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医学纲目教程:卷廿九
来源:卷廿九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耳聋

〔《保》〕夫耳者,以窍言之水也,以声言之金也,以经言之手足少阳俱会其中也。有从内不能听者主也,有从外不能入者经也,有若蝉鸣者,若钟鸣者,有若火 状者,各随经见之,其间虚实不可不察也。假令耳聋者,何谓治肺?肺主声,鼻塞者肺也。何谓治心?心主臭,如推此法,皆从受气于始。肾受气于巳,心受气于亥,肝受气于申,肺受气于寅,脾受气于四季,此治法皆生长之道也。

〔罗〕经曰∶精脱者则耳聋。夫肾为足少阴之经,乃藏精而气通于耳,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而精脱者,则耳聋也。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其阴阳经气有相并时,并则藏气逆,名之曰厥。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令聋。其肾病精脱耳聋者,其候颊颧色黑;手少阳之脉动,则气厥逆而耳聋者,其候耳内浑浑 也;手太阳厥而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宜以烧肾散主之。

〔《保命集》〕云∶耳以窍言之,肾水也。经云∶肾主耳。左脏为肾,左窍为耳。又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又云∶精脱者耳聋,故罗谦甫以精脱耳聋之候,为颧颊色黑也。

烧肾散 治耳聋。(《宝鉴》方无巴戟。)磁石(一两,,醋 七次)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巴戟(一两) 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上为散,每服用猪肾一枚,去筋膜,细切,葱白、韭白各一钱,入散药一钱,盐花一字和匀,用湿纸裹于灰火内煨熟,空心细嚼,酒解薄粥下之,十日效。(《衍义》云∶磁石益肾气,肾虚而聋者用之。)
〔严〕苁蓉 治肾虚耳聋,或风邪入于经络,耳内虚鸣。

肉苁蓉(酒浸切,焙) 山茱萸(去核) 石龙芮菖蒲 菟丝子(酒浸,蒸焙) 羌活(去芦)鹿茸(去毛,酒蒸焙) 石斛(去根) 磁石(,醋,水飞过)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全蝎(去毒,七个) 麝香(一字,旋入)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圣》〕治肾气虚损耳聋。用鹿肾一对,去脂膜切,于豉汁中,入粳米二合和煮粥,入五味如法调和,空腹食之,作羹及酒并得。

〔《本》〕地黄汤 治肾热听事不真。(方见后风热条。)上方用地黄、磁石为君,补肾虚有热之剂也。

〔垣〕藏气法时论云∶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注云∶肺之络会于耳中,故聋,此说非也。盖气虚必寒,盛则气血俱涩滞而不行也。耳者宗气也,肺气不行故聋也。

〔无〕蜡弹丸 治耳虚聋。

茯苓(二两) 山药(炒,三两) 杏仁(炒,一两半去皮,尖)上三味,研为末,和匀,用黄蜡一两,熔和为丸,如弹子大。盐汤嚼下。有人止以黄蜡细嚼,点好建茶送下,亦效。(山药、茯苓、杏仁,皆入于太阳。山药大补阴气,惟杏仁利气,乃补中有通也。少气嗌干者,门冬、人参、五味汤嚼下。)经云∶肝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治法用四物汤防风、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汤服二十余帖,却用杜壬蝎散开之。

本草云∶肝虚则生姜补之是也。

〔世〕治耳聋。九节菖蒲去须,切小块十两,苍术十两,水合浸于瓦罐中,七日取出,去苍术,单用菖蒲,晒干,于糯米甑上蒸熟,晒干为末。糯米饮调,食后临卧服,效。

〔丹〕大病后耳聋,须用四物降火。阴虚火动耳聋者,亦如之。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经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又云∶太阳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罗谦甫云∶手太阳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耳聋者,其候耳内浑浑 。此皆气逆而聋也。治法宜四物汤吞龙荟丸降火,及复元通气散调气是也。

〔丹〕耳聋必用四物龙荟养阴。

复元通气散 治气涩耳聋。(方见腹。)
〔丹〕耳聋有湿痰者,槟榔神芎丸 下之。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加槟榔滴水丸,每服十丸,每次加十丸,白汤下。

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宜开痰散风热,通圣散、滚痰丸之类。耳因郁聋,以通圣散内加大黄酒煨,再用酒炒三次后,入诸药,通用酒炒。

〔罗〕犀角 治风毒壅热,胸心痰滞,两耳虚聋,头重目眩,神效。

犀角屑 甘菊花 前胡(去芦) 枳壳(麸炒,去穣) 菖蒲 羌活 泽泻 木通 生地(各半两)麦门冬(二两,去心) 甘草(一钱炙)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煎,食后温服。

茯神散 治上焦风热,耳忽聋鸣,四肢满急,昏闷不利。

茯神(一两) 羌活 柴胡 蔓荆子 薏苡仁 防风(去芦) 菖蒲 五味子 黄耆(各半两)甘草(一分,炙) 麦门冬(一两,去心) 薄荷(三钱)上十二味为末,每服三钱,入生姜三片,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本》〕治男子二十岁,因疮毒后肾经热,右耳听事不真,每心中拂意,则转觉重,虚鸣疼痛,地黄汤

生地(一两半) 枳壳 羌活 桑白皮(一两) 磁石(捣碎,水淘三二十次,去尽赤汗为度,二两)甘草 防风 黄芩 木通(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用水煎去渣,日二三服,不拘时候。

〔无〕姜蝎散 治耳聋因肾虚所致,十年内一服愈。(出杜壬方。)干蝎(四十九个,去茧,洗焙,去风热) 生姜(切片如蝎大,四十九片,开痰)上二味,银石器内炒至干,为细末,向晚勿食,夜卧酒调作一服。至二更以来,徐徐尽量饮,五更耳中闻百十攒笙响,便自此有闻。(一法五更浓煎葱白汤一盏服,先二日服黑锡丹,效。又蝎先用糯米半升同炒,又用姜四十九片放蝎上同炒,去米、姜不用。)
〔《千》〕治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二升,碎之,浸七日,去渣,任性服尽,虽三十年亦瘥。

〔《素》〕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金匮真言论)治肾虚寒,煨肾散、苁蓉丸。(并见虚实条。)运气耳聋有四∶一曰湿邪伤肾三焦聋。经云∶太阴在泉,湿yin所胜,民病耳聋,浑浑,治以苦热是也。

二曰燥邪伤肝聋。经云∶岁余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聋无所闻是也。

三曰火邪伤肺聋。经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耳聋是也。

四曰风火炎扰于上聋。经云∶少阳司天之政,风热参布,云物沸腾,民病聋瞑,三之气,炎暑至,民病热中聋瞑,治以寒剂是也。

〔《本》〕治耳聋。用鼠胆一个,滴入耳中三次,立效。

〔《胜》〕治耳聋,立效。以干地龙入盐,贮在葱尾内,为水点之。

〔《千》〕治耳聋,以绵裹蛇膏塞耳中,神效。

〔世〕治耳聋久不闻者。

紧磁石(如豆大) 穿山甲(烧存性,为末,一字)上用新绵裹了,塞于所患耳内,口中衔少生铁,觉耳内如风雨声即愈。甘草、甘遂各半寸,绵裹包插入耳内,又将甘草嚼之,即通,妙。

〔罗〕通神丹 治耳聋。

阿魏 巴豆仁(七个) 安息香 桑白皮(各钱半) 朱砂(五分) 大蒜 蓖麻子仁(各七个)
上为细末,入二仁与蒜同捣烂为丸,如枣核大。每用一丸,绵裹内耳,如微痛则出。

〔世〕治耳聋久不效者。

大蒜一瓣,一头挖一坑子,用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去极热,入在蒜内,用新绵裹定塞耳中,不过三次,效。

治耳聋。蓖麻子五十粒,去皮,枣子一个,同捣丸,如枣核大,更入小儿乳汁和,每用一丸,绵裹塞耳中,觉热为度,一日一换。

〔《千》〕治耳聋。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火炮乘热塞耳。(本草云∶骨碎补破血治折伤有奇效。)
〔《外》〕治耳聋。以杏仁七个去皮,拍碎三分,以绵裹,于中着颗盐如小豆许,以器盛于饭甄中蒸之,候饭熟取出,于患人侧卧,将一裹捻油汁滴入耳中。久之,又以一裹依前法捻滴之。

〔世〕又方。用雄尿滴入耳中,左滴左,右滴右。如猫不能放尿,用姜擦其齿即有。

针灸耳聋有五法∶其一取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云∶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又云∶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视盛虚热寒陷下调之也。又云∶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又云∶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其二取手阳明络。经云∶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实则龋聋,取之所别也。又云∶邪客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者,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左刺右,右刺左。

其三取手太阳。经云∶手太阳之脉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视盛虚热寒陷下调之也。又云∶耳聋无闻,取耳中是也。

其四取肝。经云∶肝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取其经厥阴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是也。

其五取肺。经云∶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是也。

耳有脓不可刺。经云∶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膜耵聍,耳无闻也。

〔《竹》〕治耳聋。用苍术一块,长七分,将一头削尖,一头截平,将尖头插耳内,于平头上安箸头大艾炷灸之,聋轻者七壮,重者十四壮。如觉耳内有热气者,效。

〔《玉》〕耳聋耳鸣,或疼或痒,或停耳∶听会(在耳珠前陷中,口衔尺方可下针,按入半寸,泻八吸) 翳风(针入半寸,泻七吸)合谷 三里(泻)
〔《摘》〕又法∶翳风(在耳后陷后按之引耳中,令病患先以钱二十四文口咬,侧卧取之,针透口,令病患闭口摇头,其怒气从耳出、)听会(法如前。)
〔世〕又法∶中渚、临泣。

〔《甲》〕耳聋,两颞 痛,中渚主之。耳 浑浑无所闻,外关主之。头重颔痛,引耳中哝哝嘈嘈,和主之。聋,耳中癫溲,癫溲者若风状,听会主之。耳聋填填如无闻,哝哝嘈嘈若蝉鸣,听宫主之。聋,翳风及会宗下空主之。耳聋,嘈嘈无所闻,天容主之。聋,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聋无闻,天窗主之。

〔《脉》〕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千金翼》云∶脉大者生,沉逆细者难治。)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全文见诊生死。)

暴聋

〔罗〕夫卒耳聋者,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气与邪气相搏,故令卒聋也。

暴聋皆是厥逆之气。经云∶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又云∶少阳之厥,暴聋是也。

〔罗〕蒲黄 治卒耳聋。

细辛 蒲黄(各二分) 曲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三分)
上为末,研杏仁如膏,和捻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一易,以瘥为度。

又方龙脑 龙脑(半分,研) 椒目(半两,捣末)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上件捣研合匀,绵裹枣核大,塞耳中,日二易。

〔世〕蜀椒、巴豆、菖蒲、松脂,以蜡溶为筒子,纳耳中,抽肾虚气,耳中如风水之鸣,或如打钟鼓之声,卒暴聋,一日一易,神效。

治耳暴聋。

雄黄(一钱) 巴豆(一个,去壳)上研细,用葱涎和作一锭子,纸卷定塞耳中。

〔丹〕治耳暴聋。凌霄花叶,杵自然汁滴耳中,瘥。(《斗门》云∶本草凌霄活闭血淤血。丹溪云∶补阴甚捷。)
〔《灵》〕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寒热病篇)
〔《甲》〕卒气聋,四渎主之。

耳鸣

(与耳聋相参用之)
〔丹〕冯宫人左耳鸣,此劳得之,法当补阴而镇坠之。

黄耆 人参(一两) 当归 陈皮 茯苓(七分) 升麻(五分) 酒柏(三钱) 防风(二钱半) 甘草(一钱半) 芍药(酒制)分十帖,食前热服,饮了,去眠一觉。

耳中哄哄然,是无阴者。

上阴虚耳鸣。经云∶液脱者脑髓消,胫酸耳数鸣是也。

〔罗〕治肾虚耳鸣,夜间睡着如打战鼓,觉耳内风吹,更四肢抽掣痛,黄耆丸

黄耆(去芦,一两) 白蒺(炒,瓦擦捣细) 羌活(去芦,各半两) 黑附子(大者,一个)羯羊肾(一对,焙干)上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食前,煨葱盐汤下。

〔《素》〕太阳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脉解篇)
〔丹〕耳鸣因酒过者,用大剂通圣散,加枳壳、柴胡、大黄、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荆芥。如不愈,用四物汤。耳聋必龙荟丸食后服。气实人,槟榔神芎丸下之。(神芎丸方见前虚实法。)
〔垣〕柴胡聪耳汤 治耳中盯聍,耳鸣耳聋。

柴胡(三钱) 连翘(四钱) 甘草(一钱,炙) 虻虫(三个,去翅足) 水蛭(炒,五分,各另研)麝香(少许,另研) 归身 人参(各一钱)上除虻虫、蛭、麝另研外,用酒水煎熟,去渣,方下三末,再上火煎一二沸,稍热食后服。

运气耳鸣皆属风火。经云∶厥阴司天,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耳鸣。又云∶厥阴之脉,耳鸣头眩。又云∶少阳所至为耳鸣,治以凉寒是也。

〔丹〕耳鸣无昼夜。用乌头烧灰、菖蒲等分末之,包裹绵塞耳中,立效。(杨氏《产乳》)
〔《千》〕治耳鸣如流水声,耳痒,及风声,不治久则成聋。用生乌头一味,掘得乘湿削如枣核大,塞耳中,日夜一易,不过三日愈。

〔《肘》〕治耳中常鸣。生地截塞耳,数易之,以瘥为度。

〔《灵》〕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口问篇)灸刺耳鸣补法有三,此其一也。又,经云∶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补足外踝下留之者二也。又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百会,下在风府。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审守其输,调其虚实者也。

取法有二。经云∶耳鸣取耳前动脉者,一也。又云∶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者,二也。取谓视虚实调之也。

劫刺有一。经云∶手太阳之筋,其病肩髀引颈而痛,耳中鸣,其痛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度,以痛为输者是也。

〔世〕耳虚鸣∶肾俞、太溪。

〔《甲》〕耳痛聋鸣,上关主之,刺不可深。耳聋鸣,下关及阳溪、关冲、掖门、阳谷主之。耳聋鸣,颈颔痛,耳门主之。耳鸣无闻,肩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风,耳鸣耳聋时不闻,商阳主之。耳鸣,百会及颔厌、颅息、天窗、大凌、偏历、前谷、后溪主之。

心脉微涩,为耳鸣癫疾。(全文见治虚实法。)

耳肿痛

〔丹〕金尚五郎耳肿痛,黄水出而臭。

桔梗 麻黄 羌活 大黄(酒炒,二钱) 木通 甘草 黄芩(一钱半)上分三帖,热服。

耳湿肿痛,用凉膈散加酒炒大黄、黄芩、酒浸防风、荆芥、羌活服之。更以脑多麝少,湿加枯矾,吹入耳中。

〔严〕犀角饮子 治风热上壅,两耳聋闭,门外肿痛,及脓水流出。

犀角(镑) 菖蒲 木通 玄参 赤芍 赤小豆 甘菊花(去梗,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
上 咀,每服四钱,用水二盏,生姜五片,煎八分,温服,不拘时。

〔无〕解热饮子 治气虚热壅,耳内聋闭彻痛,脓血流出。

赤芍 白芍(各半两) 当归 甘草(炙) 大黄(蒸) 木鳖子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食后临卧服。(详此方乃清凉饮子加木鳖也。)运气耳痛皆属热。经云∶少阳之胜,耳痛,治以辛寒是也。

〔罗〕菖蒲挺子 治耳中痛。

菖蒲(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不以多少,油调滴耳内,效。一法用醋丸如杏仁大,绵裹置耳中,日三易。一法捣菖蒲自然汁灌耳,神效。

又方 治耳痛。用食盐不以多少,炒热,用枣面蒸熟,青花布包定枕之,立效如神。

〔世〕又用油胡肉为末,狗胆汁和为丸,如桐子大。绵裹安耳中,痛立止。

〔《肘》〕疗耳内卒肿痛,出脓水不止方。矾石烧灰,加麝香,以笔管吹耳内,日三四度。

停耳

〔罗〕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足少阴之经也。若劳伤气血,热风乘虚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停耳也。

红绵散 治停耳出脓。

白矾(二钱) 胭脂(二字)上研匀,先用绵杖子缠去耳中脓及黄水尽,即用别绵杖子引药入耳中,令到底,掺之即干。如壮盛之人,积热上攻,耳中出脓水不瘥,用无忧散送雄黄丸,泻三四五行瘥。一方单用白矾灰吹入耳中,日三次,立效。

松花 治停耳脓水不绝,宜用此方。

白矾(烧灰,半两) 麻勃 木香 松脂 花胭脂(各一分)上捣罗为末,每用时先以绵子净拭,后用药吹入耳内效。

白连散 治停耳出脓汁。

白矾(枯) 乌贼骨 黄连(去须) 龙骨(各一两)上捣罗为末,以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

〔无〕麝香散 治停耳耳底脓出。

桑螵蛸(慢火炙,存性,一个) 麝香(一字,另研)
上为末,研令匀,每用半字糁耳。如有脓,先用绵杖子捻干。(一法用麝香少黄丹多,研匀,入耳,立效。)
〔世〕治停耳脓出不止。用五倍焙干一两,及全蝎烧灰存性三钱,为末,掺耳中。

〔丹〕耳烂。用贝母研末,干掺之。

〔罗〕禹余粮 治停耳有脓水,塞耳。

禹余粮(一两,烧醋 七次) 乌贼鱼骨 釜底墨 伏龙肝 附子(一枚,去皮,生用)上件捣罗为末,以绵裹如皂角子大,纳耳中,日再易之。如不瘥者,内有虫也。

〔世〕塞耳丹 治气道壅塞,两耳聋聩。

石菖蒲(一寸) 巴豆(一粒,去皮) 全蝎(一枚)为末,葱涎和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

治耳热出汁。

滑石 烂石膏 天花粉 防风(各一两)上用脑子少许,同研为末,掺耳中。

〔世〕立效散 治停耳脓不止。

橘皮(灯上烧灰为末) 麝香(少许)二味和匀,每用少许,先用绵拭耳中脓净,却上药。

又方 杏仁泥治耳中病,或有水出,杏仁炒令黑为末,葱涎搜和,如枣核大,绵包塞耳。

虫入耳

〔《肘》〕治虫入耳。用椒末一钱,醋半盏,浸良久,少少滴耳中,虫自出。(《千金方》)
〔世〕治虫入耳不出。桃叶捣烂塞耳,虫自出。

〔无〕治百虫入耳。用麻油灌之,即效。

〔《山》〕诸般恶虫入耳。捣韭汁灌之。

〔《本》〕治诸虫及虱等入耳。用白胶香一味,烧烟熏入耳,令耳孔内暖,虫自出,妙。

〔罗〕治蚁入耳。以大菲捣汁灌耳中。

又方,以鲮鲤甲烧灰为末,以水调滤过,滴入耳中,即出。

又方,蜈蚣及蚁入耳,用猪脂一指大,炙令香,安耳边,即出。

治蜈蚣入耳。用炙猪肉掩两耳,即出。

〔《本》〕治飞虫入耳。用好酸米醋一味,滴入耳内,虫必出。不出,即死。曾有一人被焦虫入耳,其虫口硬如铁,但身软,用此药滴之,立死而出。

〔罗〕治飞蛾入耳。以鹅管极气吸之,出。或击铜器于耳边,即出。

〔《本》〕治蜒蚰入耳。用半夏生为末,麻油调涂耳门外,虫闻香即出。

〔罗〕治蜒蚰入耳。方用湿生虫研如泥,摊纸上捻成纸条,安耳内,自出。又方,用蜗牛虫去壳研烂,滴水五七点,再研匀,灌耳内,自出。无活者,寻干者研亦可。

〔《山》〕蜒蚰及诸般虫入耳。麻油灌入,或用生葱汁、生姜汁亦可。

〔《食》〕蜒蚰入耳。以羊乳灌入即成水。

〔海〕蜒蚰入耳。以牛灌耳中,须臾出。如入腹,即饮酪二升,自消为水。

〔《千》〕治耳中有物不出。以细麻绳剪令头散,蘸好胶入耳中着物上粘之,徐徐引出。

〔《经》〕治水入耳。以薄荷汁点,立效。

肾主骨,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又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又云∶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一身骨度之长短,见阴阳表里条。

〔《素》〕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王注云∶是谓风府,通脑中也。)一在断基下。(王注云∶当颐下骨陷中容豆许。)一在项后中复骨下。(王注云∶喑门穴也。)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王注云∶上谓脑户穴也。)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林亿云∶长强在脊 端,正在尻骨下。)数髓空在面侠鼻,(王注云∶颧 等穴也。)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王注云∶大迎穴也。)两膊骨空,在膊中之阳。(王注云∶近肩 穴。)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王注云∶在支沟上,同身寸之一寸,是谓通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王注云∶在阴市上伏穴下,在承捷也。) 骨室,在辅骨之上端。(王注谓犊鼻穴也。)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王注云∶八 穴也。)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俱骨空篇 王注云∶扁骨谓尻间扁戾骨也,其骨上有渗灌文理归腠,无别髓孔也。)骨病忌食甘苦久立。经云∶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又云∶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又云∶久立伤骨是也。

骨病不屈。经云∶手屈而不伸者,病在筋,伸而不屈者,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也。

牙齿痛

〔垣〕夫齿者,肾之标。口者,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其牙齿是手足阳明之所过,上断隶于坤土,乃足阳明胃之脉所贯络也,止而不动,下断嚼物,动而不休,手阳明大肠之脉所贯络也。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足阳明喜寒而恶热,故其病不一。牙者,肾之标,亦喜寒。寒者坚牢痛,热甚则齿动龈 袒脱,作痛不已,故所治疗不同也。有恶热而作痛者,有恶寒而作痛者,有恶寒又恶热而作痛者,有恶寒饮少热饮多而作痛者,有恶热饮少寒饮多而作痛者,有牙齿动摇而作痛者,有齿袒而作痛者,有齿断为疳所蚀缺少血出而作痛者,有齿断肿起而作痛者,有脾胃中有风邪,但觉风而作痛者,有牙上多为虫所蚀,其齿缺少而色变,为虫牙痛者,有胃中气少,不能于寒袒露其齿作痛者,有牙齿疼痛而秽臭之气不可近者,痛既不一,岂可一药而尽之哉。

〔丹〕牙大痛。必用胡椒荜茇,能散其中浮热,监以升麻、寒水石,佐以辛凉,薄荷、荆芥、细辛之类。

牙痛用清凉药便痛甚者,从治之。

荜茇 川椒 薄荷 荆芥 细辛 樟脑 青盐
上为末,擦牙上。

〔洁〕治牙寒疼。

露蜂房小椒(去目,炒,各等分)
上为粗末,煎漱,禁语言。

〔垣〕牢牙地黄散 治牙齿寒痛。

麻黄 黄连 羊胫骨灰(各一钱) 升麻(一钱半) 草豆蔻皮(一钱二分) 吴茱萸(一钱) 益智仁归身(各四分) 本(二分) 防己 生地 人参 熟地 羌活(各三分) 黄耆白芷(各五分)
上为细末,擦牙上,先漱口净,然后用药。

〔世〕治牙痛百药不效。用荔枝壳烧灰存性,擦牙痛处,累验。一云荔枝核亦可。

〔《外》〕治牙痛。独囊蒜煨,乘热截用头以熨痛上,转易之,亦治虫痛。

〔丹〕齿痛。茱萸酒煎含之。(《食疗》)
〔垣〕馘鬼散 治风热牙恶。昔刘经历之内子,年三十余,病齿痛不可忍,须骑马外行,口吸凉风则痛止,至家则痛复作,家人以为祟,祈祷于巫师而不能愈。遂求治于先师,问其故,曰∶此病乃湿热而邪也。足阳明贯于上齿,手阳明贯于下齿,阳明多血多气,又加以膏粱之味,助其湿热,故为此痛。

因立一方,不须骑马,当令风寒之气常生于齿间,以黄连、梧桐律之苦寒,新薄荷叶、荆芥穗之辛凉,四味相合而作风寒之气,治其湿热。更以升麻之苦平,引入阳明经为使。牙齿,骨之余,以羊胫骨灰补之为佐。麝香少许入内为引。用为细末,擦之神妙。又以调胃承气去芒硝加黄连,以治其本,服之下三五行,其病良愈,不复作。

清胃汤 治因服补胃热药,致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阳明之别络入脑,(在《本经》十五络中。)喜寒恶热www.med126.com,乃手阳明经中热盛而作,其齿喜冷恶热。

地黄(生,三分) 升麻(一钱) 牡丹皮(五分) 归身(三分) 拣黄连(六分,不好,加二分,夏倍之)上五味,同为细末,顿作一服,水煎至一半,去渣,候冷细呷之,即效。

〔丹〕阳明热牙疼。

大黄(烧灰,存性) 香附(烧存性)
上为末,入青盐少许,无时擦之。

〔《草》〕淳于意医齐中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苦参汤日漱三升,五六日愈。

〔丹〕卒牙痛。苦竹一茎,烧一头,得汗多者,揩痛处,立安。(《姚氏方》)
〔《经》〕患牙痛。含山豆根一片于痛处。

〔《广》〕治牙齿疼痛。取槐树白皮一握,切作一升煮,去渣,着盐少许,适温寒含之,日三易。

〔丹〕当归龙胆 治寒热牙痛。

升麻 麻黄(各一钱) 生地 白芷 羊胫骨灰(各五分) 草龙胆 黄连(各一钱) 归梢(五分)草豆蔻(一钱)
上为细末,擦之神效。

益智木律散 治寒热牙疼。

草豆蔻(二钱二) 益智 归身 熟地 羊胫骨灰(各五分) 木律(二分) 升麻(钱半) 黄连(四分)上细末擦之。如寒牙疼,不用木律。

草豆蔻散 治寒多热少,牙齿疼痛。

草豆蔻(一钱二) 黄连(钱半) 升麻(钱半) 细辛叶 防风(各二分) 熟地 羊胫骨灰(各五分)归身(七分)上件为细末,牙痛处擦之。

立效散 治牙齿痛不可忍,及头脑项背痛,微恶寒饮,大恶热饮,其脉上中下三部阳虚阴盛,是五脏内盛,六腑阳道脉微小,小便滑数,立效。

防风(一钱) 升麻(七分) 甘草(炙,三分) 细辛(二分) 草龙胆(酒洗,四钱)
上 咀,顿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以匙抄在口中炸痛处,少时立止。如多恶热饮,更加龙胆草一钱。此法不定,随寒热多少临时加减。如更恶风作痛,加草豆蔻、黄连各五分,勿加龙胆草。

〔垣〕细辛散 治寒邪风邪犯脑痛,齿亦痛。

麻黄(去节,三钱) 桂枝 羊胫骨灰(各二钱半) 羌活(钱半) 草豆蔻(钱半) 柴胡 升麻 防风白芷(各二分) 本 苍术(各三分) 归身(四分) 细辛(少许)
上为细末,先漱后擦之,神效。

白芷散 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

麻黄(去节) 草豆蔻(各一钱半) 黄耆 桂枝(各二钱半) 吴茱萸 白芷(各四分) 本(三分)羌活(八分) 归身 熟地(各五分) 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先用水漱洗,以药擦之。

蝎梢 治大寒犯脑,牙疼。

麻黄(钱半,去节) 桂枝 归身 柴胡 白芷(各二分) 升麻 防风 本 黄耆(各三分)羌活(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半) 草豆蔻(皮,一钱) 蝎梢(少许)
上为末,用如前法。

〔垣〕神功丸、牢牙散、调胃承气减硝加黄连诸方,皆治平昔多食肉人,口臭,牙齿动摇欲落,或血出不止,乃内伤湿热膏粱之疾也。(方见热条及齿摇龈露)
〔子和〕泽州李继之,忽患牙痛,皱眉不语。栾景先曰∶曾记戴人云,阳明经热有余也,宜大下之。

乃付舟车丸七十粒,服毕,遇数知友留饮,强饮热酒数杯,药为盐酒所发,尽吐之,吐毕而痛止。

李大服曰∶戴人神仙也。不三五日,又痛,再服前药百余粒,大下数行乃愈。

〔丹〕牙痛而肿。

软石膏 升麻 细辛 大黄 白芷 防风 羌活 连翘 川椒 青盐 龙胆 荆芥 香附(各等分)
上为细末,搽患处。

〔垣〕治虫散 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及嗍风作痛,虫痛,胃经湿热肿痛。

麻黄(去节) 羌活 草豆蔻仁(各五分) 吴茱萸(八分) 本 白芷(各三分) 黄耆 升麻(各一钱)归身 益智仁 黄连(各四分) 桂枝(一分) 羊胫骨灰 熟地(各二分)上细末,先用温水净漱口,搽之。

〔世〕独活 治牙根肿痛。

川芎 独活 羌活 防风(各半两) 细辛 荆芥 薄荷 生地(各二两)
上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八分温服。

〔无〕一妇人牙痛,治疗不效,口颊皆肿。以金沸草散大剂煎汤熏漱而愈。(方见舌门。)八味丸 治虚壅牙痛浮肿。(方见治法肾虚条。)
〔《简》〕治牙齿肿痛。用白矾一两烧灰,大露蜂房一两,微炙为散,每服用二钱,以水一盏半,煎十余沸,乘热炸牙,冷即吐之。

运气齿痛皆属热。经云∶少阴在泉,热yin所胜,齿痛 肿,治以咸寒是也。

〔世〕治牙齿痛。用茄蒂烧灰存性为末,敷痛处,累验。如无茄蒂,用糟茄亦可。

〔丹〕治牙齿痛。

常山 大戟 防风 细辛 荆芥 枇杷何首乌 薄荷 葱根须 川椒上煎汤漱之,极效。

〔《竹》〕追风散 治诸般牙痛。

贯众 鹤虱 荆芥(各等分)
上 咀,每用二钱,加川椒五十粒,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热漱,吐去药,立效。

〔《千》〕治牙痛。以苍耳子五升,水一斗,煎五升,热含之,疼即吐,吐后复含,不过三剂,瘥。

茎叶亦得。牙痛,用胡荽子浓煎汤漱之。

〔丹〕齿痛。省藤打碎含之咽津。(本草木部有省藤治齿疼。)
〔世〕治牙齿疼痛。蟾酥银朱掺和为丸,如萝卜子大,每用一丸,搽上患处,便不疼。至三丸,吐浓涎数口,全愈。

定痛散 治牙风疼痛,立效。

细辛(生,半两) 白芷(生) 川乌头(生,各一两) 乳香(三钱)
上为末,每少许,擦牙痛处,引涎吐之。须臾,以盐水灌漱。

一方,无白芷、川乌,有全蝎、草乌

〔《家藏》〕雄黄定痛膏 治牙齿疼痛。

大蒜(二枚) 细辛(去苗) 硼硝(另研,各二钱) 雄黄(另研,一钱) 牙皂角(四锭)
上为末,同大蒜一处捣为膏,丸如桐子大。每用一丸,将绵子裹药,左边牙疼放在左耳,右边牙疼放在右耳,良久痛止。一丸可治数人。

透关散 治牙疼。

蜈蚣头 蝎梢(去毒) 草乌尖(如麦粒大者) 川乌底(如钱薄者。各七枚) 雄黄(如麦大、七粒,另研) 胡椒(七粒)上细末,用纸捻子蘸醋点药少许,于火上炙干,塞两耳内,闭口少时,即效。

〔世〕又方治牙疼。用巴豆一粒,煨黄熟,去壳。用蒜一瓣,切一头作盖,剜去中心,安巴豆在内,以盖合之,用绵裹,随患处左右塞耳中。

上塞耳三法。前一法治热疼,后二法治寒疼也。

〔无〕牢牙散 去风冷蛀龋宣露,用之甚效。

槐枝 柳枝(各长四寸,四十九枝) 皂角(不蛀者,七茎) 盐(四十文重)上同入瓷瓶内,黄泥固济,糠火烧一夜,候冷取出,研细用如常法。有庵主年七十余,云祖上多患齿疼脱落,得此方效,数世用之,齿白齐密,乃良方也。

〔垣〕白牙散 升麻(一钱) 羊胫骨灰(二钱) 白芷(七分) 石膏(一钱半)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先用温水漱口,擦之,妙。

麝香刷牙散 麝香(一分) 升麻(一钱) 黄连(二钱) 白豆蔻 羊胫骨灰 草豆蔻(各三钱半) 归身 防己(酒浸)人参(各三分) 生地 熟地(各二分) 没石子(三枚) 五倍子(一个)
上为细末,用如前法擦之,神效。

〔丹〕刷牙方 羊胫骨灰(一两) 升麻(一钱) 黄连(一钱)
上为末擦之。

〔《灵》〕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

针灸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上齿痛亦如之。经云∶邪客于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左刺右,右刺左。又云∶邪客五脏之间,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手大指次指爪甲上一,立已。左取右,右取左。王注谓足大指次指为中指也。

齿痛恶清饮,取手阳明,下齿痛亦如之。经云∶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视盛虚热寒陷下调之。又云∶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又云∶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是也。

〔丹〕治齿痛。金钗股火烧针痛处,即止。(《蜀本》)
〔《撮》〕牙痛牙槽∶吕细(即太溪穴,补三呼,灸之治上牙痛。) 二间(一分,沿皮向后三分,灸之,治下牙痛。) 委中(六分,泻六呼。)
〔世〕牙痛∶足内踝两尖(灸,治上牙。) 龙玄(在列缺上青脉中,灸之,治下牙。) 又法∶承浆 风府
〔《摘》〕又法∶合谷 内庭(不应,取昆仑,治上牙。)
〔《甲》〕齿痛,颧 及三间主之。上齿龋,兑端及耳门主之。口中下齿痛,恶寒 肿,商阳主之。齿龋痛恶清,三间主之。齿龋痛,合谷主之。口齿痛,温溜主之。齿龋痛,听会及冲阳主之。失欠,下齿龋,下牙痛,肿,下关主之。上齿龋痛恶寒者,上关主之。下齿龋则上齿痛,掖门主之。齿痛,四渎主之。上齿龋肿,目窗主之。上齿龋痛,恶风寒,正营主之。牙齿龋痛,浮白及完骨主之。齿牙不可嚼,龈肿,角孙主之。

上齿牙龋疼,阳谷主之。齿龋痛,少海主之。

〔《撮》〕风牙疼∶太渊(一分,灸七壮。)
〔《灵》〕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论疾诊尺篇)

齿摇龈露

〔垣〕羌活散 治风寒湿犯脑痛,项筋急,牙齿动摇,内龈袒脱疼痛。

麻黄(去根节) 白芷(各三钱) 羌活根(一钱半) 防风根(三钱) 本 归身(各三分) 细辛根 柴胡根升麻 苍术(各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半) 草豆蔻 桂枝(各一钱)上细末,先用温水漱口净,搽之,其痛立止。

黄连散 治冬天寒时分,风寒湿脑痛,项筋急,牙齿动摇疼痛。

黄根 草豆蔻皮 龙胆草(酒洗,各二钱) 生地(二钱) 羌活根(二钱半) 防风根(二分) 本(三分)羊胫骨灰 归身 熟地(各六分) 细辛根(少许) 升麻根 黄连(各一钱)上极细末,依前搽之。

〔《千》〕治牙齿根欲动脱。生地细锉,绵裹着齿上咂之,日三四,并咽汁,效。

〔钱〕甘露饮子 治牙肿齿摇。(方见小儿痘肿咽痛。)
〔垣〕牢牙散 治牙根肉绽有根,牙疳肿痛,动摇欲落,牙齿不长,牙黄口臭,宜用之妙。夏月亦可。

升麻(四两) 羌活(一两) 羊胫骨灰(二两) 龙胆草(一两半,酒洗)
上为极细末,以纱罗子罗细,羊胫骨灰末和匀,临卧擦牙,妙。

〔罗〕牢牙散 擦牙。

茯苓 石膏 龙骨(各一两) 寒水石 白芷(各半两) 细辛(三钱) 石燕(大者一,小者二)
上为细末,早晚刷牙。

〔垣〕麝香散 治热多寒少,牙露根肉,断脱血出,齿动欲落,大痛妨食。忤寒少,忤热多。

麻黄 归身 熟地 生地 人参 酒防己(各三分) 升麻(一钱) 草豆蔻 黄连(各钱半) 益智仁(二分半) 麝香(少许) 羊胫骨灰(二钱)上细末,依前法搽之。

〔垣〕还少丹 常服牢牙齿。(方见治虚实法。)
〔《本》〕治牙齿动摇,髭髯黄赤,一服,妙。

生姜(半斤) 生地(一斤。各洗净,研取自然汁,渣留用)上用不蛀皂角十茎,刮去黑皮并筋,将前药汁蘸皂角慢火炙令黄,以药汁尽为度,并前药同入瓷罐,用火留性为末。牙齿动摇,用药揩齿龈上。髭黄,用银器盛药末三钱,汤调,将药汁蘸须,临睡时用,次早已黑,三夜三次用之,其黑如漆,妙甚妙甚。此方常用,屡验。

〔《竹》〕蒺藜 治打动牙齿。

蒺藜根烧灰,贴动牙即牢。

〔《千》〕治牙龈宣露。每旦以盐水擦牙,后用热汤含漱百遍,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治齿龈宣露。蚯蚓粪水和为泥,烧令极赤,研如粉,腊月猪脂和敷上,日三敷,瘥。

〔《本》〕取蛀牙本分法。

硼砂(成块者) 朱砂(各一钱) 砂(二钱) 川乌(七个) 砒(二钱,色黄白有光星者,以上各为末)蟾酥(七个) 附子尖(十四个。各为末)上和匀,五月五日合者佳,点药于牙根上。良久,用手指揩下,次用后敷药。

防风 荆芥(各五文) 乳香(十五文)
上为末,揩牙落处,并用些子塞牙落孔子内。

此二方余见一道人货药取牙,一日常货三两贯,余浓赂始传得,妙。

〔世〕落牙方马肉十两,信、巴豆各等分,锉马肉片,以信、巴末拌匀,用石器盛,候出虫,焙干研末,于牙疼处出些血,点上随落,妙。

〔《本》〕取牙落不犯手。

草乌 荜茇(各两半) 川椒 细辛(各三两)上细末,每少许揩患处自落。

牙蛀牙不生

〔海〕牙齿等龋,数年不愈,当作阳明蓄血治之。用桃仁承气汤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服之。好饮过者多得此疾,屡服有效。(桃仁承气汤方见伤寒。)
〔丹〕治蛀牙痛。纳藜芦细末于孔中,勿咽津,神妙。又方,用江子香油灯上烧过,填入穴内。

〔世〕治蛀牙肿痛。用不蛀皂角一锭,去皮子,却用巴豆,每于皂子处安巴豆一粒,用盐泥固济,烧灰研细末,用剜耳子抄少许,填入蛀牙内。

〔《外》〕疗齿龋痛有虫。取雄粪,以绵裹塞孔内,日一二次易之,良。

〔丹〕 齿。用芦荟四分,炒研细,先用盐揩净齿,敷少许。一方,用芦荟、白胶香塞蛀孔内。蛀牙,取松脂锐如锥者塞孔中,少顷虫出脂上。

〔《本》〕治牙疼。

鹤虱 细辛 白芷 干茄(各等分)上件为末,每用少许揩痛处,如有蛀孔,用饭丸药末塞孔中,立效。

〔世〕治牙蛀疼。用鹤虱枝插患处,立愈。

〔罗〕麝香散 麝香(一钱) 铜绿(五分) 白芨 白矾(各二钱半) 白蔹(三钱半)上细末,每少许贴牙患处。

〔丹〕虫蚀牙根肉腐。用棘针烧取沥敷十余次。又,研雄黄末敷,愈。

〔梅〕治牙虫痛不可忍,嚼薰陆香,咽其汁,立瘥。(即乳香之类。)
〔丹〕又方,治牙虫腐烂。用棘针二百枚,用水二升,煮一升含之,妙。

〔张〕治龋齿。以郁李根白皮水煮浓汁含之,冷即易之,效。

〔《山》〕蛀牙。温米醋漱,出虫自愈。又,风蛀牙疼。用香白芷、细辛煎漱之。又,丝瓜儿烧灰存性,擦之。

〔《竹》〕虫牙疼。天仙子不以多少,烧烟用竹筒抵牙引烟熏之,其虫即死,永不再发。

〔世〕治蛀牙。用小瓦片置油拌韭子,烧烟,阁在水碗上,恰用漏斗覆之,以蛀牙受漏斗口中烟,其牙内虫如针者,皆落水碗中,累效。

〔罗〕救苦散 治一切牙痛及塞风蛀牙疼。

草乌 川乌 桂花 良姜 红豆 胡椒 荜茇 细辛(各五分) 石膏 官桂(各三钱)上细末,先漱净里外,干掺之,出涎立愈。

荜茇散 治风蛀牙疼。

荜茇(二钱) 蝎梢 高良姜(各一分) 草乌尖(五分)
上为细末,每用半字,先含水一口应痛处,鼻内搐上,吐了水,用指粘药少许擦牙疼痛处,兼治偏正头疼。

〔《经》〕治大人小儿多年牙齿不生。用黑豆三十粒,牛粪火内烧令烟尽,细研,入麝香少许,一处研匀。

先以针挑不生牙处令血出,用药少许揩,不得见风,忌酸咸物。

发黄白

肾主发。经云∶肾之合血也,其荣发者是也。

〔海〕张天师草还丹 此药久服轻身,随风而去,如列子之乘虚也,若发白者从根而黑,如未白者永不白。

有不信者,将药拌饭与白猫吃,一月即黑。

地骨皮 生地 石菖蒲 牛膝 远志(去心) 菟丝子(酒浸三宿,炒黄)上冬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修制忌女人鸡犬见。(此上少阴下厥阴药也。)
〔垣〕青丝散 补虚牢牙,黑髭须。

香白芷 白茯苓(各五钱) 母丁香 细辛 当归 川芎 甘草 甘松(各三钱) 升麻 旱莲草 地骨皮 生地熟地 青盐 破故纸(各二钱) 寒水石(七钱, ) 香附米(一两,生姜汁浸一宿,炒) 何首乌(一两)麝香(五分) 高茶末
上为细末,庚日为始,背东面西擦牙,早不见日,夜不见灯,刷毕咽药,余津润髭,一月白者顿黑。忌食萝卜。

〔《本》〕治髭发黄黑。(方见牙动摇杂门方条。)
〔《草》〕李卿换白发方云∶刮老生姜皮一大升,于铛中以文武火煎之,不得令过沸,其铛惟得多油腻者尤佳,更不须洗刮,便以姜皮置铛中密封固济,勿令通气,令一精细人守之,地色未分时,便须煎之,缓缓不得令火急,如其人稍疲,即换人看火,一伏时即成,置于瓷钵中,研极细。李方虽曰一伏时,若火候匀,至日西即药成也。使时以小簪脚蘸取如麻子大,先于白发下点药讫,然后拔之,再点,以手指熟 之,令入肉,第四日当有黑者生,神效。

〔梅〕治年少发白,拔去白者。以白蜜涂毛孔中,即生黑发。不生,取桐子捣汁涂上,必生黑者。

〔《千》〕疗发黄。熊脂涂发梳之,散头入床底,伏地一食顷即出,便尽黑,不一升脂,验。

发落不生

〔垣〕脉弦气弱,皮毛枯槁,发脱落,黄耆建中汤主之。发脱落及脐下痛,四君子汤加熟地。

〔丹〕胡氏年十七八岁,发脱不留一茎,饮食起居如常,脉微弦而涩,轻重皆同。予曰∶此浓味成热,湿痰在膈间。又日多吃梅,酸味收湿热之痰,随上升之气至于头,蒸熏发根之血,渐成枯槁,遂一时尽脱。遂处以补血升散之药,用防风通圣散去芒硝,惟大黄三度酒炒,兼以四物汤酒制合和,作小剂煎,以灰汤入水频与之。两月余后诊其脉,湿热渐解,停药,淡味调养。又二年,发长如初而愈。

〔竹〕滋荣散 长养发,发落最宜。

生姜(焙干) 人参(一两)上细末,每用生姜一块,切断蘸药末于发落处擦之,二日一次用。

〔世〕三圣膏 治髭发脱落,能令再生。

黑附子 蔓荆子 柏子仁(各半两)
上为末,乌鸡脂和匀,捣研,干置瓦合内,封固,百日取出。涂在髭发脱处,三五日即生,自然牢壮不脱。

〔《本》〕甜瓜叶,治人无发,捣汁涂之即生。

〔《千》〕治发落不生,令长。麻子一升,熬令黑,压油以敷头发上,妙。

〔《圣》〕治生眉毛。用七月乌麻花阴干为末,生乌麻油浸,每夜敷之。乌麻即秋麻是也。

二阴

〔《素》〕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金匮真言论)前阴缩纵等疾,属肝经,病见肝部。后阴脱肛等疾,属大肠腑,病见肺部。

欠嚏

肾主欠嚏。经云∶肾为欠为嚏是也。

运气 欠嚏有三∶一曰寒。经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寒清时举,鼽嚏喜悲数欠是也。

二曰火。经云∶少阳司天之政,三之气,炎暑至,民病嚏欠是也。

三曰湿郁其火。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阴始凝,民病中热嚏欠是也。

欠伸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全文见诊病传变 王注云∶气郁于胃,故欠生焉。)运气 欠伸皆属风。经云∶厥阴在泉,风yin所胜,病善伸数欠,治以辛是也。

〔仲〕中寒家善欠。

〔《灵》〕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口问篇)针灸 欠伸有二法,此篇经文取足少阴太阳,是其一也。其二取胃,经云∶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振寒,善伸数欠,视盛虚实寒陷下调之也。

〔河〕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或故以物扰之,痒而嚏者,扰痒属火故也。或视日而嚏者,由目为五脏神华,太阳真火晃曜于目,心神躁乱而热发于上,则鼻中痒而嚏也。

运气 嚏有三∶一曰热火。经云∶少阴司天之政,热病生于上,民病血溢鼽嚏。又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病嚏鼽衄。又云∶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又云∶少阳所至为鼽嚏。又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治以诸寒是也。

二曰金不及火乘之。经曰∶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者是也。

三曰燥金。经云∶阳明所至,为鼽嚏是也。

〔《灵》〕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一曰眉上也。(口问篇 眉本,恐攒竹穴。)
〔《撮》〕腠理不密,喷嚏不www.med126.com已∶风门(一分,沿皮向后一寸半,补一呼。)
〔仲〕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身体拘急

运气 拘急属寒,及寒湿风湿。经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又云∶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厥拘急。初之气,风湿相搏,民病经络拘强,关节不利,治法盖小续命汤、仲景三黄汤之类是也。

梦遗

〔丹〕精滑专主湿热,用黄柏知母牡蛎蛤粉。梦遗专主热,与带下同治法。

〔《本》〕治梦遗有数种∶下元虚惫,精不禁者,宜服茴香丸。年壮气盛,久节yin欲,经络壅滞者,宜服清心丸。有情欲yin动,经谓所愿不得,名曰白yin,宜良方茯苓散。正如瓶中煎汤,气盛盈溢者,如瓶中沸汤而溢。

欲动心邪者,如瓶倾侧而出,惫虚不禁者,如瓶中有罅而漏,不可一概用药也。又有一说。经曰∶肾气闭即精泄。《素问》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又曰∶肾藏精。盖肾能摄精气以生育人伦者也,或育或散,皆主于肾。今肾气衰则一身之精气无所管摄,故妄行而出不时也。猪苓丸一方,正为此设。

〔《内》〕内伤气血不能固守梦遗者,当补以八物东加减,吞樗根皮丸。

〔垣〕面色白而不泽《难经》云∶肺太过则令人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面色白为寒,脉沉厥急,按之空虚,色白脱气,又为脱血,又为脱津,又为脱液,又为脱精,又为脱神,是元神漂浮乎外,将离体之象也。

其脉按之不鼓,犹为亡阳,况虚空者乎?病乃阴寒极矣。若脉或盛大而涩,犹为中寒之病也,况虚空者乎?宜峻补之。

巴戟丸 治肝肾俱虚,收敛精气,补其元阳,充悦肌肤,进美饮食。

五味子 川巴戟(去心) 肉苁蓉(酒洗) 菟丝子(炒) 人参 白术 熟地 骨碎补(去毛) 茴香 牡蛎白龙骨 覆盆子 益智仁(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日二三服。补精止汗。(虚甚者,用八物汤吞之。)
〔《本》〕治遗精梦泄,关锁不固,金锁丹,亦名茴香丸

舶上茴香 葫芦破故纸 白龙骨(各一两) 木香(一两半) 胡桃(三十个,研) 羊肾膏(三对,取开,用盐半两擦炙熟,研如膏上五味为末,下二味同研成膏,和酒浸蒸饼杵熟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罗〕固真丹 晚蚕蛾(一两) 肉苁蓉 白茯苓 益智(各一两) 龙骨上用鹿角胶酒浸化开,丸桐子大。每服三粒,空心温酒下,干物压之。

补真玉露丸 治阳虚阴盛,精脱yin泺胫酸。(一方无茯苓。)白茯苓(去皮) 白龙骨(水飞) 韭子(酒浸,炒) 菟丝子(酒浸。各等分,火日修合)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盐汤亦得,空心食前服,少时以美膳压之。(《梅师方》止用龙骨四分,韭子五合为散,空心,酒调服方寸匕,治失精暂睡即泄。《圣惠方》止用韭子微炒为散,食前酒下二钱匕,治梦中泄精。《外台》方用新韭子二升,十月霜后枯者,好酒八合浸一宿,明日日色好,令童子向南捣一万杵,平旦温酒服方寸匕,治虚劳尿精,再服立瘥。此龙骨、韭子为泄精要药也。)
〔梅〕治精滑久不固,牡蛎不拘多少,砂锅内醋淬七次,细末醋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上龙骨、牡蛎治梦遗例。王元 虚而泄精,脉弦大,累与加减八物汤,吞河间秘真丸及珍珠粉丸,其泄不止。后用五倍子一两,茯苓二两,为丸服之良愈。此则五倍子涩脱之功,敏于龙骨、蛤粉也。

〔河〕秘真丸 治白yin小便不止,精气不固,及有余沥,或梦寐阴人通泄。

龙骨(一两,另研) 大诃子皮(五个) 朱砂(一两,研细,一分为衣) 缩砂(半两)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温酒下,熟水亦得。不可多服,太秘。

〔《本》〕治虚损,补精水,壮筋骨,益心智,安魂魄,令人悦泽驻颜,轻身延年,益寿闭固天癸。八仙丹

伏火朱砂 真磁石 赤石脂 代赭石 石中黄 禹余粮 乳香 没药(各一两)
上为末,研匀极细,糯米浓饮丸,桐子大,或豆大。每服一粒,空心盐汤下。有人年几七旬,梦漏羸弱,气 然虚损,得此方服之,顿尔强壮,精气闭固,饮食如故。予常制自服,良验。

经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yin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白yin梦遗等症。先贤治法有五∶上法用辰砂、磁石、龙骨之类,镇坠神之浮游,是其一也。其二思想结成痰饮,迷于心窍而遗者,许学士用猪苓丸之类,导利其痰是也。(方见治郁条。)其三思想伤阴者,洁古珍珠粉丸用蛤粉、黄柏降火补阴是也。(方见热条。)其四思想伤阳者,谦甫鹿茸、苁蓉、菟丝子等补阳是也。(方见白浊条。)其五阴阳俱虚者,丹溪治一形瘦人,便浊梦遗,作心虚治,用珍珠粉丸、定志丸服之。定志丸者,远志、菖蒲、茯苓、人参是也。

年少壮节欲遗泄者,宜清心丸、珍珠粉丸。(清心方见热条。)
〔洁〕珍珠粉丸 治白yin梦遗泄精,及滑出不收。

黄柏皮(一斤,新瓦上炒赤) 真蛤粉(一斤)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温酒送下。法曰阳盛乘阴,故精泄也。黄柏降火,蛤粉咸而补肾阴。

〔丹〕精滑不禁方。用海蛤粉、青黛、香附、黄柏、知母之类。

〔海〕大凤髓丹 治心火狂阳太盛,补肾水真阴虚损。心有所欲,速于感动,应之于肾疾于施泄。此方固真元,降心火,益肾水,大有神效。

黄柏(炒,二两) 缩砂(一两) 甘草(半两) 半夏(炒) 木猪苓 茯苓 红莲芯 益智仁(各三钱五分)
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若只用黄柏、甘草、缩砂三味,为 正凤髓丹 。只用黄柏、甘草二味,为 凤髓丹 。

古人云∶泻心者非也,乃泻相火益肾水之剂。

〔《本》〕治经络热梦遗,心忪恍惚膈热,清心丸

用好黄柏皮一两,研为细末,生脑子一钱,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浓煎麦门冬汤吞下。大智禅师云∶梦遗不可全作虚冷,亦有经络热而得之也。尝治一男子,至夜脊心热,梦遗,用珍珠粉丸、猪苓丸遗止,终服紫雪,脊热始除。又一男子脉洪腰热遗精,用沉香和中丸下之,导赤散治其火而愈。于此知身有热而遗者,皆热遗也。

〔仲〕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 主之。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 牡蛎( ,各三两)上七味,水七升,煮三升,分温三服。

天雄散方 天雄(炮) 龙骨(各三两)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止,稍增之。

愚壮年得梦遗症,每四十五日必一遗,累用凤髓丹、河间秘真丸,虽少效,终不除根,后改用菖蒲、远志、韭子、桑螵蛸、益智、枣仁、牡蛎、龙骨、锁阳等剂为丸,服之良愈。

又一中年男子梦遗,以珍珠粉丸等药与服,了无一效,亦以远志、菖蒲等剂服之,随手而愈。

〔《本》〕猪苓丸 用半夏一两,破如豆大,猪苓末二两,先将一半炒半夏色黄,不令焦,出火毒,取半夏为末糊丸,桐子大,候干,更用前猪苓末一半同炒微裂,入砂瓶内养之,空心温酒盐汤下三四十丸,常服,于申未间温酒下。此古方也,今盛行于时,而人多莫测其用。半夏有利性,而猪苓导水,盖肾闭导气使通之意也。予医囊中尝贮此药,缓急与人三五服,皆随手而验。林监丞庇民亦数服而愈。

详此治梦遗方属郁滞者居大半,庸医不知其郁,但用龙骨、牡蛎等涩剂固脱,殊不知愈涩愈郁,其病反甚。常治一壮年男子,梦遗白浊,少腹有气冲上,每日腰热,卯作酉凉,腰热作则手足冷,前阴无气,腰热退则前阴气耕,手足温。又旦多下气,暮多噫,时振,隔一旬二旬必遗,脉旦弦滑而大,午洪大。予知其有郁滞也,先用沉香和中丸大下之,次用加减八物汤吞滋肾丸百粒。若稍与蛤粉等涩药,则遗与浊反甚,或一夜二遗。遂改用导赤散大剂煎汤服之,遗汤皆止渐安。又一中年男子皆梦遗,医或与涩药,反甚,连遗数夜。愚先与神芎丸大下之,却制此猪苓丸服之,皆得痊安。又丹溪先生治镇守万户萧伯善,便浊精滑不禁,百药不致,与试倒仓法而安。于此见梦遗属郁滞者多矣。

〔世〕治精滑不禁。用局方青州白丸子,用辰砂为衣服之,神效。

〔海〕乌金散 治梦泄精滑不禁。

九肋鳖甲,每服二字,用清酒半盏,童便半小盏,陈葱白七八寸,同煎七分,和渣,日两服。(本草云∶鳖甲主心腹 瘕坚积。)
〔垣〕治男子梦与鬼交,心神恍惚者。刮鹿角屑三指撮,日二服,酒下。《食疗》同。(本草云∶鹿角屑逐恶气恶血。)
〔《玉》〕遗精白浊,夜梦鬼交∶心俞(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先补后泻,灸不宜多。) 白环俞(一寸半,泻六吸,补一呼。)
〔《撮》〕又法∶白环俞(一寸半,灸五十壮,与中极相平。) 肾俞 中极(灸随年壮。)
〔《集》〕又法,肾俞 心俞 膏肓 关元 三阴(不已,取下穴。)
〔东〕腰脊冷,溺多白浊,失精∶脾募(三七壮。) 曲泉(灸。)虚劳失精,阴缩,茎中痛∶大赫(三七壮。) 中封(灸。)
〔华〕遗精,五脏虚竭(东阳同)∶曲骨端(四七壮,在阴横骨中央曲如月,中央是也。)
〔东〕溺血精出∶列缺(卧针五分。)
〔《甲》〕丈夫失精,中极主之。男子精溢,阴上缩,大赫主之。男子精溢,胫酸不能久立,然谷主之。

男子精不足,太冲主之。

白浊

〔丹〕便浊大概皆是湿痰流注,宜燥中宫之湿,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燥去其湿。肥白人必多湿痰,以二陈去其湿热。胃弱者,兼用人参,以柴胡、升麻升其胃中之气。胃中浊气下流,必用二陈加苍术、白术、柴胡、升麻。一妇人年近六十,形肥,奉养膏粱,饮食肥美,中焦不清,积为湿气,流入膀胱,下注白浊,白浊即湿痰也,用二陈去痰,苍术、白术去湿补胃,加升麻、柴胡升胃中之清气。服四帖后,浊减大半,却觉胸满,因柴胡、升麻升动胃气,痰阻满闷而然。间用二陈汤加炒曲、白术、香附以泄其满。若素无痰者,虽升动胃气,不满也,兼用青黛、樗皮、蛤粉、炒黄柏、炒干姜、滑石为末,炒神曲糊丸服之。凡便浊服药,必兼服加减珠粉丸 蛤粉 青黛(此二味,主胃中浊气下流,降入膀胱) 樗皮末(大燥湿热) 滑石 黄柏 干姜(炒褐色,味苦敛肺气下降,使阴血生。干姜,盐制)
上为末,炒神曲为丸。

又方黄柏(炒焦) 黄柏(生) 蛤粉(各一两) 神曲(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服。

白浊者,湿热伤气,久下不止,此系火不守也。知母、黄柏、炒附子各等分,水丸服。

赤浊者,湿热伤血,于二陈汤中加白芍药,仍用炒柏、蛤粉、椿皮、滑石、青黛,以神曲为丸。一方加干姜,炮褐色,固而不走。

〔罗〕白yin诸症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yin于外,入房太甚,奈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yin。

夫肾脏天一,以悭为事,志意内治,则精全而涩。若思想外yin,房室太甚,则固有yin 不守,辄随溲溺而下也,然本于筋痿者,以宗筋弛纵也。

内补鹿茸丸 治劳伤思想,阴阳气虚,益精,止白yin。

鹿茸(酥炙) 菟丝子(酒浸) 蒺藜(炒) 白蒺藜 肉苁蓉 紫菀 蛇床子(酒浸) 黄耆桑螵蛸阳起石 附子(炮) 官桂(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送下。

茯苓丸 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其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

菟丝子(酒浸,五两) 石莲(去壳,三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

金箔 治下焦虚,小便白yin,夜多异梦遗泄。

蚕蛾 破故纸(炒) 韭子(炒) 牛膝(酒浸) 肉苁蓉 龙骨 山茱萸 桑螵蛸 菟丝子(酒浸,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空心下。

王瓜 治小便自利如泔色,此肾虚也。

王瓜根 桂心(各一两) 白石脂 菟丝子(酒浸) 牡蛎(盐泥烧赤,候冷去泥,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大麦粥汤调下,日三服,食前。

〔杨氏〕萆 厘清饮 治白浊凝面如油,光彩不定,凝脚如糊。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盐一捻,煎七分,食前温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恐与惊悸相似,实非惊悸也。张子和云∶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即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必须人为伴侣,方不恐惧,或夜必用灯照,无灯烛亦恐惧者是也。

脏腑恐有四∶一曰肾。经云∶在脏为肾,在志为恐。又云∶精气并于肾则恐是也。(条见虚条及针灸条。)二曰肝胆。经云∶肝藏血,血不足则恐。戴人曰∶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怒而不敢也。(余见同上。)三曰胃。经云∶胃为恐是也。

四曰心。经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者是也。

〔丹〕周本心年六十岁,形气俱实,因大恐,正月间染病,心不自安,如人将捕之状,夜卧亦不安,两耳后亦见火光炎上,食饮虽进而不知味,口干而不欲食。以人参、白术、当归身为君,陈皮为佐,加盐炒黄柏、炙玄参各少许,煎服自愈,月余而安。(经云∶恐伤肾。丹溪用盐炒黄柏、炙玄参,引参,归等入补肾足少阴络也。)
〔《本》〕治胆虚常多畏恐,不能独卧,如人捕之状,头目不利,人参散

人参 枳壳 五味子 桂心 甘菊花 茯神 山茱萸 枸杞子(各三分) 柏子仁 熟地(各一两)上细末,每二钱,温酒调服。

治胆虚冷,目眩头疼,心神恐畏,不能独处,胸中满闷,茯神散

茯神(一两) 远志 防风 细辛 白术 前胡 人参 桂心 熟地 甘菊花(各三分) 枳壳(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温服,不拘老幼皆宜服。

治胆虚目暗,喉痛数唾,眼目眩冒,五色所障,梦见被人争讼,恐惧面色变者,补胆防风汤

防风(一钱) 人参(七分) 细辛 芎 甘草 茯苓 独活 前胡(各八分)上粗末,每四大钱,水盏半,枣二枚,煎八分,去渣,食前服。

运气 善恐皆属肝木虚。经云∶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纪,其病yin动注恐是也。

内经针灸善恐有三∶其一取肾。经曰∶肾足少阴之脉,是动病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是也。

其二取肝。经云∶肝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是也。

其三取胆。经云∶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取阴陵泉。又云∶善呕,呕有苦,善太息,心中,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少阴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是也。

〔《甲》〕心如悬,哀而乱,善恐,嗌内肿,心惕惕恐如人将捕之,多涎出,喘少气,吸吸不足以息,然谷主之。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千金》作曲泽。)

相关文章
 姜枣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风轮阴虚证
 《药证与经方》勘误贴
 肠覃石瘕
 再障诊疗小结
 张仲景外科外治方二首补辑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