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护生茶楼:秋季养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说来,秋季养生可以分为初秋、中秋和晚秋3个阶段。
   初秋之时,欲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节约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以生气。《四时纂要》要说:“取枸杞浸酒饮,耐老。”
   中秋炎热,气候干燥,容易疲乏。此时应多吃新鲜少油食品。其次,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C、E类食品,如萝卜、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抗病能力。
   晚秋季节,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高。专家指出,秋冬季节之交(约十一月份)为心肌梗塞的高峰期。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左右,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此时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切忌进食过饱,其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二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一到秋天,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身。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机体耗损大,当天气转凉时,调补一下身体,是有必要的。不过,该怎样调补才有益健康,确实要有点讲究。
   有人认为,补就是吃补药补品,不管自己身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肉猪肉等等集中,突击食用,称之为“大补”。
   有人则认为,夏天天气热,不想吃,现在应该好好地吃几顿,把夏天的损失补回来,称之为“贴秋膘”。其实,这些补法不一定是科学的,不但对健康无益,而且,浪费财力物力,甚至可能有损身体。
   大家知道,夏天气温高,人们胃肠功能相对不好,多不思饮食,因此,日常中吃的大多是瓜果、粥类、汤类等清淡和易消化食品,脾胃活动功能亦减弱,秋凉后如马上吃进大量猪、牛、羊、鸡等炖品,或其他一些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其正常消化功能。这正如跑步,必须先经过慢跑后才能逐渐加快一样。如一下吃进大量难以消化的补品,胃肠势必马上加紧工作,才能赶上这突然的需要。结果就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无法消化,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甚至还会引起疾病。
-----------睡眠是人们恢复体力,保证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秋季气候凉爽,人们睡眠的气象条件大为改善,但如果不适当加以注意,睡眠质量将会大受影响。所以,秋季睡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忌睡前进食。这将会增加肠胃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有害身体,还会影响入睡。睡前如实在太饿,可少量进食,休息一会儿再睡。  
   二忌饮茶。茶中的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睡前饮过浓的茶会因之而难以入睡,饮用过多的茶会使夜间尿频,影响睡眠。  
   三忌睡前情绪激动。睡前情感起伏会引起气血的紊乱,导致失眠,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睡前应力戒忧愁焦虑或情绪激动,特别是不宜大动肝火。
   四忌睡前过度娱乐。睡前如果进行过度娱乐活动,尤其是长时间紧张刺激的活动,会使人的神经持续兴奋,使人难以入睡。  
   五是睡时忌多言谈。卧躺时过多说话易伤肺气,也会使人精神兴奋,影响入睡。
   六是睡时忌掩面。睡时用被捂住面部会使人呼吸困难,身体会因之而缺氧,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七是睡时忌张口。睡觉闭口是保养元气的最好方法。如果张大嘴巴呼吸,吸入的冷空气和灰尘会伤及肺脏,胃也会因之而着凉。  
   八是睡时忌吹风。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降低,易于受风邪的侵袭。故在睡眠时要注意保暖,切不可让风直吹。
-----------由于北方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加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人们很容易“上火”。
   “上火”是人体各器官不协调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应激性疾病。通常,人们在“上火”之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发病后则表现为心跳加快、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而严重的口疮、咽喉肿痛等症状会影响人体的正常饮食,一些爱美的女士脸上也会因“火气”比较大,长出红红且发痛的痘痘,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专家建议,要避免“上火”,首先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定时定量进餐,不为赶时间放弃一顿,也不为一席佳肴而暴饮暴食。其次,多吃“清火”食物,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萝卜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可以口服各类清凉冲剂,如夏桑菊冲剂、金菊冲剂等对“清火”也很有效。还有,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受到刺激而“上火”。
   在“上火”期间,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和熬夜,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火”药物。如果“上火”症状比较明显,一周以上还没有好转,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秋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则是进补的好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2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
   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祖国医学认为食鱼要讲究对症,对症吃“鱼”,它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才能显现出来。下面列举常见鱼类的药用性能和食疗作用,供选择食用时参考。
   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症。
   带鱼:可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辅助疗法。常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保持皮肤的润湿与弹性。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食用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青鱼所含、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
   草鱼:又称鲩鱼,有青鲩、白鲩两色,味甘性温,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古人认为,鲩鱼肉厚而松,治虚劳及风虚头痛,以其头蒸食尤良。
   泥鳅: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鱼,这些疾病是:
   痛风患者,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肝硬化病人,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脑出血等。
-----------秋季气温适中,是人们健身的好时机,但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同人应根据年龄、体质、爱好等不同,选择不同的健身项目。
   健身教练建议:秋季健身可以选择登山、冷水浴、太极拳和健身舞等方式。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此外,秋日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
   登山比较适合中、青年,儿童和老年人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偶尔为之,但一定要注意不能选择过高、过长的登山线路,以免过于劳累引发身体不适。
   此外,洗冷水浴也是一种不错的健身方式。秋天气温、水温与人体体温较接近,冷水对人体的刺激较小。如果从这时开始洗冷水浴,可以使身体对冷水的刺激产生适应力。坚持洗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力及对感冒等疾病的抵御力。
   不过,健身教练提示说,洗冷水浴前一定要活动身体至发热,之后将冷水先抹在脸、手臂和大腿等处,让身体逐步适应,然后再用冷水冲洗全身,且要边冲边摩擦身体,一般冲洗10分钟就可以了。冷水浴比较适合18至50岁的人群,但有关节炎、风湿及心脏病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秋季人体的柔韧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因此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太极拳和健身舞这两种较为舒缓的健身方式不但可以令人很好地舒展肢体、锻炼筋骨,同时可以避免运动损伤。加之秋季气候宜人,这类运动虽然运动量较小,但人在户外进行也不会觉得冷,所以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中老年人。
   最后,健身教练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散步、健美操、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季进行的运动。此外,提醒人们,秋季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也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另外,由于人们在秋天容易疲乏、思睡,所以在运动后要注意休息,以恢复体力。
-----------秋季性生活应有所收敛

   所谓“使志安宁”、“收敛神气”和“无外其志”,其总的原则是要休心养性,思绪宁静,不让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季寒凉肃杀的气候。对房事而言,具体的养生方法就是性欲的兴奋冲动不能像春天生发之性的冲动,也不能像夏天阳亢之性的兴奋,而是要有所收敛,房事应有所减少。一般来说,人们的阳气不足,可以借助春天生发之性、夏天阳热之气以温养生发阳气,而阴精不足的人,则可借助秋冬收藏之性以涵养阴精,故保精的观念虽强调是冬季摄生之要领,实则秋天就已开始起步。
   秋季对女性来说,会出现性欲减退的现象,常常表现在性交时出现阴道干燥的现象,这是秋季燥气当令所致。因为燥气干涩易于伤津,故有“燥胜则干”之说。
   秋令之际,阴道干涩不仅影响行房的情绪和欢悦,还可带来阴茎与阴道摩擦的疼痛和损伤。为能预防发生阴道干涩所造成性交中不愉快之情,在秋季行房前可适当延长性前嬉的时间,以充分调动激发女性的性欲,也可使用一些润滑剂。
   在这时女子不可因此而情欲消沉,否则会更进一步抑制阴道分泌腺的分泌,造成恶性循环,使欢愉的房事不欢而散。
   总之,秋燥当令,房事性交应有所收敛,以养神气,对阳事渐衰、阴道干涩等对房事不利的因素应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自寻烦恼,而要处之泰然。
-----------秋季高发“男人病”

  每年秋天,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前列腺炎又是泌尿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具有病原体种类多、发病率高、发病年限长等特点。传染性前列腺炎是由各种病毒、病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等微生物感染等引起的疾病。据悉,8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传染性前列腺炎已成为欧美国家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英国把它列为必须申报的一种传染病。美国估计每年有100万例,其他发达国家也有很高的发病率。我国由这类传染病引起的前列腺炎也不少,其中95%以上为中青年。
  前列腺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尿路逆行感染。由于前列腺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前列腺炎的治疗成了医学界的一个不小难题。难就难在前列腺腺体的纤维的脂质包膜坚韧,药物不易渗入。更因其有多层包膜作为屏障,使得药物很难穿透前列腺屏障,故导致前列腺炎迁延难愈。
  不少男性罹患此病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时或大便时可出现白色分泌物,并有腰酸、会阴部酸胀不适,以致出现血尿、尿潴留等一系列症状。由于难以彻底治愈,使得不少人长期受此折磨、痛苦不堪。
  目前,前列腺炎的常规治疗手段很多,如西药抗生素治疗、中成药全身和局部用药、理疗以及运用多功能前列腺治疗技术即固态源微波疗法,也就是将超高频电磁波与高活性纯生物药物有机组合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讲求良好的生活方式可减少前列腺感染的可能。另外,定期热水坐浴、补充维生素、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相关文章
 大家来讨论一下“月牙白”、“肉刺”与“健
 我谈自学中医之(-)
 通幽汤
 外阴癌
 嘴巴上火
 急性乳腺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