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皮痹是因营卫不和,风寒湿邪或热毒乘虚凝结皮肤,阻滞经络,内舍于脏腑。以局部或全身 |
皮肤进行性肿硬、萎缩,严重者可累及脏腑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类疾病。 | |
症状描述:
|
|
发病原因:
|
多因营卫不和,风寒湿邪或热毒乘虚凝结皮肤,阻滞经络,内舍于脏腑,以致肌肤气血运行 |
不畅而瘀滞,皮肤失却气血濡养,从而出现皮肤肿硬、萎缩,严重者病变累及脏腑,出现咳 | |
喘、心悸、腹胀便秘、少尿等脏器受损的症状。 | |
本病局限性者预后良好,泛发兼喘悸、少尿等症者预后不良。 | |
诊断要点:
|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年女性及新生儿。 |
皮损可为斑状、带状和点滴状(局限性),亦可为先有手、足、面部或躯干部皮损,继之渐 | |
向周围及全身蔓延(系统性)。病始于四肢末端及面部者,多呈对称性发病。其皮损变化均 | |
具有肿胀、硬化、萎缩三个阶段。 | |
★ 肿胀期:皮肤紧张变厚、浮肿,按之不没指,皱纹消失,皮色苍白或淡黄,或为淡红、 | |
紫红色斑疹。 | |
★ 硬化期:皮肤变硬,表面有蜡样光泽,触之韧硬,如按皮革,不能用指捏起,依据受累 | |
皮肤部位不同而有手指发紧变硬,屈伸受限,指尖变细,面部表情固定呈假面具状,张口及 | |
闭眼困难,鼻头变尖,舌活动受限,胸部紧束感等症。 | |
★ 萎缩期:皮肤萎缩变薄,硬化减轻,病损部位溃破糜烂,皮肤红丝隐现。 | |
常有肌肉轻度疼痛、萎缩,可伴有关节肿痛,活动不利,或强直挛缩畸形。 | |
症状内舍脏腑组织者,可有不同表现: | |
★ 脾胃系症状:可有吞咽困难、呕吐、胃脘饮胀、灼痛、纳呆、腹胀痛、便秘或腹泻等。 | |
★ 心肺系病症:可有气急喘促、咳嗽、胸闷、心悸怔忡、胸痛、脉结代等。 | |
★ 肾系症状:常有多尿或少尿,尿混浊等。 | |
★ 脑神病症:可有震颤抽搐、失眠、头痛及性格改变等。 | |
★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指趾遇冷即变白变紫,伴麻木疼痛,十数分钟可自行恢复正常(即合 | |
病血痹)。 | |
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可有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血沉加快,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 |
加。皮肤感觉时值测定延长。前臂伸侧皮肤活检可见本病特征性的胶原纤维束肿或纤维化, | |
血管壁组织活检亦与其相似。X线检查示软组织广泛钙盐沉积阴影。 | |
疾病辨析:
|
肌[肉]痹:眼睑周围有水肿性深红色至紫红色丘疹斑块,并伴有明显的肌肉乏力、疼痛和 |
触痛。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及尿肌酸量明显增高,无泛发性皮肤浮肿、硬化、萎 | |
缩。 | |
血痹:以肢端遇冷即变白、冷麻疼痛为主症,无皮肤浮肿、硬化、萎缩。可以合病。 | |
蝶疮流注:红斑在两颧和鼻梁间形成蝶翼形,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敏感,有明显发热及关节与 | |
肌肉疼痛,多脏器损害程度较重,皮肤可捏起,狼疮细胞阳性。 | |
治疗方法:
|
热毒蕴结肌肤证 |
证候:皮肤发硬,关节疼痛红肿,舌红,苔黄,脉数。 | |
治法:清热解毒。 | |
主方:五味消毒饮 | |
用法: | |
加减:可加黄连、丹皮、赤芍等;发热明显,加石膏、栀子、知母。 | |
寒湿阻络证 | |
证候:皮肤发硬,形寒肢冷,遇寒尤甚,关节疼痛,面色淡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 |
治法:散寒祛湿。 | |
主方:当归四逆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黄芪、鸡血藤等。 | |
痰湿阻络证 | |
证候:皮肤肿胀,韧硬而不能捏起,身体困重,胸闷,苔白腻,脉滑。 | |
治法:燥湿化痰。 | |
主方:平陈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桂枝、白芥子等。 | |
瘀血阻络证 | |
证候:皮肤硬化,麻木不仁,关节酸痛,肤色紫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月经不调,情志 | |
抑郁或躁急,便溏,舌紫或有斑点,脉细涩。 | |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 |
主方:桃红四物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丹参、水蛭等。 | |
痰瘀互结证 | |
证候:皮肤硬化,麻木不仁,肢端青紫,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胸闷恶心,舌紫或有斑点, | |
苔白腻,脉涩或滑。 | |
治法:祛痰化瘀通络。 | |
主方:桃红饮 | |
用法: | |
加减:可加蜈蚣、蕲蛇等。 | |
肾阳亏虚证 | |
证候:皮肤硬化,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腰酸耳鸣,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舌淡胖 | |
,脉沉细。 | |
治法:温站肾阳。 | |
主方:右归丸 | |
用法: | |
加减:可加巴戟天、锁阳、仙茅、yin羊藿。 | |
气血两虚证 | |
证候:皮肤硬化,麻木不仁,少气懒言,头晕眼花,面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 |
。 | |
治法:补益气血通络。 | |
主方:人参养营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阿胶、鸡血藤、何首乌等 | |
其他疗法:
|
增加营养,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外伤。妇女应防止怀孕。 |
针炙疗法: | |
★ 七星针疗法:局部敲打。 | |
★ 耳我疗法:可取肺、内分泌、肾上腺、肝、脾穴,留针20-30分钟或埋针。 | |
★ 艾条炙疗法:可取足三里、合谷、胃俞、脾俞、肾俞、命门等,每日1次。 | |
按摩疗法:于患处皮肤进行推拿,每日2次。 | |
用红灵酒或虎骨酒搽揉患部,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 |
单方验方:发病初选用透骨草、石菖蒲、川乌、艾叶、红花、伸筋草、桂枝等各20g,煎 | |
水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 |
西药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如胍乙啶,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如青霉素、秋水仙碱,肾上腺皮质激 | |
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 |
评 介:
|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 |
未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