂的制法
中药药剂学:毒性药品
药剂学辅导:常用灭菌法(全营养制剂)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全站搜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