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漫谈冬季进补与六味地黄丸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时值隆冬,又到了进补的季节.市民们很多都在购买补品,着手进补.在冬至来临后,更多的市民不会错过这一年当中最佳的补益身体时机而会加入到进补的大军队伍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们的养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冬季进补的风气和热情逐年高涨,从虫草等滋补品的价格扶摇直上就能窥见一斑.热情虽好但因大多数市民缺乏最基本的医学养生常识,不管自身体质状况,见是高档的补品如参茸虫草等就大买而用来进补或受广告宣传误导而服用某种补药,还有的人开一次处方就几十味药,成了乱补一气的大杂烩方.结果效果不但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分析原因,往往是踏入了冬令进补的“误区”。大家都知道在射雕英雄传中的九阴真经开篇的第一句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来源于我国朴素的唯物主义阴阳辨证思想,它道出了进补的原理和方法.之所以要冬季进补,那是因为中医养生十分重视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保持人体阴阳与自然界四时阴阳之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体就健康,若是阴阳一方偏胜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年四季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由于自然界呈现阴盛阳衰,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生化代谢和功能活动也相应地减弱,人体精气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人体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三季的活动,体力有所消耗,肝脏功能和阴阳气血有所“透支”,到了冬季,特别需要休养生息,及时进补.冬至属阴中之阴,阴寒最盛,加上冰封雪飘,寒风凛冽,易损人体阳气,必然使阴更盛,阳更衰,人体抗病能力降低,旧病最易复发,且病情加剧,甚则危及生命 ,所以冬至立春之间是进补的最佳时令 。当人体随着时间自然的发展变化,肌体开始衰老功能退化或是因保养不当,出现了阴阳一方偏胜的不平衡状态时,利用药物和食物的特性扭转人体的不平衡状态是进补的客观朴实的原因和简单务实的目的.是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思想有机融合.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句已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谚语说的就是未病先治的医学原理.冬令进补核心是个“补”字,即是补不足之意.本该缺什么补什么,倘若不知道自己的机体缺什么,认为价钱越贵的补药效果越好,人参、虫草、胎盘、鹿茸,不问温热寒凉,一古脑儿往肚子里灌,不仅是浪费,甚至有害.冬令进补的主要功效,是利用一年四季中的“冬藏”这一特点,根据各人体质亏损情况,辨证论治,有针对性地适当进补,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机体最常见的虚损有偏血虚、偏气虚、偏阴虚、偏阳虚,或气血两虚、气阴两虚。各人需要根据身体虚损状况的不同,辨证进补,虚则补之,损则益之。若偏阳虚的人不补阳而补阴,则会越补身体越差。所以,自己随便买补药进补是不科学的。补品虽好,不可滥用 .大家会认为进补会是耗财的奢侈之事,其实不然.进补不一定非用药物.只要懂得了进补的原理和方法,补法得当,即使是简单便宜的食物同样能很好的补益身体.达到进补的目的.传统的冬季进补很重视补肾,这点大家都知道.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为生命之气精神之源.肾的旺衰对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而冬季是补肾最有效的时节,所以自古至今,冬季补肾之风愈演愈烈.因此现在无论各大药房的货架和柜台里充斥着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补肾品.让人眼花缭乱,无所是从.在这些众多的补肾品中,多数民众会选择一种补品.更确切的说是中成药.因为它是那麽有名,甚至占据着补肾品的半壁江山.那就是近人皆知,赫赫有名的六味地黄丸.说到这味药,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因为在各种宣传媒体和工具中,你的目光会很多次的被这样的文字宣传报道所占据: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上的应用,一些科学家发现了六味地黄丸的许多新功能。例如国内中医学者提出六味地黄丸对与增强免疫力、抗辐射、抑制肿瘤、调节血糖代谢、保肝等有奇效。台湾卫生署也宣布六味地黄丸具有抗衰老、增强记忆力的功能.,六味地黄丸在很多地区形成抢销。 在品类繁多的中成药中,六味地黄丸最近成了消费者的新宠。平实的价格和较好的功效使很多人加入了服用六味地黄丸的行列。最近新闻媒体爆料,在美国打NBA球赛的姚明也在服用六味地黄丸调养体能等等.看到这样的信息报道,你难道不惊奇吗?一味配方固定的中成药竟然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和如此广泛的适应人群.以至于许多女性听说六味地黄丸有美容保健的功效,也会经常服用以延缓衰老.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是把它当作补肾壮阳的保健品长年服用.而且应用范围和人群在逐渐扩大,甚至可以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降血糖、降血压,防止老年痴呆等。这些报道宣传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在讲一种药,倒象是说仙界的九转还丹,吃后可以百毒不侵,益寿延年.总之六味地黄丸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令大众为之倾倒,包括很多医生也对其推崇倍至.这点我自己有亲身体会.03年冬,我当时因肾阳虚而患有严重的尿频等寒症,我父亲曾建议服用六味地黄丸,说能补肾.我在中医院针灸治疗时,偶然认识了一位医生,该人是名中医世家出身,在医院有些名气.他也向我推荐服用六味地黄丸.我当时虽然懵懂,但还知道有阴虚阳虚之分.知道六味地黄丸功能主治是: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而我需要的是补阳, 所以没有采纳 .现在当我掌握了一些中医知识后再回顾,真庆幸自己当时没有从而犯将六味地黄丸当成补肾壮阳品的美丽误会,避免了不该受到的伤害,特别在近阶段我更有机会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在民间中医.伤寒论坛等网站,六味地黄丸被很多的民间中医和网民们骂成垃圾而屡遭声讨.虽然声势微弱,影响力微小.但也让我产生了对六味地黄丸现象的深思.将六味地黄丸说成垃圾固然是一种过激的言论,但也未必毫无根据,空穴来风.将六味地黄丸描述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极端呢.而且这种极端更可怕.毕竟医药关乎人命,兹体事大.因此有必要还六味地黄丸一个朴素真实的本来面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沿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通过考据和中医学的辨证思想来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评价,若六味地黄丸确实具有非凡的功能作用而并非如非议所言,那就是大众的幸事和福气,我们更有必要还一个公道,消除负面影响.让更多的民众受益.若非议属实有理,那我们就要坚决打破神化,以免更多的群众因盲从而受到伤害.不要让亿安科技股票的神化在不久后再次上演.我想这应是医学专业人士的起码良知和责任.我查阅资料得知:此方乃宋朝兒科醫家錢乙〈仲阳〉,依醫聖張仲景之八味地黃丸,減去肉桂附子而成。原用於純陽之體,??憾嚓柹訇帲?匝a真陰,除百病,藉以平衡過多的陽氣.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盜汗,水泛為痰,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便血消渴淋瀝,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虛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瘡瘍等證. 从以上六味地黄丸创方来源的历史背景资料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基本的判断:1该方在设计之初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养生补肾,而是为了治病.因为健康的小孩绝无养生补肾的可能,这一点毫无疑问,无须辩驳.2该方针对的治病对象是阴虚阳盛者,这点上文资料已讲明.3该方是補陰的,与补肾壮阳风马牛不相及.4该方其实已经很清楚明白的说明了六味地黄丸主要适用范围和人群,绝不是广告宣传所说的那样有广泛的适应人群.因为中医开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第一要辨明患者体质的阴阳属性,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滋阴,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同样的病,不同的体质,方子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完全不同.遵从的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症下药的辩证思想.绝无用一成不变的固定配方治病之理.下面我们再依据中医学辨证思想理论从药性和药理分析来说明和验证上面所做出的基本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六味地黄丸,顾名思义即以六味药组成,而以地黄为君,余药为臣佐.此方组成如下:熟地黄24g 山茱萸12g 山药12g 泽泻9g 丹皮9g 茯苓9g.很明显方中重用熟地滋补肾阴;山茱萸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三者同用,肾肝脾三阴并补,力度颇强,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三补三泻滋肾水,壮肾阴不足.看似补肾阴佳品,但我要提醒大家,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有句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断.这句话直白的意思是:若要很好的补阴补阳,必须利用阴阳相互依存的特性,在补阴的同时必须补阳,在补阳的同时必须补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六味地黄丸只补阴而不补阳,不求扶助,不图长远,求短期壮阴之意甚明了.那目的何在呢?当然是意在治阳了,因为阴胜必然阳衰.若阳本衰,又何需费此周折,难道要灭阳呼?绝人性命呼?当然是为了损过盛之阳了.这点可从宋朝兒科醫家錢乙(仲阳)富有深意的拿去医圣张仲景的八味地黄丸中两味补肾阳要药附子和肉桂,去用於純陽之體,小兒的多陽少陰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六味地黄丸补阴之本意在于:若要治阳须赖于阴,若阴衰则无此能力,只有壮大阴的力量才能办到.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六?兜鼗仆璨挂踔皇鞘侄?损亢阳才是目的了.就如同当草原闹鼠害,当地政府部门从外地大量购买引进老鹰、黄鼠狼等老鼠的天敌,不了解草原在闹鼠害的动物保护组织若看到了,会误以为是在响应他们的号召.这只不过是个一相情愿的误会吧.那将六味地黄丸当作补肾圣药岂非可笑之至.难道醫家錢乙会不懂得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断的道理,他能根据医圣张仲景的八味地黄丸温补肾阳的名方,仅把八味地黄丸中温补肾阳的两味药材去掉,就变成了滋补肾阴的配方,药性药理驾御得如此简单高明,可见深得医圣张仲景医学思想精髓.况且补肾如输血,只能细水常流式采用点滴的方法,有谁会把使用针管注射血液当成输血的最佳方法呢?通过各种角度的综合分析判断完全能够得出客观.明确.肯定的结论:最初由考据做出的四点基本的判断是客观无误的,而且可以得出进一步的深入结论.那就是六味地黄丸只不过是补肾中成药中的一个神话而已,它既不补肾阳也不是真正理想的补肾阴药,最起码不是善补阴者,实际上它的适用人群非常少.我们完全有理由请六味地黄丸走下补肾的神坛,因为众人大多求补肾阳,而它却无此之能,那何堪受到众人的顶礼膜拜?但它也决非垃圾,有一定的适用人群,六味地黄丸实际上最适合治疗阴虚阳亢的病人,而此种情况比较少见.此时火旺水亏,水不涵木,水浅龙高。亟当补阴配阳,峻补真阴,灭邪火而制阳光。表现为骨蒸潮热,腰膝软弱,不能久立,足下大热,足根刺痛,阳挺不收,喜食油腻厚味食品。以及阴损尚未及阳者,也可服用,但不宜长期,因阴胜则寒,久用必伤阳气.轻则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出现时常感冒,形寒肢冷、脘腹冷痛、泄泻等症状.重则阴胜亡阳,危及生命.但这种人也是少数.况且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更不宜长期连续服用。这就更加限制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人群.以上的最终结论还能在清末著名医学家郑钦安的《医书阐释》一书中找到有六味地黄丸不是用来滋补真阴, 只用于邪火伤阴以泻邪火的思想观点.大家不妨多读这位医学家的著作,相信一定大有收获.一定会有人质疑:何以一原用於小兒的多陽少陰的方子在跨越数百年时空之后摇身一变成了补肾的神品,甚至是包治百病的灵药.而堂而皇之的走上神坛?难道众人皆失眼目呼?其实明眼人历代皆有,奈何潮流汹汹无力扭转而已.这股潮流的形成最初来源于患医双方的急功近利,患者治病要求立杆见影,重见标而忘求治本,如同青睐春药之速效.不问竭泽而渔的弊端.医者为赚其钱而迁就迎合之.六味地黄丸肾肝脾三阴并补,力度颇强,必能见显效于一时.而毒副作用也是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特别是与补肾相关联,以补肾的面目昭显,国人不分阴阳,不问盈亏.见补肾两字就趋之若骛,于是逐渐成为“肾虚恐慌综合征”的最佳安慰剂.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医药完全商业化后的蓄意炒作和误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000多家中药厂,近1/3拥有六味地黄丸的批号;在市场上有销售的品牌超过700个。此药生产者众多.若没有广大的购买人群,厂家如何赚钱?报刊上不断出现一些医学专家把六味地黄丸宣传成可以作为保健滋补品适合常年服用却无毒副作用的论调.自然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而国人又有相信专家.名人之传统.特别是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六味地?仆杈哂兄疃嗌衿婀πУ男??ǖ?三人尚且成虎,更何况诸多专家.名人呼?于是又一个亿安科技股票式的神话上演了.综观历史,一个个神话破灭了,但新的神话却在不断上演,又有何怪哉? 在客观真实弄清六味地黄丸的主副作用后,我们已用理性滤去了罩在六味地黄丸身上的眩目光环,下面所要做的就是:拿出良知和勇气,走上神坛,揭开六味地黄丸 头上的五彩面纱,还它一个素面朝天的脸.谈了这麽多, 并非有讨伐六味地黄丸之意.卿本无罪,受人利用而已.又何须怪责? 若说有罪却是那些无良的谎言制造宣传者.最初提笔是因为我与六味地黄丸以前有着前面提到过的不深不浅的缘分.而那时对它还很生疏,不知其已是大红大紫,有着显赫的身份.而近阶段又在几个网站看到了很多有关它的文章.但流于非理性的讨伐,如垃圾之论.间有理性的分析,但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辙止,即使是医学人士也未必能信服.让我意识到必须彻底真实的让大家了解六味地黄丸,因为它与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包括我身边的亲友同事,它已变的不再是一种药,不止是病人,有很多健康的人也在服用.当初我患肾阳虚时,未盲从而服用它.而一直在服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和食物,经过长期耐心细致的调理,身体逐渐康复.也从一个对医学懵懂的患者逐渐成长为颇懂医理的中医爱好者,奠定了我具有提笔从医学辨证思想分析六味地黄丸主副作用的能力.因略知中医阴阳之分,我当年能避开若错服六味地黄丸而会造成的伤害 ,否则今天就不可能有力气写这麽长的文章了.但大多数的民众却很难避开,他们耗其财却损其身,不能不让我动容.特别是几年的病痛折磨,让我深切体会到病者所遭受的身心折磨和痛苦,以及有病乱投医的心情和无奈.若是损耗钱财能治好病,病人绝不会吝惜,但当我知道众多的患者前赴后继往铺着鲜花的陷阱里跳,花钱买病却还茫然不知,沾沾自喜时,实在不能因事不关己而作壁上观.吾虽凡庸却有济世救人之心,既然有力者未逮,那就让我免为其难的挥洒一次舍我其谁的气概,为大众的健康幸福出一点绵薄之力吧.在耗费十几个小时后完成这篇漫谈,希望我的良苦用心能唤醒民众.若如此,吾此生也足矣.末法时代的众生信假不信真,听骗不听劝.必有一些冥顽不化者不以为然而依旧我行我素,视六味地黄丸为神品而长期服用,对此等人,我除了苦笑,慨叹业劫使然外,也只有引用药王孙思邈曾发出的“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原,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作最后一次警示了.乙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戍时无事闲人定稿于西楼 相关链接:乱服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 http://blog.sina。com。cn/u/4758fced010000gy
-----------诚谢先生!!
-----------谢谢先生!!
-----------多谢了!
-----------唉~~我同学——一个泌尿科的医生也在服这个,说是补肾。可怕啊~~
-----------时值隆冬,进补之人不可盛举,余自以为不妥,补本无错,当依大法,不可盲目,早睡晚起,起必待日出,食补胜与药补 ,若言踩阴补阳,成为谬语,服饵长寿,成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相空,素素淳淳寡爱欲,自然享受永无穷.
-----------六味地黄丸本来就是补肾阴的嘛
-----------楼主真可谓是入木三分!同时也 为那些盲目进补的人敲醒了警钟。
-----------谢谢  但以后排版宽松点好
-----------希望对大家有益
相关文章
 医案启示------苦热梦遗
 犀角散(《圣惠》卷五。)
 水飞
 怎么才能在图片下加文字
 中药饮片染色增重,如何购买防中毒?
 二石散(《卫生总微》卷十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