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伤寒论》。
|
药物组成 | 甘草4两(炙),干姜2两。
|
加减 | |
功效 | 复阳气。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再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1.伤寒:吕沧州治一妇伤寒,乃阴间阳,面赤,足踡而下痢,躁扰不得眠。论者有主寒、主温之不一,不能决。吕以紫雪、金匮理中丸进,徐以冰渍甘草干姜汤饮之,愈。且告之曰:下痢足踡,四逆证也,苟用常法,则上焦之热弥甚,今以紫雪折之,徐以甘辛以温里,此热因寒用也。众皆叹服。 2.寒证:本方治疗34例寒证(胃脘痛8例,吐酸2例,脘腹胀2例,肠鸣腹泻1例,胸痛2例,眩晕13例,咳嗽2例,经来腹痛4例),均取效。认为中医所称寒证,实际上包含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病理生理现象;认为干姜辛辣,服后刺激口腔粘膜,可能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而起对抗副交感神经作用;甘草则对胃平滑肌有一定解痉作用,因而取效。 3.眩晕:何某某,男,80岁,农民。素患慢性支气管炎,年老体弱,卧床已半年,近出现头晕耳鸣,如坐舟车之中,觉物旋转,耳鸣如潮水,不能起床,不敢张目,同时伴咳嗽气急,咳唾涎沫和胸闷不适感。听诊右中下肺野有散在中小水泡音,曾用四环素、磺胺嘧啶、麻杏止咳糖浆等消炎止咳药无效;又用天麻钩藤饮、百合固金汤等加减方亦无效。眩晕日见加重,咳唾涎沫不止,思热饮,不欲食。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细。拟诊眩晕病,肺中虚冷,水气不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处方:炙甘草15g,炮姜12g,3剂。服1剂后,眩晕锐减,咳唾涎沫好转,服完2剂,能起床活动,3剂眩晕除,诸症基本消失,精神大振。 4.遗尿:刘某,30岁,小学教师。患遗尿证甚久,日则间有遗出,夜则数遗无间,良以为苦。医咸以为肾气虚损。诊其脉,右部寸关皆弱,舌白润无苔,口淡,不咳,唾涎,口纳略减。小便清长而不时遗,夜为甚,大便溏薄,审系肾脾肺三脏之病。但补肾温脾之药,服之屡矣,所未服者唯肺耳。景岳云:“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本证病缘于肾,因知有温肺化水之治法。又甘草干姜汤证原有治遗尿之说,遂疏方:炙甘草8钱,干姜(炮透)3钱,1日2帖。3日后,尿遗大减,涎沫亦稀,再服5日而诸症尽除。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1.《内台方议》:脉浮,自汗出,恶寒者,为中风。今此又兼小便数者,心烦脚挛急,为阴阳之气虚,不可发汗。反与桂枝汤误汗之,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上逆也,此乃不可汗而误攻其表,营卫之气虚伤所致也。故与甘草为君,干姜为臣,二者之辛甘,合之以复阳气也。 2.《寒温条辨》:此即四逆汤去附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嗽,腹痛便滑,内外合邪,难于发散,或寒冷伤胃,不便参术者,并宜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 3.《伤寒今释》:干姜与附子,俱为纯阳大热之药,俱能振起机能之衰减。惟附子之效,偏于全身;干姜之效,限于局部。其主效在温运消化器官,而兼于肺,故肺寒、胃寒、肠寒者,用干姜;心脏衰弱,细胞之生活力减退者,用附子。吉益氏《药徽》谓附子逐水,干姜主结滞水毒。盖心脏衰弱者,往往引起郁血性水肿,其舌淡胖,如经水浸,用姜附以强心,则水肿自退,非姜附能逐水也。 |
备注 | 干姜甘草汤(《外台》卷六引《备急》)、复阴汤(鸡峰)卷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